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自身炎症性疾病相关的中性粒细胞性皮肤病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1
作者 张海妮 王宝玺 《医学综述》 CAS 2023年第22期4801-4807,4814,共8页
中性粒细胞性皮肤病(NDs)是一组中性粒细胞在皮肤中异常蓄积引起的疾病,其发病机制尚不清楚。自身炎症性疾病是一组固有免疫系统功能障碍引起的罕见病,部分自身炎症性疾病常表现出中性粒细胞性皮疹,其在临床表现、发病机制、治疗等方面... 中性粒细胞性皮肤病(NDs)是一组中性粒细胞在皮肤中异常蓄积引起的疾病,其发病机制尚不清楚。自身炎症性疾病是一组固有免疫系统功能障碍引起的罕见病,部分自身炎症性疾病常表现出中性粒细胞性皮疹,其在临床表现、发病机制、治疗等方面与NDs有一定相似性。自身炎症性疾病相关白细胞介素-1通路异常等在NDs中发挥重要作用。另外,部分NDs发病与地中海发热、脯氨酸-丝氨酸-苏氨酸磷酸酶相互作用蛋白1等自身炎症性疾病相关的基因变异相关,因此NDs可能是一种自身炎症性疾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性粒细胞性皮肤病 自身炎症性疾病 基因变异 白细胞介素-1
下载PDF
BCR-ABL抑制剂的皮肤不良反应及其发生机制研究进展
2
作者 胡泰然 闫言 王宝玺 《医学综述》 CAS 2021年第22期4475-4480,共6页
以断裂点簇集区(BCR)-艾贝尔逊白血病病毒(ABL)蛋白为靶点的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是费城染色体阳性白血病患者的靶向治疗药物,但存在许多皮肤不良反应,其中部分不良反应可能与BCR蛋白的功能失调有关。BCR基因位于第22号染色体长臂,参与费城... 以断裂点簇集区(BCR)-艾贝尔逊白血病病毒(ABL)蛋白为靶点的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是费城染色体阳性白血病患者的靶向治疗药物,但存在许多皮肤不良反应,其中部分不良反应可能与BCR蛋白的功能失调有关。BCR基因位于第22号染色体长臂,参与费城染色体中BCR-ABL融合基因的产生。BCR基因编码的蛋白质具有独特结构,含有多个功能不同的结构域并调节不同的生理活动,其N端结构域具有丝氨酸/苏氨酸激酶活性,中央结构域可激活小鸟苷三磷酸(GTP)结合蛋白,C端结构域可使小GTP结合蛋白失活。因此,未来深入研究BCR基因和BCR蛋白的功能,有助于从机制上进一步认识并预防BCR-ABL抑制剂的皮肤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不良反应 断裂点簇集区 艾贝尔逊白血病病毒 功能结构域 费城染色体 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下载PDF
Stevens-Johnson综合征一例 被引量:2
3
作者 向以魁 闫言 +1 位作者 渠涛 王宝玺 《中国临床新医学》 2018年第2期189-190,共2页
1病例介绍患者,女,69岁,因“四肢红斑紫癜水疱糜烂9 d,口唇水疱糜烂8 d”入院。病史:患者基础风湿性心脏病史20余年,16 d前因全心衰竭于外院住院治疗,期间曾服“去痛片(含氨基比林、非那西丁、咖啡因、苯巴比妥)、阿莫西林、... 1病例介绍患者,女,69岁,因“四肢红斑紫癜水疱糜烂9 d,口唇水疱糜烂8 d”入院。病史:患者基础风湿性心脏病史20余年,16 d前因全心衰竭于外院住院治疗,期间曾服“去痛片(含氨基比林、非那西丁、咖啡因、苯巴比妥)、阿莫西林、对乙酰氨基酚、阿司匹林、利尿药”等,9 d前患者出现双手足铁锈色红斑片、紫癜,数天后双足出现数个水疱、大疱,疱壁紧张,疱液黄色混浊,尼氏征(+),水疱破溃后形成糜烂面,伴少量渗液(见图1)。8 d前患者出现口唇黏膜水疱,伴唇部水肿,水疱迅速破溃糜烂,疼痛明显,渗出形成浓厚黄痂(见图1)。查体:轮椅入室,端坐位,不能躺平;双肺呼吸音粗,全肺闻及广泛湿啰音;叩诊全心大,心律齐,心尖可闻及3级杂音;表皮剥脱面积<10%,双下肢可及重度水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EVENS-JOHNSON综合征 药疹 药物不良反应
下载PDF
受体相互作用蛋白1和受体相互作用蛋白3在细胞信号转导通路中的作用 被引量:2
4
作者 魏敏 闫言 +1 位作者 李莉 王宝玺 《医学综述》 CAS 2021年第16期3154-3159,共6页
受体相互作用蛋白(RIP)家族成员均含有1个丝氨酸-苏氨酸激酶结构域。RIP1被上游信号激活泛素化后可引起下游炎症通路的激活,而RIP1去泛素化并与RIP3结合后可激活下游的凋亡及坏死性凋亡信号通路。因此,研究RIP1和RIP3作为关键分子直接... 受体相互作用蛋白(RIP)家族成员均含有1个丝氨酸-苏氨酸激酶结构域。RIP1被上游信号激活泛素化后可引起下游炎症通路的激活,而RIP1去泛素化并与RIP3结合后可激活下游的凋亡及坏死性凋亡信号通路。因此,研究RIP1和RIP3作为关键分子直接参与的炎症、凋亡及坏死性凋亡信号通路,可为治疗炎症性疾病、退行性疾病、肿瘤及衰老等提供新思路。未来作用于RIP相关信号通路的新的化学抑制剂的发现,有助于精细调控细胞信号转导过程,为临床诊疗提供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受体相互作用蛋白1 受体相互作用蛋白3 细胞信号转导通路 炎症 凋亡 坏死性凋亡
下载PDF
重症药疹与人类白细胞抗原基因关联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5
5
作者 向以魁 闫言 王宝玺 《中国临床新医学》 2018年第6期614-617,共4页
药疹是常见的药物不良反应之一,其中一些严重的类型如Stevens-Johnson综合征(StevensJohnson syndrome,SJS)、中毒性表皮坏死松懈症(toxic epidermal necrolysis,TEN)、药物反应伴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和系统症状/药物超敏反应综合征(drug r... 药疹是常见的药物不良反应之一,其中一些严重的类型如Stevens-Johnson综合征(StevensJohnson syndrome,SJS)、中毒性表皮坏死松懈症(toxic epidermal necrolysis,TEN)、药物反应伴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和系统症状/药物超敏反应综合征(drug reaction with eosinophilia and systemic symptoms/drug-induced hypersensitivity syndrome,DRESS/DIHS)、急性泛发型发疹性脓疱病(acute generalized exanthematous pustulosis,AGEP)因累及多器官系统、后遗症多、致残致死率较高,被称为重症药疹。近年来,重症药疹与人类白细胞抗原(human leukocyte antigen,HLA)基因之间的关联性研究取得了重大进展,这些研究为未来建立预测个体潜在药疹遗传易感性的检测方法提供了基础。该文对重症药疹与特定HLA基因之间关系的研究概况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药疹 人类白细胞抗原 药物不良反应
下载PDF
维生素D与炎症性皮肤病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6
作者 王萌 闫言 王宝玺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497-1503,共7页
经典观念认为维生素D与钙磷代谢密切相关,近几十年来,维生素D被发现在免疫反应等骨代谢以外的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引起了包括皮肤科领域在内的科学界的兴趣。维生素D主要是通过中波紫外线照射皮肤后合成,皮肤也能对其产生应答。维生素D调... 经典观念认为维生素D与钙磷代谢密切相关,近几十年来,维生素D被发现在免疫反应等骨代谢以外的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引起了包括皮肤科领域在内的科学界的兴趣。维生素D主要是通过中波紫外线照射皮肤后合成,皮肤也能对其产生应答。维生素D调节角质形成细胞的增殖和分化、防御机会性感染、参与皮肤炎症反应及免疫反应。寻常痤疮、银屑病、特应性皮炎、白癜风等多种炎症性皮肤病被发现与维生素D可能存在一定的关系。本文就维生素D与炎症性皮肤病相关性的新进展进行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生素D 皮肤病 寻常痤疮 银屑病 特应性皮炎 斑秃 白癜风
原文传递
中胚层疗法在医学美容的应用 被引量:3
7
作者 陈程 闫言 王宝玺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S1期136-138,共3页
中胚层疗法是借助多点小剂量皮下或皮内注射,将特异性靶向制剂(顺势疗法药物、植物提取物、维生素和生物活性物质等)运送到表皮、真皮或皮下组织,治疗局部或区域性病变的治疗方法. 其特点是在病变部位注射剂量非常低的药物,避免系统不... 中胚层疗法是借助多点小剂量皮下或皮内注射,将特异性靶向制剂(顺势疗法药物、植物提取物、维生素和生物活性物质等)运送到表皮、真皮或皮下组织,治疗局部或区域性病变的治疗方法. 其特点是在病变部位注射剂量非常低的药物,避免系统不良反应. 其效果取决于药物选择及配伍、给药部位、注射深度、适应证把握及操作者对技术的掌握程度[1]. 展开更多
原文传递
皮肤微生物群与特应性皮炎 被引量:10
8
作者 苏惠春 姚煦 王宝玺 《中华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754-757,共4页
皮肤的微生物群与机体保持着稳态关系,影响皮肤的屏障和免疫功能。皮肤微生物群的构成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具有多样性和特异性。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优势菌和皮肤微生物群的多样性降低是特应性皮炎的主要特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过度繁殖... 皮肤的微生物群与机体保持着稳态关系,影响皮肤的屏障和免疫功能。皮肤微生物群的构成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具有多样性和特异性。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优势菌和皮肤微生物群的多样性降低是特应性皮炎的主要特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过度繁殖加重了特应性皮炎的炎症反应。表皮葡萄球菌虽然也是特应性皮炎优势菌,但通过树突细胞、分泌IL-17A的Th17细胞/IL-17通路调节皮肤屏障免疫反应,拮抗金黄色葡萄球菌过度繁殖,发挥保护性免疫防御作用。马拉色菌可以通过定植、致敏和交叉反应等多种机制诱导和加重特应性皮炎的炎症反应。皮肤益生菌的研究有望为特应性皮炎的治疗提供新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 微生物群落 皮炎 特应性 益生元 免疫 金黄色葡萄球菌
原文传递
反常性痤疮/化脓性汗腺炎病情评价标准研究进展
9
作者 马骁 李诚让 +2 位作者 王宝玺 何艳艳 徐浩翔 《中华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83-286,共4页
反常性痤疮/化脓性汗腺炎不同的患者病情差异大,而病情严重程度决定了治疗方案的选择。已有多个具有临床指导意义的病情评价标准,如Hurley分级、Sartorius评分、化脓性汗腺炎严重程度指数等,广泛应用于临床分级与研究中,但部分标准存在... 反常性痤疮/化脓性汗腺炎不同的患者病情差异大,而病情严重程度决定了治疗方案的选择。已有多个具有临床指导意义的病情评价标准,如Hurley分级、Sartorius评分、化脓性汗腺炎严重程度指数等,广泛应用于临床分级与研究中,但部分标准存在疗效评价敏感性低、适用范围有限等问题。本文介绍近几年提出的几种反常性痤疮/化脓性汗腺炎评价标准,以便更好地评估疾病并进行分级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脓性汗腺炎 疾病严重程度指数 严重程度评价标准
原文传递
反常性痤疮的生物治疗进展
10
作者 苑辰 闫言 王宝玺 《中华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70-273,共4页
随着对反常性痤疮炎症发病机制的认识增加以及生物制剂在治疗自身免疫性炎症性疾病中的发展与应用,一些生物制剂已在临床研究及实践中表现出对反常性痤疮较好的疗效及治疗潜力。本文主要概述近年来有关反常性痤疮生物治疗方面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 化脓性汗腺炎 生物制剂 治疗 反常性痤疮 阿达木单抗 英夫利西单抗
原文传递
特应性皮炎患者血清转谷氨酰胺酶2特异性IgE水平与疴隋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1
11
作者 苏惠春 孙婧 +6 位作者 罗阳 韩悦 刘笑纯 张警兮 温禾 姚煦 王宝玺 《中华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508-511,共4页
目的 检测特应性皮炎(AD)患者血清中转谷氨酰胺酶2(TG2)特异性IgE(sIgE)的表达水平,并分析与患者病情的相关性。方法 共入组77例AD患者,其中,44例 ≥ 12岁,33例 〈 12岁,内源性AD(特异性sIgE阴性,且总IgE 〈 150 kU/L)20... 目的 检测特应性皮炎(AD)患者血清中转谷氨酰胺酶2(TG2)特异性IgE(sIgE)的表达水平,并分析与患者病情的相关性。方法 共入组77例AD患者,其中,44例 ≥ 12岁,33例 〈 12岁,内源性AD(特异性sIgE阴性,且总IgE 〈 150 kU/L)20例,外源性AD(一种以上的外源性过敏源sIgE++以上,或总IgE ≥ 150 kU/L)49例。采用免疫捕获及生物素标记的酶联免疫分析法检测77例AD患者、40例成人寻常性银屑病患者和30例成人健康对照血清中TG2 sIgE水平。记录AD患者年龄、病程、SCORAD评分、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和总IgE及TG2的sIgE水平。结果 ≥ 12岁AD组、 〈 12岁AD组、银屑病组和对照组外周血TG2 sIgE水平(A450)分别为1.02 ± 0.2、1.04 ± 0.044、0.93 ± 0.25、0.71 ± 0.13。≥ 12岁AD、寻常性银屑病和健康对照组外周血中TG2 sIgE表达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 37.407,P 〈 0.001);两两组间比较发现, ≥ 12岁AD组、银屑病组TG2 sIgE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t值分别为7.38、4.83,均P 〈 0.001)。内源性AD组TG2 sIgE水平(1.16 ± 0.03)高于外源性AD组(1.02 ± 0.20)(t = 2.27,P = 0.02)。AD患者组TG2 sIgE水平与年龄、病程、SCORAD评分、嗜酸性粒细胞计数、血清总IgE水平均无显著相关性(r值分别为0.03、0.14、-0.04、-0.08和0.06,均P 〉 0.05)。结论 AD患者血清中TG2 sIgE水平明显升高,TG2可能是AD患者的一种自身抗原,但TG2 sIgE与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无明显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炎 特应性 转谷酰胺酶 免疫球蛋白E 自身抗原 疾病严重程度指数
原文传递
Nicastrin基因突变的反常性痤疮患者皮损Notch—HES信号通路的表达 被引量:5
12
作者 李诚让 何艳艳 +2 位作者 张晓峰 徐浩翔 王宝玺 《中华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415-419,共5页
目的检测nicastrin基因突变的反常性痤疮患者皮损标本中,nicastrin及其下游Notch—HES信号通路蛋白的表达。方法免疫组化法检测nicastrin及Notch—HES信号通路分子在4例nicastrin基因突变的患者皮损石蜡标本的表达,并用6例正常皮肤组... 目的检测nicastrin基因突变的反常性痤疮患者皮损标本中,nicastrin及其下游Notch—HES信号通路蛋白的表达。方法免疫组化法检测nicastrin及Notch—HES信号通路分子在4例nicastrin基因突变的患者皮损石蜡标本的表达,并用6例正常皮肤组织作对照,同时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分析nicastrin与Notch—HES信号通路分子表达的相关性。结果Nicastrin蛋白广泛表达于表皮全层、皮肤附属器,如,毛囊皮脂腺单位、大汗腺及小汗腺。在携带nicastrin基因突变的患者皮损中,表皮及毛囊漏斗部nicastrin表达较正常对照明显减少;同时,Notch—HES信号通路分子表达亦较正常对照明显减少。Nicastrin蛋白与Notchl、Notch3以及HES一1的表达呈明显正相关(r分别为0.831、0.748、0.807,P值分别〈0.01,〈0.05、〈0.01),而与Notch2、HES一5的表达之间的相关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分别为0.597和0.591,均P〉0.05)。结论Nicastrin基因突变患者的皮损中nicastrin低表达,且与多种Notch—HES信号通路分子表达呈正相关,提示nicastrin表达减少可能通过影响下游Notch—HES信号通路的表达参与反常性痤疮的发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 突变 信号传导 反常性痤疮 Nicastrin基因 Notch—HES信号通路
原文传递
肿瘤坏死因子α基因-308位点多态性与寻常痤疮相关性的Meta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仓田 王宝玺 +3 位作者 龚向东 李奇 徐浩翔 刘毅 《中华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824-826,共3页
目的:应用Meta分析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308位点G/A多态性与寻常痤疮易感性的相关性。方法检索PUBMED、EMBASE和CNKI数据库自建库以来(分别是1948、1974、1994年)至2015年8月20日收录的相关文献,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筛选出... 目的:应用Meta分析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308位点G/A多态性与寻常痤疮易感性的相关性。方法检索PUBMED、EMBASE和CNKI数据库自建库以来(分别是1948、1974、1994年)至2015年8月20日收录的相关文献,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筛选出关于TNF-α基因-308位点多态性与寻常痤疮相关性的病例-对照研究文献,进行文献质量评价和数据提取,采用Stata12.0软件进行分析。结果共纳入7项研究,包括986例痤疮患者和1074例健康对照。总体分析未发现TNF-α-308位点G/A多态性和寻常痤疮有显著相关性。结论 TNF-α-308位点G/A多态性与寻常痤疮无显著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寻常痤疮 肿瘤坏死因子Α 多态性 单核苷酸 META分析
原文传递
反常性痤疮一家系nicastrin基因突变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肖学敏 徐浩翔 +4 位作者 惠云 张晓峰 何艳艳 李诚让 王宝玺 《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 2016年第4期201-204,共4页
目的 研究一家系2例汉族反常性痤疮患者γ分泌酶基因的突变。 方法 提取家系中5名成员(2例患者、先证者父亲、2例目前未发病者)的外周血DNA,扩增nicastrin蛋白(NCSTN)、早老素(PSEN) 1、早老素增强子(PSENEN)、前咽缺陷蛋白(A... 目的 研究一家系2例汉族反常性痤疮患者γ分泌酶基因的突变。 方法 提取家系中5名成员(2例患者、先证者父亲、2例目前未发病者)的外周血DNA,扩增nicastrin蛋白(NCSTN)、早老素(PSEN) 1、早老素增强子(PSENEN)、前咽缺陷蛋白(APH1)基因所有外显子和侧翼序列进行测序,并以100例无关系健康人作为对照。同时比较先证者皮损与4个健康对照NCSTN基因mRNA表达差异。 结果 检测到2例患者血样DNA存在NCSTN基因中第477位碱基发生C→A的杂合突变,即c.477C〉A,其余3名家系成员及健康对照未发现相应突变;查询美国国家生物技术信息中心网站单核苷酸多态性数据库也未发现此突变。另外,先证者皮损NCSTN mRNA水平较健康对照明显减少。 结论 NCSTN基因新的无义突变c.477C〉A是该反常性痤疮家系的致病突变,并可能通过无义介导的mRNA降解途径导致该基因功能失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常性痤疮 基因 突变 系谱 基因 nicastrin
原文传递
转谷氨酰胺酶3与树突细胞特异性捕获非整合素的细胞间黏附分子体外结合能力研究
15
作者 苏惠春 罗阳 +4 位作者 刘笑纯 韩悦 温禾 姚煦 王宝玺 《中华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579-583,共5页
的 检测树突细胞特异性捕获非整合素的细胞间黏附分子(DC-SIGN)转染的HEK293T细胞和单核细胞来源的树突细胞(MDDC)膜表面DC-SIGN受体对转谷氨酰胺酶3(TG3)的识别和摄取能力。方法 采用脂质体转染的方法将融合有DC-SIGN基因片段及... 的 检测树突细胞特异性捕获非整合素的细胞间黏附分子(DC-SIGN)转染的HEK293T细胞和单核细胞来源的树突细胞(MDDC)膜表面DC-SIGN受体对转谷氨酰胺酶3(TG3)的识别和摄取能力。方法 采用脂质体转染的方法将融合有DC-SIGN基因片段及真核表达载体pGCMV-EGFP(增强绿色荧光蛋白)的质粒转染至HEK293T细胞,制备DC-SIGN-EGFP-HEK293T细胞;通过磁珠阴性分选出外周血中CD14+单核细胞,并通过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和白细胞介素4诱导获得MDDC。利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及流式细胞仪检测转染的HEK293T细胞及MDDC上DC-SIGN受体对TG3蛋白的识别和摄取,并设立空白对照组(不加入Alexa Fluor-647染料标记的TG3)和阴性对照组(仅加入Alexa Fluor-647染料)。结果 TG3与HEK293T和MDDC细胞孵育3 h后,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及流式细胞仪均显示,TG3可以被HEK293T及MDDC细胞上DC-SIGN受体识别并结合摄取入细胞内,流式细胞仪检测显示TG3与MDDC的结合可被DC-SIGN 阻断抗体部分阻断。阴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未见HEK393T或MDDC细胞对TG3的识别和结合。结论 TG3可以作为一种自身抗原被DC-SIGN受体识别、结合,并被介导摄取进入树突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突细胞 自身抗原 外源凝集素类 c型 模式识别 转谷氨酰胺酶3 树突 细胞特异性非整合素黏附分子
原文传递
慢病毒介导shRNA沉默Nicastrin基因的人永生化角质形成细胞模型构建 被引量:3
16
作者 毛秋霞 张婉璐 +9 位作者 何艳艳 贾苇雪 Yang Brooks 李莉 李黎明 张晓峰 徐浩翔 陈旭 王宝玺 李诚让 《中华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268-272,共5页
目的 构建Nicastrin(NCT)基因的RNA干扰慢病毒表达载体,并在人永生化角质形成细胞(HaCaT细胞)上鉴定其沉默效率,构建NCT基因稳定下调的人永生化角质形成细胞模型,为后续研究NCT基因下调对角质形成细胞的生物学行为影响奠定实验... 目的 构建Nicastrin(NCT)基因的RNA干扰慢病毒表达载体,并在人永生化角质形成细胞(HaCaT细胞)上鉴定其沉默效率,构建NCT基因稳定下调的人永生化角质形成细胞模型,为后续研究NCT基因下调对角质形成细胞的生物学行为影响奠定实验基础。方法 设计3个靶向NCT基因特异性短发卡RNA(shRNA)表达序列并连接到慢病毒表达质粒pGLV3/H1/GFP + Puro中,成功构建慢病毒重组表达质粒,并通过测序鉴定。将构建的重组表达质粒与包装质粒共转染293T细胞,产生慢病毒颗粒,并测其滴度。将HaCaT细胞分为空白组(未感染病毒)、阴性对照组(NC组,感染空载病毒LV3-shNC)和干扰组(感染NCT-shRNA1、2、3慢病毒)。流式细胞仪检测慢病毒转染效率,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Western印迹检测靶基因的沉默效率,筛选出沉默效果最佳的干扰序列。结果 测序表明,NCT-shRNA慢病毒重组表达质粒构建成功。重组表达质粒与包装质粒共转染293T细胞后产生的慢病毒颗粒滴度为109 TU/ml。慢病毒感染HaCaT细胞后,流式细胞仪检测,慢病毒转染效率大于95%。qRT-PCR结果,与NC组相比,干扰组NCT mRNA表达量明显下降,其中NCT-shRNA1组NCT基因沉默效果最佳,干扰效率达到75%。Western印迹结果,与NC组相比,shRNA1组NCT蛋白表达抑制率为71.7%。结论 成功筛选出高效NCT-shRNA干扰序列,构建NCT-shRNA慢病毒重组表达载体,并构建NCT基因稳定下调的人永生化角质形成细胞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脓性汗腺炎 RNA干扰 慢病毒属 角蛋白细胞 NCT基因 模型 细胞
原文传递
中西医结合治疗腔口部位湿疹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7
作者 吕嘉琪 晋红中 王宝玺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584-587,共4页
湿疹是一种常见的具有明显渗出倾向的迟发型变态反应性疾病,具有皮损多形、瘙痒、复发、慢性的特点,给患者的生活和心理带来很多困挠。近年来国内外治疗腔口部位湿疹多以采用中药、非类固醇类西药或联合理疗的方法,效果较佳。本文主要... 湿疹是一种常见的具有明显渗出倾向的迟发型变态反应性疾病,具有皮损多形、瘙痒、复发、慢性的特点,给患者的生活和心理带来很多困挠。近年来国内外治疗腔口部位湿疹多以采用中药、非类固醇类西药或联合理疗的方法,效果较佳。本文主要就近年来中西医结合治疗肛周、阴囊、外阴、耳部等腔口处湿疹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疹 腔口部位 中西医结合疗法 研究进展
下载PDF
γ分泌酶基因突变在反常性痤疮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8
作者 周鹏军 王宝玺 +1 位作者 林立航 肖学敏 《中华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656-659,共4页
反常性痤疮是毛囊-皮脂腺-顶泌汗腺单元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遗传和免疫因素是目前发病机制研究的热点。遗传因素主要与γ分泌酶突变有关:在γ分泌酶基因单倍体不足的遗传背景下,部分患者γ分泌酶-Notch轴表达异常,导致毛囊角化和炎症加... 反常性痤疮是毛囊-皮脂腺-顶泌汗腺单元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遗传和免疫因素是目前发病机制研究的热点。遗传因素主要与γ分泌酶突变有关:在γ分泌酶基因单倍体不足的遗传背景下,部分患者γ分泌酶-Notch轴表达异常,导致毛囊角化和炎症加剧。γ分泌酶基因突变并不一定引起反常性痤疮的发生,家族性反常性痤疮患者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病风险仍不清楚,基因型和表型的联系已取得一定的进展,但还需大样本研究的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脓性汗腺炎 Γ-分泌酶 突变 受体 Notch 发病机制
原文传递
带状疱疹的药物治疗进展 被引量:24
19
作者 魏敏 闫言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19年第11期33-37,共5页
带状疱疹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的再激活引起,以沿躯体单侧呈节段分布的簇集性红斑、水疱为特征,多伴有疼痛。在发疹后早期系统使用抗病毒药物、糖皮质激素、镇痛药物,局部外用药物,可减轻炎症、促使皮疹消退,并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带状疱疹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的再激活引起,以沿躯体单侧呈节段分布的簇集性红斑、水疱为特征,多伴有疼痛。在发疹后早期系统使用抗病毒药物、糖皮质激素、镇痛药物,局部外用药物,可减轻炎症、促使皮疹消退,并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其中,抗病毒药物的机制和应用各有不同,常用的有核苷类药物如阿昔洛韦、伐昔洛韦等,膦甲酸钠静脉滴注兼具抗病毒及调节免疫双向作用。对不同年龄、身体状况的患者,治疗方案不尽相同,糖皮质激素多用于有并发症的较重患者;镇痛药物使用前需要先通过量表评估疼痛程度,据此由弱至强使用非甾体抗炎药、阿片类药物等;局部可外用抗病毒制剂和镇痛药物,急性渗出时以湿敷收敛为主。本文主要对早期带状疱疹的药物治疗进展予以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状疱疹 治疗 抗病毒 糖皮质激素 镇痛
原文传递
儿童获得性大疱性表皮松解症二例
20
作者 于灵 冯素英 +3 位作者 李志量 荆可 靳培英 王宝玺 《中华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851-852,共2页
例1 男,7岁,因全身红斑水疱5年、加重1周就诊。患儿5年前无明显诱因口周、颈部、股部出现红斑、水疱,后水疱逐渐蔓延至全身,于当地医院诊断为线状IgA大疱性皮病,病理检查示表皮下水疱,疱液及真皮可见大量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浸... 例1 男,7岁,因全身红斑水疱5年、加重1周就诊。患儿5年前无明显诱因口周、颈部、股部出现红斑、水疱,后水疱逐渐蔓延至全身,于当地医院诊断为线状IgA大疱性皮病,病理检查示表皮下水疱,疱液及真皮可见大量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浸润,直接免疫荧光示IgG、C3基底膜带线性沉积,IgA、IgM均阴性,予甲泼尼龙(16 mg/d)、环孢素(50 mg每日2次)口服,病情控制,药物逐渐减量,1年后病情复发加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获得性大疱性表皮松解症 儿童 治疗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