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5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三维数字化技术对颅缝早闭症额眶再造术颅底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
4
1
作者
杨斌
倪健
+3 位作者
李秉航
席理
杨帆
陈丽丹
《中华医学美学美容杂志》
2018年第3期145-148,共4页
目的用三维数字化技术对颅缝早闭症的颅底畸形程度定量化分析,通过长期随访探讨改良额眶前移术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6年2月就诊的10例颅缝早闭症患儿,年龄1.0~6.5岁,平均随访时间23.6个月(12~48个月),均采用改良额...
目的用三维数字化技术对颅缝早闭症的颅底畸形程度定量化分析,通过长期随访探讨改良额眶前移术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6年2月就诊的10例颅缝早闭症患儿,年龄1.0~6.5岁,平均随访时间23.6个月(12~48个月),均采用改良额眶前移术;进行术前及随访时颅底形态学测量。结果术前患侧颅前窝测量指标(CSX^、CX、SX)以及颅中窝测量指标(XSM^、S-Pt、XM、SM)均较健侧好转,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双侧颅后窝测量指标(MSO^,MO)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改良的额眶前移术后长期随访发现,颅前窝及颅后窝对称率较术前得到明显改善,随访时前颅对称指数及颅前窝偏斜角较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颅底存在偏斜不对称畸形患儿,经过改良额眶前移术后,长期随访结果显示,颅前窝及颅中窝偏斜畸形得到缓解,额颞部畸形得到有效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缝早闭症
三维数字化
颅底形态学
额眶前移术
原文传递
进行性半侧颜面萎缩的综合治疗
被引量:
5
2
作者
陈丽丹
杨斌
《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
CAS
2019年第8期478-481,共4页
目的探讨综合性治疗进行性半侧颜面萎缩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0年1月至2017年12月,针对12例不同程度进行性半侧颜面萎缩患者,采用自体脂肪移植、LefortⅠ型截骨、双侧下颌升支矢状劈开截骨术、下颌骨牵引成骨、扩张头皮瓣移植等多种方...
目的探讨综合性治疗进行性半侧颜面萎缩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0年1月至2017年12月,针对12例不同程度进行性半侧颜面萎缩患者,采用自体脂肪移植、LefortⅠ型截骨、双侧下颌升支矢状劈开截骨术、下颌骨牵引成骨、扩张头皮瓣移植等多种方式结合的治疗方法,并观察患者面部不对称的改善效果。结果根据Guerrerosantos临床分型个性化评估12例患者病情,经以软组织重塑的自体脂肪移植结合其他手术方式治疗后,患者局部面部凹陷明显改善,面部不对称性明显矫正。术后随访6~12个月,疗效满意。结论根据病情分型采用骨骼轮廓重建联合软组织重塑的综合策略治疗进行性半侧颜面萎缩,临床效果显著,是较为合理的治疗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进行性半侧颜面萎缩
帕罗综合征
脂肪移植
原文传递
手术优先模式根尖下截骨术联合正畸治疗双颌前突的效果评价
被引量:
7
3
作者
杨斌
王怀良
+4 位作者
李秉航
倪健
丁榆德
孙晓梅
滕利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406-412,共7页
目的探讨在手术优先模式下,采用正颌根尖下截骨术联合术后正畸治疗成人骨性双颌前突的临床效果。方法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对22例成人双颌前突患者,应用数字化技术进行手术模拟以及模型外科设计,制作咬合导板,术中对上、下颌分别...
目的探讨在手术优先模式下,采用正颌根尖下截骨术联合术后正畸治疗成人骨性双颌前突的临床效果。方法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对22例成人双颌前突患者,应用数字化技术进行手术模拟以及模型外科设计,制作咬合导板,术中对上、下颌分别行根尖下截骨术,为患者建立暂时性咬合关系;术后2周进行快速正畸。对所有病例治疗前和治疗后6个月以上的头颅定位侧位片19个软硬组织项目进行测量对比研究,对所得数据采用配对t检验。结果22例患者手术切口均一期愈合,无骨坏死、感染,术后咬合关系良好,未发现前牙变色和牙髓坏死等并发症。随访6-12个月,平均(7.8±3.4)个月,所有患者均取得了良好的矫正效果,对面部侧貌满意。硬组织和软组织测量值均发生明显变化,上切牙内收(-10.5±4.9) mm,下切牙内收(-8.0±6.9) mm,上、下唇显著后移;SNA角由(82.5±2.8)°减少到(77.9±2.3)°,SNB角由(79.1±5.4)°减少到(74.6±3.8)°,上、下唇突度明显减小;上、下唇突点到审美平面的距离分别由(2.7±2.7) mm和(5.2±4.0) mm减少到(0.5±3.2) mm和(1.4±2.7) mm,面部侧貌轮廓显著改善。结论手术优先模式的根尖下截骨联合术后正畸,可有效地矫治成人双颌前突,获得正常的咬合关系和满意的面部侧貌轮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尖下截骨术
外科口腔正畸学
双颌前突
头影测量分析
原文传递
单侧冠状缝早闭症整复手术的三维有限元生物力学分析
被引量:
1
4
作者
陈丽丹
杨斌
+3 位作者
倪健
李秉航
黄庆华
乔祥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17-123,共7页
目的建立单侧冠状缝早闭症的头颅、额眶前移截骨术以及额眶牵引的有限元模型,分析颅面、颅底及额眶前移术的力学特征,以期指导后期牵引器的应用。方法选取1例2015年10月在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就诊的6岁单侧冠状缝早闭症男性患儿...
目的建立单侧冠状缝早闭症的头颅、额眶前移截骨术以及额眶牵引的有限元模型,分析颅面、颅底及额眶前移术的力学特征,以期指导后期牵引器的应用。方法选取1例2015年10月在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就诊的6岁单侧冠状缝早闭症男性患儿,通过头颅CT扫描获得DICOM数据,将数据输入Mimics17.0中进行轮廓提取,重建完整的三维头颅骨组织,通过Mimics、GeomagicStudio12.0、Hypermesh12.0等软件处理后建立三维有限元模型,分别对单侧和双侧额眶截骨牵引模型的额部截骨线近中点A和颞部截骨线近中点B施加3组不同的载荷:(1)A点50N,B点50N;(2)A点80N,B点50N;(3)A点100N,B点50N。在牵引力施加点进行力学分析。结果成功建立了患儿头颅、单侧及双侧额眶前移有限元模型。应力分析结果表明,术前患儿的前颅窝及中颅窝的应力分布比较集中。单侧额眶前移模拟截骨后,可见前颅窝尤其靠近患侧应力降低,双侧额眶截骨前移后前颅窝的应力降低。A点和B点施加载荷后,眶上切迹、眶上缘中点、额颞点与额颧缝点在三维平面方向的最佳偏差结果:X值偏差率分别为-29.4%、-20.5%、-8.6%、-9.3%,Y值偏差率分别为20.9%、31.5%、73.0%、539.4%,Z值偏差率分别为4.4%、1.9%、0.1%,11.8%,说明牵引力的施加可以使得骨瓣向内侧、下方、前方移动,初步得出最佳的牵引力为A点80N,B点50N。结论通过额眶前移截骨模拟有限元分析可以更加精细地进行术前手术模拟,明确额眶前移对颅面和颅底形态及发育的影响,也为后期牵引器的设计和植入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缝
颅缝早闭
截骨术
骨生成
牵张
有限元法
生物力学分析
原文传递
3D生物打印在骨缺损修复重建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
2
5
作者
付梦瑶
杨斌
《中华医学美学美容杂志》
2018年第3期157-159,共3页
骨缺损来源于先天性或者获得性肿瘤、外伤等疾病。据统计,全球每年有220万人骨缺损需要修复。20世纪和21世纪,显微手术和移植技术推动整形外科在修复重建领域飞速发展。然而,与发病率居高不下相伴随的是供体缺乏,使骨缺损治疗面临...
骨缺损来源于先天性或者获得性肿瘤、外伤等疾病。据统计,全球每年有220万人骨缺损需要修复。20世纪和21世纪,显微手术和移植技术推动整形外科在修复重建领域飞速发展。然而,与发病率居高不下相伴随的是供体缺乏,使骨缺损治疗面临较大的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缺损治疗
修复重建
应用
打印
生物
整形外科
移植技术
显微手术
原文传递
题名
三维数字化技术对颅缝早闭症额眶再造术颅底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
4
1
作者
杨斌
倪健
李秉航
席理
杨帆
陈丽丹
机构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整形外科医院颌面外科数字化整形中心
出处
《中华医学美学美容杂志》
2018年第3期145-148,共4页
基金
北京市科技计划-首都临床特色应用研究与成果推广项目(Z151100004015056)
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与健康科技创新工程重大协同创新项目(2016-12M-1-018)
文摘
目的用三维数字化技术对颅缝早闭症的颅底畸形程度定量化分析,通过长期随访探讨改良额眶前移术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6年2月就诊的10例颅缝早闭症患儿,年龄1.0~6.5岁,平均随访时间23.6个月(12~48个月),均采用改良额眶前移术;进行术前及随访时颅底形态学测量。结果术前患侧颅前窝测量指标(CSX^、CX、SX)以及颅中窝测量指标(XSM^、S-Pt、XM、SM)均较健侧好转,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双侧颅后窝测量指标(MSO^,MO)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改良的额眶前移术后长期随访发现,颅前窝及颅后窝对称率较术前得到明显改善,随访时前颅对称指数及颅前窝偏斜角较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颅底存在偏斜不对称畸形患儿,经过改良额眶前移术后,长期随访结果显示,颅前窝及颅中窝偏斜畸形得到缓解,额颞部畸形得到有效改善。
关键词
颅缝早闭症
三维数字化
颅底形态学
额眶前移术
Keywords
Craniosynostosis
Morphology of skull base
Fronto-orbital advancement
Three-dimensional digital technology
分类号
R726 [医药卫生—儿科]
原文传递
题名
进行性半侧颜面萎缩的综合治疗
被引量:
5
2
作者
陈丽丹
杨斌
机构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整形外科医院颌面外科数字化整形中心
出处
《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
CAS
2019年第8期478-481,共4页
基金
北京市科技计划-首都临床特色应用研究(Z181100001718187)
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与健康科技创新工程重大协同创新项目(2016-I2M-1-018)
文摘
目的探讨综合性治疗进行性半侧颜面萎缩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0年1月至2017年12月,针对12例不同程度进行性半侧颜面萎缩患者,采用自体脂肪移植、LefortⅠ型截骨、双侧下颌升支矢状劈开截骨术、下颌骨牵引成骨、扩张头皮瓣移植等多种方式结合的治疗方法,并观察患者面部不对称的改善效果。结果根据Guerrerosantos临床分型个性化评估12例患者病情,经以软组织重塑的自体脂肪移植结合其他手术方式治疗后,患者局部面部凹陷明显改善,面部不对称性明显矫正。术后随访6~12个月,疗效满意。结论根据病情分型采用骨骼轮廓重建联合软组织重塑的综合策略治疗进行性半侧颜面萎缩,临床效果显著,是较为合理的治疗方式。
关键词
进行性半侧颜面萎缩
帕罗综合征
脂肪移植
Keywords
Progressive hemifacial atrophy
Parry-Romberg syndrome
Fat transplantation
分类号
R782.2 [医药卫生—口腔医学]
原文传递
题名
手术优先模式根尖下截骨术联合正畸治疗双颌前突的效果评价
被引量:
7
3
作者
杨斌
王怀良
李秉航
倪健
丁榆德
孙晓梅
滕利
机构
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
整形
外科
医院
颌面
外科
与
数字化
整形
中心
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
整形
外科
医院
口腔
医学
中心
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
整形
外科
医院
颅
颌面
外科
中心
出处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406-412,共7页
基金
北京市科技计划首都临床特色应用研究项目(Z151100004015056)
文摘
目的探讨在手术优先模式下,采用正颌根尖下截骨术联合术后正畸治疗成人骨性双颌前突的临床效果。方法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对22例成人双颌前突患者,应用数字化技术进行手术模拟以及模型外科设计,制作咬合导板,术中对上、下颌分别行根尖下截骨术,为患者建立暂时性咬合关系;术后2周进行快速正畸。对所有病例治疗前和治疗后6个月以上的头颅定位侧位片19个软硬组织项目进行测量对比研究,对所得数据采用配对t检验。结果22例患者手术切口均一期愈合,无骨坏死、感染,术后咬合关系良好,未发现前牙变色和牙髓坏死等并发症。随访6-12个月,平均(7.8±3.4)个月,所有患者均取得了良好的矫正效果,对面部侧貌满意。硬组织和软组织测量值均发生明显变化,上切牙内收(-10.5±4.9) mm,下切牙内收(-8.0±6.9) mm,上、下唇显著后移;SNA角由(82.5±2.8)°减少到(77.9±2.3)°,SNB角由(79.1±5.4)°减少到(74.6±3.8)°,上、下唇突度明显减小;上、下唇突点到审美平面的距离分别由(2.7±2.7) mm和(5.2±4.0) mm减少到(0.5±3.2) mm和(1.4±2.7) mm,面部侧貌轮廓显著改善。结论手术优先模式的根尖下截骨联合术后正畸,可有效地矫治成人双颌前突,获得正常的咬合关系和满意的面部侧貌轮廓。
关键词
根尖下截骨术
外科口腔正畸学
双颌前突
头影测量分析
Keywords
Subapical osteotomy
Surgical orthodontics
Bimaxillary protrusion
Cephalometric analysis
分类号
R782.2 [医药卫生—口腔医学]
原文传递
题名
单侧冠状缝早闭症整复手术的三维有限元生物力学分析
被引量:
1
4
作者
陈丽丹
杨斌
倪健
李秉航
黄庆华
乔祥
机构
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
整形
外科
医院
颌面
外科
、
数字化
整形
中心
出处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17-123,共7页
基金
北京市科技计划-首都临床特色应用研究与成果推广重大项目(Z181100001718187)
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与健康科技创新工程重大协同创新项目(2016-I2M-1-018).
文摘
目的建立单侧冠状缝早闭症的头颅、额眶前移截骨术以及额眶牵引的有限元模型,分析颅面、颅底及额眶前移术的力学特征,以期指导后期牵引器的应用。方法选取1例2015年10月在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就诊的6岁单侧冠状缝早闭症男性患儿,通过头颅CT扫描获得DICOM数据,将数据输入Mimics17.0中进行轮廓提取,重建完整的三维头颅骨组织,通过Mimics、GeomagicStudio12.0、Hypermesh12.0等软件处理后建立三维有限元模型,分别对单侧和双侧额眶截骨牵引模型的额部截骨线近中点A和颞部截骨线近中点B施加3组不同的载荷:(1)A点50N,B点50N;(2)A点80N,B点50N;(3)A点100N,B点50N。在牵引力施加点进行力学分析。结果成功建立了患儿头颅、单侧及双侧额眶前移有限元模型。应力分析结果表明,术前患儿的前颅窝及中颅窝的应力分布比较集中。单侧额眶前移模拟截骨后,可见前颅窝尤其靠近患侧应力降低,双侧额眶截骨前移后前颅窝的应力降低。A点和B点施加载荷后,眶上切迹、眶上缘中点、额颞点与额颧缝点在三维平面方向的最佳偏差结果:X值偏差率分别为-29.4%、-20.5%、-8.6%、-9.3%,Y值偏差率分别为20.9%、31.5%、73.0%、539.4%,Z值偏差率分别为4.4%、1.9%、0.1%,11.8%,说明牵引力的施加可以使得骨瓣向内侧、下方、前方移动,初步得出最佳的牵引力为A点80N,B点50N。结论通过额眶前移截骨模拟有限元分析可以更加精细地进行术前手术模拟,明确额眶前移对颅面和颅底形态及发育的影响,也为后期牵引器的设计和植入提供指导。
关键词
冠状缝
颅缝早闭
截骨术
骨生成
牵张
有限元法
生物力学分析
Keywords
Coronal suture
Craniosynostosis
Osteotomy
Osteogenesis, distraction
Finite element method
Biomechanical analysis
分类号
R726.5 [医药卫生—儿科]
原文传递
题名
3D生物打印在骨缺损修复重建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
2
5
作者
付梦瑶
杨斌
机构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整形外科医院颌面外科数字化整形中心
出处
《中华医学美学美容杂志》
2018年第3期157-159,共3页
基金
北京市科技计划-首都临床特色应用研究与成果推广项目(Z151100004015056)
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与健康科技创新工程重大协同创新项目(2016-12M-1-018)
文摘
骨缺损来源于先天性或者获得性肿瘤、外伤等疾病。据统计,全球每年有220万人骨缺损需要修复。20世纪和21世纪,显微手术和移植技术推动整形外科在修复重建领域飞速发展。然而,与发病率居高不下相伴随的是供体缺乏,使骨缺损治疗面临较大的挑战。
关键词
骨缺损治疗
修复重建
应用
打印
生物
整形外科
移植技术
显微手术
分类号
R318.08 [医药卫生—生物医学工程]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三维数字化技术对颅缝早闭症额眶再造术颅底变化的研究
杨斌
倪健
李秉航
席理
杨帆
陈丽丹
《中华医学美学美容杂志》
2018
4
原文传递
2
进行性半侧颜面萎缩的综合治疗
陈丽丹
杨斌
《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
CAS
2019
5
原文传递
3
手术优先模式根尖下截骨术联合正畸治疗双颌前突的效果评价
杨斌
王怀良
李秉航
倪健
丁榆德
孙晓梅
滕利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
7
原文传递
4
单侧冠状缝早闭症整复手术的三维有限元生物力学分析
陈丽丹
杨斌
倪健
李秉航
黄庆华
乔祥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
1
原文传递
5
3D生物打印在骨缺损修复重建中的应用进展
付梦瑶
杨斌
《中华医学美学美容杂志》
2018
2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