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早期胃癌ESD治疗后腹腔镜补救手术3例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1
1
作者 马福海 徐泉 +6 位作者 解亦斌 邵欣欣 李洋 张月明 窦利州 王贵齐 田艳涛 《癌症进展》 2016年第11期1059-1062,共4页
目的 探讨早期胃癌患者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后未达治愈标准的补救方式的选择及行腹腔镜补救手术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 收集3例早期胃癌ESD治疗后未达治愈标准再行腹腔镜补救手术患者的病例资料,分析其临床病理特征及补救手术指征... 目的 探讨早期胃癌患者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后未达治愈标准的补救方式的选择及行腹腔镜补救手术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 收集3例早期胃癌ESD治疗后未达治愈标准再行腹腔镜补救手术患者的病例资料,分析其临床病理特征及补救手术指征,并对手术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3例行腹腔镜补救根治性手术的早期胃癌患者ESD治疗均整块切除,术后病理示3例患者的病变黏膜下浸润均超过500μm,其中垂直切缘阳性患者1例,有静脉浸润患者1例,病变直径大于3 cm的患者2例;3例患者行腹腔镜补救手术均无中转开腹,术后均未发现有癌残留及淋巴结转移;手术时间111-151 min,术中出血量50-100 ml,无术中输血.术后排气时间为3-5 d,拔除胃管时间为4-6 d,拔除引流管时间为6-7 d,术后住院天数为8-13 d;3例患者均无手术相关并发症.结论 腹腔镜补救根治性手术是非治愈性ESD后一种安全有效的补救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腹腔镜胃癌根治术
下载PDF
超声内镜及其介入技术在胰腺癌诊治中的应用 被引量:2
2
作者 王贵齐 《中国医刊》 CAS 2013年第6期3-5,共3页
20世纪80年代超声内镜(EUS)检查应用于临床,由于其可在胰腺附近的消化道管腔内实时扫查,更准确可靠地显示胰腺及其周边病变,受到广泛关注。
关键词 超声内镜 胰腺癌 介入技术 应用 诊治 消化道管腔内
下载PDF
中国胃癌内镜诊治现状 被引量:18
3
作者 王天骄 王贵齐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271-274,共4页
目前,中国胃癌新发病例及死亡人数居世界首位。在中国多数胃癌患者就诊时已发展为进展期胃癌,其远期疗效较差。而早期胃癌治疗后其5年生存率可达95%~97%。近年来,随着中国消化内镜事业的迅速发展,多种胃癌内镜微创诊疗技术相继开展,胃... 目前,中国胃癌新发病例及死亡人数居世界首位。在中国多数胃癌患者就诊时已发展为进展期胃癌,其远期疗效较差。而早期胃癌治疗后其5年生存率可达95%~97%。近年来,随着中国消化内镜事业的迅速发展,多种胃癌内镜微创诊疗技术相继开展,胃癌早期诊断率得以提升,早期胃癌内镜治疗效果好、创伤小,有效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内镜 诊断 治疗
原文传递
早期结直肠癌内镜下病损切除后腹腔镜补救手术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7
4
作者 张竞尧 冯强 +4 位作者 王贵齐 王锡山 郑朝旭 汪毅 许东奎 《中华肿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870-872,共3页
目的 探讨早期结直肠癌患者内镜下病损切除后未达治愈标准的补救方式,以及行腹腔镜补救手术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 收集12例早期结直肠癌内镜下病损切除治疗后未达治愈标准再行腹腔镜补救手术患者的临床和随访资料,分析其临床病理特征... 目的 探讨早期结直肠癌患者内镜下病损切除后未达治愈标准的补救方式,以及行腹腔镜补救手术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 收集12例早期结直肠癌内镜下病损切除治疗后未达治愈标准再行腹腔镜补救手术患者的临床和随访资料,分析其临床病理特征和补救手术指征,评价腹腔镜补救手术的效果.结果 12例患者腹腔镜补救手术平均清扫淋巴结15枚.其中3例术后病理显示有癌残留,且均发生淋巴结转移;2例为低分化,1例为中分化;1例基底切缘阳性;1例发生脉管侵犯.9例未发生癌残留的患者无淋巴结转移;8例为中分化,1例为低分化;2例基底切缘阳性.平均随访40个月,12例患者末次随访时均生存.3例腹腔镜补救手术后病理显示癌残留的患者中,1例术后辅助化疗,预后不详;1例术后辅助放化疗,发生肺转移;1例术后未接受其他治疗,生存33个月.结论 腹腔镜补救手术是内镜下病损切除后未达治愈标准结直肠癌患者安全可行的补救方式,但对于无脉管侵犯、肿瘤分化程度较高和基底切缘阴性的结直肠癌患者,补救策略的选择有待进一步探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肿瘤 内镜下切除术 腹腔镜手术 治愈 补救手术
原文传递
173例胃平滑肌瘤诊治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钟宇新 金鹏 +4 位作者 楚江涛 熊建平 李洋 康文哲 田艳涛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21年第9期49-52,共4页
目的探讨胃平滑肌瘤的病例特点及其诊治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20年12月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肿瘤医院收治的173例行手术治疗的胃平滑肌瘤患者的临床病历资料。结果患者平均年龄为54(22~78)岁,男女比例为1.2∶1.0。... 目的探讨胃平滑肌瘤的病例特点及其诊治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20年12月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肿瘤医院收治的173例行手术治疗的胃平滑肌瘤患者的临床病历资料。结果患者平均年龄为54(22~78)岁,男女比例为1.2∶1.0。155例发生于贲门,占89.60%;肿瘤最大径为2.0(0.2~8.0)cm,68例行内镜下黏膜剥离术,6例行胸腔镜手术,13例行腹腔镜手术,86例行开放手术;共74例行肿物部分切除术,99例行近端胃切除术。术后病理结果显示:17例(9.83%)为平滑肌瘤合并腺癌,10例(5.78%)为平滑肌瘤合并鳞癌,2例(1.16%)为平滑肌瘤合并腺鳞癌,该29例患者术前均被诊断为胃恶性肿瘤,术后病理发现合并平滑肌瘤;1例(0.58%)为平滑肌瘤合并间质瘤,而143例(82.66%)单纯胃平滑肌瘤中有56例(39.16%)术前被诊断为间质瘤。单纯平滑肌瘤超声内镜下多表现为表面光滑、无溃疡、边界清楚、形状规则、低回声、来源于固有肌层。CT表现为密度均匀、长径/短径>1.5、延迟强化的特点。结论胃平滑肌瘤多位于黏膜肌层和固有肌层,可与胃癌或胃间质瘤伴发,易被误诊为胃肠间质瘤而行手术治疗,掌握其影像学特点有助于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平滑肌瘤 异位胰腺 间质瘤 神经鞘瘤 超声内镜 CT
下载PDF
2006-2012年山东省肥城市食管癌和贲门癌内镜筛查结果分析 被引量:21
6
作者 梁圣勇 李凯 +3 位作者 龚继勇 王家林 马恒敏 王贵齐 《中华肿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549-553,共5页
目的探讨食管癌高发区农村居民食管癌和贲门癌及其各级癌前病变的患病情况。方法2006—2012年在食管癌高发区山东省肥城市部分乡镇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部分自然村40~69岁农村居民作为筛查对象,对其采用内镜下碘染色及指示性... 目的探讨食管癌高发区农村居民食管癌和贲门癌及其各级癌前病变的患病情况。方法2006—2012年在食管癌高发区山东省肥城市部分乡镇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部分自然村40~69岁农村居民作为筛查对象,对其采用内镜下碘染色及指示性活检进行筛查,并行病理诊断。结果2006-2012年肥城市共完成24759人次筛查,食管、贲门阳性病例检出率分别为1.37%和0.42%,早诊率分别为84.71%和65.05%,治疗率分别为92.65%和92.23%;男性食管、贲门各级病变的检出率高于女性(P〈0.05),且食管、贲门各级病变的检出率均随着受检者年龄的增长而增加。时间趋势分析显示,肥城市食管、贲门各级病变的检出率无明显增加或减少趋势,食管病变的检出率高于贲门病变。结论肥城市人群中存在相当数量的癌前病变患者,男性和老年人是食管癌(贲门癌)防治的重点人群。内镜碘染色可有效地提高食管癌(贲门癌)及其癌前病变的检出率,筛查中贲门脊根部必须重点观察,以提高人群贲门早期病变的检出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镜检查 食管肿瘤 贲门肿瘤 高发区
原文传递
中国食管癌规范诊疗质量控制指标(2022版) 被引量:14
7
作者 国家癌症中心 国家肿瘤质控中心食管癌质控专家委员会 +11 位作者 王绿化 李印 张瑞祥 王镇 康晓征 王鑫 张博 伍海锐 薛丽燕 杨文静 时黎明 王惠 《中华肿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242-1248,共7页
食管癌是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全球范围内,食管癌发病居恶性肿瘤第7位,其中,超过50%的食管癌新发病例发生在我国。食管鳞癌为我国特有的高发肿瘤之一。我国2020年肿瘤登记年报数据显示,食管癌位于我国恶性肿瘤发病第6位,死亡第4位。随着... 食管癌是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全球范围内,食管癌发病居恶性肿瘤第7位,其中,超过50%的食管癌新发病例发生在我国。食管鳞癌为我国特有的高发肿瘤之一。我国2020年肿瘤登记年报数据显示,食管癌位于我国恶性肿瘤发病第6位,死亡第4位。随着食管癌早期筛查、早期微创治疗技术的普及以及放化疗等综合诊疗水平的不断进步,我国食管癌患者5年生存率已较前有所提高,但不同地区间诊断及治疗水平仍存在较大差异。2012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领导成立国家肿瘤质控中心,推行肿瘤诊疗质量控制,规范肿瘤诊疗行为,促进全国范围内肿瘤诊疗规范化、同质化、标准化,最终提升恶性肿瘤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为进一步推动食管癌规范化诊疗质控工作,国家癌症中心、国家肿瘤质控中心委托国家癌症中心、国家肿瘤质控中心食管癌质控专家委员会,依据《食管癌诊疗指南(2022年版)》等国家级食管癌诊疗指南规范,结合循证医学、临床经验,在符合科学性、普适性、规范性、可操作性指导原则下,起草并制定了《中国食管癌规范诊疗质量控制指标(2022版)》,具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 规范诊疗 质控指标
原文传递
早期胃癌非治愈性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后的治疗策略研究 被引量:19
8
作者 周红 郭春光 +4 位作者 陈应泰 窦利州 张月明 王贵齐 赵东兵 《中华肿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865-869,共5页
目的 探讨早期胃癌患者非治愈性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切除后的治疗策略.方法 将107例非治愈性ESD治疗的早期胃癌患者,根据ESD术后是否追加外科手术,分为追加手术组(41例)和随访组(66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短期及长期疗效.结... 目的 探讨早期胃癌患者非治愈性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切除后的治疗策略.方法 将107例非治愈性ESD治疗的早期胃癌患者,根据ESD术后是否追加外科手术,分为追加手术组(41例)和随访组(66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短期及长期疗效.结果 追加手术组和随访组患者的年龄分别为(59.2±8.7)岁和(64.7±8.8)岁,浸润黏膜下层(SM)深度分别为(1445.83±803.12)和(794.71±815.79) μm,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20,P=0.010).与随访组比较,追加手术组的未分化型、SM2浸润、Lauren分型弥漫型较多,脉管瘤栓和神经侵犯更多见,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追加手术组ESD手术的R0切除率为26.8%,低于随访组(65.2%,P<0.001).追加手术组ESD术后肿瘤残留率为31.7%(13/41),淋巴结转移率为9.8%(4/41).追加手术组和随访组分别有2例和5例出现肿瘤复发,复发率分别为4.9%和7.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83).追加手术组和随访组的总生存率和无病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66,P=0.938).结论 非治愈性ESD切除后的早期胃癌患者,需评估淋巴结转移风险.对于转移风险极低且身体状况难以耐受外科手术的老年患者,密切随访也是可选择的治疗策略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淋巴结转移 非治愈性切除 根治性手术
原文传递
提高结直肠息肉检出率的新型内镜研究进展 被引量:5
9
作者 李政奇 陈志浩 王贵齐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523-526,共4页
根据最新的病流行病学调查,全球结直肠癌的发病率位于男性恶性肿瘤发病率的第3位,女性恶性肿瘤发病率的第2位。结直肠腺瘤和息肉是结直肠癌的癌前病变,如能早期筛查和切除可有效减少结直肠癌死亡率。
关键词 结直肠息肉 检出率 女性恶性肿瘤 内镜 流行病学调查 结直肠癌 结直肠腺瘤 发病率
原文传递
早期胃癌非治愈性内镜切除术后补救手术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4
10
作者 周红 赵东兵 +3 位作者 田艳涛 郭春光 陈应泰 王贵齐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259-262,共4页
目的探讨早期胃癌非治愈性内镜切除后行补救手术的必要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20年1月北京协和医学院肿瘤医院56例早期胃癌在内镜下切除术后未达到治愈标准追加补救手术患者的临床病理及随访资料,评价补救手术的必要... 目的探讨早期胃癌非治愈性内镜切除后行补救手术的必要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20年1月北京协和医学院肿瘤医院56例早期胃癌在内镜下切除术后未达到治愈标准追加补救手术患者的临床病理及随访资料,评价补救手术的必要性和安全性。结果本组56例患者内镜切除术后病理检查显示,肿瘤侵犯黏膜下层共44例(79%),其中有38例(68%)侵犯黏膜下层深度超过500μm,切缘阳性33例(59%)。补救手术后病理检查显示,6例(11%)有淋巴结转移,14例(25%)有肿瘤残留。多因素分析显示,更深的黏膜下层浸润是肿瘤残留的独立危险因素(OR=1.001,95%CI=1.000~1.002,P=0.036)。手术后发生并发症12例(21%),出现腹腔或吻合口出血需要手术干预者3例(5%)。腹腔镜手术相比开腹手术在淋巴结清扫数目、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对于有淋巴结转移中高危因素的早期胃癌患者追加手术是有必要的;腹腔镜补救手术是早期胃癌非治愈性内镜切除患者安全可行的补救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胃镜检查 淋巴转移 胃切除术
原文传递
我国结直肠癌筛查卫生经济学证据系统更新:2009-2018 被引量:40
11
作者 王红 黄慧瑶 +17 位作者 刘成成 白方舟 朱娟 王乐 严鑫鑫 陈韵思 陈宏达 张月明 任建松 邹霜梅 李霓 郑朝旭 冯昊 白慧君 张娟 陈万青 代敏 石菊芳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429-435,共7页
目的:系统更新中国大陆结直肠癌筛查的卫生经济学评价证据。方法:基于2015年发表的系统综述(2004-2014年),扩大检索数据库范围(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中文科技... 目的:系统更新中国大陆结直肠癌筛查的卫生经济学评价证据。方法:基于2015年发表的系统综述(2004-2014年),扩大检索数据库范围(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延展时间至2018年12月,重点呈现近10年证据(2009-2018年)。系统摘录研究基本特征及主要结果。成本数据采用医疗保健类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均贴现至2017年,计算增量成本效果比(ICER)与对应年份全国人均GDP的比值。结果:最终纳入12篇文献(新增8篇),其中9篇基于人群(均为横断面研究),3篇基于模型。起始年龄多为40岁(7篇),筛查频率多为终生1次(11篇)。筛查技术涉及问卷评估、免疫法粪便隐血试验和结肠镜。经济学评价指标以每检出1例结直肠癌的成本最为常见,中位数(范围,筛查方案数)为52307元(12967~3769801,n=20);每检出1例腺瘤的成本为9220元(1859~40535,n=10)。3篇文献报告了与不筛查相比,每挽救1个生命年的成本,其ICER与GDP比值为0.673(-0.013~2.459,n=11),是WHO认为的非常经济有效;不同筛查技术间及不同频率间该比值的范围重叠较大,但起始年龄50岁(0.002,-0.013~0.015,n=3)比40岁(0.781,0.321~2.459,n=8)筛查方案更经济有效。结论:人群研究提示腺瘤检出成本仅为癌症检出成本的1/6,有限的ICER证据提示在我国人群开展结直肠癌筛查经济有效;尽管最优初筛技术无法定论,但初步提示筛查起始年龄50岁优于40岁。未见随机对照试验评价等高级别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肿瘤 筛查 卫生经济学评价 系统评价 中国
原文传递
全球结直肠癌疾病自然史转归参数的Meta分析 被引量:8
12
作者 黄慧瑶 朱松林 +12 位作者 周天虹 李志芳 刘成成 王红 颜仕鹏 宋述铭 邹霜梅 张月明 李宁 朱琳 廖先珍 石菊芳 代敏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821-831,共11页
目的汇总全球结直肠癌疾病自然史随访研究,了解结直肠癌疾病自然史转归参数可获得性及1年转归概率。方法基于PubMed、Embase、Cochrane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开展文献检索(截至2017年3月);摘录研究基本信息,确认结局健康状态分... 目的汇总全球结直肠癌疾病自然史随访研究,了解结直肠癌疾病自然史转归参数可获得性及1年转归概率。方法基于PubMed、Embase、Cochrane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开展文献检索(截至2017年3月);摘录研究基本信息,确认结局健康状态分类体系和各健康状态人群转归参数可获得性,对研究数量>3篇的转归参数进行Meta分析和敏感性分析。使用1年转归概率(95%CI)表示结果大小,采用随机效应模型进行Meta分析、NOS量表进行文献质量评价。结果最终纳入29项队列研究,平均随访时间5.7年。研究多关注经典“腺瘤-癌”路径参数(28项),均报告了不同风险腺瘤转归参数(28项),部分同时报告不同大小腺瘤转归参数(6项)。健康人群(基线内镜结果阴性)可获得6组转归参数,对应研究数量、样本量及1年转归概率Meta结果分别为低风险腺瘤[16项,58 235,0.030(0.024~0.037)]和高风险腺瘤[17项,62 089,0.003(0.002~0.004)],到微小腺瘤[<5 mm,4项,1 277,0.021(0.013~0.029)]、小腺瘤[6~9 mm,4项,1 277,0.006(0.001~0.010)]和大腺瘤[≥10 mm,7项,3 531,0.002(0.000~0.003)],到癌症[19项,104 836,0.000 3(0.000 2~0.000 5)]。低风险腺瘤切除后人群可获得3组转归参数,研究数量、样本量及1年转归概率Meta结果依次为复发[9项,4 788,0.109(0.062~0.157)],到高风险腺瘤[10项,5 736,0.009(0.004~0.013)]和到癌症[12项,11 347,0.000 6(0.000 4~0.000 8)]。高风险腺瘤切除后人群转归可获得3组转归参数,研究数量、样本量及1年转归概率Meta结果依次为复发[12项,7 030,0.038(0.028~0.048)],到低风险腺瘤[8项,2 489,0.133(0.081~0.185)]和到癌症[14项,14 899,0.002(0.001~0.003)]。除健康到低风险腺瘤外,其他8组转归参数敏感性分析结果稳定。仅2项研究报告不同临床分期结直肠癌发病数据,2项关注锯齿状病变路径参数。结论全球可获得结直肠癌自然史转归参数的随访研究文献较为有限。相比“腺瘤-癌”路径,锯齿状病变路径的自然史转归参数可获得性更有限。研究结果为全球以基线内镜结果为发病风险依据的结直肠癌筛查人群监测策略提供高质量证据;也为我国人群特异性结直肠癌干预模型优化提供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腺瘤 自然史 转归概率
原文传递
薄层CT导航联合径向超声在肺外周病变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7
13
作者 高亭 贺舜 +2 位作者 朱继庆 王贵齐 张蕾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888-894,共7页
目的 探讨薄层CT导航联合径向超声在肺外周病变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1月至2018年8月在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肿瘤医院行薄层CT导航联合径向超声诊断的肺外周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薄层CT导航引导径向超声显示... 目的 探讨薄层CT导航联合径向超声在肺外周病变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1月至2018年8月在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肿瘤医院行薄层CT导航联合径向超声诊断的肺外周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薄层CT导航引导径向超声显示病变的成功率,分析薄层CT联合径向超声对肺外周病变的诊断率、诊断敏感度及特异度;分析在诊断过程中对薄层CT联合径向超声诊断率的影响因素,总结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共纳入140例患者145个病变,136例139个病变经薄层CT导航引导发现病变,引导成功率为95.86%;135例患者137个病变进行了病理和(或)细胞学取样,诊断敏感度为88.45%,特异度为99.96%,诊断率为77.37%.其中经活检病理诊断敏感度为70.58%,特异度为100%,诊断率为72.18%;细胞学诊断敏感度为66.85%,特异度为88.23%,诊断率为63.50%;影响薄层CT导航联合径向超声诊断率的因素包括病变与目标支气管的关系、探头与病变的位置关系、病变大小以及病变所在支气管级数与支气管镜进镜最远级数差.取样的135例患者中5例患者出现少量出血,1支超声探头发生损坏.结论 薄层CT对径向超声在肺外周病变诊断中的引导成功率高,该方法对肺外周病变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外科手术 计算机辅助 超声 介入性 诊断 肺肿瘤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