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63例胃癌异时性卵巢转移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分析 被引量:13
1
作者 冯强 裴炜 +2 位作者 郑朝旭 毕建军 袁兴华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534-538,共5页
目的:探讨胃癌异时性卵巢转移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收集1999年1月至2011年12月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收治的63例胃癌术后异时性卵巢转移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采用Log rank检验分析生存情况,单因素分析可能影响预... 目的:探讨胃癌异时性卵巢转移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收集1999年1月至2011年12月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收治的63例胃癌术后异时性卵巢转移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采用Log rank检验分析生存情况,单因素分析可能影响预后的因素,多因素分析采用Cox回归模型。结果:本组胃癌术后卵巢转移发生率为3.4%(63/1 856),平均年龄45岁,65.1%(41/63)为绝经前患者,卵巢转移与原发癌间隔时间平均为16个月;原发胃癌以低分化癌为主,87.3%(55/63)侵犯浆膜,N2~3淋巴结转移者占68.3%(43/63);85.7%(54/63)为双侧卵巢转移,73.0%(46/63)同时合并腹膜转移,31.7%(20/63)行转移病灶完全切除。全组中位生存期13.6个月,1、2、3年生存率分别为52.5%、22.0%和9.8%,5年生存率为0。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腹膜种植转移、脉管瘤栓、病灶切除范围以及辅以化疗的综合治疗模式为影响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均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腹膜种植转移是影响胃癌卵巢转移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1)。结论:有效防治腹膜种植转移是改善胃癌卵巢转移患者预后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卵巢 转移 预后
下载PDF
Ⅱ期结直肠癌根治术淋巴结检出数目与患者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17
2
作者 张兴茂 周志祥 +2 位作者 梁建伟 王征 毕建军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260-262,共3页
目的探讨Ⅱ期结直肠癌根治术淋巴结检出数目与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380例Ⅱ期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术后5年内出现复发或转移的56例患者与无复发转移者平均淋巴结检出数分别为9.5枚/例和16.3枚/例(P〈0.01... 目的探讨Ⅱ期结直肠癌根治术淋巴结检出数目与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380例Ⅱ期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术后5年内出现复发或转移的56例患者与无复发转移者平均淋巴结检出数分别为9.5枚/例和16.3枚/例(P〈0.01).术后5年内死亡的97例患者与健在者平均淋巴结检出数分别为11.1枚/例和16.7枚/例(P〈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淋巴结检出大于或等于12枚/例组和小于12枚/例组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83.9%和62.0%(P〈O.01),复发转移率分别为6.4%和25.7%(P〈0.01),差异也均有统计学意义。单因素分析显示,Ⅱ期结直肠癌患者的预后与淋巴结检出数目有关(P〈0.05)。结论淋巴结检出数目多少影响Ⅱ期结直肠癌患者的预后.淋巴结检出数目多者复发转移率低.生存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肿瘤 Ⅱ期 结直肠癌根治术 淋巴结检出数目 预后
原文传递
Ⅱ期结直肠癌淋巴结检出数目的临床意义
3
作者 张兴茂 周志祥 《国际外科学杂志》 2009年第11期766-768,共3页
结直肠癌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发病率有逐年增加的趋势,Ⅱ期结直肠癌占相当部分比率。影响Ⅱ期结直肠癌预后的因素较多,淋巴结检出数目是重要的预后影响因素之一,淋巴结检出增多,复发率降低而生存率增加,对于最少淋巴结检出... 结直肠癌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发病率有逐年增加的趋势,Ⅱ期结直肠癌占相当部分比率。影响Ⅱ期结直肠癌预后的因素较多,淋巴结检出数目是重要的预后影响因素之一,淋巴结检出增多,复发率降低而生存率增加,对于最少淋巴结检出数目的确定尚有争议,UICC和AJCC推荐以12个淋巴结作为淋巴结检出数目的最低要求。影响淋巴结检出数目的因素很多,患者本身因素、肿瘤因素、手术医生及病理科医生的水平等均会影响淋巴结的检出数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肿瘤 淋巴结 预后
原文传递
胰腺黏液非囊性癌的临床病理特点及诊治体会 被引量:1
4
作者 曲辉 孙跃民 +4 位作者 王成锋 单毅 赵东兵 邓国华 赵平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750-752,共3页
目的探讨胰腺黏液非囊性癌的临床病理特点、诊治方法和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收治的11例胰腺黏液非囊性癌的临床病理及随访资料。结果11例患者男性6例,女性5例。年龄47~76岁,平均60.5岁。8例以上腹部不适为首... 目的探讨胰腺黏液非囊性癌的临床病理特点、诊治方法和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收治的11例胰腺黏液非囊性癌的临床病理及随访资料。结果11例患者男性6例,女性5例。年龄47~76岁,平均60.5岁。8例以上腹部不适为首发症状,1例以腹部肿块为首发症状,2例伴有黄疸。肿瘤标志物CA199均升高,6例超过正常值的5倍。影像学检查表现为胰腺密度不均的实性占位病变,边界不清。肿瘤位于胰头5例,胰体尾6例,直径4—11cm,平均6.5cm。11例患者均行手术探查,4例伴肝转移,1例伴腹腔广泛转移,9例行姑息性手术,2例行根治性切除,无围手术期死亡,免疫组化MUC-1均为阴性、MUC-2均为阳性,PCNA和Ki-67均为阳性。术后2例姑息性手术患者失访,其余均于5~22个月内死亡,患者平均生存期10个月。结论胰腺黏液非囊性癌主要依赖病理学诊断,预后差,其生物学特性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肿瘤 诊断 治疗 预后 黏液非囊性癌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