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6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纤维支气管镜分析用于气管肿瘤的麻醉管理 被引量:2
1
作者 丁超 孙莉 +3 位作者 王贵齐 承耀中 赵桂军 张燕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812-813,共2页
关键词 纤维支气管镜诊断 气管肿瘤 麻醉管理 病理诊断 手术切除 围术期 肿瘤病例 气道梗阻
下载PDF
医学模拟教学在急救复苏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 被引量:3
2
作者 王宝娜 张静 +3 位作者 张永明 郭枫林 倪诚 郑晖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2年第7期161-164,共4页
急救复苏的实施关系着抢救的成功率,是临床医师的必备技能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必备项目。受临床诊治条件的限制,急救复苏的培训科目难以直接开展。医学模拟教学可以模拟急救情景,为受训人员提供实践急救诊治和技术的机会,使急救复... 急救复苏的实施关系着抢救的成功率,是临床医师的必备技能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必备项目。受临床诊治条件的限制,急救复苏的培训科目难以直接开展。医学模拟教学可以模拟急救情景,为受训人员提供实践急救诊治和技术的机会,使急救复苏实践培训的开展成为可能。本文探讨了急救复苏培训工作的临床价值和现状,在医学生教育、住院医师培训和医学继续教育中实践急救模拟教学的方案和重点。以我们的急救模拟培训为基础,结合国内外的培训经验,论述医学模拟教学在急救复苏培训中的实践构想和设计方案,包括建立急救病例库和教学培训团队,资源共享和远程模拟教学模式。同时,探讨了急救模拟培训的推广策略,为急救复苏规范化培训在国内的开展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实践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救复苏 医学模拟教学 急救病例库 临床教师 住院医师培训 继续教育
下载PDF
全身麻醉术后恶心呕吐危险因素及现有止吐药物效果的回顾性研究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李思源 魏时靖 +1 位作者 孙莉 丁超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23年第2期228-232,共5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麻醉恢复室(postanesthesia care unit,PACU)术后恶心呕吐(postoperative nausea and vomiting,PONV)的相关危险因素,探讨现有防治措施基础上出现的难治性PONV的相关因素及治疗措施。方法回顾性收集2021年8月至2022年2月... 目的回顾性分析麻醉恢复室(postanesthesia care unit,PACU)术后恶心呕吐(postoperative nausea and vomiting,PONV)的相关危险因素,探讨现有防治措施基础上出现的难治性PONV的相关因素及治疗措施。方法回顾性收集2021年8月至2022年2月期间于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做全身麻醉术后患者PONV发生情况及相关流行病学资料和手术资料,分析PONV相关危险因素。结果女性、既往PONV史、晕动症(motion sickness,MS)史、妊娠期恶心呕吐(nausea and vomiting during pregnancy,NVP)史、手术部位、手术时长、麻醉时长是PONV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MS史、NVP史、手术时长、麻醉时长以及手术部位是PONV患者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MS史、NVP史、手术时长、麻醉时长及手术部位为麻醉恢复室PONV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对此类高危患者,术前予以常规预防性止吐药物并未能够有效预防PONV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身麻醉 术后恶心呕吐 止吐药物 危险因素
下载PDF
卵巢癌肿瘤细胞减灭术中腹横肌平面阻滞和局部浸润麻醉的术后镇痛效果比较
4
作者 薛国剑 张国华 +1 位作者 丁超 张功逸 《感染.炎症.修复》 2022年第4期226-228,共3页
目的:比较腹横肌平面阻滞(TAPB)与手术部位局部浸润麻醉(LIA)对卵巢癌患者开腹肿瘤细胞减灭术后的镇痛效果。方法:择期行开腹肿瘤细胞减灭术的卵巢癌患者80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Ⅰ~Ⅲ级,随机分为TAPB组和LIA组,术后分别行TAPB和... 目的:比较腹横肌平面阻滞(TAPB)与手术部位局部浸润麻醉(LIA)对卵巢癌患者开腹肿瘤细胞减灭术后的镇痛效果。方法:择期行开腹肿瘤细胞减灭术的卵巢癌患者80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Ⅰ~Ⅲ级,随机分为TAPB组和LIA组,术后分别行TAPB和LIA,术毕行静脉自控镇痛(PCIA)。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AS)评估术前及术后2、12、24 h静息和咳嗽时疼痛程度,记录术后PICA的按压次数、爆发性疼痛挽救治疗的次数以及术后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术前疼痛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术后VAS评分均先升高,至12 h达最高,然后均下降,且TAPB组术后2、12、24 h静息和咳嗽时VAS评分均明显低于LIA组(P <0.05);术后PICA按压次数和挽救性治疗次数明显少于LIA组(P <0.05)。TAPB组和LIA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是46.1%(18例)和69.2%(27例),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788,P> 0.05),但TAPB组恶心发生率明显低于LIA组(P <0.05)。结论:开腹卵巢癌肿瘤细胞减灭术后应用TAPB减轻术后疼痛的效果要优于LIA,并且与LIA比较,术后阿片类药物用药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 腹横肌平面阻滞 局部浸润麻醉 卵巢癌 肿瘤细胞减灭术
下载PDF
数字化医疗在儿童术后疼痛管理中的应用前景
5
作者 陈斐 张羽冠 朱波 《协和医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79-284,共6页
近年来,随着数字化医疗在医学麻醉领域应用逐渐广泛,其在儿童术后疼痛管理中的作用日益受到关注。数字化医疗不仅为儿童术后疼痛的术前预测、术后监测评估及治疗管理提供了新思路,同时为麻醉医生制定最佳术后疼痛管理策略提供了新方案... 近年来,随着数字化医疗在医学麻醉领域应用逐渐广泛,其在儿童术后疼痛管理中的作用日益受到关注。数字化医疗不仅为儿童术后疼痛的术前预测、术后监测评估及治疗管理提供了新思路,同时为麻醉医生制定最佳术后疼痛管理策略提供了新方案。本文通过回顾数字化医疗及其在临床麻醉中的应用,对该疗法在儿童术后疼痛管理方面的应用前景进行综述,以期加深临床医师的认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医疗 临床麻醉 小儿术后疼痛 疼痛治疗
下载PDF
全凭静脉麻醉与吸入麻醉对甲状腺手术喉返神经监测的影响 被引量:14
6
作者 张国华 王健 +1 位作者 倪松 刘绍严 《医学研究杂志》 2017年第6期71-74,19,共5页
目的探讨全凭静脉麻醉和吸入麻醉对甲状腺手术喉返神经功能监测的影响。方法 50例ASAⅠ~Ⅱ级、年龄18~60岁、拟行甲状腺癌根治术的女性患者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全凭静脉麻醉组(P组)和吸入麻醉组(S组)。P组和S组麻醉维持分别采用异丙酚复... 目的探讨全凭静脉麻醉和吸入麻醉对甲状腺手术喉返神经功能监测的影响。方法 50例ASAⅠ~Ⅱ级、年龄18~60岁、拟行甲状腺癌根治术的女性患者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全凭静脉麻醉组(P组)和吸入麻醉组(S组)。P组和S组麻醉维持分别采用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和七氟烷复合芬太尼。术中以肌颤搐(TW)恢复的比值(%)来监测肌肉松弛程度(0%TW代表完全肌肉松弛)。记录两组患者0%TW的持续时间(T_0)以及恢复至5%TW、10%TW、20%TW和30%TW的时间(T_5、T_(10)、T_(20)、T_(30)),在上述肌肉松弛条件下的喉返神经监测指标(EMG0、EMG5、EMG10、EMG20、EMG30)。记录两组患者术中出现体动反应的人数以及血流动力学变化情况。结果 P组患者的T_0、T_5、T_(10)、T_(20)和T_(30)均明显短于S组(P<0.05)。喉返神经监测指标在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组患者首次诱发出喉返神经监测肌电信号的时间(35.6±4.7min)明显早于S组(44.4±4.5min)(P<0.05)。P组患者的体动反应人数(2名)明显少于S组(9名)(P<0.05)。P组患者的收缩压最高值(147.3±11.8mm Hg,1mm Hg=0.133k Pa)和最大上升幅度(12.5%±8.6%)亦明显低于S组(157.2±10.9mm Hg、18.0%±9.4%)(P<0.05)。结论与吸入麻醉相比较,全凭静脉麻醉有利于更早地获得喉返神经监测肌电信号,而且血流动力学相对平稳、患者体动反应少,更适合于喉返神经监测手术的麻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喉返神经监测 肌电信号 神经肌肉阻滞 全凭静脉麻醉 吸入麻醉
下载PDF
老年食管癌患者全身麻醉术后认知功能障碍与术中脑氧饱和度变化的关系 被引量:12
7
作者 丁超 孙莉 +3 位作者 张燕 王海 承耀中 赵桂军 《中国医刊》 CAS 2012年第4期42-44,共3页
目的研究老年食管癌患者全身麻醉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与术中脑氧饱和度(rSO_2)降低之间的关系。方法随机选取78例年龄大于65岁,拟静吸复合全身麻醉下行左后外切口开胸食管癌根治术的患者,采用双腔支气管导管进行单肺通气(SLV)管理,... 目的研究老年食管癌患者全身麻醉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与术中脑氧饱和度(rSO_2)降低之间的关系。方法随机选取78例年龄大于65岁,拟静吸复合全身麻醉下行左后外切口开胸食管癌根治术的患者,采用双腔支气管导管进行单肺通气(SLV)管理,应用脑氧饱和度监测仪监测从清醒状态到气管拔管阶段的脑氧饱和度(rSO_2)变化,并观察记录脑电双频指数(BIS)和标准监测参数,在对应时间点进行血气分析,所有患者术后均使用静脉镇痛,在术前2天和术后4天采用简易智力状态检查法(MMSE)评估患者认知功能,根据评估结果分为POCD组和非POCD组,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64例老年食管癌患者人组,全身麻醉术后POCD发生率为28.1%(18/64);在SLV期间,rSO_2绝对值低于50%的患者比率为29.7%(19/64),POCD与rSO_2绝对值低于50%具有明显相关性;POCD组的MMSE基线变化率明显大于非POCD组。结论老年食管癌患者术后早期POCD发病率较高,与单肺通气期间脑氧饱和度绝对值低于50%有明显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全身麻醉 脑氧饱和度监测 术后认知功能障碍 食管癌
下载PDF
全身麻醉快速诱导方法对芬太尼诱发咳嗽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5
8
作者 丁超 孙莉 +2 位作者 张燕 承耀中 赵桂军 《中国医刊》 CAS 2011年第11期37-39,共3页
目的比较两种全身麻醉快速诱导方法对芬太尼诱发咳嗽反应的影响。方法 210例ASA Ⅰ级或Ⅱ级患者随机均分为实验组(Ⅰ)和对照组(Ⅱ),麻醉诱导方法分别为:组Ⅰ依次静脉注射咪达唑仑0.05mg/kg、异丙酚2mg/kg、罗库溴铵1mg/kg、芬太尼2μg/... 目的比较两种全身麻醉快速诱导方法对芬太尼诱发咳嗽反应的影响。方法 210例ASA Ⅰ级或Ⅱ级患者随机均分为实验组(Ⅰ)和对照组(Ⅱ),麻醉诱导方法分别为:组Ⅰ依次静脉注射咪达唑仑0.05mg/kg、异丙酚2mg/kg、罗库溴铵1mg/kg、芬太尼2μg/kg;组Ⅱ依次静脉注射咪达唑仑0.05mg/kg、芬太尼2μg/kg、异丙酚2mg/kg、罗库溴铵1mg/kg。两组病人于诱导后2分钟进行气管插管,观察插管前咳嗽反应的发生率及严重程度,记录诱导前(T_1)、诱导后(T_2)、咳嗽时(T_3)、插管时(T_4)的SPO_2、ABP和HR。结果两组病人一般情况,T_1、T_2、T_3、T_4时间点的SPO_2、ABP和H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组Ⅰ咳嗽的发生率为1.9%,明显低于组Ⅱ的35.2%;组内比较咳嗽时(T_3)的ABP、HR均较T_1、T_2明显升高。结论全身麻醉快速诱导的给药顺序对芬太尼所致咳嗽反应的发生率有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芬太尼 全身麻醉 快速诱导 咳嗽反射
下载PDF
低于麻醉剂量氯胺酮的致幻作用 被引量:4
9
作者 邹亮 田首元 +1 位作者 权翔 叶铁虎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68-72,共5页
目的观察低于麻醉量的氯胺酮对健康者的致幻作用。方法选择13名男性健康志愿者,采用血浆靶控输注方式给予低于麻醉剂量的氯胺酮,血浆靶浓度分别为0、100、200、300 ng/ml,每次达到平衡20 min后,对机械痛和13种自觉症状进行视觉模拟评分... 目的观察低于麻醉量的氯胺酮对健康者的致幻作用。方法选择13名男性健康志愿者,采用血浆靶控输注方式给予低于麻醉剂量的氯胺酮,血浆靶浓度分别为0、100、200、300 ng/ml,每次达到平衡20 min后,对机械痛和13种自觉症状进行视觉模拟评分,并给受试者浏览图片,停药后1 h测试记忆结果。整个试验过程中监测并记录受试者的心率、平均动脉压和脉搏血氧饱和度。结果氯胺酮的镇痛效果与药物浓度有较好的相关性,随其浓度增加,镇痛作用逐渐增强,同时受试者的各种幻觉症状逐渐加重,对图片的记忆能力逐渐下降。结论靶控输注低于麻醉剂量的氯胺酮镇痛时可出现较明显的致幻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胺酮 致幻作用 靶控输注 镇痛
下载PDF
亚麻醉剂量氯胺酮对机械性刺激作用脑区的影响 被引量:2
10
作者 邹亮 王海燕 +3 位作者 原皓 徐磊 孙莉 叶铁虎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51-456,共6页
目的观察100ng/ml氯胺酮对机械性刺激作用脑区的影响。方法以13名健康男性志愿者为研究对象,靶控输注氯胺酮0、100ng/ml,测定受试者在300g弗莱探针(vFFs)机械性刺激的视觉模拟法评分,预试验后1周行功能核磁共振(fMRI)研究。扫描序列为:... 目的观察100ng/ml氯胺酮对机械性刺激作用脑区的影响。方法以13名健康男性志愿者为研究对象,靶控输注氯胺酮0、100ng/ml,测定受试者在300g弗莱探针(vFFs)机械性刺激的视觉模拟法评分,预试验后1周行功能核磁共振(fMRI)研究。扫描序列为:结构像+功能扫描(20son+20soff)×6次的vFFs机械性刺激300gvFFs;靶控输注氯胺酮100ng/ml;重复vFFs机械性刺激300gvFFs。采用SPM2、Metlab7.01软件进行fMRI图像分析。结果与清醒比较,100ng/ml氯胺酮在疼痛刺激时抑制的脑区有小脑后叶以及胼胝体,激活双侧扣带回、对侧额中回、顶下小叶、枕叶、以及同侧小脑后叶。结论 100ng/ml氯胺酮作用于疼痛相关脑区,对相关脑区既有激活又有抑制作用,以激活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胺酮 功能性磁共振成像 血氧水平依赖性 镇痛 疼痛 机械性
下载PDF
罗哌卡因用于气管表面麻醉预防气管插管反应的效果 被引量:4
11
作者 邹亮 原皓 +2 位作者 徐磊 孙莉 王海燕 《中国医刊》 CAS 2013年第9期30-31,共2页
目的 比较罗哌卡因与利多卡因预防气管插管反应的有效性.方法 ASAⅠ~Ⅱ级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气管插管前组Ⅰ、组Ⅱ分别使用2%利多卡因及1%罗哌卡因进行气管内表面麻醉,监测麻醉诱导前1分钟、诱导时、诱导后1分钟、气管插管即刻、... 目的 比较罗哌卡因与利多卡因预防气管插管反应的有效性.方法 ASAⅠ~Ⅱ级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气管插管前组Ⅰ、组Ⅱ分别使用2%利多卡因及1%罗哌卡因进行气管内表面麻醉,监测麻醉诱导前1分钟、诱导时、诱导后1分钟、气管插管即刻、气管插管后1 分钟、2分钟、3分钟、4 分钟、5分钟血压、心率.结果 与诱导前比较,两组患者插管后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均明显下降,但与插管时比较无明显变化.组Ⅰ心率在插管后4分钟、5分钟时较诱导前下降,插管后2分钟、3分钟时较插管时有所上升,组Ⅱ心率在插管后4分钟、5分钟时较插管时下降,组间各时间点血压、心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1%罗哌卡因用于气管内表面麻醉与2%利多卡因均可有效预防气管插管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哌卡因 利多卡因 气管表面麻醉 插管反应
下载PDF
术中放疗病人的麻醉管理 被引量:3
12
作者 丁超 孙莉 +2 位作者 承耀中 赵桂军 张燕 《中国医刊》 CAS 2010年第4期33-34,共2页
目的探讨术中放疗病人围术期麻醉管理特点和放射防护经验。方法回顾性总结54例使用移动式电子束术中放疗系统(MOBETRON放射系统)进行肿瘤术中放疗的病例,对围术期的麻醉管理和放射防护经验进行分析。结果术中放疗需要多学科良好协作,其... 目的探讨术中放疗病人围术期麻醉管理特点和放射防护经验。方法回顾性总结54例使用移动式电子束术中放疗系统(MOBETRON放射系统)进行肿瘤术中放疗的病例,对围术期的麻醉管理和放射防护经验进行分析。结果术中放疗需要多学科良好协作,其麻醉管理除遵从全身麻醉的常规原则之外,还需要关注麻醉深度控制、病人体位及设备管理、放射防护、病人的放疗增敏、放疗并发症的预防等。结论围术期的充分准备,合理的麻醉管理和有效的工作流程,完善的监测,有助于维持病人呼吸循环稳定和内环境平衡,保证术中放疗的顺利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肿瘤 术中放疗 麻醉管理
下载PDF
气管插管前无阿片诱导复合气管内表面麻醉的可行性 被引量:3
13
作者 邹亮 原皓 王海燕 《中国医刊》 CAS 2015年第7期80-82,共3页
目的探讨甲状腺手术全麻时不使用阿片类药物诱导的可行性。方法 ASAⅠ~Ⅱ级甲状腺癌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两组,气管插管前组Ⅰ诱导时输注芬太尼,组Ⅱ使用2%利多卡因3ml进行气管内表面麻醉,插管成功后持续输注雷米芬太尼,两组均监测诱导前... 目的探讨甲状腺手术全麻时不使用阿片类药物诱导的可行性。方法 ASAⅠ~Ⅱ级甲状腺癌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两组,气管插管前组Ⅰ诱导时输注芬太尼,组Ⅱ使用2%利多卡因3ml进行气管内表面麻醉,插管成功后持续输注雷米芬太尼,两组均监测诱导前,气管插管即刻,气管插管后5分钟,手术开始血压、心率。结果组Ⅰ(芬太尼组):与插管前比较插管时心率及血压均无明显变化;与插管即刻比较插管后5分钟及手术开始时血压明显下降,而心率在手术开始时明显下降。组Ⅱ(表面麻醉组):与插管前比较插管时只有收缩压下降;与插管即刻比较插管后5分钟及手术开始收缩压均有下降,而舒张压及心率在手术开始时下降明显。两组间数据没有显著差异。结论麻醉诱导不使用阿片药而辅以2%利多卡因气管内表面麻醉可有效预防气管插管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阿片诱导 气管内表面麻醉 插管反应
下载PDF
麻醉前容量预处理对食管癌手术患者的影响 被引量:4
14
作者 杨文芳 孙莉 《中国医刊》 CAS 2012年第6期74-76,共3页
目的探讨预扩容对食管癌根治手术患者麻醉诱导期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45例食管癌开胸手术患者,年龄39~78岁,ASAⅠ~Ⅱ级,随机分对照、晶体、胶体三组。对照组麻醉前不做任何处理;晶体组于麻醉前30分钟给予乳酸钠林格液6 ml/kg;... 目的探讨预扩容对食管癌根治手术患者麻醉诱导期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45例食管癌开胸手术患者,年龄39~78岁,ASAⅠ~Ⅱ级,随机分对照、晶体、胶体三组。对照组麻醉前不做任何处理;晶体组于麻醉前30分钟给予乳酸钠林格液6 ml/kg;胶体组麻醉前30分钟给予6%羟乙基淀粉6 ml/kg。三组患者麻醉方式相同,术中容量管理方式相同。观察麻醉诱导期血流动力学变化及手术中循环变化。结果三组比较,维持麻醉诱导期血流动力学稳定性,扩容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无肺水肿的发生。结论术前适量的预扩容用于食管癌手术患者,有利于麻醉诱导期和手术中的血流动力学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根治术 术前扩容治疗 全身麻醉
下载PDF
靶控输注低于麻醉剂量氯胺酮的镇痛作用 被引量:2
15
作者 邹亮 田首元 +1 位作者 权翔 叶铁虎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0年第3期257-259,共3页
目的观察靶控输注低于麻醉剂量的氯胺酮对于健康志愿者的镇痛作用。方法选择13例男性健康志愿者,年龄24-39岁,采用血浆靶控输注的方式给予低于麻醉剂量的氯胺酮,血浆靶浓度分别设定为0,100,200,300ng/ml,每次达到预设靶浓度后稳定10min... 目的观察靶控输注低于麻醉剂量的氯胺酮对于健康志愿者的镇痛作用。方法选择13例男性健康志愿者,年龄24-39岁,采用血浆靶控输注的方式给予低于麻醉剂量的氯胺酮,血浆靶浓度分别设定为0,100,200,300ng/ml,每次达到预设靶浓度后稳定10min,进行机械痛评分,整个实验过程中监测并记录志愿者心率、平均动脉压、脉搏血氧饱和度。结果镇痛过程中,氯胺酮产生剂量相关的镇痛作用,血浆靶浓度的增加,机械痛评分下降。当浓度达到200ng/ml时,与不给药时比较机械痛评分明显下降(P<0.05)。镇痛效果与药物浓度呈较好相关性。心率、平均动脉压、脉搏血氧饱和度较用药前无明显变化。结论靶控输注低于麻醉剂量的氯胺酮,当剂量达到200ng/ml时,可出现较明显的镇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靶控输注 氯胺酮 镇痛作用
下载PDF
妇科腹腔镜手术CO_2气腹时理想潮气量的探讨 被引量:1
16
作者 邹亮 王海燕 +3 位作者 虞雪融 原皓 徐磊 孙莉 《北京医学》 CAS 2013年第11期945-947,共3页
目的 探讨妇科腹腔镜手术CO2气腹时的理想潮气量值.方法 选择静吸复合全麻妇科腹腔镜患者30例,年龄20~50岁,体质指数(BMI)<30 kg/m2,ASA Ⅰ ~Ⅱ级.气腹前常规麻醉行机械通气,呼吸频率为12次/min,吸呼比(I∶E)为1∶2,改变潮气量... 目的 探讨妇科腹腔镜手术CO2气腹时的理想潮气量值.方法 选择静吸复合全麻妇科腹腔镜患者30例,年龄20~50岁,体质指数(BMI)<30 kg/m2,ASA Ⅰ ~Ⅱ级.气腹前常规麻醉行机械通气,呼吸频率为12次/min,吸呼比(I∶E)为1∶2,改变潮气量将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调至30~40 mmHg.气腹后逐渐调整潮气量将PetCO2调至35~45 mmHg,记录各潮气量下的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气道峰压(Paw)、血压(BP)、PetCO2.结果 理想体重潮气量与PetCO2具有线性关系(F=35.830,P=0.000).回归方程为:理想体重潮气量(ml/kg) =13.661-0.125×PetCO2.结论 妇科CO2气腹腹腔镜手术,固定呼吸频率为12次/min,I∶E比1∶2,单独改变潮气量可以维持有效通气,PetCO2在40 mmHg的理想体重潮气量为8.66 ml/kg,95%可信区间为8.42~8.89 ml/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气腹 潮气量 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
下载PDF
应用微量蛋白质定量分析评估临床样本炎性反应状态
17
作者 叶雨昕 李慧娴 +2 位作者 阎涛 张赟 孙玉琳 《基础医学与临床》 CAS 2024年第5期690-698,共9页
目的比较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和微量蛋白质定量分析方法在乳腺癌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中炎性相关因子caspase-1和IL-1β表达检测中的效果差异。方法收集10例乳腺癌患者的术前、术后2 h配对外周血样本各约6 mL,分离出外周血单核细胞并通... 目的比较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和微量蛋白质定量分析方法在乳腺癌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中炎性相关因子caspase-1和IL-1β表达检测中的效果差异。方法收集10例乳腺癌患者的术前、术后2 h配对外周血样本各约6 mL,分离出外周血单核细胞并通过脂多糖活化;分别用qPCR和微量蛋白质定量分析方法,检测caspase-1和IL-1β在单核细胞中的mRNA和蛋白质表达水平,并使用了β-actin进行了数据归一化,比较两种检测方法结果的异同,并评估其优缺点。结果绝大部分患者经过手术应激后外周血单核细胞数量明显增加。在mRNA水平上,与术前相比,术后caspase-1和IL-1β在50%(5/10)和40%(4/10)的患者中呈现升高趋势,其余表现为降低(分别为40%和50%)或改变甚微无统计学意义(均为10%)。而微量蛋白质定量分析结果显示,与术前相比,术后caspase-1和IL-1β蛋白在60%(6/10)和60%(6/10)的患者中呈现升高趋势,其余表现为降低(分别为30%和20%)或改变较小无统计学意义(分别为10%和20%),且80%的患者在术后出现了明显增加的caspase-1和IL-1β活性切割电泳条带。重要的是,有30%和40%的患者手术前后caspase-1和IL-1βmRNA和蛋白质水平变化不一致。结论微量蛋白质定量分析方法具有样本用量少、灵敏度高、重复性好、操作相对简单等优点,更适于临床样本的炎性反应状态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炎性相关因子 CASPASE-1 IL-1Β 微量蛋白质定量分析系统 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
下载PDF
川陈皮素在阿尔兹海默病防治机制中的研究进展
18
作者 皮悦 耿姣 +1 位作者 郑宇祥 倪诚 《北京医学》 CAS 2024年第3期236-239,243,共5页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老年患者最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AD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可能与多种因素如中枢炎性反应、氧化应激等有关。川陈皮素是一种天然存在的多甲氧基类黄酮,广泛存在于柑橘类水果,具有抗炎、抗氧化...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老年患者最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AD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可能与多种因素如中枢炎性反应、氧化应激等有关。川陈皮素是一种天然存在的多甲氧基类黄酮,广泛存在于柑橘类水果,具有抗炎、抗氧化等功效,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影响MAPKs、PI3K/AKT和NF-κB炎症通路、抑制小胶质细胞活化,进而减少促炎介质生成和多种途径协同作用增加ATP产量、降低活性氧水平有关。此外,川陈皮素还以非竞争的方式抑制β蛋白裂解酶的活性,减少β-淀粉样蛋白(amyloid protein-β,Aβ)的水平,影响昼夜节律基因的表达等方式,对昼夜节律稳定起调节作用,并通过调节肠道功能影响肠道菌群活性等缓解AD的临床症状。本文将从AD相关药物的研究现状和川陈皮素在AD防治中的可能机制两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陈皮素 阿尔茨海默病 Β-淀粉样蛋白 中枢炎症 认知功能障碍 老年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和瑞芬太尼对七氟烷吸入全身麻醉患者苏醒期恢复质量影响的对比观察 被引量:21
19
作者 孙海涛 许梅 +1 位作者 陈国莲 何静 《医学研究杂志》 2018年第6期112-116,共5页
目的观察对比右美托咪定和瑞芬太尼对七氟烷吸入全身麻醉患者术后苏醒期恢复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全身麻醉下行胸腔镜肺叶切除手术、ASAⅠ~Ⅱ级、年龄37~65岁患者100例,按照不同麻醉维持方案随机将其分为两组:七氟烷+右美托咪定(D组... 目的观察对比右美托咪定和瑞芬太尼对七氟烷吸入全身麻醉患者术后苏醒期恢复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全身麻醉下行胸腔镜肺叶切除手术、ASAⅠ~Ⅱ级、年龄37~65岁患者100例,按照不同麻醉维持方案随机将其分为两组:七氟烷+右美托咪定(D组,n=50),七氟烷+瑞芬太尼(R组,n=50)。常规静脉诱导气管插管后,D组患者吸入1.5%七氟烷+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定[0.2~1.0μg/(kg·h)],R组患者吸入1.5%七氟烷+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定[4~10μg/(kg·h)]。测量比较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指标。记录所有患者清醒和气管拔管的时间,统计患者恢复期严重咳嗽和躁动发生率。统计患者恢复室内严重疼痛、恶心、呕吐的发生率。测量比较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指标。结果两组患者各时刻的血压和心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组清醒时间(4.2±2.1min)和气管拔管时间(4.8±3.1min)显著短于D组(11.9±3.6min和14.2±4.3min,P<0.05)。两组患者躁动和严重咳嗽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组患者恢复室内镇痛数字评分者和自述尿管相关膀胱不适症状发生率显著低于R组(24%vs 52%,12%vs 30%,P<0.05)。结论七氟烷全身麻醉患者术中联合输注右美托咪定或瑞芬太尼在控制苏醒期严重呛咳、躁动发生率方面具有类似的效果,瑞芬太尼在缩短清醒时间和气管拔管时间方面具有优势,右美托咪定在减少术后疼痛和尿管相关膀胱不适方面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七氟烷 瑞芬太尼 右美托咪定 全身麻醉 恢复期躁动
下载PDF
利多卡因用于气管表面麻醉对术后拔管气道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5
20
作者 原皓 邹亮 《中国医刊》 CAS 2017年第9期79-81,共3页
目的探讨全麻下甲状腺手术插管时应用利多卡因喷喉对于插管反应及拔管反应的预防作用。方法选取2014年2月至2015年3月于本院行全麻下甲状腺手术的患者60例,ASAⅠ或Ⅱ级,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于诱导后插入喉麻管注入2... 目的探讨全麻下甲状腺手术插管时应用利多卡因喷喉对于插管反应及拔管反应的预防作用。方法选取2014年2月至2015年3月于本院行全麻下甲状腺手术的患者60例,ASAⅠ或Ⅱ级,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于诱导后插入喉麻管注入2%利多卡因5ml做声门及声门下气管表面麻醉,之后行气管内插管。对照组肌松完善后直接行气管内插管,机械通气参数同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及拔管时的呛咳反应。结果与插管前比较,观察组患者插管时心率及血压均无明显变化,拔管时血压无明显变化,心率有明显升高。与插管前比较,对照组患者插管时及拔管时血压均无明显变化,但心率均明显升高。两组患者拔管时呛咳指数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麻醉诱导时辅以2%利多卡因喷喉可有效预防气管插管反应,但对拔管时血流动力学及呛咳反应无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多卡因 喷喉 插管反应 拔管反应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