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组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人鼠嵌合单克隆抗体治疗晚期恶性肿瘤Ⅰ期临床试验 被引量:5
1
作者 何小慧 石远凯 +2 位作者 秦燕 杨晟 孙燕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3期2333-2335,共3页
目的评价重组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人鼠嵌合单克隆抗体(CMAB009)在晚期肿瘤患者中的药代动力学特点和安全性,初步观察疗效。方法单中心、开放的Ⅰ期临床试验。试验分单次和多次给药两阶段。单次给药设100、250、400mg/m^2三... 目的评价重组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人鼠嵌合单克隆抗体(CMAB009)在晚期肿瘤患者中的药代动力学特点和安全性,初步观察疗效。方法单中心、开放的Ⅰ期临床试验。试验分单次和多次给药两阶段。单次给药设100、250、400mg/m^2三个剂量组,随后的多次给药分两组,A组为250mg/m^2,每周一次,连用4周;B组起始剂量400mg/m^2,以后每周250mg/m^2,连用4周。多次给药后部分缓解(PR)或稳定(SD)的患者,继续每周给药250mg/m^2,直至病情进展或无法耐受。结果2008年1~8月,共入组18例受试者,均来自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其中结直肠癌10例,非小细胞肺癌7例,胃癌1例。未观察到3/4级不良反应。1/2级不良反应主要有皮疹、甲沟炎、发热、恶心和头痛。2例(13.3%)结直肠癌患者获得PR,至疾病进展时间(TTP)分别为24和16周。结论CMAB009的耐受性良好,不良反应均为1~2级,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为皮疹和甲沟炎,可以观察到抗肿瘤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试验 Ⅰ期 受体 表皮生长因子 抗体 单克隆 肿瘤
原文传递
乳腺癌中microRNA及其遗传变异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2
作者 张萍 徐兵河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281-284,共4页
一、microRNA的概述 1.microRNA的发现与种类:microRNA,简称miRNA,是一类非编码的小分子单链RNA,广泛存在于脊椎动物、果蝇、线虫、植物中,在真核生物中长度约为22个核苷酸,能通过与靶mRNA特异性的碱基配对引起靶mRNA的降解或... 一、microRNA的概述 1.microRNA的发现与种类:microRNA,简称miRNA,是一类非编码的小分子单链RNA,广泛存在于脊椎动物、果蝇、线虫、植物中,在真核生物中长度约为22个核苷酸,能通过与靶mRNA特异性的碱基配对引起靶mRNA的降解或抑制其翻译,从而对基因进行转录后的表达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CRORNA 遗传变异 乳腺癌 mRNA MIRNA 脊椎动物 真核生物 碱基配对
原文传递
转移性结直肠癌分子靶向治疗临床研究进展 被引量:5
3
作者 周爱萍 冯奉仪 《肿瘤研究与临床》 CAS 2010年第7期436-439,共4页
转移性结直肠癌应用最多的靶向药物包括贝伐珠单抗和西妥昔单抗.贝伐珠单抗和西妥昔单抗均是单克隆抗体,作用靶点分别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在转移性结直肠癌,无论是一线还是二线治疗,靶向药物联合化... 转移性结直肠癌应用最多的靶向药物包括贝伐珠单抗和西妥昔单抗.贝伐珠单抗和西妥昔单抗均是单克隆抗体,作用靶点分别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在转移性结直肠癌,无论是一线还是二线治疗,靶向药物联合化疗均可增加疗效,延长患者的生存.靶向药物联合化疗增加肝转移灶的切除率.k-ras基因突变是西妥昔单抗的疗效预测因子.对于贝伐珠单抗目前尚无明确的疗效预测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肿瘤 靶向治疗 抗体 单克隆
原文传递
曲妥珠单抗辅助治疗HER2阳性早期乳腺癌的远期疗效和安全性 被引量:6
4
作者 罗扬 张频 +2 位作者 方理刚 董梅 冯奉仪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504-507,共4页
目的探讨曲妥珠单抗术后辅助治疗HER2阳性早期乳腺癌患者的远期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收集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2001年10月至2003年10月收治的31例HER2阳性早期乳腺癌患者术后曲妥珠单抗辅助治疗1年或2年的临床病理资料。回顾分析曲妥珠... 目的探讨曲妥珠单抗术后辅助治疗HER2阳性早期乳腺癌患者的远期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收集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2001年10月至2003年10月收治的31例HER2阳性早期乳腺癌患者术后曲妥珠单抗辅助治疗1年或2年的临床病理资料。回顾分析曲妥珠单抗辅助治疗患者的无病生存期,无复发生存期,总生存期和远期安全性。应用SPSS13.0软件进行相关统计学分析。结果中位随访9.3年,全组共有6例患者出现复发,5例患者发生第二原发恶性肿瘤,4例患者死亡,全组的5年和10年无复发生存率分别为83.3%和80.0%,5年和10年无病生存率分别为80.6%和57.3%,5年和10年总生存率分别为96.8%和87.1%。13例雌激素/孕激素受体阳性和18例雌激素/孕激素受体阴性患者的10年无复发生存率分别为100.0%和64.7%(X2=5.44,P=0.019),10年总生存率分别为100%和77.8%(X2=3.163,P=0.075)。曲妥珠单抗辅助治疗的耐受性良好,全组未发生心脏事件。结论曲妥珠单抗术后辅助治疗HER2阳性早期乳腺癌远期疗效确切,安全性好,无长期累积性心脏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基因 ERBB-2 肿瘤辅助疗法 曲妥珠单抗
原文传递
食管鳞癌细胞系核苷酸还原酶亚单位M1的表达水平与细胞对吉西他滨敏感性的关系 被引量:3
5
作者 罗扬 林晨 +3 位作者 张雪艳 梁萧 付明 冯奉仪 《中华肿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660-663,共4页
目的探讨食管鳞癌细胞系核苷酸还原酶亚单位M1(RRM1)表达水平与细胞对吉西他滨(GEM)敏感性的关系。方法选用4个人食管鳞癌细胞系Eca-109、Kyse-150、Kyse-450和9706,采用Western blot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各细胞系... 目的探讨食管鳞癌细胞系核苷酸还原酶亚单位M1(RRM1)表达水平与细胞对吉西他滨(GEM)敏感性的关系。方法选用4个人食管鳞癌细胞系Eca-109、Kyse-150、Kyse-450和9706,采用Western blot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各细胞系的RRM1表达水平,采用细胞毒性试验检测各细胞系对GEM的敏感性。以50nmoL/L GEM持续培养Kyse-450细胞,检测不同时点存活细胞RRM1表达水平的变化。应用RNA干扰技术下调RRMl表达水平后,检测细胞对GEM敏感性的变化。结果GEM作用48h,Eca-109、Kyse-150、Kyse-450和9706细胞的IC50分别为(0.92±0.17)、(0.48±0.11)、(0.29±0.06)和(0.02±0.01)mmol/L。RT—PCR和Western blot结果均显示,Eca-109细胞系的RRM1表达水平最高,其次是Kyse-150和Kyse-450,9706细胞系的RRM1表达水平最低。50nmol/L GEM持续培养Kyse-450细胞后,存活细胞的RRM1水平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增高。转染RRM1 siRNA的Kyse-450细胞RRM1蛋白的表达水平显著降低,而对GEM的敏感性提高了4.26倍。结论食管鳞癌细胞系RRM1的表达水平与细胞对GEM的敏感性相关,RRM1表达水平低的细胞对GEM相对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 鳞状细胞 吉西他滨 核苷酸还原酶亚单位M1
原文传递
绝经后受体阳性晚期乳腺癌内分泌治疗回顾与展望 被引量:4
6
作者 王佳玉 徐兵河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9期1297-1299,共3页
乳腺癌是全球范围内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在我国上海、北京等大城市以及部分沿海城市,乳腺癌发病率已占女性恶性肿瘤的第一位。我国乳腺癌患者中40%为绝经后妇女,70%激素受体阳性。这些乳腺癌患者30%最终会出现复发转移。理论上... 乳腺癌是全球范围内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在我国上海、北京等大城市以及部分沿海城市,乳腺癌发病率已占女性恶性肿瘤的第一位。我国乳腺癌患者中40%为绝经后妇女,70%激素受体阳性。这些乳腺癌患者30%最终会出现复发转移。理论上讲,转移性乳腺癌(MBC)是不可治愈性疾病,治疗的目的是尽可能地延长患者高质量的生存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期乳腺癌 内分泌治疗 绝经后妇女 激素受体 阳性 女性恶性肿瘤 乳腺癌患者 转移性乳腺癌
原文传递
34例乳腺癌肾上腺转移患者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李俏 徐兵河 +7 位作者 李青 张频 袁芃 王佳玉 马飞 蔡锐刚 樊英 罗扬 《中华肿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855-857,共3页
目的探讨乳腺癌肾上腺转移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治疗方式和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1999年1月至2010年12月间就诊的34例乳腺癌肾上腺转移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和治疗方式。结果34例乳腺癌肾上腺转移患者中,有32例患者接受化疗,其中部分缓解... 目的探讨乳腺癌肾上腺转移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治疗方式和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1999年1月至2010年12月间就诊的34例乳腺癌肾上腺转移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和治疗方式。结果34例乳腺癌肾上腺转移患者中,有32例患者接受化疗,其中部分缓解(PR)11例(34.4%),疾病稳定(SD)10例(31.2%),疾病进展(PD)8例(25.0%),临床获益率为61.8%。在11例获得PR的患者中,有2例为一线化疗,6例为二线化疗,2例为三线化疗,1例为四线化疗,并且有9例肾上腺病灶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缩小。乳腺癌肾上腺转移患者的中位疾病进展时间(TTP)为6.2个月(95%CI为3.1~9.3个月),中位总生存时间为21.3个月(95%CI为0~44.0个月)。在34例乳腺癌肾上腺转移患者中,化疗疗效达PR和SD患者的中位TTP(18.1个月)显著优于PD患者(2.3个月,P〈0.001),接受一线和二线化疗患者的中位TTP(15.7个月)显著优于接受三线及以上患者(4.2个月,P=0.005),化疗疗效达PR和SD患者的中位总生存时间(35.2个月)亦显著优于PD患者(10.3个月,P=0.003)。结论乳腺癌肾上腺转移发生率较低,患者预后不良,但仍应积极地进行以全身治疗为主的综合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肿瘤转移 外科手术 药物疗法 预后
原文传递
16例大细胞神经内分泌肺癌临床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王子平 郭继红 杨娟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 2011年第5期418-421,共4页
目的分析肺大细胞神经内分泌癌(LCNEC)的临床特点以及治疗和生存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从1999年(2010年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16例经病理学确诊LCNEC患者的临床相关因素。结果回顾性分析从1999年至2010年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16例经... 目的分析肺大细胞神经内分泌癌(LCNEC)的临床特点以及治疗和生存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从1999年(2010年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16例经病理学确诊LCNEC患者的临床相关因素。结果回顾性分析从1999年至2010年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16例经病理学确诊为LCNEC患者的临床相关因素。结果 16例患者的中位年龄为59岁(42~77岁),男女之比为15:1,所有男性患者均为重度吸烟者。ⅠB期5例、ⅡA期1例、ⅡB期1例、ⅢA期3例、ⅢB期3例、Ⅳ期3例。16例患者中,13例经手术治疗,术后多数接受了辅助化、放疗;3例仅接受非手术治疗,其中2例接受化、放疗,1例Ⅰ期患者拒绝手术,仅接受放射治疗。中位随访时间为13.7个月,患者生存时间从7~39个月。截至2010年底末次随访时,仍然有9例患者存活,只有1名患者生存时间超过5年,所以尚未获得中位生存时间。结论 LCNEC是一种高度恶性内分泌肿瘤,预后不佳。LCNEC发病率很低,故应该对其发病情况、预后以及最佳的治疗策略进行深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细胞神经内分泌癌 肺癌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