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刺激剂对淋巴细胞中PD-1与TIM3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1
作者 李凌 来芳芳 +3 位作者 杜婷婷 张森 刘盈 陈晓光 《中国医药生物技术》 2019年第2期127-135,共9页
目的研究不同刺激剂对人外周血淋巴细胞中PD-1与TIM3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密度离心法分离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并通过Western blot检测在抗CD3/CD28抗体、PHA、SEB、Con A4种不同刺激剂下人外周血淋巴细胞PD-1与TIM3总蛋白的变化情况,... 目的研究不同刺激剂对人外周血淋巴细胞中PD-1与TIM3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密度离心法分离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并通过Western blot检测在抗CD3/CD28抗体、PHA、SEB、Con A4种不同刺激剂下人外周血淋巴细胞PD-1与TIM3总蛋白的变化情况,并通过流式细胞技术检测4种刺激条件下T淋巴细胞及其CD3^+CD4^+、CD3^+CD8^+亚群膜表面的PD-1与TIM3的改变。结果 Western blot结果显示,4种刺激剂均能刺激总的PD-1蛋白的表达,减少总TIM3蛋白的表达。流式细胞分析仪结果显示,在4种刺激剂作用下,人外周血T淋巴细胞表面及其CD3^+CD4^+、CD3^+CD8^+T细胞亚群膜表面的PD-1与TIM3蛋白表达均呈现升高趋势。结论 4种常见刺激剂均可诱导总PD-1蛋白和细胞膜上PD-1蛋白的表达,降低TIM3总蛋白的表达以及诱导淋巴细胞表面TIM3蛋白的表达。其中PHA较其他3种刺激剂展现出较好的剂量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程序性细胞死亡受体1 T细胞免疫球蛋白黏液素3 淋巴细胞增殖 流式细胞术
下载PDF
新型抗脑瘤化合物CAT3的体外代谢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赵晟宇 王汝冰 +5 位作者 白洁 范小庆 胡民万 孙燕红 扈金萍 李燕 《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108-1114,共7页
CAT3是一种新型抗脑瘤化合物,在Daoy和U87MG裸鼠原位异种移植模型中具有强效抗瘤活性,但其代谢机制尚不清楚。本研究考察了CAT3在小鼠/犬/人全血和肝微粒体、人源化重组酶等温孵体系中的代谢特征,所有动物福利和动物实验遵循中国医学科... CAT3是一种新型抗脑瘤化合物,在Daoy和U87MG裸鼠原位异种移植模型中具有强效抗瘤活性,但其代谢机制尚不清楚。本研究考察了CAT3在小鼠/犬/人全血和肝微粒体、人源化重组酶等温孵体系中的代谢特征,所有动物福利和动物实验遵循中国医学科学院动物伦理委员会规定。研究结果表明CAT3在小鼠/犬/人全血中可水解为活性代谢物PF403,丁酰胆碱酯酶、羧酸酯酶和丝氨酸水解酶参与其生成,代谢速率存在种属差异小鼠>人>犬;应用CYPs同工酶的选择性抑制剂、人源化重组酶研究结果表明,CYP1A2、1A1、2C9和3A4是参与M1(氧化脱水),M2(双氧化脱水),M3(甲基化氧化脱水),M4(氧化),M5(脱甲基)生成的主要同工酶,CYP2B6、2C8、2C19和2D6等亚型也有少量参与;Ⅱ相酶UGT1A1、1A3、1A9可催化PF403生成葡萄糖醛酸化代谢物GLU-PF403。以上结果提示,CAT3代谢是多酶参与的生物转化过程,代谢酶介导的药物相互作用值得临床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T3 体外代谢 酯酶 细胞色素P450 葡萄糖醛酸转移酶
原文传递
琥珀酰辅酶A转移酶SCOT在肿瘤代谢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3
作者 张智慧 王庆华 +1 位作者 季鸣 陈晓光 《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831-1836,共6页
近年来,酮体代谢在肿瘤生长、侵袭、转移过程中的作用备受关注。琥珀酰辅酶A转移酶(SCOT)是酮体代谢的关键酶。其作用是将琥珀酰辅酶A的辅酶A基团转移至乙酰乙酸从而催化乙酰乙酰辅酶A的形成,是酮体代谢的第一个限速步骤,随后乙酰乙酰辅... 近年来,酮体代谢在肿瘤生长、侵袭、转移过程中的作用备受关注。琥珀酰辅酶A转移酶(SCOT)是酮体代谢的关键酶。其作用是将琥珀酰辅酶A的辅酶A基团转移至乙酰乙酸从而催化乙酰乙酰辅酶A的形成,是酮体代谢的第一个限速步骤,随后乙酰乙酰辅酶A进一步断裂成两分子的乙酰辅酶A进入三羧酸循环。研究表明SCOT在多种肿瘤中显著高表达,与肿瘤进展及患者预后密切相关,这使SCOT可作为临床诊断及预后评估的潜在标志物;另外,抑制SCOT活性可使肿瘤细胞酮体代谢受阻,即减少ATP产生,进而抑制肿瘤生长、增殖、侵袭与转移。探讨SCOT在代谢途径中的重要作用以及与肿瘤发生发展的关系,为发掘肿瘤代谢靶向分子药物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酮体 酮解 琥珀酰辅酶A转移酶 肿瘤
原文传递
STAT3靶点抑制剂Bt354抗前列腺癌作用及其分子机制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王雨辰 陈越 +2 位作者 季鸣 薛妮娜 陈晓光 《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851-1857,共7页
在某些肿瘤组织中,信号传导与活化转录因子3 (STAT3)信号通路处于异常激活状态。在这种情况下,抑制STAT3信号通路被认为是一种潜在的肿瘤治疗方法。在体外, STAT3靶点抑制剂Bt354可以抑制癌细胞的增殖;在体内, Bt354还抑制了DU145异种... 在某些肿瘤组织中,信号传导与活化转录因子3 (STAT3)信号通路处于异常激活状态。在这种情况下,抑制STAT3信号通路被认为是一种潜在的肿瘤治疗方法。在体外, STAT3靶点抑制剂Bt354可以抑制癌细胞的增殖;在体内, Bt354还抑制了DU145异种移植小鼠的肿瘤生长,而不影响体重。在Bt354给药组中, 10、20和40 mg·kg-1组的瘤重抑制率分别为58.8%、62.7%和73.5%。另外, Bt354给药组均可见DU145移植瘤组织中Ki 67阳性细胞的数量显著降低。这些研究结果表明, Bt354可能是一种对STAT3激活的前列腺癌细胞有效的抗癌剂。此外, Bt354抑制了STAT3的核转位,从而诱导了DU145细胞的生长抑制和凋亡。动物实验中对动物的处理均遵循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动物实验中心标准操作规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t354 前列腺癌 信号传导与活化转录因子3 凋亡 抑制剂
原文传递
肉毒碱棕榈酰转移酶1对肿瘤发生与免疫系统调控研究进展 被引量:1
5
作者 张明祎 杜婷婷 +1 位作者 季鸣 陈晓光 《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824-1830,共7页
肉毒碱棕榈酰转移酶1 (carnitine palmitoyltransferase 1, CPT1)是存在于线粒体外膜上的脂肪酸β-氧化限速酶,与机体代谢性疾病和肿瘤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研究表明, CPT1多种亚型在癌细胞中异常表达,在肿瘤代谢应激中起着重要调控作... 肉毒碱棕榈酰转移酶1 (carnitine palmitoyltransferase 1, CPT1)是存在于线粒体外膜上的脂肪酸β-氧化限速酶,与机体代谢性疾病和肿瘤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研究表明, CPT1多种亚型在癌细胞中异常表达,在肿瘤代谢应激中起着重要调控作用。随着肿瘤免疫治疗的发展,其在免疫细胞及器官中发挥的作用也引起了人们的关注。本文旨在阐述CPT1的生物学功能、不同亚型在肿瘤代谢和免疫调控中的作用及其抑制剂的研究进展,为肿瘤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毒碱棕榈酰转移酶1 脂肪酸β-氧化 肿瘤 免疫系统 代谢
原文传递
IL-17信号通路抑制剂细胞筛选模型的优化及应用 被引量:6
6
作者 薛妮娜 季鸣 +2 位作者 张明祎 刘羿晨 陈晓光 《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858-1862,共5页
本研究摸索及验证HEK-Blue-IL-17细胞模型的筛选条件,并应用该模型筛选抑制IL-17信号通路的化合物。按5×104个/孔的密度,将HEK-Blue-IL-17细胞接种在96孔培养板中,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IL-17A或IL-17F和待筛选化合物培养16 h,移取培... 本研究摸索及验证HEK-Blue-IL-17细胞模型的筛选条件,并应用该模型筛选抑制IL-17信号通路的化合物。按5×104个/孔的密度,将HEK-Blue-IL-17细胞接种在96孔培养板中,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IL-17A或IL-17F和待筛选化合物培养16 h,移取培养上清与QUANTI-Blue反应1或3 h,在λ655 nm处检测吸光度值。通过碱性磷酸酶(secreted alkaline phosphatase, SEAP)的生成量来反映该细胞模型中IL-17信号通路的活化状态。实验显示:IL-17A和IL-17F均可显著性地激活HEK-Blue IL-17细胞。IL-17A和IL-17F分别在10和100 ng·mL-1剂量下可产生较高的响应值。SEAP与QUANTI-Blue反应1 h基本可达到终点反应。牛蒡子苷元(arctigenin)和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pigallocatechin gallate, EGCG)对IL-17A和IL-17F刺激的信号通路具有一定的抑制活性。本实验建立并优化了HEK-Blue IL-17细胞模型,可用于IL-17信号通路抑制剂的筛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介素17 筛选模型 自身免疫性疾病 肿瘤免疫
原文传递
不同刺激剂对人淋巴细胞活化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闫征 薛妮娜 +2 位作者 季鸣 来芳芳 陈晓光 《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863-1867,共5页
本文研究不同刺激剂在体外对人淋巴细胞活化的影响。采用梯度离心法分离获得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 PBMC),血液样本由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提供,并通过伦理委员会批准。用CD3/CD28抗体(anti-CD3/CD2... 本文研究不同刺激剂在体外对人淋巴细胞活化的影响。采用梯度离心法分离获得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 PBMC),血液样本由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提供,并通过伦理委员会批准。用CD3/CD28抗体(anti-CD3/CD28 antibody)、植物血凝素(phytohaemagglutinin, PHA)、金黄色葡萄球菌B型肠毒素(Staphylococcus auresus enterooxin B, SEB)、白介素27 (interleukin 27, IL27)、佛波酯(phorbol myristrate acetate,PMA)+离子霉素(ionomycin)在体外分别刺激24 h,观察CD3^+CD4^+和CD3^+CD8^+T细胞亚群CD69表达。同时采用CellTiter-Glo发光法和ELISA法检测淋巴细胞增殖和IFNγ的分泌。CD3/CD28抗体、PMA+ionomycin、SEB和IL27作用PBMC 24 h不影响淋巴细胞增殖,但可以很好地活化CD3^+CD4^+和CD3^+CD8^+T细胞,表现为CD69的平均荧光强度显著右移,并促进淋巴细胞IFNγ的分泌。CD3/CD28抗体、PMA+ionomycin、SEB和IL27是T细胞活化的有效刺激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69 干扰素Γ 淋巴细胞增殖 淋巴细胞活化
原文传递
STING激动剂细胞筛选模型的建立和应用 被引量:1
8
作者 王明晋 伏蓉 +2 位作者 姜慧敏 金晶 陈晓光 《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875-1880,共6页
肿瘤免疫疗法已成为当今抗癌药物研发的重要领域, STING激动剂的研究为肿瘤免疫治疗提供了新思路。哺乳动物胞质中的核酸可有效引起固有免疫反应,近年大量研究证实cGAS-cGAMP-STING信号通路在胞浆DNA识别和免疫防御激活过程中发挥关键... 肿瘤免疫疗法已成为当今抗癌药物研发的重要领域, STING激动剂的研究为肿瘤免疫治疗提供了新思路。哺乳动物胞质中的核酸可有效引起固有免疫反应,近年大量研究证实cGAS-cGAMP-STING信号通路在胞浆DNA识别和免疫防御激活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cGAS-cGAMP-STING信号通路的异常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是药物研发的热门靶点。本研究利用稳定表达cGAS-STING通路的THP-1-Dual细胞和稳定敲除STING的THP-1 KO-STING细胞,建立了荧光素酶检测的STING激动剂筛选模型。进一步应用阳性药物验证了本模型的准确性和灵敏度,为高通量筛选STING激动剂提供了简便、高效、准确的筛选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ING激动剂 THP-1 Dual细胞 筛选模型 肿瘤 免疫治疗
原文传递
蛋白翻译后修饰与肿瘤免疫治疗 被引量:1
9
作者 金晶 季鸣 陈晓光 《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711-1717,共7页
蛋白翻译后修饰是一种蛋白功能调节的重要方式,对生理和病理条件下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都至关重要,且修饰种类繁多。肿瘤的免疫治疗是指通过激活体内的免疫细胞或使失能的免疫细胞正常化从而治疗肿瘤的有效方法。近年来研究发现,许多类... 蛋白翻译后修饰是一种蛋白功能调节的重要方式,对生理和病理条件下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都至关重要,且修饰种类繁多。肿瘤的免疫治疗是指通过激活体内的免疫细胞或使失能的免疫细胞正常化从而治疗肿瘤的有效方法。近年来研究发现,许多类型的蛋白翻译后修饰都参与了肿瘤微环境中免疫细胞的增殖、活化以及代谢重编程等过程,并可能影响肿瘤免疫治疗的疗效。因此,本文就几类不同蛋白翻译后修饰对肿瘤微环境中免疫细胞的作用进行综述,旨在为肿瘤免疫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翻译后修饰 肿瘤 肿瘤微环境 肿瘤免疫治疗
原文传递
基于酶学-细胞水平的IDO1抑制剂筛选模型建立与优化
10
作者 来芳芳 薛妮娜 +4 位作者 季鸣 杜婷婷 李凌 盛莉 陈晓光 《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868-1874,共7页
本研究以肿瘤免疫治疗相关蛋白吲哚胺2,3-双加氧酶1 (indoleamine 2,3-dioxygenase 1, IDO1)为靶点,提出并设计构建了基于酶学-细胞水平的IDO1抑制剂筛选模型并进行了体内验证。首先采用基因工程手段表达纯化重组人IDO1蛋白并建立简单... 本研究以肿瘤免疫治疗相关蛋白吲哚胺2,3-双加氧酶1 (indoleamine 2,3-dioxygenase 1, IDO1)为靶点,提出并设计构建了基于酶学-细胞水平的IDO1抑制剂筛选模型并进行了体内验证。首先采用基因工程手段表达纯化重组人IDO1蛋白并建立简单高效的IDO酶学筛选体系;其次通过干扰素γ(interferon-γ, IFNγ)刺激A172细胞或者构建高表达人IDO1蛋白的质粒瞬时转染HEK293细胞构建特异性的IDO1细胞水平筛选体系;最后在C57小鼠通过LC/MS/MS方法检测小鼠血浆中犬尿氨酸和色氨酸的含量和比值,从体内进一步验证筛选得到的化合物对IDO酶的抑制作用。本研究中建立和优化的酶学、细胞水平的筛选模型再结合体内的验证方法能高效、通量、特异性筛选到真正体内有效的IDO1抑制剂,为新药的快速研发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动物实验均严格遵循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动物实验中心标准操作规程,尽量减少实验对动物造成的伤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通量 系统筛选模型 吲哚胺2 3-双加氧酶1 抑制剂 肿瘤免疫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