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磷酸二酯酶7:一个新的抗炎免疫药物靶点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1
作者 张莉 杜冠华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4,共4页
磷酸二酯酶(phosphod iesterases,PDEs)作为体内特异性水解第二信使cAMP和cGMP的唯一蛋白酶家族,参与多种生理病理过程。研究表明PDE7是cAMP特异性的,分为PDE7A、PDE7B两个亚型,主要分布在免疫和炎症细胞中。PDE7作为一个新的潜在抗炎... 磷酸二酯酶(phosphod iesterases,PDEs)作为体内特异性水解第二信使cAMP和cGMP的唯一蛋白酶家族,参与多种生理病理过程。研究表明PDE7是cAMP特异性的,分为PDE7A、PDE7B两个亚型,主要分布在免疫和炎症细胞中。PDE7作为一个新的潜在抗炎免疫药物靶点,其选择性抑制剂有可能用于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类风湿性关节炎、阿尔采末病(AD)等与免疫炎症密切相关的疾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腺苷酸 磷酸二酯酶7 抗炎免疫 PDE7抑制剂
下载PDF
基于人工智能与全球上市药物数据探寻抗垂体腺瘤药物及体外实验验证 被引量:1
2
作者 吕婷婷 张子睿 +2 位作者 李尚 孙岚 杜冠华 《江苏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22年第3期185-193,共9页
目的:基于人工智能技术与药物重定位策略从上市药物中探寻潜在的垂体腺瘤治疗药物。方法:通过基因表达数据库(Gene Expression Omnibus,GEO)分析垂体腺瘤的基因表达谱,从中筛选出评分最高的Hub基因;利用药物重定位策略从全球上市药物数... 目的:基于人工智能技术与药物重定位策略从上市药物中探寻潜在的垂体腺瘤治疗药物。方法:通过基因表达数据库(Gene Expression Omnibus,GEO)分析垂体腺瘤的基因表达谱,从中筛选出评分最高的Hub基因;利用药物重定位策略从全球上市药物数据库中找到靶向Hub基因的治疗药物,并通过人工智能技术验证药物与靶点的相互作用。细胞实验中,CCK8法检测他莫昔芬对小鼠垂体腺瘤AtT-20细胞和大鼠垂体腺瘤GH3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蛋白质印迹法检测磷脂酰肌醇3-激酶(phosphatidylinositol-3-kinase,PI3K)蛋白激酶B(protein kinase B,AKT)凋亡通路中关键蛋白的表达。结果:在巨腺瘤与微腺瘤中鉴定出96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评分最高的基因是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因子6(signal transducer and 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 6,STAT6),从数据库中重定位找到靶向STAT6的治疗药物是他莫昔芬;联合人工智能技术及分子对接确证他莫昔芬与靶点STAT6相互作用。体外实验结果表明他莫昔芬对垂体腺瘤细胞增殖及激素分泌具有抑制作用。结论:他莫昔芬能抑制垂体腺瘤生长,为垂体腺瘤的靶点研究及精准治疗提供了有力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体腺瘤 人工智能 药物重定位 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因子6 他莫昔芬
下载PDF
芹菜素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3
3
作者 王海娣 刘艾林 杜冠华 《中国新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8期1561-1565,共5页
芹菜素是一种常见的黄酮类化合物,具有广泛的药理作用。体外及动物实验研究发现芹菜素对多种肿瘤具有预防、治疗或化疗增敏作用;对多种原因导致的骨、前列腺、肝脏、眼等组织、器官的病变具有防护作用,对中枢神经系统病变亦具有一定的... 芹菜素是一种常见的黄酮类化合物,具有广泛的药理作用。体外及动物实验研究发现芹菜素对多种肿瘤具有预防、治疗或化疗增敏作用;对多种原因导致的骨、前列腺、肝脏、眼等组织、器官的病变具有防护作用,对中枢神经系统病变亦具有一定的预防作用;对雌性和雄性大鼠的生殖系统的内分泌功能具有明显影响;芹菜素还具有抗菌、抗病毒、抗过敏、抗氧化、防护辐射损伤及调节分化等作用。文中总结了近3年来芹菜素在药理学方面的研究进展,对进一步开发芹菜素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芹菜素 药理作用 黄酮类化合物
下载PDF
抵抗素在胰岛素抵抗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8
4
作者 黄华康 杜冠华 《生理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08-111,共4页
抵抗素是近年来新近发现的一种脂肪组织特异性分泌的细胞因子,与肥胖、胰岛素抵抗和2型糖尿病有着密切关系。众多研究表明,抵抗素通过影响机体糖脂代谢,诱导肝脏、脂肪及肌肉组织产生胰岛素抵抗。本文简要介绍抵抗素和肝脏的胰岛素抵抗... 抵抗素是近年来新近发现的一种脂肪组织特异性分泌的细胞因子,与肥胖、胰岛素抵抗和2型糖尿病有着密切关系。众多研究表明,抵抗素通过影响机体糖脂代谢,诱导肝脏、脂肪及肌肉组织产生胰岛素抵抗。本文简要介绍抵抗素和肝脏的胰岛素抵抗,并进一步分析抵抗素对肝脏糖、脂代谢及肝细胞胰岛素信号转导三方面的调节,重点说明抵抗素在肝脏胰岛素抵抗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抵抗素 肝细胞 胰岛素抵抗
下载PDF
CYP450表氧化酶激活剂高通量筛选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1
5
作者 王守宝 宋俊科 +1 位作者 孙加琳 杜冠华 《中国药理通讯》 2010年第4期51-51,共1页
目的:本研究拟建立以人细胞色素蛋白450(CYP450)表氧化酶激活剂的高通量筛选模型,用于发现能够调控EETs代谢的活性化合物,为新药研究提供源头。
关键词 高通量筛选模型 酶激活剂 CYP450 氧化 活性化合物 细胞色素 EETS
下载PDF
褪黑素基于线粒体保护治疗心肌梗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6
作者 张子睿 吕婷婷 +1 位作者 李尚 孙岚 《江苏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22年第3期207-212,共6页
近年来,再灌注治疗显著增加了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存活率。尽管如此,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与心肌梗死后的不良重构仍然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治疗和预后效果。线粒体在心肌缺血再灌注与心肌重构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心肌梗死治疗的重要靶标... 近年来,再灌注治疗显著增加了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存活率。尽管如此,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与心肌梗死后的不良重构仍然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治疗和预后效果。线粒体在心肌缺血再灌注与心肌重构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心肌梗死治疗的重要靶标。褪黑素是一种天然的抗氧化剂,对线粒体的保护作用已得到多方验证。本文从褪黑素对线粒体的保护作用入手,介绍了褪黑素治疗心肌梗死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褪黑素 线粒体 线粒体自噬 线粒体通透性转换孔 细胞焦亡
下载PDF
基因治疗在肺动脉高压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7
作者 李尚 吕婷婷 +1 位作者 张子睿 孙岚 《江苏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22年第3期200-206,共7页
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arterial hypertension,PAH)是一种以肺血管重塑为特征的致命性疾病,表现为血管内皮细胞异常增殖、平滑肌肥大和内膜增厚,最终右心功能衰竭而死亡。目前PAH的临床治疗主要采用的是肺血管扩张药物,虽然可以缓解症状... 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arterial hypertension,PAH)是一种以肺血管重塑为特征的致命性疾病,表现为血管内皮细胞异常增殖、平滑肌肥大和内膜增厚,最终右心功能衰竭而死亡。目前PAH的临床治疗主要采用的是肺血管扩张药物,虽然可以缓解症状,但安全性低、价格昂贵且不能完全治愈疾病。随着遗传学、细胞学、分子生物学、生物信息学等学科的不断发展,以及对PAH发病机制的深入研究,基因技术作为一门新兴的技术,被广泛地应用于生命科学和医学研究的重要领域,为改善甚至治愈PAH提供了新的手段。本文综述近年来基因治疗在PAH中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动脉高压 基因治疗 血管扩张因子 细胞生长因子 非编码RNA 骨形态发生蛋白2型受体基因疗法
下载PDF
线粒体功能损伤与胰岛素抵抗 被引量:30
8
作者 时丽丽 张莉 +2 位作者 谭初兵 徐为人 杜冠华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481-1486,共6页
胰岛素抵抗在肥胖、代谢综合症、心血管类疾病和2型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等疾病的病理病程中起了重要的作用。近年来,研究发现线粒体功能损伤与胰岛素抵抗有着密切的联系。一些遗传因素、老化现象、ROS生成的增多、线粒体生物合成降低或一... 胰岛素抵抗在肥胖、代谢综合症、心血管类疾病和2型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等疾病的病理病程中起了重要的作用。近年来,研究发现线粒体功能损伤与胰岛素抵抗有着密切的联系。一些遗传因素、老化现象、ROS生成的增多、线粒体生物合成降低或一些线粒体相关蛋白变化,都可能损伤线粒体功能,而这些因素也都是诱发胰岛素抵抗的主要诱因。了解线粒体损伤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将为胰岛素抵抗的研究和治疗提供新的思路。该文将从遗传因素、老化、ROS、生物合成、UCP、Sirt3等可影响线粒体功能的几个方面阐述线粒体功能损伤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并介绍胰岛素抵抗治疗中与线粒体相关的药物作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抵抗 线粒体功能损伤 2型糖尿病 生物合成 老化 氧化应激 解偶联蛋白
下载PDF
坏死性凋亡:一种新的细胞死亡方式 被引量:9
9
作者 陈柏年 杜冠华 《生理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95-99,共5页
传统上,细胞死亡分为凋亡和坏死两类。而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坏死性凋亡是一种不同于凋亡和坏死的新型细胞死亡途径,在多种疾病模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对坏死性凋亡的产生机制、坏死性凋亡同凋亡和坏死的区别及其在疾病和药物... 传统上,细胞死亡分为凋亡和坏死两类。而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坏死性凋亡是一种不同于凋亡和坏死的新型细胞死亡途径,在多种疾病模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对坏死性凋亡的产生机制、坏死性凋亡同凋亡和坏死的区别及其在疾病和药物靶点发现中的作用进行综述,以利于加深对不同细胞死亡方式的认识并促进相关新药的研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死亡 凋亡 坏死 坏死性凋亡
下载PDF
L-茶氨酸减轻叠氮钠诱导的人神经母细胞瘤SH-SY5Y细胞线粒体损伤 被引量:6
10
作者 吴波拉 虞希冲 杜冠华 《基础医学与临床》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465-1469,共5页
目的研究L-茶氨酸对叠氮钠(NaN,)诱导的人神经母细胞瘤(SH-SYSY)细胞线粒体损伤的影响其机制。方法将不同浓度的L-茶氨酸及NaN,与SH-SYSY细胞系共同孵育,用M1Tr法测定细胞存活力,以JC-1测定法和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来观察线粒体膜... 目的研究L-茶氨酸对叠氮钠(NaN,)诱导的人神经母细胞瘤(SH-SYSY)细胞线粒体损伤的影响其机制。方法将不同浓度的L-茶氨酸及NaN,与SH-SYSY细胞系共同孵育,用M1Tr法测定细胞存活力,以JC-1测定法和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来观察线粒体膜电位,Westernblot法检测细胞内caspase-3、caspase-9和细胞色素C蛋白表达水平。结果1)随着NaN,浓度的增高,细胞活性逐步降低,提前2h给予茶氨酸(0.25、0.50和1.00mmol/L)能明显降低NaN,(0.25mmol/L)孵育24h对细胞的毒性并逆转线粒体跨膜电位的下降(P〈0.05);2)茶氨酸在0.25-1.00mmol/L浓度范围内能显著逆转NaN,诱导的SH-SYSY细胞内caspase-3、caspase-9和细胞色素c蛋白表达水平的升高(P〈0.05)。结论茶氨酸可以通过稳定SH-SYSY细胞线粒体膜电位,减轻细胞线粒体的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粒体 叠氮钠 茶氨酸 神经保护
下载PDF
人脑蛋白酪氨酸磷酸酶SHP-1基因克隆与原核表达 被引量:2
11
作者 李晓婷 谢欣梅 +2 位作者 赵清辉 庞晓斌 杜冠华 《河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35-438,共4页
从人脑组织中提取mRNA,通过RT-PCR扩增出目标cDNA,构建蛋白酪氨酸磷酸酶SHP-1-pEASY-E1重组质粒.将重组质粒转化进E.coli TOP10感受态细胞中,筛选阳性克隆进行验证,将测序正确的质粒转化到E.coli Transetta感受态细胞中表达SHP-1.进一步... 从人脑组织中提取mRNA,通过RT-PCR扩增出目标cDNA,构建蛋白酪氨酸磷酸酶SHP-1-pEASY-E1重组质粒.将重组质粒转化进E.coli TOP10感受态细胞中,筛选阳性克隆进行验证,将测序正确的质粒转化到E.coli Transetta感受态细胞中表达SHP-1.进一步对SHP-1表达的诱导温度和IPTG浓度等条件进行优化.结果显示,所克隆的SHP-1基因片断经PCR鉴定和测序分析,与目标基因完全相符.通过蛋白表达条件的优化,发现20℃,0.4mmol/L IPTG对表达菌株进行诱导时,SHP-1可溶性蛋白表达量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HP-1 基因克隆 蛋白表达
下载PDF
潜在的药物发现新靶点ADAMTS1
12
作者 彭健豪 杜冠华 《中国新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981-984,共4页
含凝血酶敏感素1型基序的解聚素样金属蛋白酶(ADAMTS1)是新发现的蛋白水解酶,在哺乳动物组织中有较广泛的分布,其中,肺、心脏、脂肪组织和脑组织中表达较高。ADAMTS1在炎症情况下被诱导,具有抑制血管新生和内皮细胞增殖的作用。ADAMTS1... 含凝血酶敏感素1型基序的解聚素样金属蛋白酶(ADAMTS1)是新发现的蛋白水解酶,在哺乳动物组织中有较广泛的分布,其中,肺、心脏、脂肪组织和脑组织中表达较高。ADAMTS1在炎症情况下被诱导,具有抑制血管新生和内皮细胞增殖的作用。ADAMTS1主要通过水解蛋白聚糖和抑制血管新生的作用参与了肿瘤、动脉粥样硬化、脑缺血、表皮损伤修复等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激活或抑制该酶的活性,可以干预相关疾病的过程。因此,ADAMTS1有可能成为药物研发和疾病治疗的新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凝血酶敏感素1型基序的解聚素样金属蛋白酶 金属蛋白酶 血管新生
原文传递
壳聚糖基因纳米粒子对L02细胞的作用 被引量:1
13
作者 吴刚 贺晓丽 +4 位作者 张海玲 李韶菁 刘兰霞 杜冠华 冷希岗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574-577,共4页
目的研究壳聚糖基因纳米粒子(CNP)、精氨酸化壳聚糖基因纳米粒子(ANP)和十六烷基化壳聚糖基因纳米粒子(HNP)对人正常肝细胞系L02细胞的作用。方法采用复凝聚方法制备CNP、ANP和HNP,粒度及zeta电位分析仪进行纳米粒子表征。将浓度分别为5... 目的研究壳聚糖基因纳米粒子(CNP)、精氨酸化壳聚糖基因纳米粒子(ANP)和十六烷基化壳聚糖基因纳米粒子(HNP)对人正常肝细胞系L02细胞的作用。方法采用复凝聚方法制备CNP、ANP和HNP,粒度及zeta电位分析仪进行纳米粒子表征。将浓度分别为5、10、30、50μg/ml(以DNA含量计)的各种纳米粒子与L02细胞共育,采用MTT法进行细胞毒性评价,流式细胞分析技术进行细胞凋亡检测。结果CNP、ANP和HNP的zeta电位为12.10~14.63mV,粒径约为148.07~179.47nm。当各基因纳米粒子浓度为30μg/ml时,细胞存活率开始降低;达到50μg/ml时,存活率降至最低。当各基因纳米粒子浓度为30μg/ml时,可以诱导L02细胞发生凋亡,随纳米粒子浓度的升高,凋亡率升高。结论当达到一定浓度时,CNP、ANP和HNP对L02具有一定细胞毒性,可诱导细胞产生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聚糖 基因纳米粒子 细胞毒性 细胞凋亡 L02细胞
下载PDF
生长激素型垂体腺瘤药物他莫昔芬对心血管炎症及重构因子的表达影响 被引量:1
14
作者 吕婷婷 张子睿 +5 位作者 李尚 于浩滢 任淑月 王景蓉 孙岚 杜冠华 《中国分子心脏病学杂志》 CAS 2022年第1期4488-4494,共7页
目的 探究他莫昔芬对生长激素(GH)型垂体腺瘤的治疗作用及其对肿瘤心脏病发展的影响。方法 通过CCK-8和EdU试剂盒检测GH3细胞增殖情况,通过蛋白质免疫印迹实验(Western blot)检测垂体腺瘤中心室重构相关蛋白及炎性蛋白的表达,利用实时... 目的 探究他莫昔芬对生长激素(GH)型垂体腺瘤的治疗作用及其对肿瘤心脏病发展的影响。方法 通过CCK-8和EdU试剂盒检测GH3细胞增殖情况,通过蛋白质免疫印迹实验(Western blot)检测垂体腺瘤中心室重构相关蛋白及炎性蛋白的表达,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肿瘤发展过程中炎症因子的mRNA含量,并通过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检测循环系统中脑钠肽(BNP)的表达水平。结果 他莫昔芬对GH3细胞增殖和GH型垂体腺瘤生长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且呈剂量依赖性。Western blot结果表明,与模型组相比,他莫昔芬显著降低了垂体腺瘤中心室重构蛋白以及炎性蛋白的表达。qRT-PCR检测出他莫昔芬治疗后的垂体腺瘤中促炎因子的表达显著降低,而抑炎因子的表达升高。高剂量他莫昔芬能显著降低动物循环系统中BNP含量,抑制肿瘤心脏病的发生发展。结论 GH型垂体腺瘤药物-他莫昔芬能通过抑制心血管病理重构相关重要细胞因子和炎症因子的表达来抑制肿瘤心脏病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心脏病 生长激素型垂体腺瘤 他莫昔芬 心室重构蛋白 炎症因子
原文传递
心脑缺血的防治策略与丹参及丹酚酸A的作用与机制 被引量:9
15
作者 杜冠华 王海港 +4 位作者 宋俊科 张雯 刘成娣 刘楠楠 张莉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648-649,共2页
心脑血管疾病是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重大疾病,也是发病率持续升高的常见多发慢性病,成为导致人类死亡的主要疾病之一。心血管疾病的防治一直受到全球关注,进行了长期艰难的研究和探索,采取了系列措施,取得了显著成绩,使心血管疾病的发病... 心脑血管疾病是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重大疾病,也是发病率持续升高的常见多发慢性病,成为导致人类死亡的主要疾病之一。心血管疾病的防治一直受到全球关注,进行了长期艰难的研究和探索,采取了系列措施,取得了显著成绩,使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死亡率显著降低。但是,随着对预防措施的不断研究,一些新的问题不断暴露出来,特别是发现广泛应用的抗血小板药物阿司匹林具有诱导出血的不良反应后,新的防治心脑血管缺血性疾病的防控策略和药物研发成为医药科学的重要课题。心脑血管缺血性疾病的防治策略之一仍然是抑制血栓形成。引起血栓形成的原因很多,包括血液相关因素和血管相关因素、血液因素如血小板活化、血脂等血液成分异常和活性分子释放等等;血管因素如内皮功能、内皮细胞损伤和血管整体功能等;此外,机体系统因素如血压等,也是影响的血栓性形成的重要因素。因此,寻找能够多方面发挥作用的药物,是提高心脑血管疾病防治效果的重要途径。丹参是临床常用的重要传统,在中医药学中丹参是活血化瘀药物的代表。现代研究表明,丹参中的活性成分众多,一般分为以丹参酮为代表的脂溶性成分和以丹酚酸为代表的水溶性成分。研究证明,多数成分都具有生物活性,尤其是在心脑血管中的活性尤其显著,不仅具有调节血管功能、保护血管组织和抑制血栓形成等作用,还具有治疗心脑缺血性疾病的作用。丹酚酸A是丹参中提取获得酚酸类化合物,大量研究表明,丹酚酸A对心脑血管疾病具有广泛的防治作用。采用ADP,花生四烯酸(AA)及凝血酶(THR)在体外诱导动物血小板聚集实验研究显示,丹酚酸A(SalAA,1μmol·L-1)对ADP,AA和THR 3种物质诱导的PLT聚集具有显著抑制作用。大鼠口服SalAA在10 mg·kg-1剂量下,对血小板聚集可以产生显著的抑制作用。在自身血栓移位脑缺血模型中,短期和长期给药实验结果显示,SAA(10 mg·kg-1)在发挥抗血小板聚集作用的同时,可以显著改善由于缺血造成的损伤,不会增加出血事件的发生。与ASP(100 mg·kg-1)相比,表现出防治脑缺血的突出优势。此外,为了证明丹参的综合作用,采用丹参提取物进行了抗血聚集小板及抗血栓作用研究,结果显示丹参提取物(500 mg·kg-1)在发挥抗血小板聚集作用的同时,可以改善缺血引起的脑损伤,具有一定的脑保护作用。与ASP(100 mg·kg-1)给药组比较,丹参提取物可显著降低脑组织中血红蛋白含量,表明其在发挥抑制PLT过度活化的同时不会增加出血事件发生的风险。综上所述,对丹参和丹酚酸A的研究,不仅为发现新的防治心脑血管疾病的药物奠定了基础,也为开辟新的防治心脑血管疾病的策略提供了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 丹酚酸A 血小板聚集 心脑缺血性疾病 自身血栓移位法脑缺血模型
下载PDF
流感病毒核酸内切酶抑制剂高通量筛选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3
16
作者 周伟玲 杨帆 +3 位作者 祖勉 李超 刘艾林 杜冠华 《中国新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137-1142,共6页
目的:建立适于高通量筛选的流感病毒核酸内切酶(PAN)抑制剂筛选模型。方法:在大肠杆菌中诱导表达质粒,经蛋白纯化和浓缩,得到目的蛋白PAN。提取噬菌体M13K07的单链环状DNA为底物,应用荧光定量方法建立PAN抑制剂高通量筛选体系,并对应用... 目的:建立适于高通量筛选的流感病毒核酸内切酶(PAN)抑制剂筛选模型。方法:在大肠杆菌中诱导表达质粒,经蛋白纯化和浓缩,得到目的蛋白PAN。提取噬菌体M13K07的单链环状DNA为底物,应用荧光定量方法建立PAN抑制剂高通量筛选体系,并对应用虚拟筛选技术挑选的100个样品进行PAN抑制活性筛选。结果:反应体系在底物质量浓度0.2μg.mL-1,pH 9.0,Mn2+浓度1 mmol.L-1,37℃温孵60 min的条件下酶活性最佳。此时Z'因子为0.77,可用于高通量筛选。筛选结果发现7个样品对PAN具有抑制活性。结论:本研究建立的流感病毒核酸内切酶抑制剂高通量筛选体系可用于PAN抑制剂的筛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感病毒 PAN.内切酶抑制剂 荧光定量方法 高通量筛选
原文传递
芹菜素-哌嗪共晶的制备、表征及体外抗肿瘤药效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生立嵩 任利文 +3 位作者 杨世颖 王金华 吕扬 杜冠华 《中国新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679-684,共6页
目的:制备和表征芹菜素-哌嗪共晶,并研究其溶出度、大鼠体内血药浓度和体外抗肿瘤药效。方法:采用加液研磨法制备芹菜素-哌嗪共晶。以密度泛函理论(DFT)计算模拟结果,与实验振动光谱进行比较,探讨共晶可能的结合模式。通过不同比例下样... 目的:制备和表征芹菜素-哌嗪共晶,并研究其溶出度、大鼠体内血药浓度和体外抗肿瘤药效。方法:采用加液研磨法制备芹菜素-哌嗪共晶。以密度泛函理论(DFT)计算模拟结果,与实验振动光谱进行比较,探讨共晶可能的结合模式。通过不同比例下样品的粉末X射线衍射图谱确证共晶组成比例。并在不同溶出介质中比较共晶和物理混合物的溶出度。比较口服灌胃大鼠后共晶和物理混合物的体内血药浓度水平,在不同肿瘤细胞系中比较体外抗肿瘤药效。结果:芹菜素与哌嗪形成摩尔比为1∶2的共晶。共晶溶出度较物理混合物显著提高(80.0%vs 8.56%),大鼠体内生物利用度提高252.9%,体外抗肿瘤48 h时IC;值5.19μmol·L^(-1),抗肿瘤效果明显改善。结论:芹菜素与哌嗪形成共晶后,成药性明显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芹菜素 共晶 抗肿瘤
原文传递
具抗炎作用维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8
作者 刘燕 张莉 黄华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714-1720,共7页
炎症是指具有血管系统的活体组织对损伤因子所发生的防御反应,参与多种疾病的发病过程。维吾尔医药是中国传统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四大民族医药之一,在临床上广泛用于炎症疾病的治疗。近年来,国内外很多学者对维药有效成分、有... 炎症是指具有血管系统的活体组织对损伤因子所发生的防御反应,参与多种疾病的发病过程。维吾尔医药是中国传统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四大民族医药之一,在临床上广泛用于炎症疾病的治疗。近年来,国内外很多学者对维药有效成分、有效部位、提取物及其复方制剂的抗炎作用及其作用机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该文通过对具有抗炎作用的维药进行综述,以期为从维药中发现具有抗炎活性的新药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药 抗炎作用 研究进展
原文传递
利巴韦林的多晶型研究及药动学评价 被引量:12
19
作者 邢逞 宋俊科 +4 位作者 张丽 杨世颖 史永强 杜冠华 吕扬 《中国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621-628,共8页
目的研究利巴韦林多晶型状态,建立不同晶型物质状态的有效制备技术及晶型检测方法,评价不同晶型状态的利巴韦林药代动力学特点。方法通过晶型筛查技术,发现利巴韦林存在4种晶型物质状态(晶A型、晶B型、晶C型、晶D型),制备获得了4种晶型... 目的研究利巴韦林多晶型状态,建立不同晶型物质状态的有效制备技术及晶型检测方法,评价不同晶型状态的利巴韦林药代动力学特点。方法通过晶型筛查技术,发现利巴韦林存在4种晶型物质状态(晶A型、晶B型、晶C型、晶D型),制备获得了4种晶型纯品,采用单晶X射线衍射技术(SXRD)、粉末X射线衍射技术(PXRD)、差示扫描量热技术(DSC)、红外光谱分析技术(IR)与熔点技术(MP)对利巴韦林4种晶型物质状态进行了表征;SD大鼠灌胃给予不同晶型利巴韦林固体后,采用液质联用技术检测不同时间大鼠血药浓度变化、比较不同晶型的生物利用度。结果利巴韦林药物存在多晶型现象,其中晶C型和晶D型为首次发现并报道;研究证明粉末X射线衍射技术法、差示扫描量热技术法、红外光谱分析技术法、熔点技术法均可实现对不同晶型物质状态的表征和鉴别;发现使用利巴韦林不同晶型物质作为药物原料会对药物临床治疗作用产生影响。结论发现了利巴韦林新晶型物质状态,获得对晶型物质的有效鉴别分析方法;通过生物学实验证明晶型物质状态会对药物临床作用产生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巴韦林 多晶型 晶型物质分析技术 生物利用度
原文传递
3种新型盐酸吡格列酮共晶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
20
作者 孔德文 房政钰 +8 位作者 龚宁波 王英 杜立达 张森 蒋楠 杨海光 方莲花 吕扬 杜冠华 《中国新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057-1063,共7页
目的:评价3种盐酸吡格列酮(pioglitazone hydrochloride,PGH)共晶在SD大鼠体内的生物吸收过程,改善PGH水溶性差、生物利用度低等问题。方法:采用悬浮液法制备得到盐酸吡格列酮-对氨基苯甲酸、盐酸吡格列酮-对氨基水杨酸和盐酸吡格列酮-... 目的:评价3种盐酸吡格列酮(pioglitazone hydrochloride,PGH)共晶在SD大鼠体内的生物吸收过程,改善PGH水溶性差、生物利用度低等问题。方法:采用悬浮液法制备得到盐酸吡格列酮-对氨基苯甲酸、盐酸吡格列酮-对氨基水杨酸和盐酸吡格列酮-没食子酸3种新型共晶物质,通过多种分析检测技术进行表征,并采用HPLC-MS法测定大鼠血浆中PGH浓度,分析大鼠口服PGH共晶后的药动学参数。结果:3种共晶均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溶解度,其中盐酸吡格列酮-对氨基苯甲酸和盐酸吡格列酮-没食子酸2个共晶能够改善大鼠口服PGH的生物利用度、达峰浓度(peak concentration,C_(max))和血药物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e,AUC)。结论:共晶技术是改变药物PGH溶解度和体内吸收特点的一种重要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酸吡格列酮 共晶化合物 高效液相质谱法 药动学 血药浓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