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成功治疗儿童罕见髓系/自然杀伤细胞祖细胞急性白血病1例 被引量:2
1
作者 陈玉梅 刘芳 +4 位作者 邹尧 阮敏 刘晓明 刘天峰 竺晓凡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483-487,共5页
本文总结儿童髓系/自然杀伤细胞祖细胞急性白血病(M/NKPAL)的治疗经验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对1例罕见的3岁8个月女童M/NKPAL合并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进行了确诊分析,并对其治疗经过及长期随访结果进行了总结。结果表明,女童M/NKPAL合并... 本文总结儿童髓系/自然杀伤细胞祖细胞急性白血病(M/NKPAL)的治疗经验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对1例罕见的3岁8个月女童M/NKPAL合并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进行了确诊分析,并对其治疗经过及长期随访结果进行了总结。结果表明,女童M/NKPAL合并中枢神经系统浸润得到了确诊,其免疫表型特征为CD7,CD33,CD34,CD56和HLA-DR共表达,MPO阴性,其他NK细胞和T、B细胞分化抗原阴性,染色体核型有+8和12p-。采用柔红霉素+阿糖胞苷化疗后达完全缓解,随后应用急性髓系白血病的化疗方案巩固强化治疗5个疗程,化疗方案中均含有大剂量阿糖胞苷,期间共行腰穿及鞘内注射治疗10次。停止治疗后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复发,腰穿及鞘内注射治疗9次后行颅脑放疗36 Gy,取得了长期生存。结论:M/NKPAL是一种罕见的白血病,有特异的免疫表型特征,应用含有大剂量阿糖胞苷的急性髓系白血病化疗方案可能取得较好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急性白血病 髓系/自然杀伤细胞祖细胞 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
下载PDF
TEL/AML1阳性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细胞差异蛋白组的质谱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郭晔 范宝丽 +5 位作者 陈玉梅 胡莹 邹尧 陈晓娟 张丽 竺晓凡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10年第1期116-121,共6页
本研究采用蛋白质组学的方法对不同预后TEL/AML1阳性儿童ALL白血病细胞进行比较蛋白质组分析,探讨儿童ALL此临床亚型的发生发展机制。根据初诊时白细胞数及临床预后对TEL/AML1(+)儿童ALL进行分组(早期复发组、高白细胞组和标危组),通过... 本研究采用蛋白质组学的方法对不同预后TEL/AML1阳性儿童ALL白血病细胞进行比较蛋白质组分析,探讨儿童ALL此临床亚型的发生发展机制。根据初诊时白细胞数及临床预后对TEL/AML1(+)儿童ALL进行分组(早期复发组、高白细胞组和标危组),通过双向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进行细胞蛋白质凝胶电泳,选取组别差异明显、表达良好的蛋白利用MALDI-TOF-MS生物质谱和电喷雾质谱(ESI-Ms/Ms)进行鉴定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组间TEL/AML1(+)儿童ALL蛋白表达谱存在显著差异(大于2倍或小于0.5倍),早期复发者与标危者和初诊时高白细胞(>100×109/L)者相比,有71个蛋白点表达消失,93个新蛋白点出现,37个蛋白点表达上调,23个蛋白点表达下调;标危病例与初诊时高白细胞者比较,有6个蛋白点表达消失,56个新蛋白点出现,7个蛋白点表达上调,19个蛋白点表达下调。对40个具有组别显著差异性的蛋白表达点进行质谱分析发现,一组组间差异表达的蛋白,如原肌球蛋白、铁蛋白、乳酸脱氢酶A、CRMP1蛋白、烯醇化酶、AKR1B1、抗氧化物酶、钙联接蛋白、HSP家族(HSP86/HSP89/HSP90)、膜联蛋白VI、G22P1等,其中HSP86/HSP89/HSP90仅在早期复发组高表达;铁蛋白、烯醇化酶在早期复发组表达上调,并在危险程度分组中处于逐渐下调趋势;G22P1(DNA双链修复途径的重要成员)在早期复发组表达下调。结论:早期复发组与其他组别存在显著性差异,部分蛋白可能在儿童ALL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可能成为个体化治疗的新的分子指标和药物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EL/AML1 儿童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蛋白质组
下载PDF
儿童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遗传学改变与预后分析 被引量:5
3
作者 阮敏 王雅琴 +2 位作者 张丽 邹尧 竺晓凡 《中华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725-728,共4页
目的探讨儿童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细胞遗传学改变与预后的关系。方法根据细胞遗传学表现将128例初诊AML患儿分为4组:伴t(15;17)改变患儿为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组;伴t(8;21)/inv(16)(p13;q22)改变患儿为A组;正... 目的探讨儿童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细胞遗传学改变与预后的关系。方法根据细胞遗传学表现将128例初诊AML患儿分为4组:伴t(15;17)改变患儿为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组;伴t(8;21)/inv(16)(p13;q22)改变患儿为A组;正常核型及无其他组细胞遗传学改变患儿为B组;伴t(9;22)(q34;q11)或-7或复杂核型细胞遗传学改变患儿为C组。对各组患儿进行预后分析。结果128例AML患儿4年无事件生存率为(55.9±4.7)%,4年总生存率为(69.3±4.5)%;非APL患儿4年无事件生存率及总生存率分别为(49.9±5.2)%、(57.1±6.0)%。APL组、A组、B组及C组患儿的4年无事件生存率分别为(72.2±1.1)%、(66.3±7.7)%、(38.5±9.1)%、(20.1±12.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为0.000);4年总生存率分别为(92.6±5.1)%、(69.4±7.9)%、(55.6±8.6)%、(30.0±12.3)%,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为0.000)。结论细胞遗传学改变可作为儿童AML的独立预后因素,用于判断预后及疾病危险度分组,对AML患儿进行个体化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白血病 髓样 急性 细胞遗传学分析 预后
原文传递
45例先天性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临床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陈玉梅 阮敏 +4 位作者 王雅琴 邹尧 张丽 刘天峰 竺晓凡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646-649,共4页
本研究旨在探讨先天性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Diamond-Blackfan anemia,DBA)的诊断和治疗。对我院1994年2月至2011年7月期间诊治的45例DBA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特点及治疗、预后情况。结果表明,45例DBA患者... 本研究旨在探讨先天性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Diamond-Blackfan anemia,DBA)的诊断和治疗。对我院1994年2月至2011年7月期间诊治的45例DBA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特点及治疗、预后情况。结果表明,45例DBA患者的发病年龄为1-15个月,其中男23例,女22例,14例(31.1%)患儿合并身材矮小及躯体畸形;实验室检查表明,血红蛋白及网织红细胞均下降,平均红细胞体积正常34例(75.6%),增大11例(24.4%);骨髓检查红系增生低下;胎儿血红蛋白(HbF)检查29例,13例(44.8%)增高;骨髓红系干细胞培养25例,12例(48%)增生正常,13例(52%)增生低下;红细胞生成素(EPO)检测17例,均明显增高;染色体核型检查28例,均为正常核型。36例患儿服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其中6例联合服用了环孢菌素A;30例(83.3%)患儿对激素治疗反应良好,10例患儿一直应用小剂量糖皮质激素维持治疗,20例停药后有15例(75%)复发,再次应用激素仍有效,但有2例进展成再生障碍性贫血,1例应用环孢菌素A及抗淋巴细胞球蛋白等治疗无效死亡;6例激素无效,1例加用环孢菌素A后获得缓解,其他患儿间断输血,3例需加用去铁治疗。结论:临床特征、血像及骨髓像,EPO和HbF检测有助于DBA患儿诊断,糖皮质激素治疗效果良好,但大部分停药复发,需要小剂量维持,激素治疗无效者可间断输血加去铁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障碍性贫血 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
下载PDF
八例先天性角化不良伴骨髓衰竭患儿的临床特征及基因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万扬 安文彬 +11 位作者 张家源 章婧嫽 张然然 朱帅 常丽贤 张英驰 刘芳 杨文钰 陈晓娟 邹尧 陈玉梅 竺晓凡 《中华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16-220,共5页
目的加深对先天性角化不良(dyskeratosis congenital,DC)伴骨髓衰竭的认识。方法收集2010年9月30日至2015年9月30日8例伴骨髓衰竭DC患儿的临床资料,利用二代测序技术对DKC1、TERC、TERT、NOP10、NHP2、TINF2等16种端粒相关基因进行... 目的加深对先天性角化不良(dyskeratosis congenital,DC)伴骨髓衰竭的认识。方法收集2010年9月30日至2015年9月30日8例伴骨髓衰竭DC患儿的临床资料,利用二代测序技术对DKC1、TERC、TERT、NOP10、NHP2、TINF2等16种端粒相关基因进行全外显子及剪接位点测序分析。结果8例DC患儿中男6例、女2例,中位发病月龄为42(15-60)个月。初诊血常规:中位WBC 3.99 (1.26-5.44)×109/L,中位中性粒细胞计数1.11(0.38-2.15)×109/L,中位RBC 2.45(0.37-3.56)×1012/L,中位HGB 82.5(15-127) g/L,中位PLT 27 (2-112)×109/L。8例患儿中6例骨髓增生减低或重度减低。3例患儿检出DKC1基因突变:c.961C〉A 1例,c.1058C〉T 2例;4例患儿检出TINF2基因突变:c.849delC、 c.844C〉T、c.811C〉T、c.862T〉A合并c.871delA各1例;1例患儿检出TINF2基因突变(c.848C〉A)合并TERT基因突变(c.1138C〉T)。其中DKC c.961C〉A、TINF2 c.849delC、TINF2 c.871delA突变为首次报道。7例患儿口服雄激素治疗,其中5例血常规指标改善。1例患儿死于重症感染,其余7例患儿维持治疗。结论DC伴骨髓衰竭以TINF2突变和DKC1突变为主。雄激素治疗对部分病例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角化不良 骨髓衰竭 端粒 儿童 DNA突变分析
原文传递
利妥昔单抗治疗婴儿难治性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伴假性血小板减少一例报告附文献复习 被引量:2
6
作者 安文彬 郭晔 +4 位作者 王书春 杨文钰 衣晓丽 戚本泉 竺晓凡 《中华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957-959,共3页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IHA)系体内B淋巴细胞免疫调节紊乱,产生自身抗体和(或)补体,并结合于红细胞膜上,致红细胞破坏加速而引起的一组溶血性贫血。婴儿难治性AIHA症状重,病程迁延,病死率高,治疗目标是迅速控制溶血。利妥昔...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IHA)系体内B淋巴细胞免疫调节紊乱,产生自身抗体和(或)补体,并结合于红细胞膜上,致红细胞破坏加速而引起的一组溶血性贫血。婴儿难治性AIHA症状重,病程迁延,病死率高,治疗目标是迅速控制溶血。利妥昔单抗治疗成人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AIHA及Evans综合征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单抗治疗 假性血小板减少 难治性 利妥昔 文献复习 婴儿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