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11心血管疾病介入治疗进展 被引量:3
1
作者 高润霖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12年第4期245-247,共3页
介入治疗应用于心血管疾病已有30余年的历史,现今,介入治疗的设备、器材、技术已经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心脏疾病介入治疗已成为与药物治疗、外科手术并驾齐驱的治疗手段,介入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也已达到一个较高水平。
关键词 心血管疾病 介入治疗 进展
下载PDF
应用BP神经网络模型分析冠心病相关因素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2
2
作者 李万莎 唐小芳 +2 位作者 何健 胡志睿 龚海鹏 《心脏杂志》 CAS 2011年第4期530-534,共5页
目的:应用BP神经网络模型对冠心病相关因素影响值大小进行评估。方法:分别对265例冠心病患者和102例非冠心病患者(对照组),进行8项血液指标、3项生理检查和8项个人史的检测、调查及统计分析。对各个指标进行单因素分析,对有统计学意义... 目的:应用BP神经网络模型对冠心病相关因素影响值大小进行评估。方法:分别对265例冠心病患者和102例非冠心病患者(对照组),进行8项血液指标、3项生理检查和8项个人史的检测、调查及统计分析。对各个指标进行单因素分析,对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作为神经网络参数进行分析。对神经网络采用不同的传递函数、训练函数和隐含层节点数建立405种组合,对每种组合分别进行训练和测试,筛选出最佳组合,建立模型。并通过神经网络的平均影响值(M IV)评价各个自变量对于冠心病影响的重要性大小。结果:对有统计意义的18项指标进行BP神经网络模型分析,筛选出均方误差最小的最佳组合,其测试准确率、灵敏度、特异性均达到100%。应用人工神经网络对18项变量进行影响值大小的判断,结果表明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收缩压4个变量对冠心病的影响最大。结论:BP神经网络可准确评估冠心病危险因素的影响值,对于冠心病的诊断和和早期筛查冠心病高危人群有一定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神经网络 预测模型 危险因素
下载PDF
谈医学生涯中部分难忘的病例(三十九)
3
作者 陈在嘉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938-939,共2页
男性患者,58岁,部队干部,于1986年时来本院门诊,因一个多月来觉进食出现阵发性心跳快,曾在部队门诊检查心电图发现为阵发性房性心动过速,发作时觉心慌,平时无不适,无高血压病和糖尿病史,无心绞痛症状。查体:血压、心率正常,... 男性患者,58岁,部队干部,于1986年时来本院门诊,因一个多月来觉进食出现阵发性心跳快,曾在部队门诊检查心电图发现为阵发性房性心动过速,发作时觉心慌,平时无不适,无高血压病和糖尿病史,无心绞痛症状。查体:血压、心率正常,心脏不大,未闻杂音,心律齐,肺清晰。患者带来饼干,当场试吃饼干,吞下后,听诊到阵发性心动过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阵发性房性心动过速 医学生 阵发性心动过速 病例 男性患者 部队干部 高血压病 心绞痛症状
下载PDF
谈医学生涯中部分难忘的病例(四十)
4
作者 陈在嘉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044-1045,共2页
病例80头颈部急性蜂窝织炎,冠心病,高血压病,肺水肿并有绿脓杆菌感染,败血症制眼镜工人,男性,79岁,1974-04-13入院。患者前一天发热38℃,摔倒在床旁,发现右面颊发红发热。入院当日晨咳血痰两口,右面颊红肿,至中午右眼眶肿胀,不能睁眼。... 病例80头颈部急性蜂窝织炎,冠心病,高血压病,肺水肿并有绿脓杆菌感染,败血症制眼镜工人,男性,79岁,1974-04-13入院。患者前一天发热38℃,摔倒在床旁,发现右面颊发红发热。入院当日晨咳血痰两口,右面颊红肿,至中午右眼眶肿胀,不能睁眼。午后神志不大清楚,遂来急诊。患者既往高血压史30余年,血压180-230/100-120 mm Hg(1 mm Hg=0.133 k 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例 医学生 急性蜂窝织炎 绿脓杆菌感染 高血压病 高血压史 头颈部 冠心病
下载PDF
45岁以下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女性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特点 被引量:9
5
作者 黄静涵 乔树宾 +19 位作者 徐波 李建军 陈珏 刘海波 杨跃进 姚民 吴永建 袁晋青 秦学文 吴元 戴军 尤士杰 胡奉还 马卫华 钱杰 张沛 窦克非 陈纪林 陈在嘉 高润霖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48-251,共4页
目的对照评价45岁以下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女性和男性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特点及近远期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4年4月至2008年2月在阜外心血管病医院择期接受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45岁以下所有未绝经的124例女性患者作为女性组,采取整群抽... 目的对照评价45岁以下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女性和男性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特点及近远期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4年4月至2008年2月在阜外心血管病医院择期接受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45岁以下所有未绝经的124例女性患者作为女性组,采取整群抽样的方法选择阜外心血管病医院2006至2007年所有择期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45岁以下男性患者430例作为对照(男性组)。两组均在术后6个月行临床冠状动脉造影随访,所有患者均临床随访1年。结果共人选124例女性患者160处病变,430例男性患者665处病变,两组皆完成随访。女性组的血脂异常、陈旧性心肌梗死及吸烟史比例均低于男性组(均P〈0.01)。左主干病变比例女性组高于男性组(11.2%比2.9%,P〈0.01)。左前降支比例女性组高于男性组(61.3%比46.9%P=0.016)。右冠状动脉病变比例女性组低于男性组(15.6%比30.2%,P〈0.01)。c型病变比例女性组低于男性组(36.2%比48.9%,t9:0.004)。分又病变比例女性组高于男性组(26.9%比11.1%,P〈0.01)。靶病变长度女性组短于男性组[(20.36±13.37)mm比(23.04±13.86)mm,P=0.027]。住院期及1年随访期间,女性组与男性组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血栓发生率及再狭窄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病变位于左主干、前降支和分叉病变的比例45岁以下女性冠心病患者高于45岁以下男性冠心病患者,但是男性患者的冠心病危险因素较多、冠状动脉病变较严重。45岁以下男、女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近远期疗效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血管成形术 经腔 经皮冠状动脉 女(雌)性
原文传递
稳定性冠心病患者对选择性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理解差异:横断面研究
6
作者 Faraz Kureshi NIH T-32 Philip G Jones +4 位作者 Donna M Buchanan Mouin S Abdallah John A Spertus 袁建松 乔树宾 《英国医学杂志中文版》 2015年第1期4-4,共1页
目的评价稳定性冠心病患者对于选择性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紧迫性和受益的理解程度,并评估各治疗中心和提供者之间的差异。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介入治疗 横断面 稳定性
原文传递
心肌梗死急性期QRS波增宽预测远期心脏性猝死发生的价值 被引量:13
7
作者 刘俊 侯煜 +9 位作者 李晓枫 李智 曹东芳 雷森 袁建松 陈珏 吴元 李建军 张澍 方丕华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13年第2期84-88,共5页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后早期无创性指标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QRS波时限和QTc间期预测远期心脏性猝死(SCD)发生的价值。方法采集289例急性心肌梗死后存活患者在急性期(<30 d)超声测定LVEF、体表心电图测定QRS波时限和QTc间期的数据...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后早期无创性指标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QRS波时限和QTc间期预测远期心脏性猝死(SCD)发生的价值。方法采集289例急性心肌梗死后存活患者在急性期(<30 d)超声测定LVEF、体表心电图测定QRS波时限和QTc间期的数据,临床随访观察远期(>1年)发生的SCD事件。LVEF降低的界值为35%,QRS波增宽的界值为110 ms,QTc间期延长的界值为450 ms(男)/460 ms(女)。根据随访结果将患者分为SCD组和幸存组。结果在心肌梗死后平均(15±3)个月内,15例(5.2%)患者发生SCD。与幸存组患者相比,SCD组患者的LVEF明显降低[35%(28%~52%)比50%(33%~60%),P<0.0001],QRS波时限明显延长[115(88~152)ms比105(91~126)ms,P=0.0222],而两组患者QTc间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58(416~513)ms比450(394~493)ms,P=0.1836]。SCD组患者中LVEF降低、QRS波增宽和QTc间期延长的比率依次为40%、67%和60%。生存分析提示,LVEF降低(26.1%比3.4%,P<0.0001)和QRS波增宽(9.7%比2.7%,P=0.0098)患者远期SCD发生率增加。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LVEF降低[RR:6.0(2.0~17.8),P=0.0011]和QRS波增宽[RR:3.1(1.0~9.0),P=0.0345]均为SCD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急性心肌梗死后早期QRS波增宽能独立预测远期SCD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猝死 心脏 QRS波时限 QTC间期 左心室射血分数
下载PDF
超短效β阻滞剂治疗严重冠脉病变患者心肌缺血疗效的观察(英文) 被引量:6
8
作者 钱海燕 黄觊 +2 位作者 杨跃进 李志忠 张京梅 《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 CAS 2011年第3期229-234,共6页
目的:探讨超短效β受体阻滞剂艾司洛尔缓解严重冠状动脉病变所致心肌缺血的效果。方法:连续入选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的冠心病患者57例,男34例,女23例,年龄55~87,平均(69±19)岁。所有入选患者均具有与心肌缺血相关的典型症状,心电... 目的:探讨超短效β受体阻滞剂艾司洛尔缓解严重冠状动脉病变所致心肌缺血的效果。方法:连续入选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的冠心病患者57例,男34例,女23例,年龄55~87,平均(69±19)岁。所有入选患者均具有与心肌缺血相关的典型症状,心电图有缺血性ST-T改变,不具备条件或不愿意行血运重建,常规使用硝酸酯、吗啡等药物后症状未能完全缓解;给予盐酸艾司洛尔注射液,以用药前及之后4h为疗效评价时间点;其指标包括症状评分、血常规及心肌标记物,心电图和超声心动图等指标。结果:41例显效,9例有效,7例无效,有效率达87.7%。41例显效患者在用药后(66±23)min症状完全缓解(P〈0.0001),心率和血压均显著下降(P〈0.0001),心电图ST段恢复至基线(P〈0.0001)。9例有效患者在用药后4h症状获得部分缓解,与缺血相关症状减轻(59.1±13.9)%(P〈0.0001),心率和血压均显著下降(P〈0.0001),心电图ST段较用药前恢复60.1%(P〈0.0001)。所有患者用药期间均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艾司洛尔可迅速、安全、有效缓解因严重冠脉病变导致的心肌缺血症状和心电图ST-T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司洛尔 冠状动脉疾病 心绞痛 心肌梗塞
下载PDF
通心络超微粉对猪急性心肌梗死后移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蒙艳斌 钱海燕 +2 位作者 黄觊 王岐本 谢应桂 《解剖学研究》 CAS 2009年第6期431-436,446,共7页
目的探讨通心络超微粉能否改善猪急性心肌梗死(AMI)局部微环境,从而提高移植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在体存活和移植效果。方法28头中华小型猪被分为4组(n=7),分别为对照、通心络超微粉(自AMI前3 d用药直至后4 d)、MSCs移植和通心络... 目的探讨通心络超微粉能否改善猪急性心肌梗死(AMI)局部微环境,从而提高移植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在体存活和移植效果。方法28头中华小型猪被分为4组(n=7),分别为对照、通心络超微粉(自AMI前3 d用药直至后4 d)、MSCs移植和通心络超微粉+MSCs联合组。AMI模型由阻断冠状动脉左前降支90 min制成,再灌注后即刻经心肌内注射DAPI标记的自体骨髓MSCs(3×107cells/动物)。在移植后1周(基线)和6周(终点),以核磁共振(MRI)检测心功能。6周后处死动物,检测移植细胞在体存活和分化、梗死周边心肌凋亡和氧化应激指标。结果终点时,与对照组、MSCs组和通心络超微粉组相比,联合组纤维化和炎症细胞浸润显著减轻,并伴较多存活心肌。与MSCs移植组相比,联合组移植细胞的在体存活和成心肌分化能力均显著增强(P<0.0001)。MRI显示在基线时各心功能参数无显著差异(P>0.05);终点时,和对照组相比,仅联合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显著增加(P<0.0001),室壁运动障碍节段数、梗死室壁增厚率、梗死面积和左室质量指数均显著减小(P<0.0001)。终点时,和对照组相比,在通心络超微粉组和联合组梗死周边区的心肌凋亡均显著减轻(P<0.0001),SOD显著增加(P<0.05),MDA显著减少(P<0.05)。结论实验表明AMI再灌注后即刻心肌内移植自体骨髓MSCs生存和分化能力有限,未产生显著功能学获益。而围移植期使用通心络超微粉可显著改善梗死局部微环境,提高移植细胞存活和分化,并产生显著心功能获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充质干细胞 急性心肌梗死 移植 通心络超微粉
下载PDF
高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一例 被引量:1
10
作者 邱洪 胡奉环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2010年第1期58-58,共1页
关键词 急性前壁心肌梗死 心肌梗死患者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入院诊断 2009年 突发胸痛 糖尿病史 高脂血症
下载PDF
自体骨髓单个核细胞移植对小型猪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
11
作者 李崇剑 高润霖 +8 位作者 杨跃进 胡奉环 杨伟宪 尤士杰 宋来凤 阮英茆 乔树宾 陈纪林 陈在嘉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86-90,I0004,共6页
目的研究自体骨髓单个核细胞(BM-MNC)移植对小型猪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心功能和梗死心肌的作用。方法结扎法建立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的16头小型猪,随机分为BM-MNC移植组(n=9)和磷酸盐缓冲液对照组(n=7),分别经冠状动脉移植(3.54... 目的研究自体骨髓单个核细胞(BM-MNC)移植对小型猪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心功能和梗死心肌的作用。方法结扎法建立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的16头小型猪,随机分为BM-MNC移植组(n=9)和磷酸盐缓冲液对照组(n=7),分别经冠状动脉移植(3.54±0.90)×108个BM-MNC细胞或磷酸盐缓冲液,对比移植4周时超声心动图、血液动力学、新生血管密度和心肌梗死面积的变化。结果BM-MNC组在细胞移植4周后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室间隔、侧壁、前间壁厚度、心输出量和+dp/dtmax与细胞移植前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对照组在细胞移植4周后,LVEF显著降低,室间隔、侧壁、前间壁显著变薄,心输出量和+dp/dtmax显著降低(P均<0.05)。舒张功能的指标在细胞移植前后各组变化不明显(P>0.05)。BM-MNC组缺血再灌注区的小血管数目为(13.39±6.96)个/高倍视野,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50±1.90)个/高倍视野(P<0.05)。BM-MNC组总心肌梗死面积和心肌梗死百分比均较对照组显著减少(P<0.05)。结论缺血再灌注区移植的BM-MNC可增加移植区新生小血管数目,减少心肌梗死面积,对改善心脏收缩功能起到一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再灌注损伤 骨髓单个核细胞 移植
下载PDF
新疆地区维吾尔族、哈萨克族与内地汉族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危险因素和临床特征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纳贝.哈力克 永佳 +9 位作者 路航 张晓芹 胡奉环 邵春丽 樊晓寒 赵雪燕 杨龙 姚焰 吴永健 杨跃进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439-442,共4页
目的:对比新疆少数民族与内地汉族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的危险因素和临床特征。方法:入选新疆维吾尔族184例、哈萨克族133例与同期住院的内地汉族429例三组ACS患者,登记所有患者的冠心病危险因素、特殊检查和治疗情况。结果:维... 目的:对比新疆少数民族与内地汉族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的危险因素和临床特征。方法:入选新疆维吾尔族184例、哈萨克族133例与同期住院的内地汉族429例三组ACS患者,登记所有患者的冠心病危险因素、特殊检查和治疗情况。结果:维吾尔族组和哈萨克族组年龄、血压、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尿酸均显著高于汉族组(P均<0.01);维吾尔族组和哈萨克族组的吸烟病史和吸烟量均显著少于汉族组(P均<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收缩压>120 mmHg(1 mmHg=0.133 kPa)、舒张压>80 mmHg、总胆固醇>5.18 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2.6 mmol/L和尿酸>416.5μmol/L的维吾尔族组和哈萨克族组均显著高于汉族组的发生率(P均<0.01);空腹血糖>5.6 mmol/L汉族组显著高于维吾尔族组和哈萨克族组(P<0.05~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超声心动图检查、左心房内径>35 mm和左心室射血分数<50%的维吾尔族组和哈萨克族组均显著高于汉族组患者(P均<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新疆地区维吾尔族和哈萨克族ACS患者与内地汉族患者临床特征有明显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临床特征 少数民族
下载PDF
艾司洛尔治疗严重冠脉病变致心肌缺血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3
13
作者 汪绪伦 刘卫国 钱海燕 《岭南急诊医学杂志》 2010年第6期435-438,共4页
目的:探讨超短效β受体阻滞剂艾司洛尔缓解严重冠状动脉病变致心肌缺血的效果。方法:连续入选冠心病患者30例均具有心肌缺血症状,心电图有缺血性改变,不具备条件或不愿意行血运重建,常规使用硝酸酯、吗啡等药物后未能完全缓解,给予盐酸... 目的:探讨超短效β受体阻滞剂艾司洛尔缓解严重冠状动脉病变致心肌缺血的效果。方法:连续入选冠心病患者30例均具有心肌缺血症状,心电图有缺血性改变,不具备条件或不愿意行血运重建,常规使用硝酸酯、吗啡等药物后未能完全缓解,给予盐酸艾司洛尔注射液,以用药前及后6 h作为评价时间点,指标主要包括症状评分、心电图ST段压低的恢复程度。结果:19例显效,6例有效,5例无效,有效率为83%。19例显效患者在用药后症状完全缓解(P<0.0001),心率和血压均显著下降(均P<0.0001),心电图ST段基本恢复至基线(P<0.0001);6例有效患者症状获得部分缓解(P<0.0001),心率和血压均显著下降(均P<0.0001),心电图ST段较用药前恢复54%(P<0.0001);而5例无效患者用药后尽管心率和血压均显著下降(均P<0.0001),但直至6 h症状仍未显著缓解(P=0.067),心电图ST段较用药前有恢复趋势,但未达到统计学意义(P=0.078)。所有患者用药期间均无心源性休克、诱发或加重心衰、低血糖、诱发或加重肝肾功能损害、支气管痉挛等不良反应出现。结论:艾司洛尔可迅速、安全、有效缓解因严重冠脉病变导致的心肌缺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司洛尔 冠心病 心绞痛 心肌梗死
下载PDF
不同时期中国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临床特征与预后 被引量:13
14
作者 白莹 梁岩 +5 位作者 谭慧琼 乔树宾 张峻 杨艳敏 章晏 朱俊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655-660,共6页
目的 比较分析不同时期中国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NSTE-ACS)患者的临床特征、治疗方式及预后,了解时代变化对患者人群特点和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两组病例来自不同时期的两个国际大规模NSTE-ACS临床试验中所有接受冠状动脉... 目的 比较分析不同时期中国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NSTE-ACS)患者的临床特征、治疗方式及预后,了解时代变化对患者人群特点和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两组病例来自不同时期的两个国际大规模NSTE-ACS临床试验中所有接受冠状动脉造影的中国患者.共入选1 473例NSTE-ACS患者,其中749例来自1999年4月至2000年12月我国38个中心开展的组织评估缺血综合征策略登记(OASIS)研究(OASIS组);另724例者来自2007年4月至2008年6月我国24个中心参与的对比NSTE-ACS治疗的国际随机研究(TIMACS组).随访时间均为患者入选之日起的180 d.比较其临床特征、治疗方式及预后.结果 与OASIS组比较,TIMACS组的患者年龄较大[(64.2±10.1)岁比(58.7±10.2)岁],男性比例较少[66.3%(480/724)比74.4%(557/749)],入院时血压较低,有较多的既往介入治疗史[9.4%(68/724)比6.4%(48/749)]、卒中史]8.8% (64/724)比5.1%(38/749)]、高血压史[62.8% (455/724)比56.6%(424/749)]和糖尿病史[23.3%(169/724)比16.2%(121/749)]的患者,而冠心病史]37.4%(271/724)比59.1%(443/749)]和心肌梗死史[12.0%(87/724)比27.6% (207/749)]的患者所占比例较低(P均<0.05).住院期间TIMACS组PCI治疗比例较高[74.9%(524/724)比49.3%(369/749),P<0.001].住院期间,出院带药和180 d随访时TIMACS研究在冠心病二级预防药物[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和(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CEI/ARB)、调脂药等]应用比例及患者的依从性明显高于OASIS组(P均<0.05).180 d随访时TIMACS组联合终点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OASIS组[13.3%(96/724)比25.2%(189/749),P<0.001],特别是顽固性心绞痛[5.2%(38/724)比22.6%(169/749),P<0.001]明显减少.应用Cox回归模型对基线水平和住院期间相关治疗进行校正后,TIMACS组发生联合终点事件(HR =0.39,95%CI:0.29~0.53,P<0.001)和顽固性心绞痛或心绞痛再入院事件(HR =0.17,95%CI:0.11 ~0.25,P<0.001)的风险降低.结论 TIMACS研究的患者在PCI治疗、冠心病二级预防等方面优于OASIS研究,180 d随访的联合终点事件发生明显少于后者.提示随着国内外指南的更新和临床诊治水平的提高,中国在NSTE-ACS治疗方面有明显的进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血管成形术 经腔 经皮冠状动脉 药物疗法 治疗结果
原文传递
N末端B型利钠肽原在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中诊断心力衰竭的价值 被引量:50
15
作者 韦丙奇 张健 +4 位作者 杨跃进 吕蓉 张宇辉 周琼 高润霖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34-38,共5页
目的 评价血浆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在陈旧性心肌梗死(OMI)患者中诊断失代偿性心力衰竭(心衰)的价值.方法 连续检测586例OMI患者入院时的血浆NT-proBNP浓度.依据NYHA心功能分级标准评价患者的心功能.心衰组为NYHA心功能Ⅱ... 目的 评价血浆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在陈旧性心肌梗死(OMI)患者中诊断失代偿性心力衰竭(心衰)的价值.方法 连续检测586例OMI患者入院时的血浆NT-proBNP浓度.依据NYHA心功能分级标准评价患者的心功能.心衰组为NYHA心功能Ⅱ级、Ⅲ级和Ⅳ级的患者,非心衰组为NYHA心功能I级的患者.通过ROC曲线下面积评价血浆NT-proBNP浓度诊断失代偿性心衰、左心室收缩功能不全和左心室扩大的价值,并找出其诊断失代偿性心衰的切点.结果586例 OMI患者中,男性占80%,年龄25~83岁,平均(58±11)岁.NYHA Ⅰ级374例、Ⅱ级99例、Ⅲ级82例、Ⅳ级31例,其血浆NT-proBNP浓度[中位数(第25百分位数,第75百分位数)]分别为[484.7(381.6,647.8)pmol/L、907.6(516.6,1290.3)pmol/L、1420.2(879.5,2336.2)pmol/L2442.6(1695.4,3670.7)pmol/L,P<0.01].心衰组(212例)血浆NT-proBNP浓度显著高于非心衰组(374例)[分别为1148.2(707.9,2145.3)pmol/L和484.7(381.6,647.8)pmol/L,P<0.01].60岁以上的OMI患者的血浆NT-proBNP显著高于<60岁的患者[分别为702.3(472.4,1208.5)pmol/L和526.6(392.1,855.6)pmol/L,P<0.01].男女性别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血浆NT-proBNP诊断失代偿性心衰的ROC曲线下面积是0.844(95% CI:0.809~0.880,P<0.01).根据ROC曲线,将NT-proBNP诊断失代偿性心衰的切点值定为700 pmol/L,大于或等于此值时诊断心衰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是75.9%、79.9%和78.3%,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67.9%和85.3%.对于<60岁患者,该切点值以600 pmol/L最佳,对于≥60岁患者,该切点值以800pmol/L为最佳.结论 血浆NT-proBNP是OMI患者中诊断失代偿性心衰的可靠指标.对≥60岁和<60岁的患者应采取不同的诊断切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心力衰竭 充血性 利钠肽 诊断
原文传递
女性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30 d预后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17
16
作者 宋雷 邱洪 +9 位作者 吴元 张峻 张茵 谭晓燕 乔树宾 吴永健 颜红兵 高润霖 陈在嘉 杨跃进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826-832,共7页
目的 了解再灌注治疗时代女性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近期预后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连续入选2011年6月至2012年5月入住冠心病监护病房的72 h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471例,男性368例(78.1%),女性103例(21.9%),观察比较男性与女性患者临床... 目的 了解再灌注治疗时代女性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近期预后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连续入选2011年6月至2012年5月入住冠心病监护病房的72 h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471例,男性368例(78.1%),女性103例(21.9%),观察比较男性与女性患者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并发症、30 d死亡及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结果 与男性患者比较,女性患者的年龄[(66.8±10.1)岁比(56.9±12.0)岁,P<0.001]、心肌梗死溶栓试验(TIMI)评分(5.1±2.3比3.9±2.1,P<0.001)和GRACE评分(162±39比142±35,P<0.001)均较高.女性患者因病变复杂或禁忌证不能行介入治疗者比例更高(P=0.015),而支架置人比例更低(P=0.038);发生机械并发症、二尖瓣反流、恶性心律失常、梗死后心绞痛、对比剂肾病和消化道小量出血的比例均高于男性(P均<0.05),30 d病死率明显高于男性[5.8%(6/103)比1.9%(7/368),P=0.032],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10.7%(11/103)比5.4%(20/368),P=0.058]有增高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性别不是30 d死亡(P=0.141)和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P =0.426)的独立危险因素;就诊时收缩压(OR=1.072,95%CI:1.016 ~1.130,P=0.010)及梗死后心包积液(P=0.044,OR =40.518,95%CI:1.098~ 1495.702)是30 d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就诊时收缩压(P =0.036,OR=1.027,95% CI:1.002~1.052)及左心室射血分数(OR=1.108,95% CI:1.032~1.190,P=0.005)是30 d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女性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高龄、病情危重且并发症发生率高,但性别本身并非预测近期死亡及主要不良心血脑管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血管成形术 经腔 经皮冠状动脉 女性 预后
原文传递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氯吡格雷代谢基因多态性分析 被引量:21
17
作者 冯广迅 梁岩 +6 位作者 白莹 陈涛 刘欣 杨艳敏 王兴宇 杨跃进 朱俊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908-913,共6页
目的通过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CYP2C19,ABCB1和对氧磷酸酶(PON)1基因多态性的检测,了解我国ACS患者氯吡格雷代谢基因多态性的分布特点。方法选取2005至2008年期间人住北京阜外医院、临床诊断为ACS且症状发生4周内的患者... 目的通过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CYP2C19,ABCB1和对氧磷酸酶(PON)1基因多态性的检测,了解我国ACS患者氯吡格雷代谢基因多态性的分布特点。方法选取2005至2008年期间人住北京阜外医院、临床诊断为ACS且症状发生4周内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TaqMan实时定量PCR方法检测与氯吡格雷代谢相关的CYP2C19*2-*8,*17,ABCB1 C3435T,PON1 Q192R及L55M基因多态性,计算次要等位基因频率(MAF),并将患者按CYP2C19携带情况分为不同代谢类型:强代谢型:未携带任何功能缺失(LOF)等位基因或功能增强(GOF)等位基因,即*1/*1;中间代谢型:携带有1个LOF等位基因,即*1/*2-*8;弱代谢型:携带有2个LOF等位基因,即*2-*8/*2-*8;超代谢型:携带有1个或2个GOF等位基因,即*1/*17或*17/*17;不明代谢型:同时携带1个LOF等位基因和1个GOF等位基因,即*2-*8/*17。结果2800例ACS患者中,平均年龄为(59.0±12.3)岁,男性2236例(79.9%),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2072例(74.0%),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617例(22.0%),不稳定性心绞痛111例(4.0%)。2800例患者中,CYP2C19 *2,*3,*4,*17的MAF分别为28.7%,4.6%,0.1%和1.2%,未发现CYP2C19基因LOF位点*5-*8。代谢分型:强代谢型41.7%,中间代谢型45.6%,弱代谢型10.3%,超代谢型1.9%和不明代谢型0.6%。ABCB1 C3435T,PON1 Q192R和PON1 L55M多态位点MAF分别为39.4%,37.8%和4.4%。不同性别在所有基因分型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CS患者总CYP2C19的LOF等位基因携带率为56.4%,GOF携带率为2.5%。结论提示在我国ACS人群中有较高的CYP2C19氯毗格雷代谢LOF等位基因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血小板聚集抑制剂 多态性 单核苷酸
原文传递
老年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围手术期出血与术后1年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12
18
作者 何培源 杨跃进 +12 位作者 乔树宾 徐波 姚民 吴永健 袁晋青 陈珏 吴元 刘海波 戴军 李卫 唐熠达 杨进刚 高润霖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26-30,共5页
目的 探讨老年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围手术期出血与术后1年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关系.方法 2006年6月至2011年8月,前瞻性纳入在阜外心血管病医院行PCI的老年(≥75岁)冠心病患者1 105例.将患者分为出血组(围手术期... 目的 探讨老年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围手术期出血与术后1年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关系.方法 2006年6月至2011年8月,前瞻性纳入在阜外心血管病医院行PCI的老年(≥75岁)冠心病患者1 105例.将患者分为出血组(围手术期发生出血,共153例)和无出血组(围手术期无出血,共952例).利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出血与术后1年死亡和心肌梗死复合终点的关系.结果 出血学术研究联合会(BARC)2级出血比例为9.5%(105/1 105),≥2级出血比例为11.8% (130/1 105);穿刺点相关出血占所有出血的62.7%(96/153).出血组术后1年死亡和心肌梗死复合终点事件率高于无出血组[9.2%(14/153)比4.2%(40/952),P=0.008],心原性死亡比例也高于无出血组[3.9% (6/153)比0.8%(8/952),P=0.007],而非心原性死亡比例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60).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显示,以无出血为对照,BARC≥2级出血术后1年死亡和心肌梗死复合终点的HR值为2.368(95% CI:1.201-4.669,P=0.013).结论 PCI围手术期出血是≥75岁冠心病患者术后1年死亡和心肌梗死复合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成形术 经腔 经皮冠状动脉 出血 预后 老年人
原文传递
经桡动脉途径冠状动脉介入诊疗并发纵隔和颈部血肿八例分析 被引量:12
19
作者 杨伟宪 乔树宾 +11 位作者 刘蓉 胡奉环 秦学文 窦克非 高力健 刘海波 吴元 张峻 邱洪 吴永健 陈纪林 杨跃进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406-412,共7页
目的 对经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介入诊疗中发生纵隔和颈部血肿并发症病例进行分析,提高临床医师对该并发症的认识.方法 2005年1月1日至2012年12月31日,在阜外心血管医院冠心病诊疗中心和介入中心经桡动脉途径冠状动脉造影和介入治疗中... 目的 对经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介入诊疗中发生纵隔和颈部血肿并发症病例进行分析,提高临床医师对该并发症的认识.方法 2005年1月1日至2012年12月31日,在阜外心血管医院冠心病诊疗中心和介入中心经桡动脉途径冠状动脉造影和介入治疗中有病历记录的发生纵隔、颈部血肿的患者共8例,1例患者单纯行冠状动脉造影,另外7例患者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其中6例患者置入药物洗脱支架.对这些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所有患者术中均使用有亲水涂层的泥鳅超滑导丝.术后临床表现包括胸痛、胸闷、颈部或咽部紧缩感.胸颈部CT证实,8例患者均有纵隔血肿,其中4例患者合并颈部血肿,2例患者发现可疑右锁骨下动脉或无名动脉分支血管破口.患者术后血红蛋白均明显下降.2例患者术后完全停用抗血小板药物至出院,4例患者双联抗血小板治疗药物减量或暂停,2例患者使用鱼精蛋白中和术中肝素,无患者进行输血.所有置入支架的患者均未发生急性或亚急性支架内血栓形成,无患者进行外科手术.8例患者住院期间以及远期随访预后均良好.结论 经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介入诊疗中并发纵隔和颈部血肿罕见,与操作过程中超滑导丝或导管误入分支小血管造成损伤有关;尽早进行胸颈部增强CT扫描有助于及早诊断和处理纵隔和颈部血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成形术 经腔 经皮冠状动脉 手术中并发症 桡动脉
原文传递
甲状腺功能异常与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心房颤动的发生相关 被引量:8
20
作者 徐予 国杨 +7 位作者 王文尧 袁勋 张阔 杨敏 颜红兵 张澍 杨跃进 唐熠达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374-378,共5页
目的 探讨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的甲状腺功能状态与其发生心房颤动(房颤)是否相关.方法 连续收集阜外心血管病医院2011年1至12月入院治疗并进行过甲状腺功能检测的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对其甲状腺功能与房颤发生率的相关性进行回顾性分析.按... 目的 探讨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的甲状腺功能状态与其发生心房颤动(房颤)是否相关.方法 连续收集阜外心血管病医院2011年1至12月入院治疗并进行过甲状腺功能检测的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对其甲状腺功能与房颤发生率的相关性进行回顾性分析.按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分为5组,分别为TSH< 0.55 mIU/L(n=105)、0.55~2.49 mIU/L (n=1 599)、2.50~4.77 mIU/L(n=621)、4.78~9.99 mIU/L (n=180)和>10.00 mIU/L (n=36),以0.55~2.49 mIU/L为正常对照组,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合并房颤的危险因素.结果 2 541例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符合标准入选,其中173例合并房颤,房颤发生率为6.8%.稳定性心绞痛合并房颤组较单纯稳定性心绞痛组女性比例更高(P=0.04)、年龄更大(P<0.001)、尿酸、N末端B型利钠肽原水平更高(P均<0.001)、左心房舒张末内径、左心室舒张末内径更大(P <0.001),左心室射血分数(P=0.038)、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P =0.002)、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P<0.001)更低.对照组(TSH 0.55~2.49 mIU/L)房颤发生率为5.7%(91/1 599),TSH< 0.55、2.50~4.77、4.78~9.99和>10.00 mIU/L组房颤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依次为7.6% (8/105)、7.9% (49/621)、9.4%(17/180)和22.2%(8/36),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校正常见危险因素(年龄、性别等)后显示,以TSH 0.55~2.49 mIU/L水平为基准比较,TSH< 0.55、2.50~4.77、4.78~9.99和>10.00 mIU/L引起房颤的风险分别为1.37 (95% CI:0.65~2.90,P=0.415)、1.42(95CI:0.99~ 2.04,P=0.057)、1.73 (95%CI:1.01~2.97,P=0.048)和4.74(95% CI:2.10~ 10.69,P <0.001).结论 甲状腺功能异常与稳定性心绞痛患者房颤的发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甲状腺疾病 心房颤动 危险因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