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先天性心脏病体外循环术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研究 被引量:14
1
作者 张燕搏 王飞燕 +5 位作者 龙村 王旭 李守军 刘晋萍 闫军 程军 《中国体外循环杂志》 2011年第1期20-23,39,共5页
目的研究儿童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体外循环(CPB)术后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病原菌分布,分析其耐药性及变化趋势。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小儿心脏中心4 300例行CPB手术的患儿资料,对发生VAP的患儿进... 目的研究儿童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体外循环(CPB)术后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病原菌分布,分析其耐药性及变化趋势。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小儿心脏中心4 300例行CPB手术的患儿资料,对发生VAP的患儿进行致病菌及耐药性的统计分析。结果 322例患儿在CPB术后发生VAP,发生率7.49%。随CPB时间延长,VAP的发生率增高,有显著性差异(各组间比较P<0.01)。322例患儿痰标本中共检出病原菌396株,包括革兰阴性杆菌282株(71.2%)、革兰阳性球菌51株(12.9%)、真菌63株(15.9%)。常见革兰阴性杆菌为肺炎克雷伯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杆菌、鲍曼不动杆菌等;常见革兰阳性球菌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粪肠球菌、屎肠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真菌以白色念珠菌为主。结论先心病CPB术后VAP的致病菌分布有其自身特点。CPB时间延长可能会增加术后VAP的发生率。综合的防控措施并合理使用抗生素,是VAP预防和治疗的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心脏病 体外循环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耐药性
下载PDF
先天性心脏病体外循环术后110例心肺脑复苏的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张燕搏 王旭 +3 位作者 龙村 刘晋萍 李守军 闫军 《中国体外循环杂志》 2010年第4期225-228,249,共5页
目的总结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体外循环(CPB)术后引起心跳呼吸骤停(CRA)的常见原因,探讨心肺脑复苏(CPCR)的策略、方法 ,并介绍成功经验,为进一步提高复苏成功率提供依据。方法回顾分析2005年1月至2009年12月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小儿心脏中... 目的总结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体外循环(CPB)术后引起心跳呼吸骤停(CRA)的常见原因,探讨心肺脑复苏(CPCR)的策略、方法 ,并介绍成功经验,为进一步提高复苏成功率提供依据。方法回顾分析2005年1月至2009年12月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小儿心脏中心CPB术后发生的110例CRA病例,对诱因、CPCR开始时间及主要方法、相关因素对初步复苏成功即自主循环恢复(ROSC)的影响、体外循环膜肺氧合(ECMO)的比例及预后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全组初步复苏成功率51.8%,出院率40.9%。床旁开胸29例(存活6例),其中床旁行CPB 5例(全部死亡),ECMO 12例(顺利撤机7例、出院4例)。发现引起CPB术后CRA的主要原因为低氧血症44.5%、室颤23.6%、心电-机械分离(PEA)18.2%、心跳停搏10%、其他3.6%。分析初步复苏成功的相关因素,性别、年龄、体重、CRA发生时是否机械通气对ROSC的影响差异无显著性。循环诱因对初步复苏的成功与否有显著影响。结论先心病患儿CPB术后发生CRA的原因及复苏过程有其自身特点。本组初步复苏成功率较高与CRA的及时发现、病因的准确判断,复苏团队的训练有素及ROSC建立后的综合处理密切相关。合理应用ECMO技术可为提高CPCR的远期成功率起到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心脏病 体外循环 心肺脑复苏
下载PDF
儿童先天性心脏病术后膈肌麻痹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4
3
作者 张燕搏 王旭 +2 位作者 李守军 贾艳 王强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2011年第12期1152-1153,共2页
目的探讨儿童先天性心脏病术后膈肌麻痹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10 200例先天性心脏病手术后发生膈肌麻痹35例患儿的临床资料,对膈肌麻痹的典型临床表现及确诊方法进行总结,对膈肌折叠术的疗效进行评价。结果膈肌麻痹的... 目的探讨儿童先天性心脏病术后膈肌麻痹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10 200例先天性心脏病手术后发生膈肌麻痹35例患儿的临床资料,对膈肌麻痹的典型临床表现及确诊方法进行总结,对膈肌折叠术的疗效进行评价。结果膈肌麻痹的发病率为0.34%;35例中左侧膈肌麻痹17例,右侧膈肌麻痹14例,双侧膈肌麻痹4例;脱离呼吸机通气困难35例,再次气管插管32例,呼吸机相关性肺炎29例,气管切开10例;32例行膈肌折叠术,术后均顺利脱离呼吸机辅助通气,膈肌折叠术后呼吸机使用时间较术前明显缩短(P<0.05);无死亡病例。结论先天性心脏病术后膈肌麻痹的发生率较低,膈肌折叠是膈肌麻痹有效的治疗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心脏病 心脏手术 膈肌麻痹 膈肌折叠术 儿童
原文传递
组织工程化血管研究进展 被引量:2
4
作者 张燕搏 王强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2012年第4期313-316,共4页
组织工程化血管技术为解决心外科血管移植物不足的难题提供了新思路,研究重点集中在种子细胞选择、支架材料改性、血管构建模式优化等方面,本文就组织工程化血管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关键词 组织工程化血管 种子细胞 支架材料 血管构建
原文传递
婴幼儿完全性房室通道矫治术后快速康复 被引量:12
5
作者 曾敏 王旭 +4 位作者 李守军 晏馥霞 赵举 刘迎龙 闫军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CAS 2010年第6期459-461,共3页
目的探讨婴幼儿完全性房室通道(CAVSD)伴肺动脉高压(PAH)患者矫治术后快速康复(fast track,FT)治疗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自2006年1月至2009年3月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小儿心脏外科中心共收治CAVSD矫治术后婴幼儿患者51例,男24例,女27例;年... 目的探讨婴幼儿完全性房室通道(CAVSD)伴肺动脉高压(PAH)患者矫治术后快速康复(fast track,FT)治疗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自2006年1月至2009年3月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小儿心脏外科中心共收治CAVSD矫治术后婴幼儿患者51例,男24例,女27例;年龄4~36个月(12.5±8.9个月)。均按照快速康复临床管理路径行快速康复治疗。分析患者二次气管内插管率,住PICU时间,比较手术前后肺动脉压下降程度。结果 51例患者中有21例(41.17%)行快速康复治疗,均在术后8 h内拔除气管内插管。术后患者平均肺动脉压(MPAP)显著下降(39.59 mm Hg vs.24.50 mm Hg,t=5.514,P<0.05),住PICU时间2.05±0.87 d(18 h^3 d)。1例48 h后因肺部感染二次气管内插管,插管原因与快速康复无关。随访3~6个月,21例患者心功能良好,无二次手术和死亡患者。结论快速康复治疗对部分伴PAH的CAVSD矫治术患者是安全、可行的,能够减少住ICU的天数;但对重度PAH患者的快速康复治疗需要更大样本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康复 完全性房室通道 先天性心脏病 肺动脉高压
原文传递
降钙素原在心外科术后重症监护中的价值 被引量:8
6
作者 张燕搏 王旭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2011年第8期729-731,共3页
降钙素原参与机体炎症反应的细胞因子网络,扩展炎症介质的级联反应,加重脓毒血症对机体的损伤,是一种早期、特异性和敏感性均较高的感染及危重症监测指标,可为心外科术后重症诊断、鉴别诊断、预后评估提供依据。
关键词 脓毒血症 降钙素原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心外科术后
原文传递
低温等离子体技术在生物医用材料改性中的应用 被引量:8
7
作者 张燕搏 王强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2012年第1期1-3,共3页
低温等离子体辐照是生物医用材料表面改性的重要方法,其通过刻蚀、活化、接枝等方法增加生物材料的组织相容性,为组织工程化血管的构建提供了新途径。
关键词 血管组织工程 生物医用材料 组织相容性 改性 低温等离子体
原文传递
全腔静脉肺动脉连接术后ICU延迟恢复患儿风险分层管理 被引量:1
8
作者 王旭 李守军 +4 位作者 李霞 曾敏 李胜利 张燕搏 阎军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CAS 2013年第3期256-259,共4页
目的总结全腔静脉肺动脉连接术(TCPC)后ICU延迟恢复患儿临床特征及可能导致恢复延迟的影响因素,为建立促进术后恢复的风险分层管理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2年7月阜外心血管病医院81例TCPC患儿的临床资料。剔除3例... 目的总结全腔静脉肺动脉连接术(TCPC)后ICU延迟恢复患儿临床特征及可能导致恢复延迟的影响因素,为建立促进术后恢复的风险分层管理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2年7月阜外心血管病医院81例TCPC患儿的临床资料。剔除3例死亡病例后,将术后呼吸机辅助时间排在第75%位点以后患儿定义为延迟恢复。正常恢复(正常)组纳入59例,男34例、女25例,年龄(62.5±20.7)个月;延迟恢复(延迟)组纳入19例,男11例、女8例,年龄(64.8±29.8)个月。比较正常组与延迟组患儿围术期基本资料。结果 81例患儿体外循环时间107.6±54.1(33~350)min;17例患儿主动脉阻断时间46.4±31.5(22~143)min。术后早期死亡3例(3.7%)。死亡原因为严重低心排血量综合征及外管道血栓。正常组术后呼吸机辅助及住ICU时间分别为7.5 h和1.6 d,延迟组均明显延长,分别为57.5 h和5.4 d。术前高血红蛋白、合并有心内畸形、长时间体外循环、未开窗是导致恢复延迟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 TCPC手术后绝大多数患儿可实现早期脱机,快速康复,建立风险分层的术后管理策略有助于重症患儿的平稳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腔静脉肺动脉连接术 延迟恢复 影响因素 风险分层管理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