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基因变异297Val→Ile与受体功能及脑卒中易感性 被引量:5
1
作者 张伟丽 孙凯 +8 位作者 汪一波 郑翼 万鲁红 秦勤 汪道文 廖玉华 马爱群 祝之明 惠汝太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2期1536-1539,共4页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VEGFR-2)基因的编码区变异对受体功能的影响及与脑卒中患病风险的关系。方法利用多中心病例-对照研究,在1849例脑卒中患者(血栓形成性脑梗死812例,腔隙性脑梗死530例,脑出血507例)和1798例对...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VEGFR-2)基因的编码区变异对受体功能的影响及与脑卒中患病风险的关系。方法利用多中心病例-对照研究,在1849例脑卒中患者(血栓形成性脑梗死812例,腔隙性脑梗死530例,脑出血507例)和1798例对照人群中检测VEGFR-2基因编码区变异rs2305948(Val297Ile)与脑卒中易感性的关联,并在另一个独立的病例-对照研究(327例脑卒中和327例对照)中进行验证。放射性受体配体结合实验测定基因变异对VEGFR-2与配基VEGF亲和能力的改变。结果VEGFR-2基因变异297Ile携带者频率在脑出血组显著高于对照组[脑出血组:Val/Ile,155(30.6%);Ile/Ile,16(3.2%);对照组:Val/Ile,351(19.5%);Ile/lle,18(1.0%);P〈0.01],与脑出血的高发病风险相关(OR 2.25;95%CI 1.70—2.96;P〈0.01),验证研究亦得到相似结果。常见等位基因297Val被替换为297Ile时,VEGFR-2与配基VEGF的平衡解离常数显著增加[分别为(87±9)pmol/L和(195±36)pmol/L,P〈0.01]。结论VEGFR-2基因变异297Ile降低该受体与配基的亲和能力,并与脑出血的高发病风险相关。其分子机制可能是由于VEGF/VEGFR-2信号通路下调,引起血管内皮细胞的稳态和完整性受损,在血压升高等情况下导致血管易破裂、出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内皮 血管 内皮生长因子 变异(遗传学)
原文传递
药物基因组学研究对急性冠脉综合征个体化治疗的启示 被引量:2
2
作者 张伟丽 陈宇 +2 位作者 刘继斌 吴永健 惠汝太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4期1722-1724,共3页
急性冠脉综合征是由冠状动脉痉挛引起动脉粥样斑块不稳定、破裂、血栓形成,可引发不稳定心绞痛、心肌梗死或猝死。许多心血管病药物,如抗血小板药物、抗凝药、他汀类、13受体阻滞剂等,有效治疗剂量存在较大的个体差异。
关键词 急性冠脉综合征 药物基因组学 个体化治疗 动脉粥样斑块 冠状动脉痉挛 不稳定心绞痛 心血管病药物 抗血小板药物
原文传递
急性冠脉综合征的药物基因组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2
3
作者 张伟丽 宋雷 +3 位作者 陈宇 刘继斌 吴永健 惠汝太 《中国分子心脏病学杂志》 CAS 2011年第4期251-256,共6页
不同患者对许多心血管病药物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存在较大差异。患者的生理状态(如年龄、性别、种族、肥胖、高血压、糖尿病等)、环境危险因素(如吸烟、饮酒)、以及遗传多态性是产生个体差异的重要原因。药物基因组学(pharmacogenomics... 不同患者对许多心血管病药物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存在较大差异。患者的生理状态(如年龄、性别、种族、肥胖、高血压、糖尿病等)、环境危险因素(如吸烟、饮酒)、以及遗传多态性是产生个体差异的重要原因。药物基因组学(pharmacogenomics)的目标是发现这些影响药物反应的遗传因素,阐明不同个体的药物反应(有效性和不良反应)差异,最终针对个体基因型指导个体化用药。本文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治疗药物(包括抗血小板药物、纤溶剂、抗凝剂、β阻滞剂)的药物基因组学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总结了目前研究的局限性及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基因组学 急性冠脉综合征 遗传多态 个体化医疗模式
原文传递
第二届中国大连国际DNA和基因组活动周在大连举行
4
作者 张伟丽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2期2246-2246,共1页
第二届中国大连国际DNA和基因组活动周(BIT’S2^rd World DN Aand Genome Day-2011)2011年4月25至29日,在大连世界博览广场举行,历时5天。今年4月25日,是美国生物学家James Watson和英国物理学家Francis Crick合作提出DNA双螺旋结... 第二届中国大连国际DNA和基因组活动周(BIT’S2^rd World DN Aand Genome Day-2011)2011年4月25至29日,在大连世界博览广场举行,历时5天。今年4月25日,是美国生物学家James Watson和英国物理学家Francis Crick合作提出DNA双螺旋结构模型58周年纪念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双螺旋 基因组 大连 国际 中国 WATSON 生物学家 物理学家
原文传递
药物与手术治疗肥厚型心肌病伴室壁瘤的疗效对比分析
5
作者 肖嫣 田涛 +1 位作者 周宪梁 惠汝太 《中国分子心脏病学杂志》 CAS 2015年第1期1177-1182,共6页
目的探讨肥厚型心肌病伴室壁瘤的发生率、临床特点、治疗和预后。方法连续收集在我院诊治的1844例肥厚型心肌病患者,通过超声、心脏核磁和左室造影筛选室壁瘤,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和随访。结果肥厚型心肌病合并室壁瘤患者22例(患病率1.... 目的探讨肥厚型心肌病伴室壁瘤的发生率、临床特点、治疗和预后。方法连续收集在我院诊治的1844例肥厚型心肌病患者,通过超声、心脏核磁和左室造影筛选室壁瘤,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和随访。结果肥厚型心肌病合并室壁瘤患者22例(患病率1.1%),其中11例患者反复发作持续性室速,9例伴有附壁血栓。随访4.5±3.0年后,18例无手术患者左心扩大、收缩功能下降,其中11例发生心脏性死亡、进展性心衰或卒中;另4例经室壁瘤切除术后左室功能逆转,无不良事件发生。2例瘤内有存活心肌的室壁瘤患者发生心脏性猝死,另1例手术后存活。结论肥厚型心肌病伴室壁瘤的主要临床表现是持续性室速和附壁血栓,其预后极差,室壁瘤切除术可有效改善预后,而瘤部位存活心肌可能是其心脏性猝死的预测因子和早期手术指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厚型心肌病 室壁瘤 预后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