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心血管MRI延迟增强对心肌病变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2
1
作者 刘芳 陆敏杰 +4 位作者 曹晓轩 崔广凯 王娜 肖明霞 庄硕 《中国现代医生》 2015年第4期92-95,98,共5页
目的探讨心血管MRI延迟增强对心肌病变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心血管病变65例,均行心血管MRI延迟增强(LGE)检查,其中5例缺血性心肌病行冠脉CT检查。评估MR图像中LGE有无及LGE部位(心内膜下、透壁、壁间、心外膜下、弥漫粉尘样),同时评价LG... 目的探讨心血管MRI延迟增强对心肌病变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心血管病变65例,均行心血管MRI延迟增强(LGE)检查,其中5例缺血性心肌病行冠脉CT检查。评估MR图像中LGE有无及LGE部位(心内膜下、透壁、壁间、心外膜下、弥漫粉尘样),同时评价LGE与心肌病变的关系。结果临床确诊的心肌病变病例47例,有LGE病例33例。LGE可以显示心肌病变(χ2=13.013,P<0.01),其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70.2%、83.3%、91.6%、51.7%。缺血性心肌病LGE阳性占80%,透壁型占75%,心内膜下型占25%,且其分布与相应的冠状动脉灌注区域相匹配。肥厚型心肌病LGE阳性占75%,肌壁间型占77.8%,透壁型占22.2%,扩张型心肌病LGE阳性占66.7%,肌壁间线条状强化占75%,心内膜下型占25%。限制型心肌病为肌壁间斑片状强化,阳性占1/3。心肌致密化不全1例为肌壁间条状强化。高血压性心肌病为肌壁间斑片状或晕状强化,阳性占42.9%。心肌炎2例为肌壁间及心外膜下强化。心肌淀粉样变1例为弥漫粉尘样强化。结论 LGE可以检测心肌病变,对各种心肌病变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提供重要信息,是评价心肌病变的最佳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MRI 延迟增强 心肌病变
下载PDF
分期和“一站式”Hybrid手术治疗法洛四联症合并体肺动脉侧支血管形成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18
2
作者 郑哲 李守军 +5 位作者 胡盛寿 王德 刘志刚 张瑛 徐仲英 胡海波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CAS 2009年第4期250-253,共4页
目的重症法洛四联症(TOF)常由于合并体肺动脉侧支血管形成(APCAs)而增加手术矫治及术后恢复的难度,为了提高此类患者的手术效果,评价分期和"一站式"Hybrid手术治疗TOF-APCAs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2003年1月至2007年12月,30例TO... 目的重症法洛四联症(TOF)常由于合并体肺动脉侧支血管形成(APCAs)而增加手术矫治及术后恢复的难度,为了提高此类患者的手术效果,评价分期和"一站式"Hybrid手术治疗TOF-APCAs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2003年1月至2007年12月,30例TOF-APCAs患者在阜外心血管病医院接受介入和Hybrid手术治疗。其中15例患者于TOF根治术前后行APCAs栓塞术治疗(分期Hybrid组),15例采用"一站式"栓塞与根治手术治疗("一站式"Hybrid组);两组患者均在低温体外循环下行常规TOF根治术。结果分期Hybrid组患者主动脉造影发现APCAs19支,对其中15支(78%)侧支血管成功进行栓塞,术中结扎2支,4例术前行体肺侧支栓塞,11例为术后行体肺侧支栓塞;5例出现并发症,其中1例因大量肺渗出致呼吸循环衰竭而死亡,其余患者均痊愈出院。"一站式"Hybrid组患者主动脉造影发现APCAs22支,对其中的18支(82%)侧支血管进行了成功栓塞,术中结扎3支,术后1例出现肺渗出,均痊愈出院。分期Hybrid组的住院时间(中位数37dvs.22d,P=0.011)、住院费用(中位数64101元vs.48021元,P=0.033)、ICU滞留时间(中位数7.0dvs.4.7d,P=0.029)、气管内插管时间(中位数131hvs.19h,P=0.009)明显高于"一站式"Hybrid组;两组患者的体外循环时间(P=0.126)、主动脉阻断时间(P=0.17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相对于传统的分期Hybrid手术,"一站式"Hybrid手术可简化TOF-APCAs患者的手术过程,提高手术成功率和降低医疗费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栓塞 体肺侧支血管形成 法洛四联症 一站式 杂交 外科
下载PDF
保障我国心血管影像学技术规范化健康发展 被引量:1
3
作者 赵世华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389-390,共2页
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大大地推动了医学影像学的发展,目前以CT和MRI为代表的无创性新技术彻底改变了过去以x线平片和心血管造影为主体的普通心血管放射学的诊断模式,显著提高了心血管的诊疗水平。
关键词 心血管影像学 技术规范化 健康 现代科学技术 心血管放射学 医学影像学 心血管造影 诊断模式
原文传递
遵循共识与指南,促进我国心血管影像学新技术的规范化发展
4
作者 赵世华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901-902,共2页
近来各种共识与指南在全国很多专业学术会议和期刊上成为热门话题。在当今科技发展,传统与现代碰撞的现实中,共识与指南的脱颖而出必有其独到之处。指南的目的旨在使临床实践规范化,临床医师在应用新技术时不能任意而为,而应以保证... 近来各种共识与指南在全国很多专业学术会议和期刊上成为热门话题。在当今科技发展,传统与现代碰撞的现实中,共识与指南的脱颖而出必有其独到之处。指南的目的旨在使临床实践规范化,临床医师在应用新技术时不能任意而为,而应以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为前提。目前以CT和MRI为代表的高端设备在国内业已普及,但规范化应用亟待加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影像学 指南 临床实践 临床医师 医疗安全 医疗质量 MRI 应用
原文传递
心血管影像学发展历程:回顾与展望
5
作者 刘玉清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19-119,共1页
心血管影像学作为医学影像学的重要组成部分,100多年来走过了漫长但不断发展、创新的路程.回顾这一历程,展望未来,迎接挑战,不断努力,以使我国心血管影像学尽快跻身于世界先进之林.一、发展历程1.心脏x线诊断学的形成:20世纪早期,x... 心血管影像学作为医学影像学的重要组成部分,100多年来走过了漫长但不断发展、创新的路程.回顾这一历程,展望未来,迎接挑战,不断努力,以使我国心血管影像学尽快跻身于世界先进之林.一、发展历程1.心脏x线诊断学的形成:20世纪早期,x线平片结合透视可有效用于心脏大血管解剖形态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影像学 医学影像学 X线诊断学 形态分析 血管解剖 X线平片 心脏
原文传递
双源CT心血管成像在心外科的临床应用
6
作者 吕滨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11年第6期499-501,共3页
双源CT(dual-source CT,DSCT)于2006年开始在国内应用,2010年又升级为Flash双源CT,业界俗称为炫速双源CT,其每幅图像的采集速度由83 ms提升为75 ms,且2组探测器由32排升级为64排,进一步提升了采集速度和成像效率。
关键词 双源计算机断层扫描 心血管成像 冠心病
原文传递
多层螺旋CT和彩色多普勒超声评价脑梗死患者颈动脉斑块 被引量:16
7
作者 李炯佾 杨呈伟 +7 位作者 冯沁 吴文辉 闫朝武 徐伟 张浩 宋会军 曹文娟 杨晶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859-1863,共5页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MSCTA)与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在评价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中的价值。方法对195例脑梗死患者在7天内行颈动脉CDFI和MSCTA检查。分别对颈动脉分叉部内-中膜厚度(IMT)/管壁厚度(CAWT)、斑块表面...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MSCTA)与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在评价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中的价值。方法对195例脑梗死患者在7天内行颈动脉CDFI和MSCTA检查。分别对颈动脉分叉部内-中膜厚度(IMT)/管壁厚度(CAWT)、斑块表面形态学特征、密度、体积进行分析,将病变分为管壁增厚、稳定斑块和易损斑块。结果 195例患者390处颈动脉分叉部血管纳入分析。MSCTA:正常血管71处(18.21%);CAWT增厚87处(22.31%);斑块232处(59.49%),其中稳定斑块140处(35.90%),易损斑块92处(23.59%)(包括溃疡型斑块5处)。CDFI:正常血管80处(20.51%);IMT增厚86处(22.05%);斑块224处(57.44%),其中稳定斑块136处(34.87%),易损斑块88处(22.56%)(包括溃疡型斑块4处)。MSCTA与CDFI对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评价的一致性为72.60%(Kappa=0.63,P<0.05)。结论 MSCTA与CDFI对评价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具有较好的一致性。颈动脉CDFI应作为首选检查,经CDFI检查存在血管病变者应常规接受MSCTA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颈动脉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超声检查 多普勒 彩色
下载PDF
综合影像学评价中华小型猪慢性心肌缺血 被引量:7
8
作者 唐翔 吕滨 +7 位作者 赵世华 唐跃 吕凤英 方纬 陆敏杰 鲁锦国 陈雄彪 蒋世良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421-424,共4页
目的评价多排探测器螺旋CT(MDCT)、磁共振成像(MRI)、单光子发射型体层摄影术(SPECT)对中华小型猪慢性心肌缺血模型的显示效果。方法中华小型猪6只,接受MDCT扫描1次后,在前降支近段放置Ameroid环,当日行MDCT、MRI扫描。术后第2、27天再... 目的评价多排探测器螺旋CT(MDCT)、磁共振成像(MRI)、单光子发射型体层摄影术(SPECT)对中华小型猪慢性心肌缺血模型的显示效果。方法中华小型猪6只,接受MDCT扫描1次后,在前降支近段放置Ameroid环,当日行MDCT、MRI扫描。术后第2、27天再次行SPECT,28天完成冠状动脉造影(CAG)、MDCT、MRI,最后处死动物行病理检查。结果2只实验猪饲养中死亡,4只完成实验。病理显示3只实验猪有心内膜下梗死,1只无梗死。CAG显示3只实验猪狭窄>50%。MDCT的动脉期减低区域、MRI的首过减低区域以及SPECT的减低区域均与TTC染色显示的梗死区域一致。MDCT测得术后28天的ESV高于术前与术后当日(P<0.05),其余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MRI测得EDV术后28天高于术后当日(P<0.001),其余各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MDCT测得的SV、EDV均值均高于MRI(P均<0.05);二者测得的ESV与EF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前、术后当日、术后28天左心室前壁动脉期CT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0.274,P=0.011)。结论MDCT动脉期、MRI首过灌注、SPECT显示的左心室前壁灌注减低与TTC染色梗死心肌相对应。心肌缺血后CT值减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体层摄影术 发射型计算机 单光子 雏型 心肌缺血
下载PDF
磁共振在复合和复杂先天性心脏病“一站式”检查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9
作者 吕建华 陆敏杰 +10 位作者 赵世华 蒋世良 张戈军 张岩 凌坚 闫朝武 刘琼 王浩 吕秀章 安靖 金利新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864-1868,共5页
目的探讨MRI在先天性心脏病复杂和复合畸形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例复杂和复合先天性心脏病患者接受MR检查,无线矢量心电门控及屏气或自由呼吸下采用快速自旋回波序列和梯度回波序列(FLASH)并结合TSENSE及TREAT技术,对心血管解剖形态、... 目的探讨MRI在先天性心脏病复杂和复合畸形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例复杂和复合先天性心脏病患者接受MR检查,无线矢量心电门控及屏气或自由呼吸下采用快速自旋回波序列和梯度回波序列(FLASH)并结合TSENSE及TREAT技术,对心血管解剖形态、功能等各方面进行综合评价,并与超声心动图和(或)X线心血管造影结果对比。结果按主要畸形分类:右心室双出口11例,单心室3例,矫正型大动脉错位2例、心内膜垫缺损、肺动脉闭锁、主动脉弓离断及主动脉缩窄各1例。MRI与X线造影的诊断符合率为95.00%,超声与X线造影的符合率为75.00%。结论 MRI结合多种新技术可对复杂和复合先天性心脏病进行解剖形态、运动功能等方面的全面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缺损 先天性 磁共振成像 血管造影术 超声心动描记术
下载PDF
双源CT术前定量分析肺动脉闭锁患者固有肺动脉及体肺侧支 被引量:12
10
作者 殷磊 吕滨 +7 位作者 韩磊 白桦 金敬琳 徐仲英 张戈军 杜瑞宾 蒋世良 戴汝平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084-1087,共4页
目的评价双源CT(DSCT)术前定量评估先天性心脏病肺动脉闭锁患者肺动脉及体肺侧支发育的价值。方法 20例肺动脉闭锁伴室间隔缺损(PA-VSD)患者同期接受DSCT、心血管造影(CA)和超声心动图检查(ECHO),以临床诊断为标准,对照分析3种检查对各... 目的评价双源CT(DSCT)术前定量评估先天性心脏病肺动脉闭锁患者肺动脉及体肺侧支发育的价值。方法 20例肺动脉闭锁伴室间隔缺损(PA-VSD)患者同期接受DSCT、心血管造影(CA)和超声心动图检查(ECHO),以临床诊断为标准,对照分析3种检查对各种心脏畸形的检出率;着重对照同一患者肺动脉和体肺侧支相同位置的DSCT和CA测量值,并分别计算相应McGoon比值、肺动脉指数(PAI)和总体新生肺动脉指数(TNPAI)比值,对结果进行对照研究。结果本组患者各种心脏畸形共55处,其中DSCT检出52处(94.55%),ECHO检出43处(78.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体肺侧支DSCT检出14例(共37支),CA检出13例(32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00)。肺动脉融合部DSCT检出16例,CA检出10例(P=0.047);DSCT和CA测量肺动脉、体肺侧支及膈水平胸主动脉直径的定量比较具有高度相关性(r=0.95~0.98,P<0.01);相应McGoon比值(DSCT:1.18±0.60;CA:1.23±0.64)、PAI[DSCT:(130.96±99.38)mm2/m2;CA:(140.91±107.87)mm2/m2]和TNPAI[DSCT:(160.31±125.62)mm2/m2;CA:(169.14±122.81)mm2/m2]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在无需获取压力等血流动力学资料的情况下,DSCT结合多普勒超声能够初步取代CA,成为肺动脉闭锁患者术前常规检查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动脉闭锁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血管造影术
下载PDF
房间隔缺损合并心房颤动患者介入封堵术后随访研究 被引量:8
11
作者 杨延坤 郑宏 +10 位作者 徐争鸣 孙鑫 蒋世良 徐仲英 赵世华 张戈军 胡海波 金敬琳 吕建华 兰天 杨帆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385-387,共3页
目的探讨房间隔缺损(ASD)合并心房颤动(AF)患者介入封堵术后AF的预后与管理。方法2010年7月—2013年5月收治ASD合并AF患者24例,行介入封堵治疗。术前及术后1 d行心电图、胸部X线片、超声心动图检查,所有患者均针对AF情况进行电话随访或... 目的探讨房间隔缺损(ASD)合并心房颤动(AF)患者介入封堵术后AF的预后与管理。方法2010年7月—2013年5月收治ASD合并AF患者24例,行介入封堵治疗。术前及术后1 d行心电图、胸部X线片、超声心动图检查,所有患者均针对AF情况进行电话随访或来院随访。结果 24例患者均封堵成功,所有AF心律均未转为窦性心律,1例患者AF转为心房扑动,1例术前行AF导管消融术患者术后AF复发。1例术后服用华法林期间发生胃出血,自行停药3 d后发生脑梗死死亡。24例患者中有5例(20.8%)未口服任何抗凝药物,7例(29.2%)口服阿司匹林,仅11例(45.8%)口服华法林抗凝治疗。结论ASD合并AF患者封堵术后AF自行转复率低,对术后抗凝情况要进行严格规范和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房间隔缺损 心房颤动 介入封堵 华法林
下载PDF
心肌致密化不全患者的常规心电图及心律失常分析 被引量:6
12
作者 许海燕 方丕华 +2 位作者 赵世华 程怀兵 邓晶萍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478-480,共3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心肌致密化不全患者的体表心电图异常改变和心律失常发生情况。方法选择心肌致密化不全患者103例,对体表心电图、动态心电图及心律失常进行分析。结果 101例(98.1%)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电图异常。窦性心律91例(88.3%),... 目的回顾性分析心肌致密化不全患者的体表心电图异常改变和心律失常发生情况。方法选择心肌致密化不全患者103例,对体表心电图、动态心电图及心律失常进行分析。结果 101例(98.1%)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电图异常。窦性心律91例(88.3%),持续心房颤动12例(11.7%)。患者多表现P波异常、各种传导阻滞、QRS波起始切迹(类△波)、终末切迹、R波递增不良、异常Q波、ST段下移、T波双向、倒置。患者以室性心律失常多见,室性期前收缩占58.3%,室性心动过速占50.5%,4例发生心室颤动。结论体表心电图是心肌致密化不全的重要异常表现之一,主要特征表现为P波异常、各种传导阻滞、QRS波起始切迹(类△波)、终末切迹、异常Q波及ST-T改变。心律失常类型多样,以室性心律失常多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疾病 心力衰竭 心律失常 心性 血栓栓塞 超声心动描记术
下载PDF
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109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赵龙 徐仲英 +6 位作者 朱宪明 刘志平 高荣 张玉龙 郭俊晓 李淑珍 任杰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14年第3期349-351,共3页
中国每年新出生先天性心脏病(CHD)患儿约15万例。自从1984年在中国开展首例CHD介入治疗以来.随着介入技术的提高、国产器材的应用及经验的不断积累.CHD介入治疗得到了迅速发展。现将本院开展的CHD介入治疗109例分析报告如下。
关键词 心脏病介入治疗 先天性心脏病 临床分析 CHD 介入技术 中国
下载PDF
卵圆孔未闭经导管封堵术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评价 被引量:5
14
作者 杨延坤 郑宏 +7 位作者 蒋世良 徐仲英 赵世华 张戈军 李世国 金敬琳 兰天 杨帆 《心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 2014年第4期23-26,共4页
目的探讨经导管卵圆孔未闭(PFO)封堵术的临床疗效,并对其安全性进行评价。方法回顾2010年2月至2014年5月于我院行PFO封堵术35例,收集临床资料并对所有患者进行随访。结果封堵成功31例(88.6%),其中合并不明原因脑卒中史26例(有1例同时合... 目的探讨经导管卵圆孔未闭(PFO)封堵术的临床疗效,并对其安全性进行评价。方法回顾2010年2月至2014年5月于我院行PFO封堵术35例,收集临床资料并对所有患者进行随访。结果封堵成功31例(88.6%),其中合并不明原因脑卒中史26例(有1例同时合并偏头痛发作),合并单纯先兆性偏头痛者3例,合并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2例,所有患者术后均无脑梗死病史,3例先兆型偏头痛者中2例术后6个月头痛消失,1例明显减轻,2例TIA中1例术后无再发,1例术后3个月内发作3次,之后无再发。结论 PFO经导管封堵术对不明原因的脑卒中和先兆性偏头痛的二级预防是一项安全有效的技术,但仍需要严格把握介入治疗的适应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圆孔 未闭 卒中 偏头痛 封堵术
下载PDF
左心室巨大假性室壁瘤1例
15
作者 万俊义 赵世华 +2 位作者 蒋世良 李世国 闫朝武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2010年第2期208-208,共1页
关键词 室壁瘤 假性 心室
下载PDF
比较外科手术与介入封堵术治疗室间隔缺损修补术术后残余瘘 被引量:6
16
作者 张云涛 郭立新 金敬琳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2012年第7期520-522,共3页
目的比较再次外科手术与介入封堵术治疗室间隔缺损(VSD)修补术术后残余瘘的疗效。方法 25例VSD患者经外科修补术后出现残余瘘。将其随机分为再次手术组(10例)与介入治疗组(15例)。对再次手术组患者在全身麻醉、浅低温体外循环下行心内... 目的比较再次外科手术与介入封堵术治疗室间隔缺损(VSD)修补术术后残余瘘的疗效。方法 25例VSD患者经外科修补术后出现残余瘘。将其随机分为再次手术组(10例)与介入治疗组(15例)。对再次手术组患者在全身麻醉、浅低温体外循环下行心内直视手术修补残余瘘;对介入治疗组行介入封堵术。结果再次手术组中9例治愈,1例术后出现残余瘘;介入治疗组中14例治愈,1例因缺损过大未封堵成功,改行外科手术。两组患者均无死亡。介入治疗组住院天数、费用均少于再次外科手术组(均P<0.01)。结论治疗VSD外科修补术后残余瘘时,应根据患者情况具体分析,条件适当时首选介入封堵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间隔缺损 残余瘘 外科手术 介入治疗
下载PDF
中国人心脏房室腔内径及左右心室功能正常参数的MRI研究 被引量:37
17
作者 陆敏杰 赵世华 +12 位作者 蒋世良 尹刚 张岩 凌坚 刘琼 韦云青 闫朝武 吕建华 祁晓鸥 程怀兵 马宁 安靖 Renate Jerecic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924-928,共5页
目的使用MRI测量中国正常成人心脏各房室腔内径及心功能参数。方法共269名正常志愿者,无线矢量心电门控下,采用单次激发半傅立叶快速自旋回波与真实稳态自由进动序列,分别获得标准心脏各长轴及短轴切面二维体层及电影图像。由2名医... 目的使用MRI测量中国正常成人心脏各房室腔内径及心功能参数。方法共269名正常志愿者,无线矢量心电门控下,采用单次激发半傅立叶快速自旋回波与真实稳态自由进动序列,分别获得标准心脏各长轴及短轴切面二维体层及电影图像。由2名医师独立分析MRI,分别测量心脏各房室腔径线及心功能后处理分析,获得包括射血分数(EF)、舒张末容积(EDV)、收缩末容积(ESV)及心肌质量(CM)等心功能参数。男性与女性相对应参数做非配对的t检验。结果所有志愿者均完成MR扫描,平均扫描时间(15±3)min。心脏各房室腔主要参数为:左心房前后径(2.87±0.77)cm,右心房径(垂直于房间隔,3.61±0.57)cm,左心室舒张末横径(4.97±0.52)cm,右心室舒张末横径(2.65±0.48)cm,心功能主要参数为:左心室EF(60.62±7.08)%、EDV(128.27±32.16)ml、ESV(46.02±15.72)ml、CM(82.97±24.03)g;右心室EF(47.73±6.50)%、EDV(115.37±26.71)ml、ESV(67.7±21.07)m1、CM(48.24±13.42)g。除左心室ESV(P:0.144)、EDV指数(P:0.714)、ESV指数(P=0.113)、心脏指数(P=0.199)及右心室EF值(P=0.296)和ESV指数(P=0.093)男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其余各指标性别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MRI以其高度的可重复性可获得正常中国人心脏形态与功能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室功能 磁共振成像 研究对象
原文传递
解读美国《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专家共识》,客观评价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21
18
作者 吕滨 张兆琪 张立仁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903-907,共5页
2004年64排CT用于临床冠状动脉成像,标志着CT已经开始常规用于冠心病的诊断。2010年美国心脏病学院基金会(ACCF)联合美国放射学院(ACR)、美国心脏协会(AHA)、北美心血管影像协会(NASCI)、动脉粥样硬化影像与预防协会(SAIP)... 2004年64排CT用于临床冠状动脉成像,标志着CT已经开始常规用于冠心病的诊断。2010年美国心脏病学院基金会(ACCF)联合美国放射学院(ACR)、美国心脏协会(AHA)、北美心血管影像协会(NASCI)、动脉粥样硬化影像与预防协会(SAIP)、血管造影和介入学会(SCAI)及心血管CT协会(SCCT)共同发布了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oronarycomputed tomographic angiography,CCTA)专家共识(以下简称共识),并分别在美国心脏协会(AHA)和美国心脏病学院(ACC)主办的期刊Circulation和JACC上发表,显示了该共识的权威性和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血管成像 冠状动脉成像 美国放射学院 临床价值 专家 美国心脏协会 美国心脏病学院 心血管影像
原文传递
2009年第95届北美放射学年会心脏CT设备和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9
作者 吕滨 张兆琪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559-560,共2页
2009年第95届北美放射学会(RSNA)年会主题是“quality counts”,可以理解为“重视质量”,并提出了“质量”(quality)和“量化”(quantitation)是未来放射学临床应用的方向。心脏CT仍然是今年RSNA的关注点和亮点。各厂家CT设备... 2009年第95届北美放射学会(RSNA)年会主题是“quality counts”,可以理解为“重视质量”,并提出了“质量”(quality)和“量化”(quantitation)是未来放射学临床应用的方向。心脏CT仍然是今年RSNA的关注点和亮点。各厂家CT设备和软件不断推陈出新,心脏检查的图像质量和低剂量是今年格外关注的焦点。下面就CT设备新技术的成像能力和临床研究进展做一简单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美放射学会 2009年 CT设备 心脏检查 年会 QUALITY 图像质量 临床应用
原文传递
双源CT前瞻性心电门控对较高心率患者冠状动脉成像的准确性研究 被引量:27
20
作者 孙明利 吕滨 +10 位作者 吴润泽 韩磊 刘刚 于方方 侯志辉 高扬 李世国 蒋世良 戴汝平 杨跃进 乔树宾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436-440,共5页
目的评价双源CT(DSCT)前瞻性心电门控对较高心率(HR)冠状动脉成像图像质量及诊断冠心病(CAD)的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03例连续患者的有创冠状动脉造影(ICA)和DSCT前瞻性心电门控冠状动脉成像资料,根据患者DSCT扫描时的心率分... 目的评价双源CT(DSCT)前瞻性心电门控对较高心率(HR)冠状动脉成像图像质量及诊断冠心病(CAD)的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03例连续患者的有创冠状动脉造影(ICA)和DSCT前瞻性心电门控冠状动脉成像资料,根据患者DSCT扫描时的心率分成3组,低心率组[〈60次/min(bpm)]34例、中等心率组(60~70bpm)36例和较高心率组(HR〉70bpm)33例。分析各组DSCT冠状动脉成像的图像质量(1~4分),以ICA为金标准,评价不同心率下DSCT前瞻性心电门控诊断CAD(狭窄≥50%)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差异性用Х^2检验。结果共1648个冠状动脉节段中的1580个(95.9%)能够满足诊断的图像质量要求,低、中、较高心率3组图像质量评分分别为(3.1±0.3)、(3.1±0.3)和(3.0±0.4)分(Х^2=2.80,P〉0.05)。各组诊断CAD的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82.8%(77/93)和98.4%(428/435),88.3%(91/103)和98.7%(442/448),80.3%(57/71)和98.6%(424/430)(Х^2值分别为0.69和0.13,P值均〉0.05)。总体ROC曲线下面积为0.94(95%可信区间为0.92~0.96),平均有效辐射剂量为(3.60±1.60)mSv。结论DSCT前瞻性心电门控能够用于较高心率患者的冠状动脉成像,与较低心率组在诊断CAD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率 冠状血管造影术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诊断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