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自体骨髓单个核细胞移植对小型猪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
1
作者 李崇剑 高润霖 +8 位作者 杨跃进 胡奉环 杨伟宪 尤士杰 宋来凤 阮英茆 乔树宾 陈纪林 陈在嘉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86-90,I0004,共6页
目的研究自体骨髓单个核细胞(BM-MNC)移植对小型猪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心功能和梗死心肌的作用。方法结扎法建立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的16头小型猪,随机分为BM-MNC移植组(n=9)和磷酸盐缓冲液对照组(n=7),分别经冠状动脉移植(3.54... 目的研究自体骨髓单个核细胞(BM-MNC)移植对小型猪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心功能和梗死心肌的作用。方法结扎法建立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的16头小型猪,随机分为BM-MNC移植组(n=9)和磷酸盐缓冲液对照组(n=7),分别经冠状动脉移植(3.54±0.90)×108个BM-MNC细胞或磷酸盐缓冲液,对比移植4周时超声心动图、血液动力学、新生血管密度和心肌梗死面积的变化。结果BM-MNC组在细胞移植4周后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室间隔、侧壁、前间壁厚度、心输出量和+dp/dtmax与细胞移植前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对照组在细胞移植4周后,LVEF显著降低,室间隔、侧壁、前间壁显著变薄,心输出量和+dp/dtmax显著降低(P均<0.05)。舒张功能的指标在细胞移植前后各组变化不明显(P>0.05)。BM-MNC组缺血再灌注区的小血管数目为(13.39±6.96)个/高倍视野,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50±1.90)个/高倍视野(P<0.05)。BM-MNC组总心肌梗死面积和心肌梗死百分比均较对照组显著减少(P<0.05)。结论缺血再灌注区移植的BM-MNC可增加移植区新生小血管数目,减少心肌梗死面积,对改善心脏收缩功能起到一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再灌注损伤 骨髓单个核细胞 移植
下载PDF
心肌扩张型心脏病的病理形态特征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7
2
作者 吕凤英 宋来凤 +9 位作者 刘蕾 赵红 王红月 李莉 王琳琳 王清峙 司文学 张连庄 李晓惠 赵然旭 《中华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796-800,共5页
目的探讨单纯心壁病损造成的心脏扩张者的病理形态特征及其意义。方法收集2004年6月至2006年8月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60例心脏移植的受体心脏在离体后立即进行了肉眼观察、测量和摄影记录,并进行了全面的组织... 目的探讨单纯心壁病损造成的心脏扩张者的病理形态特征及其意义。方法收集2004年6月至2006年8月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60例心脏移植的受体心脏在离体后立即进行了肉眼观察、测量和摄影记录,并进行了全面的组织病理学观察。以其中40例单纯心壁病损造成的心脏扩张者进行临床-病理对照分析,并观察其形态特点。结果 40例单纯心壁病损造成的心脏扩张者中21例(52.5%)为原发性扩张型心肌病,9例(22.5%)为致心律失常性右心室心肌病,6例(15.0%)为缺血性心肌病,其余的4例(10.0%)为局灶性心肌致密化不全、巨细胞性心肌炎和特异性心肌病中的酒精性心肌病和高血压性心肌病。40例中临床诊断与病理诊断不符15例(37.5%),不相符率较高的依次为致心律失常性右心室心肌病(7/9)、缺血性心肌病(5/6)和巨细胞性心肌炎(1/1)。不相符的这几种病的原临床和影像学诊断都是扩张型心肌病。致心律失常性右心室心肌病、缺血性心肌病、心肌致密化不全和巨细胞性心肌炎都有特征性的病理形态表现,酒精性心肌病和高血压性心肌病等的病理诊断需要参考临床病史。该组病例没有观察到慢性心肌炎样病变发展成扩张型心肌病的形态学迹象。结论进行心脏移植病例受体心脏的病理学检查有利于提高心脏病的临床和影像诊断的正确率,病理形态检查是不可忽视的重要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病 心脏扩大 病理学 临床
原文传递
单纯右心感染性心内膜炎18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6
3
作者 王鹏 谭慧琼 +1 位作者 熊长明 赵红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42-345,共4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18例单纯右心感染性心内膜炎(RSIE)的临床特点,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水平。方法对2005年8月至2009年2月于我院住院治疗的18例RSIE患者的临床及流行学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18例RSIE,占同时期住院的感染性心内膜炎... 目的回顾性分析18例单纯右心感染性心内膜炎(RSIE)的临床特点,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水平。方法对2005年8月至2009年2月于我院住院治疗的18例RSIE患者的临床及流行学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18例RSIE,占同时期住院的感染性心内膜炎总数的7.23%(18/249)。基础病因中先天性心脏病居首位,占76.5%(14/18),其中室间隔缺损最为常见;心脏手术后3例,均于术后早期(〈60d)发生RSIE;无基础心脏病1例,但有大剂量糖皮质激素应用史。发热(〉1周)是最常见的临床表现(100%,18/18),细菌性肺动脉栓塞5例,是最常见的并发症。血培养阳性率偏低(38.9%,7/18),金黄色葡萄球菌是最常见致病菌(4/7)。18例(100%)经胸超声心动图均有阳性发现,其中17例发现赘生物共22处,13处发生于三尖瓣。本组患者无院内死亡,未愈出院2例,好转10例,治愈6例;平均住院(22.0±18.9)d。结论本组患者的基础病因以先天性心脏病占有很大比例,而非先天性心脏病RSIE多为院内获得性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是RSIE最常见的致病菌。超声心动图是诊断IE的重要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内膜炎 细菌性 葡萄球菌 金黄色 超声心动描记术
原文传递
磁共振成像对猪不同心脏状态下经冠状动脉干细胞移植后体内再分布的评价 被引量:2
4
作者 陆敏杰 赵世华 +10 位作者 宋鹏 蒋世良 刘琼 闫朝武 张岩 凌坚 程怀兵 马宁 尹刚 王琳琳 唐跃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014-1018,共5页
目的 探讨磁共振成像在停跳与不停跳两种心脏状态下,对猪心肌梗死模型经冠状动脉注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后全身各主要脏器干细胞早期再分布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用带球囊导管经股动脉选择性插管至雌猪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在第二对角支的近端... 目的 探讨磁共振成像在停跳与不停跳两种心脏状态下,对猪心肌梗死模型经冠状动脉注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后全身各主要脏器干细胞早期再分布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用带球囊导管经股动脉选择性插管至雌猪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在第二对角支的近端将球囊扩张90 min建立急性心肌梗死模型.模型建立后7 d,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不停跳心脏细胞移植组(不停跳组,n=6)与对照组(n=6),停跳心脏细胞移植组(停跳组,n=6)与对照组(n=6).超顺磁氧化铁颗粒(SPIO)标记的干细胞移植3 d后,行磁共振T2*WI示踪检查.取动物心、肝、脾、肺、肾脏的标本,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雄性细胞特异性的SRY基因,切片进行普鲁士蓝染色,观察细胞在体内的分布和形态.结果 除肾脏外,心、脾、肝中干细胞移植组T2*值较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但移植组在不同心脏状态下不停跳组与停跳组心肌T2*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7.81±2.03)ms比(-6.56±1.72)ms,P>0.05],而不停跳组脾脏及肝脏的T2*值明显低于停跳组[脾脏:(-16.72±2.83)ms比(-22.18±3.98)ms,P<0.01,肝脏:(-2.40±0.44)ms比(-5.32±3.40)ms,P<0.05],在肾脏中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RY基因在不停跳组及停跳组的脾脏及肝脏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病理学检查见移植细胞呈普鲁士蓝染色阳性.结论 干细胞SPIO标记后,磁共振成像可以作为方便而有效的手段在移植早期活体示踪干细胞,评价其在体内的分布情况.经冠状动脉途径注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后,许多细胞流向心脏以外的器官,尤其是脾脏.心脏停跳与不停跳状态下经冠状动脉注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干细胞在心脏的滞留无明显差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磁共振成像 干细胞移植 体外循环
原文传递
细胞外信号调节蛋白激酶在一氧化氮对心肌缺血再灌注后保护及抗凋亡的作用 被引量:2
5
作者 魏以桢 李巅远 +1 位作者 赵红 李汉美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946-948,共3页
目的 探讨细胞外信号调节蛋白激酶(ERK)是否在整体器官和活体水平参与一氧化氮(NO)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的心脏保护和抗细胞凋亡过程及其与NO的相互作用机制.方法 小鼠离体心脏灌注模型全心脏缺血20min,再灌注120min.再灌注期间... 目的 探讨细胞外信号调节蛋白激酶(ERK)是否在整体器官和活体水平参与一氧化氮(NO)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的心脏保护和抗细胞凋亡过程及其与NO的相互作用机制.方法 小鼠离体心脏灌注模型全心脏缺血20min,再灌注120min.再灌注期间分别用空白对照剂或NO供体(SNAP,10μmoL/L)治疗.用选择性MEK1/2(MEK1/2是激活ERK1/2的上游激酶)阻断剂U0126(1μmol/J L)预治疗(于缺血前10min).结果 用SNAP治疗组表现出明显的心肌保护作用,表现为心肌细胞凋亡减少(TUNEL和Caspase-3活性,P〈0.01)和心功能提高(P〈0.01).此外,SNAP组和对照剂组比较,2.5倍的激活ERK. U0126完全阻断了SNAP诱导的ERK激活,明显但不是完全阻断SNAP的心脏保护作用.结论 NO在缺血再灌注心脏中的抗凋亡和心脏保护机制,部分是通过激活ERK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氧化氮 ERK 心肌缺血 再灌注损伤 脱噬作用
原文传递
心脏瓣膜海绵状淋巴管瘤三例 被引量:1
6
作者 赵红 李莉 +3 位作者 王琳琳 郭勇 王红月 宋来凤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127-1128,共2页
例1女性,66岁。40年前发现血压高,160/100mmHg(1mmHg=0.133kPa),常服复方降压片治疗。1998年8月凌晨突然憋醒,不能平卧,急诊测血压达170/110mmHg,
关键词 海绵状淋巴管瘤 心脏瓣膜 复方降压片 不能平卧 血压高 测血压
原文传递
MRI对急性心肌梗死后不同心脏状态下干细胞移植后体内再分布与疗效评价的动物实验研究
7
作者 陆敏杰 赵世华 +11 位作者 宋鹏 刘琼 蒋世良 张岩 闫朝武 程怀兵 马宁 尹刚 赵红 安靖 金利新 Jerricic Renata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678-684,共7页
目的探讨MRI在研究停跳与不停跳两种心脏状态下,经猪心肌梗死模型心肌注射骨髓间充质十细胞后全身各主要脏器(心、肝、脾、肾)干细胞的早期再分布及疗效评价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干细胞提取自雄性猪并用超顺磁性氧化铁标记。雌性猪制... 目的探讨MRI在研究停跳与不停跳两种心脏状态下,经猪心肌梗死模型心肌注射骨髓间充质十细胞后全身各主要脏器(心、肝、脾、肾)干细胞的早期再分布及疗效评价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干细胞提取自雄性猪并用超顺磁性氧化铁标记。雌性猪制成急性心肌梗死模型7d后数字表随机方法分为4组。第1组为心脏停跳细胞注射组(6只),体外循环后心脏停跳,超顺磁性氧化铁标记的干细胞(1×10^8)经心肌注入心肌梗死周边区。第2组为不停跳心脏细胞注射组(6只),相同的细胞在心脏跳动下经心肌注入心肌梗死周边区。第3组停跳心脏对照组(6只)和第4组不停跳心脏对照组(6只)中,相同剂量的生理盐水分别在停跳和不停跳状态下经心肌注入心肌梗死周边区。3d后,行MR T2*WI示踪和心功能检查。并取动物心、肝、脾、肺、肾的标本,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雄性细胞特异性的性别决定区域(SRY)基因定量检查。统计学分析采用方差分析和t检验。结果第1—4组术前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分别为(56.8±5.3)、(54.8±6.8)、(57.4±4.3)和(56.8±2.8)ml,术后LVEDV分别为(65.2±5.2)、(63.2±3.7)、(60.2±4.7)和(62.2±4.4)ml,术前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分别为(33.5±7.6)、(32.3±5.3)、(33.5±3.6)和(32.7±4.6)ml,术后LVESV分别为(37.3±5.6)、(36.3±6.9)、(34.3±5.4)和(36.3±8.1)ml;术前左心室射血分数值(LVEF)分别为(42.3±7.2)%、(41.7±6.8)%、(41.8±8.6)%和(42.7±7.7)%,术后LVEF分别为(44.5±8.7)%、(43.1±7.4)%、(42.8±5.6)%和(43.3±8.4)%;术前心肌梗死面积(MI)分别为(6.5±2.1)、(6.4±1.9)、(6.5±2.5)和(6.4±2.6)cm。,术后M1分别为(6.4±2.3)、(6.2±2.6)、(6.3±2.5)和(6.4±2.8)cm^2,差异均尤统计学意义(术前P值均〉0.05,F值分别为0.277、0.066、0.066、0.003;术后P值均〉0.05,F值分别为1.137、0.182、0.021及0.008)。心脏中第1组较第2组T2*降低显著[(-22.3±2.2)和(-17.0±0.8)ms,t=-5.489,P〈0.01],而脾脏中第2组较第1组T2*值降低显著[(-7.7±0.7)和(-13.3±1.1)ms,t=9.055,P〈0.01],在肝脏及肾脏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肝脏t=-0.532,P〉0.05,肾脏t=-0.113,P〉0.05)。SRY基因和qRT—PCR结果,第1组及第2组心脏[(150±62)和(72±4)U/L]、脾脏[(131±1)和(233±17)U/L]及肝脏[(17±1)和(9±5)U/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t值分别为3.109、-13.286及3.492),病理学检查可以见移植细胞呈普鲁士蓝染色阳性,与MRI有很好的一致性。结论干细胞氧化铁颗粒标记后,MRI町以作为方便而有效的手段在移植早期活体示踪干细胞,评价其在体内的分布情况。在心脏停跳状态下经心肌注射骨髓间充质十细胞将更有利于细胞在心脏的滞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骨髓祖代细胞 氧化物 动物实验
原文传递
冠状动脉内移植自体骨髓单个核细胞和内皮祖细胞对小型猪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疗效比较
8
作者 李崇剑 高润霖 +8 位作者 杨跃进 胡奉环 杨伟宪 宋来凤 阮英茆 乔树宾 陈纪林 秦学文 陈在嘉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936-939,共4页
目的比较自体骨髓单个核细胞(BM—MNC)和内皮祖细胞(EPC)移植对小型猪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后修复梗死心肌和改善心功能的疗效。方法23头小型猪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分为BM—MNC组[(3.54±0.90)×10^8个细膨头,n=9]、... 目的比较自体骨髓单个核细胞(BM—MNC)和内皮祖细胞(EPC)移植对小型猪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后修复梗死心肌和改善心功能的疗效。方法23头小型猪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分为BM—MNC组[(3.54±0.90)×10^8个细膨头,n=9]、EPC组[(1.16±1.07)×10^7个细胞/头,n=7]以及对照组(n=7),比较细胞移植前以及移植4周时超声心动图、血液动力学和心肌梗死范围的变化。结果与移植前比较,移植4周时BM-MNC组、EPC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分别降低2%[(68±10)%比(66±7)%,P〉0.05]和0[(69±7)%比(69±8)%,P〉0.05],对照组则降低10%[(70±9)%比(59±7)%,P〈0.05],三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VEF、左室收缩末压(LVESP)、心输出量(CO)和左室等容收缩压力最大上升速率(+dp/dtmax)的变化值在BM—MNC组和EPC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显著小于对照组的变化值(P〈0.05)。舒张末压(LVEDP)和等容舒张压力最大下降速率(-dp/dtmax)在细胞移植前后各组变化不明显(P〉0.05)。EPC和BM—MNC移植的心肌梗死面积均小于对照组[心肌梗死面积百分比分别为[(4.1±0.6)%、(8.4±3.8)%和(11.4±3.2)%,均P〈0.05],EPC组较BM-MNC组有减小的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67)。结论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自体BM—MNC和EPC移植均可明显改善左室收缩功能,这种作用可能通过减小心肌梗死面积实现。移植EPC与BM-MNC改善心功能的疗效相当,但还需进一步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灌注损伤 干细胞 移植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