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临床治疗初探 被引量:112
1
作者 石岩 刘大为 +3 位作者 许大波 徐英春 陈民均 王辉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2007年第1期34-37,共4页
目的总结我院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PDR-Ab)感染的临床及实验室特点,分析不同抗菌药物对肺部感染的治疗效果,为治疗PDR-Ab感染提供参考资料。方法收集我院2004年2月至2005年3月间分离的PDR-Ab,对其临床特征、治疗及预后进行回顾性总结分... 目的总结我院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PDR-Ab)感染的临床及实验室特点,分析不同抗菌药物对肺部感染的治疗效果,为治疗PDR-Ab感染提供参考资料。方法收集我院2004年2月至2005年3月间分离的PDR-Ab,对其临床特征、治疗及预后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分离出77株,其中属定植菌者32株,属感染菌者45株(下呼吸道35株、血流性6株、胸腹腔引流液共3株、伤口分泌物1株)。下呼吸道为最常见的分离部位,占70.1%(54/77株)。β内酰胺酶检测显示90%产OXA-23型碳青霉烯酶。针对35例肺部感染者,19例应用头孢哌酮-舒巴坦联合米诺环素治疗,临床总有效率68.4%,细菌清除率42.1%,显示出其对PDR-Ab仍有一定疗效。培养阳性前机械通气时间(17.5 d和5.5 d)、是否存在混合细菌感染(100%和12.5%)及GCS评分(9.1±0.7和13,2±2.1)是影响细菌清除的因素。预后分析显示感染性休克、APACHEⅡ评分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OR分别为13.8,2.1。结论PDR-Ab引起的医院感染,根据我院分离株的耐药特点,头孢哌酮-舒巴坦联合米诺环素治疗下呼吸道感染具有一定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 头孢哌酮-舒巴坦 米诺环素 影响因素
下载PDF
耐头孢他啶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菌血症的危险因素及预后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10
2
作者 隆云 杜斌 +3 位作者 刘大为 刘宏忠 徐英春 谢秀丽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2002年第8期485-488,共4页
目的 :研究导致耐头孢他啶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菌血症的危险因素 ,以及影响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菌血症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北京协和医院 1997— 2 0 0 0年的 8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 ,记录大肠埃希菌及肺炎克雷... 目的 :研究导致耐头孢他啶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菌血症的危险因素 ,以及影响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菌血症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北京协和医院 1997— 2 0 0 0年的 8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 ,记录大肠埃希菌及肺炎克雷伯菌菌血症患者初次血培养阳性时的基本状况 ,包括急性生理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 (APACHE )、体征、基础疾病、免疫抑制治疗、实验室检查、有创操作及原发感染灶等 ,以及初次血培养结果、抗生素治疗、临床疗效及预后等方面情况。采用单因素分析及逻辑回归分析方法研究耐头孢他啶的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菌血症的危险因素及预后。结果 :85例患者中 2 3例对头孢他啶耐药 ,占 2 7.1% ;近期使用头孢菌素 30例患者中 13例、近期使用第三代头孢菌素 2 5例患者中 12例出现耐头孢他啶大肠埃希菌或肺炎克雷伯菌菌血症 ;近期使用头孢菌素 (13/ 30 ,P=0 .0 13) ,尤其是第三代头孢菌素 (12 / 2 5 ,P=0 .0 0 5 )是影响耐头孢他啶大肠埃希菌或肺炎克雷伯菌菌血症的危险因素 ;2 3例上述耐药菌菌血症中仅有 3例死亡 ,耐药菌菌血症不增加患者病死率 (3/ 2 3,P=0 .16 4 ) ;14例不适当抗生素治疗患者中 7例死亡 ,不适当抗生素治疗(7/ 14 ,P=0 .0 16 )能增加患者的病死率。结论 :第三代头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险因素 预后 耐头孢他啶菌菌血症 大肠埃希菌 肺炎克雷伯菌 抗生素 治疗 超广谱内酰胺酶 头孢菌素酶
下载PDF
ICU细菌耐药性监测 被引量:11
3
作者 李毅 杜斌 +1 位作者 陈德昌 刘大为 《北京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3-5,共3页
目的 了解综合性加强医疗单位 (ICU)院内感染的流行病学及细菌耐药性变化情况。方法 对 1995~ 2 0 0 0年北京协和医院 ICU的所有分离菌株进行分析。结果 耐苯唑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MRSA)和耐苯唑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 (MRSCo N)... 目的 了解综合性加强医疗单位 (ICU)院内感染的流行病学及细菌耐药性变化情况。方法 对 1995~ 2 0 0 0年北京协和医院 ICU的所有分离菌株进行分析。结果 耐苯唑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MRSA)和耐苯唑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 (MRSCo N)比例明显升高。革兰阴性菌分离株仍占多数 ,对第三代头孢菌素耐药率较高。结论 革兰阳性菌感染仍呈上升趋势 ,细菌耐药率明显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强医疗单位 抗生素 医院内感染 细菌耐药性
下载PDF
应激性心肌病1例分析 被引量:10
4
作者 石岩 刘大为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796-798,共3页
休克在重症患者中是很常见的,以往认为心源性休克多源自于急性冠状动脉事件,同时,感染性休克患者也可合并心肌抑顿,导致心源性休克。上述两种情况一旦出现,往往预后不良,但2007年初我们收治了1例心源性休克的患者,并不是由于急性心肌梗... 休克在重症患者中是很常见的,以往认为心源性休克多源自于急性冠状动脉事件,同时,感染性休克患者也可合并心肌抑顿,导致心源性休克。上述两种情况一旦出现,往往预后不良,但2007年初我们收治了1例心源性休克的患者,并不是由于急性心肌梗死或严重感染等情况所致,更富有戏剧性的是经过支持治疗,该患者的心脏功能在短期内完全恢复。经过文献回顾我们认为,患者应考虑合并了应激性心肌病,该疾病在重症医学领域少有报道,但由于此类患者的心脏功能经过积极干预可在短期内痊愈,此点不同于其他原因引起的心源性休克,故我们应提高对应激性心肌病的认识,早期诊断、积极干预,争取患者的良好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重病 休克 应激性心肌病
下载PDF
合并HIV感染对卡氏肺孢菌肺炎临床及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3
5
作者 石岩 刘大为 +1 位作者 徐英春 王澎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2007年第2期104-107,共4页
目的了解卡氏肺孢菌肺炎(PCP)的发病情况,合并HIV感染对其临床特点的影响,并分析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结果纳入2001—2005年间的PCP病例40例,其中HIV阴性者22例(55%)。HIV阴性者较合并HIV感染者病情更加严重,就诊时氧合指数... 目的了解卡氏肺孢菌肺炎(PCP)的发病情况,合并HIV感染对其临床特点的影响,并分析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结果纳入2001—2005年间的PCP病例40例,其中HIV阴性者22例(55%)。HIV阴性者较合并HIV感染者病情更加严重,就诊时氧合指数314±49对114.2±16.9,APACHEⅡ评分13.2±2.2对7.66±2.1,病死率72.7%对44.4%(P<0.05)。在HIV阴性者中,APACHEⅡ评分、发病至开始用药的时间、合并CMV、曲霉感染是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OR分别为3.1、4.3、3.7、20.7(P<0.05),而CD4细胞计数、激素和免疫抑制剂的累计或每日剂量、氧合指数间无差异。对于合并HIV感染者,死亡组与存活组仅APACHEⅡ评分差异显著,13.2±2.4对7.6±2.1(P=0.04)。结论合并HIV感染,对PCP的临床特点及预后有显著影响。随着免疫抑制剂的使用,HIV阴性人群中PCP的发病率显著增加;较合并HIV感染者该人群的临床进程更加凶险,我们应提高警惕,早期诊断、及时用药,同时注意对混合感染的筛查及治疗,以期提高感染的治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氏肺孢菌肺炎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免疫抑制
下载PDF
多器官功能衰竭 被引量:5
6
作者 邵孝鉷 马遂 《北京医学》 CAS 北大核心 1991年第3期153-156,共4页
一、什么是多器官功能衰竭(Multiple Organ Failure,MOF)? MOF并不是一个器官以上的器官功能衰竭,即不是简单的数字相加,而是一种完全不同的综合征。最初见于文献报道的是一位外科大夫Tilney(Ann Surg,1973;),他综述了18例腹主动脉破裂... 一、什么是多器官功能衰竭(Multiple Organ Failure,MOF)? MOF并不是一个器官以上的器官功能衰竭,即不是简单的数字相加,而是一种完全不同的综合征。最初见于文献报道的是一位外科大夫Tilney(Ann Surg,1973;),他综述了18例腹主动脉破裂急诊手术的病例。手术是成功的,但术后1个器官接1个器官地发生功能衰竭,多数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器官衰竭 病因
下载PDF
选择性抑制诱导型一氧化氮合成酶对内毒素性休克的影响
7
作者 刘大为 《医学信息》 1997年第6期41-41,共1页
选择性抑制诱导型一氧化氮合成酶对内毒素性休克的影响目的:了解一氧化氮(NO)在内毒素致感染性休克时所起的作用,及选择性抑制诱导型一氧化氮合成酶(iNOS)对感染性休克的治疗效果。方法:将公羊16只,随机分为2组,用内... 选择性抑制诱导型一氧化氮合成酶对内毒素性休克的影响目的:了解一氧化氮(NO)在内毒素致感染性休克时所起的作用,及选择性抑制诱导型一氧化氮合成酶(iNOS)对感染性休克的治疗效果。方法:将公羊16只,随机分为2组,用内毒素持续静脉注射诱发内毒素性休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毒素性休克 一氧化氮 选择性抑制 诱导型 合成酶 感染性休克 加强医疗科 血液动力学改变 北京协和医院 氧输送
下载PDF
中国开展成人体外膜肺氧合项目建议书 被引量:46
8
作者 侯晓彤 杨峰 +13 位作者 童朝晖 龙村 邱海波 陈静瑜 方强 黑飞龙 李欣 詹庆元 隆云 李斌飞 章晓华 李军 刘小军 孙兵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769-772,共4页
体外膜肺氧合(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ECMO)是一种高级生命支持形式,该技术能够代表一个国家、地区或医院的医疗水平。近年来ECMO技术在我国广泛开展,但该技术在快速普及期间可能遇到一些问题。本建议书代表一组国... 体外膜肺氧合(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ECMO)是一种高级生命支持形式,该技术能够代表一个国家、地区或医院的医疗水平。近年来ECMO技术在我国广泛开展,但该技术在快速普及期间可能遇到一些问题。本建议书代表一组国内在成人ECMO辅助技术方面积累了一定经验的ECMO专家,就目前国内开展ECMO技术的相关问题,如医疗单位的资质、人员和设备等方面提出相关建议,供致力于开展ECMO技术的医生、ECMO管理者、医疗单位以及相关医疗政策制定者参考,以促进我国ECMO技术的进一步规范化开展,并能够积极参与相关临床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膜肺氧合 循环支持 呼吸支持
原文传递
医院获得性感染的预防及细菌耐药的控制 被引量:8
9
作者 杜斌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10期719-720,共2页
关键词 医院获得性感染 预防 细菌耐药 控制 抗生素
原文传递
压力与容积指标在感染性休克合并心功能抑制时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3
10
作者 张宏民 刘大为 +5 位作者 王小亭 隆云 石岩 柴文昭 周翔 张青 《中华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01-204,共4页
目的对感染性休克患者进行临床研究,分析心功能抑制在感染性休克中的作用及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09年6月收治的77例感染性休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早期复苏后心排血指数(CI)分组,高CI组患者39例,低CI组患者38例,比... 目的对感染性休克患者进行临床研究,分析心功能抑制在感染性休克中的作用及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09年6月收治的77例感染性休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早期复苏后心排血指数(CI)分组,高CI组患者39例,低CI组患者38例,比较两组治疗达标率、诊断后28d病死率以及全心舒张末容积指数(GEDI)随中心静脉压(CVP)变化情况。结果(1)高CI组患者与低CI组患者年龄、急性生理及慢性健康评分(APACHE Ⅱ)、治疗达标率及诊断后28d病死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低CI组中,有16例患者的GEDI不随CVP上升而增加,而在高CI组只有6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低cI组中,GEDI不随CVP上升而增加的患者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ScvO2)和治疗达标率较低,动脉血乳酸和病死率较高,与GEDI随CVP上升而增加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GEDI与CVP的相关性可以作为反映感染性休克患者心功能变化的指标,尤其对于CI降低的患者,GEDI不随CVP上升而增加提示心功能抑制,且是预后不良的早期指标;高龄、APACHE Ⅱ评分高的感染性休克患者更易合并心功能抑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休克 脓毒性 心力衰竭 充血性 中心静脉压 全心舒张末容积指数
原文传递
急性弥散性血管内凝血65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1
11
作者 侯百东 潘家绮 +4 位作者 范连凯 高景利 赵永强 陈德昌 张之南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2期752-753,共2页
关键词 急性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诊断 治疗 肝素
原文传递
选择性抑制诱导型一氧化氮合成酶对内毒素性休克的影响 被引量:2
12
作者 刘大为 陈德昌 +4 位作者 邱海波 张海涛 杜斌 孔彬 晁彦公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1期813-817,共5页
了解一氧化氮(NO)在内毒素致感染性休克时所起的作用,及选择性抑制诱导型一氧化氮合成酶(iNOS)对感染性休克的治疗效果。方法将公羊16只,随机分为2组,用内毒素持续静脉注射诱发内毒素性休克。对照组在血液动力学改变达... 了解一氧化氮(NO)在内毒素致感染性休克时所起的作用,及选择性抑制诱导型一氧化氮合成酶(iNOS)对感染性休克的治疗效果。方法将公羊16只,随机分为2组,用内毒素持续静脉注射诱发内毒素性休克。对照组在血液动力学改变达到高峰时,开始静脉持续应用硫酸甲基异硫脲(SMT),观察血液动力学及氧输送等指标的动态改变。结果对照组在内毒素作用下出现与人感染性休克特点相同的高排低阻型血液动力学改变。实验组在应用SMT后,血压可回升至基础水平,心脏指数低于对照组(P<0.05),氧输送也随之下降;氧摄取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可高达40%±5%;肺循环阻力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最高可达71±16kPa·s/L。两组肠道粘膜pH值均随病程发展呈进行性下降趋势。结论SMT可提高内毒素性休克动物的血压及肺动脉压,提高组织的氧摄取能力,但减少心输出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染性休克 脓毒性 一氧化氮 血液动力学
原文传递
大鼠严重烧伤早期胃酸分泌功能改变的机制及其在急性胃粘膜损害防治中的意义 被引量:4
13
作者 朱立 杨宗诚 +1 位作者 黎鳌 陈德昌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CSCD 2000年第2期88-90,共3页
目的 研究严重烧伤早期胃酸分泌功能改变及其发生机制 ,探讨其在急性胃粘膜损害防治中的意义。方法 采用Wistar大鼠制作 3 0 %体表 (totalbodysurfacearea,TBSA)三度烧伤模型 ,对烧伤早期胃酸分泌功能、胃粘膜血流量和胃粘膜能荷进行... 目的 研究严重烧伤早期胃酸分泌功能改变及其发生机制 ,探讨其在急性胃粘膜损害防治中的意义。方法 采用Wistar大鼠制作 3 0 %体表 (totalbodysurfacearea,TBSA)三度烧伤模型 ,对烧伤早期胃酸分泌功能、胃粘膜血流量和胃粘膜能荷进行动态观察。结果 烧伤后 3h胃液量、胃液总酸度和总酸排出量均已显著低于对照组 (P <0 0 1) ,伤后 6h上述观察指标值继续下降 ,并于烧伤后 12h降至最低值 ,烧伤后 2 4~ 4 8h仍显著低于对照组。烧伤后胃粘膜血流量及胃粘膜能荷也显著减少 ,其变化趋势与胃酸分泌障碍一致。结论 大鼠严重烧伤后 ,胃粘膜血流量、能荷水平明显减少 ,胃酸分泌功能出现显著抑制。本研究提示 ,在严重烧伤诱发的急性胃粘膜损害发生中 ,胃粘膜缺血缺氧以及由其引起的能量代谢障碍 ,可能发挥主导和决定性作用。目前临床预防性使用的抗酸疗法 ,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于烧伤后尽快纠正胃粘膜缺血缺氧 ,可能是急性胃粘膜损害更为有效的防治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 胃粘膜 能量代谢 胃酸 大鼠
原文传递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严重低氧血症时的选择——肺复张治疗 被引量:1
14
作者 隆云 《中华医学信息导报》 2010年第16期19-20,共2页
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机械通气策略中,没有哪项治疗像肺复张一样,充满挑战和争议.合理应用肺复张可能达到戏剧性的效果,逆转严重的低氧血症,为救冶重症患者赢得时间.
关键词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严重低氧血症 肺复张 治疗 机械通气策略 合理应用 重症患者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