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种根管预备器械预备弯曲根管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万阔 杜德顺 +1 位作者 刘翠风 吴东辉 《现代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4期332-334,共3页
目的 比较三种根管预备器械预备后牙弯曲根管的临床情况 ,从而评价镍钛机动根管预备器械的临床应用前景。方法 研究对象为年轻下颌第一恒磨牙 30例 ,分别采用手动不锈钢器械、手动镍钛器械和机动镍钛器械进行根管预备 ,治疗前后分别... 目的 比较三种根管预备器械预备后牙弯曲根管的临床情况 ,从而评价镍钛机动根管预备器械的临床应用前景。方法 研究对象为年轻下颌第一恒磨牙 30例 ,分别采用手动不锈钢器械、手动镍钛器械和机动镍钛器械进行根管预备 ,治疗前后分别拍摄可高度重叠的X线片 ,通过计算机扫描和放大比较根管拉直情况以及根尖孔敞开、台阶和侧穿的发生率。并记录各组的操作时间和器械折断发生率。结果 对于低度弯曲的根管 ,不锈钢组比镍钛组更易造成根管拉直 (P <0 .0 1)。对于高度弯曲的根管来说 ,不锈钢组与镍钛组 ,相差更为明显 (P <0 .0 1)。治疗失败在各组均有发生 ,操作时间机动组比手动组要快 (P <0 .0 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管预备器械 临床应用 弯曲根管 发生率 临床研究 下颌 年轻 操作时间 放大 重叠
下载PDF
使用微焦点CT对四种根管预备器械根管预备效果的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万阔 李玉彬 +1 位作者 景权 刘翠凤 《北京口腔医学》 CAS 2005年第2期111-114,共4页
目的本文主要介绍了1种评价根管预备效果的新的方法———微焦点CT,并且利用这一方法比较了4种根管预备器械的预备效果。方法使用MCT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后扫描20颗离体牙,通过对断面的比较,分析根管预备过程中的治疗失败、器械的切割能... 目的本文主要介绍了1种评价根管预备效果的新的方法———微焦点CT,并且利用这一方法比较了4种根管预备器械的预备效果。方法使用MCT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后扫描20颗离体牙,通过对断面的比较,分析根管预备过程中的治疗失败、器械的切割能力和发生根管偏移的情况。结果58个实验根管中,12个根管发生了治疗失败,用来分析失误的图像清晰度良好。其中大锥度的机动镍钛器械的切割能力最高。不锈钢器械比镍钛器械更易造成根管偏移。结论各种器械使用时各有优缺点,使用微焦点CT以面积作为测量评价指标,是1种简单准确并且无创的评价根管预备效果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管疗法 微焦点CT 治疗失败 牙科器械
下载PDF
肌内注射氯氨酮咪达唑仑镇静技术在儿童牙科门诊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2
3
作者 万阔 景泉 吴东辉 《医学研究通讯》 2005年第9期61-63,共3页
目的提出一种新的儿童牙科治疗镇静技术并评价其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择需要进行小的牙科门诊手术(舌系带延长术和小外伤缝合术)2~7岁的儿童37人采用镇静技术,给予氯氨酮(3mg/kg),咪达唑仑(0.05mg/kg)。必要时再给氯氨酮(1mg/kg)。... 目的提出一种新的儿童牙科治疗镇静技术并评价其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择需要进行小的牙科门诊手术(舌系带延长术和小外伤缝合术)2~7岁的儿童37人采用镇静技术,给予氯氨酮(3mg/kg),咪达唑仑(0.05mg/kg)。必要时再给氯氨酮(1mg/kg)。术中术后观察心率、血压,呼吸频率,氧饱和度并记录药物副作用和评价患儿的治疗依从性。结果32名患儿在第一次注射后即取得了较好的镇静满意度。另外5名患儿在进行第2次注射后也取得了成功。一般注射后5分钟药物开始起效,持续时间大约半个小时,结论肌内注射氯氨酮和咪达唑仑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儿童牙科镇静技术。这一技术因其效果良好和易于推广而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氨酮 咪达唑仑 牙科治疗焦虑 儿童牙科 牙科门诊 肌内注射 手术中 镇静 药物副作用 舌系带延长术
下载PDF
组织蛋白酶D在胃癌及癌前病变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3
4
作者 李鹏 史成章 +1 位作者 张韬 李继昌 《实用癌症杂志》 2000年第6期591-592,619,共3页
目的 探讨组织蛋白酶D(CD)在胃癌发生和转移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 P法检测 18例浅表性胃炎、14例萎缩性胃炎伴肠化、16例不典型增生及 5 4例胃癌组织中CD的表达。结果 除不典型增生外 ,随着胃粘膜病变程度的加重 ,CD阳性表... 目的 探讨组织蛋白酶D(CD)在胃癌发生和转移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 P法检测 18例浅表性胃炎、14例萎缩性胃炎伴肠化、16例不典型增生及 5 4例胃癌组织中CD的表达。结果 除不典型增生外 ,随着胃粘膜病变程度的加重 ,CD阳性表达率呈逐渐增高的趋势 ,CD阳性表达率在进展期胃癌显著高于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 (P <0 .0 5 ) ;CD表达与胃癌浸润深度 ,淋巴结转移和临床病理 (TNM )分期密切相关。结论 CD生理功能失调和过度表达可能参与了胃癌的发生、浸润和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蛋白酶D 胃癌 癌前病变 肿瘤转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