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猕猴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急性肝损伤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潘兴华 庞荣清 +7 位作者 陈系古 刘建昆 何占龙 王惠萱 张步振 王鹤桦 杨勇琴 屈璐 《热带医学杂志》 CAS 2006年第3期247-250,共4页
目的探讨自体骨髓干细胞肝门静脉移植对猕猴急性肝损伤的治疗作用和为人类肝损伤治疗提供依据和方法。方法猕猴10只,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日皮下注射40%CCL40.8ml/kg,连续注射4d,经肝功能生化指标检测及肝穿组织病理学观察确认肝... 目的探讨自体骨髓干细胞肝门静脉移植对猕猴急性肝损伤的治疗作用和为人类肝损伤治疗提供依据和方法。方法猕猴10只,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日皮下注射40%CCL40.8ml/kg,连续注射4d,经肝功能生化指标检测及肝穿组织病理学观察确认肝损伤后,分离实验组猴的自体骨髓单个核细胞,按3×108细胞/kg将骨髓细胞植入肝门静脉,植入后60d进行肝功能相关指标检测及组织病理学观察。结果连续注射CCL44d后,血清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球蛋白(GLOB)(P<0.001),而总蛋白(TP)和白蛋白含量无变化(P>0.05),肝组织结构紊乱,大量肝细胞坏死,部分细胞变性,水肿,汇管区及周围有大量炎性细胞浸润。骨髓细胞肝门静脉移植后60d,血清AST、ALT活性和GLOB、BIL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TP、ALB、LDL含量高于对照组(P<0.05),病理组织学观察结构清楚,而对照组有纤维增生和肝细胞有脂肪变性。结论自体骨髓细胞肝门静脉移植能对猕猴急性肝损伤有明显治疗作用,可改善急性肝损伤猕猴的肝功能及组织结构,提示该方法可能对人类急性肝损伤有一定治疗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猕猴 肝损伤 骨髓干细胞 移植
下载PDF
猕猴自体骨髓CD133^+细胞肝门静脉移植治疗肝损伤的实验研究
2
作者 侯宝华 潘兴华 +5 位作者 庞荣清 和占龙 张步振 简志祥 孙建 区金锐 《热带医学杂志》 CAS 2006年第5期527-529,F0004,共4页
目的探讨自体CD133+细胞肝门静脉移植对猕猴肝损伤的治疗意义,为人类肝损伤治疗提供新技术。方法猕猴每日皮下注射40%CCL40.5ml/kg复制肝损伤模型后连续饲喂高脂饲料,经肝功能生化指标检测及肝穿组织病理学观察确认肝损伤后,免疫磁珠法... 目的探讨自体CD133+细胞肝门静脉移植对猕猴肝损伤的治疗意义,为人类肝损伤治疗提供新技术。方法猕猴每日皮下注射40%CCL40.5ml/kg复制肝损伤模型后连续饲喂高脂饲料,经肝功能生化指标检测及肝穿组织病理学观察确认肝损伤后,免疫磁珠法分离自体骨髓CD133+细胞,按3×105细胞/kg将细胞植入肝门静脉,植入后60d进行肝功能相关指标检测及组织病理学观察。结果连续注射CCL44d后,血清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球蛋白(GLOB)均显著升高,而总蛋白(TP)和白蛋白含量无变化(P>0.05),肝组织结构紊乱,部分肝细胞水肿、变性和坏死,汇管区及周围有大量炎性细胞浸润。第二次肝门静脉细胞移植后30d,血清AST、ALT活性和GLOB、BIL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TP、ALB、LDL含量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肝组织结构清楚,而对照组有部分纤维增生和肝细胞有脂肪变性。结论自体CD133+细胞肝门静脉移植能有效促进肝损伤修复和阻止猕猴肝损伤的发展,改善猕猴肝组织结构和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猕猴 肝损伤 骨髓干细胞 移植
下载PDF
猕猴肝纤维化模型建立与评价 被引量:10
3
作者 庞荣清 刘建昆 +6 位作者 何占龙 王惠萱 张步振 王鹤桦 杨勇琴 屈璐 潘兴华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6期1956-1958,共3页
目的:探讨灵长类动物肝纤维化模型制作方法,建立与人类肝纤维化更接近的动物肝纤维化模型.方法:猕猴10只,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每周皮下注射400mL/LCCl40.8mL/kg,连续10wk,同时辅以高脂饲料饲喂.注射CCl4后11wk,检测肝功相关... 目的:探讨灵长类动物肝纤维化模型制作方法,建立与人类肝纤维化更接近的动物肝纤维化模型.方法:猕猴10只,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每周皮下注射400mL/LCCl40.8mL/kg,连续10wk,同时辅以高脂饲料饲喂.注射CCl4后11wk,检测肝功相关的血清蛋白、血脂浓度及观察肝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实验组血清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球蛋白(GLO)、血清总胆固醇酯(TCH)、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LDL)、血清胆红素(TBIL)、血清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PCⅢ)、Ⅳ型胶原含量与对照组相比均显著升高(2017.1±244.5nkat/Lvs550.1±72.8nkat/L,1978.6±237.0nkat/Lvs488.9±55.2nkat/L,47.7±5.4g/Lvs41.5±6.1g/L.4.2±0.5mmol/Lvs3.3±0.4mmol/L,1.1±0.2nmml/Lvs0.5±0.1mmol/L,1.9±0.3mmol/Lvs1.4±0.2mmol/L,9.5±1.2μmol/Lvs6.3±0.8μmol/L,419.3±42.1μg/Lvs68.4±8.2μg/L,274.6±32.2μg/Lvs39.4±4.5μg/L,269.7±18.2μg/Lvs103.7±12.3μg/L,P<0.01),而总蛋白(TP)和白蛋白含量降低与对照组相比显著降低(74.3±8.4g/Lvs84.3±7.7g/L,34±4.3g/Lvs41.7±4.8g/L,P<0.01).纤维化动物肝组织显示,肝小叶间纤维增生,部分纤维细胞向肝细胞间延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猕猴 肝纤维化 模型 肝纤维化模型 谷丙转氨酶(ALT) Ⅲ型前胶原(PCⅢ) mol/L 血清谷草转氨酶 灵长类动物 高脂饲料饲喂
下载PDF
猴脑血管缺血模型复制及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 被引量:9
4
作者 潘兴华 贺斌 +6 位作者 庞荣清 刘力 和占龙 唐隆旺 李进领 张步振 陈系古 《热带医学杂志》 CAS 2006年第5期533-536,532,F0004,共6页
目的建立猕猴局灶性血管缺血性脑损伤模型,评价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脑损伤的疗效及临床治疗可行性。方法用导管介入法从股动脉将栓子输送至大脑中动脉使大脑中动脉分支动脉栓塞,诱发局灶性缺血性脑损伤,经CT扫描确认脑损伤及... 目的建立猕猴局灶性血管缺血性脑损伤模型,评价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脑损伤的疗效及临床治疗可行性。方法用导管介入法从股动脉将栓子输送至大脑中动脉使大脑中动脉分支动脉栓塞,诱发局灶性缺血性脑损伤,经CT扫描确认脑损伤及部位和行为学观察符合脑损伤要求。分离扩增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至第4代,于脑血管栓塞后30d,在CT引导下将4×108细胞/kg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到脑损伤部位,每月1次连续观察脑损伤面积及行为学变化。结果脑血管栓塞前造影明显可见左侧大脑中动脉血管树及其分支分布情况,栓塞后血管造影证实额颞区无血管显示,随后连续CT扫描见额颞叶区明显梗死灶,行为学观察可见血管栓塞对侧前后肢运动功能严重障碍。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后3个月可见脑损伤面积明显缩小,脑神经功能明显改善,半年后脑损伤面积进一步缩小,脑神经功能基本恢复正常。结论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有助于缺血性脑损伤结构修复和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缺血性脑损伤 移植
下载PDF
实验性猕猴1型糖尿病模型的建立及评价 被引量:5
5
作者 庞荣清 何占龙 +5 位作者 王惠萱 张步振 方伟 屈璐 周平 潘兴华 《中国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34-236,共3页
7~10岁健康猕猴15只,随机分为Ⅰ、Ⅱ、Ⅲ组,每组5只,分别按照100、125、150mg/kg的剂量一次性静脉注射链脲菌素,连续观察血糖、血浆C肽和胰岛素浓度的动态变化,观察期15周.结果:与注射链脲菌素前比较,注射后1周,Ⅰ组猕猴血糖浓度明显升... 7~10岁健康猕猴15只,随机分为Ⅰ、Ⅱ、Ⅲ组,每组5只,分别按照100、125、150mg/kg的剂量一次性静脉注射链脲菌素,连续观察血糖、血浆C肽和胰岛素浓度的动态变化,观察期15周.结果:与注射链脲菌素前比较,注射后1周,Ⅰ组猕猴血糖浓度明显升高,血浆C肽和胰岛素浓度显著下降(P<0.01),随后趋于正常水平,而Ⅱ、Ⅲ组猕猴血糖浓度明显升高并在随后的时间内持续维持在高水平,血浆C肽和胰岛素浓度持续维持在低水平(P<0.001),Ⅲ组动物至15周全部死亡.结论:按照125mg/kg的剂量一次性给猕猴静脉注射链脲菌素,可成功复制1型糖尿病动物模型,其维持高血糖和低胰岛素及C肽浓度至少15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动物模型 猕猴
下载PDF
静脉应用bFGF对兔缺血心肌血管新生的影响
6
作者 张小勇 谭强 +3 位作者 李易 光雪峰 马雁冰 陆映珠 《中国微循环》 2003年第4期224-226,共3页
目的探讨静脉给予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bFGF)对兔缺血心肌血管新生的影响。方法开胸结扎兔的冠状动脉左前降支 (LAD) ,制成急性心肌梗塞模型 ,动物被随机分为两组 :一为bFGF组 ,连续2周静脉内给予bFGF(100ug/kg) ;一为对照组 ,连续... 目的探讨静脉给予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bFGF)对兔缺血心肌血管新生的影响。方法开胸结扎兔的冠状动脉左前降支 (LAD) ,制成急性心肌梗塞模型 ,动物被随机分为两组 :一为bFGF组 ,连续2周静脉内给予bFGF(100ug/kg) ;一为对照组 ,连续2周静脉内给予生理盐水2ml。12周时 ,处死动物 ,通过组织学观察两组兔子缺血心肌的血管新生情况。结果bFGF组缺血心肌处的血管密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0.05)。结论静脉内连续2周给予bFGF(100ug/kg)无明显促进缺血心肌血管新生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心肌缺血 血管新生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