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药筋脉通对糖尿病大鼠背根神经节神经元超微结构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杨丹 梁晓春 +4 位作者 屈岭 吴群励 吴亚楠 石玥 戴威 《环球中医药》 CAS 2016年第6期654-658,共5页
目的观察中药筋脉通对链尿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诱导的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大鼠背根神经节(dorsal root ganglia,DRG)感觉神经元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18只,腹腔内注射STZ诱导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随机分为糖尿... 目的观察中药筋脉通对链尿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诱导的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大鼠背根神经节(dorsal root ganglia,DRG)感觉神经元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18只,腹腔内注射STZ诱导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随机分为糖尿病组、筋脉通组与牛磺酸组,每组6只大鼠,并设正常对照组6只。成模后每天1次灌胃给药,持续16周。药物干预16周后,用电子Von Frey仪检测机械痛阈值,取大鼠背根神经节,按常规方法制成切片后,在电镜下观察背根神经节神经元超微结构的病理学改变。结果糖尿病大鼠的机械痛阈值较正常组显著明显下降(P<0.01),背根神经节感觉神经元超微结构出现重度损伤,神经元细胞中线粒体数量显著减少(P<0.01),并且线粒体肿胀及空泡化比率、凋亡率显著升高(P<0.01);中药筋脉通可显著提高机械痛阈值(P<0.01),减轻神经元的损伤,提高神经元中线粒体的数量(P<0.05),并且降低线粒体的肿胀及空泡化比率及凋亡率(P<0.01),且中药筋脉通的疗效优于牛磺酸(P<0.01)。结论中药筋脉通对抑制糖尿病大鼠背根神经节感觉神经元及其线粒体超微结构的损伤而对糖尿病所致周围神经病变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背根神经节神经元 筋脉通 超微结构 线粒体
下载PDF
外周听觉改变致听皮质突触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亚基表达变化
2
作者 龙海珊 夏寅 +6 位作者 赵守琴 郑军 郭翠翠 范尔钟 金善哲 韩晔华 韩德民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628-631,共4页
目的观察听觉剥夺后重塑模型中听皮质突触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亚基(N-methyl-D-aspartate receptor subunit 2B,NR2B)表达变化。方法采用清洁级SD大鼠90只,分成听觉剥夺组、听觉剥夺后重塑组及对照组,Optiprep沉降梯度超速离心从初级... 目的观察听觉剥夺后重塑模型中听皮质突触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亚基(N-methyl-D-aspartate receptor subunit 2B,NR2B)表达变化。方法采用清洁级SD大鼠90只,分成听觉剥夺组、听觉剥夺后重塑组及对照组,Optiprep沉降梯度超速离心从初级听皮质提取高度纯化的突触体后,采用Western blotting蛋白质印迹检测技术对生后听觉剥夺14天组、28天组、42天组、听觉剥夺7天后再给予纯声暴露的各实验组听皮质突触体NR2B表达进行比较。结果听觉剥夺使生后14天组和28天组动物听皮层NR2B表达水平明显下降(P<0.05),听觉剥夺7天后再给予纯声暴露则又使NR2B表达水平明显提高(P<0.05),呈现双向调节趋势。听觉剥夺和纯声暴露对生后42天组成熟大鼠听皮层NR2B表达不再产生明显调节作用(P>0.05)。结论在大鼠生后发育关键期,听觉剥夺、可改变听皮层NMDA受体NR2B蛋白表达水平;为研究感觉功能发育可塑性机制提供了重要实验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 实验 大鼠 听觉皮层 受体 N-甲基-D天冬氨酸
下载PDF
银耳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功能和超微结构影响 被引量:4
3
作者 蒋铁男 张宇光 +3 位作者 牛惠生 张桂香 韩晔华 李志旺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1990年第3期104-104,共1页
巨噬细胞(MΦ)来源于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分布广泛,在机体抗肿瘤和抗感染过程中可能起着临视作用。这些细胞不仅具有吞噬活性,而且参与多种代谢、免疫和细胞生长调节过程(1)。在正常条件下,巨噬细胞处于休止状态,活性较低,但一经激活,在... 巨噬细胞(MΦ)来源于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分布广泛,在机体抗肿瘤和抗感染过程中可能起着临视作用。这些细胞不仅具有吞噬活性,而且参与多种代谢、免疫和细胞生长调节过程(1)。在正常条件下,巨噬细胞处于休止状态,活性较低,但一经激活,在形态、代谢和功能上均可出现显著的变化。活化的巨噬细胞对肿瘤细胞的溶解过程大致可以分为两个步骤:(1)巨噬细胞与肿瘤细胞紧密结合。(2)溶解肿瘤细胞(2)。一些药物如免疫增强剂等[3]也能激活MΦ。我们用银耳孢子提取物注射到小鼠腹腔,四天后观察到小鼠腹腔巨噬细胞体积增大,形态上有明显的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耳 小鼠 肿瘤 巨噬细胞 超微结构
下载PDF
神经棘红细胞增多症的临床及神经影像学特征 被引量:13
4
作者 周祥琴 关鸿志 +4 位作者 史向松 崔丽英 陈琳 韩烨华 任海涛 《中华神经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12-115,共4页
目的 分析神经棘红细胞增多症的临床及头颅影像学特征.方法 回顾分析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复习文献,周围血棘红细胞检测采用外周血涂片、红细胞盐水诱发实验和扫描电镜方法.结果 男性2例,女性6例;发病年龄10~35岁,平均发病年龄22岁,4... 目的 分析神经棘红细胞增多症的临床及头颅影像学特征.方法 回顾分析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复习文献,周围血棘红细胞检测采用外周血涂片、红细胞盐水诱发实验和扫描电镜方法.结果 男性2例,女性6例;发病年龄10~35岁,平均发病年龄22岁,4例以口面舌部肌张力障碍为首发突出症状,3例以四肢远端不自主运动为首发突出表现,且于发病过程中累及口面部肌张力;1例以帕金森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4例有癫痫发作,为全身强直阵挛发作.4例智力减退.6例肌张力低、腱反射低.8例患者外周血涂片光镜下7例棘红细胞增多,另1例外周血涂片正常,但红细胞盐水诱发实验和电镜下棘红细胞增多.所有患者肌酸激酶不同程度轻度升高.8例患者头颅MRI中,6例示不同程度侧脑室扩大,前角明显增宽;尾状核和豆状核萎缩.4例肌电图和神经传导速度检查,2例正常,2例示上、下肢神经源性损害,感觉纤维轴突受累为著.外周血棘红细胞检测:7例患者外周血涂片光镜下棘红细胞增多;8例红细胞盐水诱发实验阳性,2例电镜检查符合棘红细胞增多症.结论 神经棘红细胞增多症是一种主要累及基底节的进行性神经系统变性病,主要表现为口面肌张力障碍、舞蹈症、智力减退、癫痫发作,头颅影像学示不同程度的尾状核和豆状核萎缩,周围血的棘红细胞检测方式对该病有确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棘红细胞增多症 磁共振成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