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完全液体通气减轻乳猪体外循环术后肺炎症反应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姜力骏 王强 +4 位作者 刘迎龙 沈向东 杜茗 谢宁 吴松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318-320,共3页
目的探讨以全氟化碳为载体的完全液体通气对乳猪体外循环(CPB)术后肺气体交换及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CPB术后肺损伤的乳猪分为完全液体通气组和传统机械通气组,每组6只。分别在CPB前、CPB后每30min行动脉血气分析。通气4h后取右下肺行... 目的探讨以全氟化碳为载体的完全液体通气对乳猪体外循环(CPB)术后肺气体交换及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CPB术后肺损伤的乳猪分为完全液体通气组和传统机械通气组,每组6只。分别在CPB前、CPB后每30min行动脉血气分析。通气4h后取右下肺行支气管肺泡灌洗,检测灌洗液白细胞介素6、8和髓过氧化物酶水平并行细胞计数;取左下肺行病理分析。结果两组动脉血氧分压和二氧化碳分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实验组肺泡灌洗液白细胞介素6(53.55±15.48)pg/ml对(81.32±15.23)pg/ml(P<0.05),髓过氧化物酶浓度(50.00±7.37)U/L对(75.00±9.19)U/L(P<0.05),均显著低于机械通气组;而白细胞介素8水平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光镜检查显示完全液体通气组肺组织损伤明显减轻。结论完全液体通气能维持乳猪CPB术后正常的气体交换功能;可明显减轻乳猪CPB术后肺部炎症反应和组织学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体通气 体外循环 肺通气 呼吸窘迫综合征
原文传递
心房及大动脉双调转术治疗先天性矫正型大动脉转位 被引量:1
2
作者 刘迎龙 胡盛寿 +4 位作者 沈向东 王旭 李守军 闫军 李建荣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7-9,共3页
目的总结先天性矫正型大动脉转位心房及大动脉双调转术治疗的初步经验。方法先天性矫正型大动脉转位行心房及大动脉双调转手术17例。8例行Senning+大动脉调转术,年龄11个月~11岁,中位年龄3.7岁,其中7例合并肺动脉高压,1例合并肺... 目的总结先天性矫正型大动脉转位心房及大动脉双调转术治疗的初步经验。方法先天性矫正型大动脉转位行心房及大动脉双调转手术17例。8例行Senning+大动脉调转术,年龄11个月~11岁,中位年龄3.7岁,其中7例合并肺动脉高压,1例合并肺动脉瓣下狭窄,3例曾行肺动脉环缩术-左心室锻炼。9例行Senning+Rastelli手术,年龄5~24岁,中位年龄9.0岁,其中5例行室缺扩大术。结果Senning+大动脉调转手术组主动脉阻断183~282min,术后呼吸机辅助14~984h,引流208~1496ml。术后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1例,安装永久性心脏起搏器后病愈出院;右侧膈肌麻痹1例,行膈肌折叠术后病愈出院。Senning+Rastelli手术组主动脉阻断132~380min,术后呼吸机辅助18~276h,引流108~1780ml,术后ECMO辅助循环1例,因低心排综合征死亡1例。结论对于年龄较大的先天性矫正型大动脉转位病儿,心房及大动脉双调转术近期治疗效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血管错位 心脏外科手术 治疗结果 双调转手术
原文传递
胆囊收缩素在体外循环中的肺保护作用
3
作者 薛金熔 刘迎龙 +2 位作者 温福兴 王强 关彬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1047-1048,共2页
目的 研究体外循环(CPB)术后L-选择素(selectin)的表达以及应用胆囊收缩素(CCK)进行肺灌注,探讨肺损伤发生的机制和CCK的肺保护作用。方法 采用大鼠CPB及术中肺灌注模型,观察术前术后及应用CCK后L-selectin的表达,肺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 目的 研究体外循环(CPB)术后L-选择素(selectin)的表达以及应用胆囊收缩素(CCK)进行肺灌注,探讨肺损伤发生的机制和CCK的肺保护作用。方法 采用大鼠CPB及术中肺灌注模型,观察术前术后及应用CCK后L-selectin的表达,肺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丙二醛(MDA)、髓过氧化物酶(MPO)含量变化,氧指数(PaO2/FiO2)、气道压、组织湿干比(W/D ra-tio)及组织学改变。结果CPB术前L-selectin表达为(11.29±4.03)%,术后表达增加为(15.47±4.01)%,P<0.05;应用CCK进行肺灌注后其表达降低为(11.21±3.43)%,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肺损伤相应减轻。结论L-selectin参与了CPB肺损伤的发生,CCK可以减轻CPB肺损伤,改善术后肺功能,它可能干预了L-selectin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PB 表达 L-SELECTIN 肺损伤 CCK 术后 肺保护作用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 胆囊收缩素 活力
原文传递
L-选择素在体外循环中的表达及其拮抗剂的肺保护作用
4
作者 薛金熔 刘迎龙 +2 位作者 王强 温福兴 关彬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64-166,共3页
目的 研究体外循环术后L 选择素的表达以及应用其拮抗剂进行肺灌注 ,探讨肺损伤发生的机制和阻断L 选择素表达所起的肺保护作用。方法 采用大鼠体外循环及术中肺灌注模型 ,观察手术前、后及应用拮抗剂后L 选择素的表达 ,组织超氧化物... 目的 研究体外循环术后L 选择素的表达以及应用其拮抗剂进行肺灌注 ,探讨肺损伤发生的机制和阻断L 选择素表达所起的肺保护作用。方法 采用大鼠体外循环及术中肺灌注模型 ,观察手术前、后及应用拮抗剂后L 选择素的表达 ,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丙二醛 (MDA)、髓过氧化物酶(MPO)含量变化 ,氧指数 (PaO2 /FiO2 )及组织学改变。结果 体外循环术后L 选择素的表达增加 ,应用其拮抗剂进行肺灌注后其表达明显降低 ,肺损伤相应减轻。结论 L 选择素参与了体外循环中肺损伤的发生 ,阻断其表达可以减轻体外循环肺损伤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选择素 体外循环 L-选择素拮抗剂 肺保护 肺损伤
原文传递
完全性肺静脉畸形引流术后肺静脉梗阻 被引量:2
5
作者 李建荣 刘迎龙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351-353,共3页
关键词 完全性肺静脉畸形 静脉梗阻 引流术后 PULMONARY 肺静脉畸形引流 术后并发症 静脉回流受阻 矫治术
原文传递
经液氮保存同种带支架瓣膜的制备 被引量:1
6
作者 李志强 刘迎龙 +1 位作者 朱晓东 谢宁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242-244,共3页
目的 探讨经液氮保存的同种带支架瓣膜的制作方法.方法 将制作完成的瓣架经液氮保存1个月后复温,进行几何形态检测(6枚).涤纶包布及缝线经液氮保存1~3个月后复温,检测机械强度变化(6例).采集同种带瓣主动脉和肺动脉,缝于瓣架上,缝... 目的 探讨经液氮保存的同种带支架瓣膜的制作方法.方法 将制作完成的瓣架经液氮保存1个月后复温,进行几何形态检测(6枚).涤纶包布及缝线经液氮保存1~3个月后复温,检测机械强度变化(6例).采集同种带瓣主动脉和肺动脉,缝于瓣架上,缝制完成后打水观察瓣叶的闭合情况,初步粗略估算Rb/Rc、H/Rc和α值.将制作完成的瓣膜灭菌培养后,程控降温,液氮保存.结果 瓣架直径在液氮冷冻前为(21.1±0.06)mm,冷冻后为(21.1±0.05)mm,P>0.05;瓣架高度冷冻前为(14.03±0.02)mm,冷冻1个月后为(14.04±0.03)mm,P>0.05;几何形态未发生明显变化.涤纶包布经液氮冷冻前纤维方向拉力强度纵向为(19.05±1.64)Mpa,冷冻1个月、3个月后分别为(17.29±1.79)Mpa、(18.23±1.6)Mpa(P>0.05);横向纤维冷冻前为(18.16±1.16)Mpa,冷冻后分别为(16.81±0.97)Mpa、(17.46±1.54)Mpa(P>0.05);包布物理强度未发生明显变化.缝线经液氮冷冻前拉力强度为(163.99±7.83)Mpa,冷冻1个月、3个月后分别为(168.88±6.28)Mpa、(168.74±1.85)Mpa,P>0.05;缝线物理强度未发生明显变化.初步估算Rb/Rc值为1.2左右,H/Rc值为1.4左右,α值为10°左右,瓣架构型均符合制作标准.结论 经液氮保存同种带支架瓣膜的材料选择、设计和制作方法均达到了人工瓣膜的技术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瓣膜 人工 支架 保存 生物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