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持续炎症状态对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的影响和预测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许海燕 张家芬 +3 位作者 乔树宾 李建军 杨跃进 徐波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870-872,共3页
目的探讨PCI前后持续炎症状态对PCI后支架内再狭窄的影响和预测作用。方法选择成功行支架置入术并于3个月后至1年内复查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431例,分为支架内再狭窄组(再狭窄组)124例和无支架内再狭窄组(无再狭窄组)307例。患者于PC... 目的探讨PCI前后持续炎症状态对PCI后支架内再狭窄的影响和预测作用。方法选择成功行支架置入术并于3个月后至1年内复查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431例,分为支架内再狭窄组(再狭窄组)124例和无支架内再狭窄组(无再狭窄组)307例。患者于PCI前及复查冠状动脉造影时均检测C反应蛋白(CRP)、高敏CRP(hs-CRP)。结果与无再狭窄组比较,再狭窄组患者PCI前CRP和hs-CRP以及PCI后CRP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将PCI前hs-CRP分为〉2mg/L和≤2mg/L2个等级,hs-CRP增高的患者支架内再狭窄的发生率明显升高(χ^2=5.03,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hs-CRP高的患者发生支架内再狭窄的风险明显增加(OR=1.840,95%CI:1.076~3.157,P〈0.05)。结论PCI前后持续的炎症状态是发生支架内再狭窄的危险因素和预测指标,应积极加强抗炎以改善PCI后患者的临床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架 血管成形术 经腔 经皮冠状动脉 炎症 冠状动脉疾病 冠状动脉再狭窄 预测 冠状血管造影术
下载PDF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旁路血管狭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5
2
作者 许建屏 胡晓鹏 +3 位作者 胡盛寿 宋云虎 孙寒松 徐波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382-385,共4页
目的总结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后旁路血管造影特点,分析相关因素对旁路血管通畅率的影响,并探讨提高旁路血管通畅率的方法。方法2004年4月至2006年4月间CABG术后平均间隔(46.4±39.1)个月,因心绞痛复发再入院行冠状动脉... 目的总结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后旁路血管造影特点,分析相关因素对旁路血管通畅率的影响,并探讨提高旁路血管通畅率的方法。方法2004年4月至2006年4月间CABG术后平均间隔(46.4±39.1)个月,因心绞痛复发再入院行冠状动脉造影(CAG)病人149例,男120例;平均年龄(61.0±10.1)岁。共444支旁路血管,其中左乳内动脉(LIMA)131支,大隐静脉(SV)295支,左桡动脉(RA)15支,右乳内动脉(RIMA)3支。旁路血管造影完全闭塞或狭窄≥75%视为旁路血管病变。结果本组65.1%(97/149例)病人有旁路血管病变。31.1%(138/444支)旁路血管发生病变。LIMA闭塞5.3%(7/131支),狭窄(≥75%)6.9%(9/131支);SV旁路血管闭塞31.9%(94/295支),狭窄7.5%(22/295支);RA旁路血管闭塞33.3%(5/15支);RIMA旁路血管闭塞33.3%(1/3支)。LIMA旁路血管的通畅率明显优于SV。不同靶血管的SV旁路血管通畅率有明显差别。吻合口以远冠状动脉口径(runoff)≥2.0 mm的旁路血管通畅率明显高于〈2.0mm者,尤其是SV旁路血管。近端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对LIMA-前降支的通畅率影响明显,而对主动脉-SV-后降支通畅率影响不明显。序贯吻合及非体外循环CABG对旁路血管通畅率无明显影响。结论CABG术后旁路血管病变比较常见,是造成术后心绞痛复发的重要原因。不同旁路血管、不同靶血管、runoff大小、近端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均明显影响旁路血管通畅率。手术技术不当是术后早期旁路血管病变的主要原因。改进手术技术,术后早期足量抗血小板药物及强化降脂治疗是提高旁路血管通畅率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分流术 冠状血管摄影术 移植物闭塞 血管
原文传递
抗心律失常肽与溶血磷脂酸对兔室性心律失常影响的研究
3
作者 周青 王天杰 +5 位作者 张存泰 阮磊 李连东 徐仁德 全小庆 倪明科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01-304,共4页
目的 探讨抗心律失常肽(antiarrhythmic petide 10,AAP10)和溶血磷脂酸(lysophosphatidic acid,LPA)对兔室性心律失常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24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LPA组和AAP10干预组,建立兔左心室楔形心肌块模型... 目的 探讨抗心律失常肽(antiarrhythmic petide 10,AAP10)和溶血磷脂酸(lysophosphatidic acid,LPA)对兔室性心律失常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24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LPA组和AAP10干预组,建立兔左心室楔形心肌块模型,同步记录楔形心肌块内、外膜心肌细胞动作电位和跨室壁心电图,程序电刺激起搏,记录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通过免疫印迹技术(Western blot)检测三组心肌去磷酸化缝隙连接蛋白43(non-phosphorylated connexin 43,NPCx43)的变化,采用免疫荧光技术观察NP-Cx43的分布.结果 LPA组QT间期、动作电位复极90%时程(90%of duration of action potential,APD90)、跨室壁复极离散度(transmural repolarization dispersion,TDR)与对照组相比均明显增加(P<0.01),同时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的诱发率也明显增加(62.5%比0,P<0.01),并伴随NP-Cx43含量明显增加(P<0.01);AAP10干预组与LPA组相比,QT间期、内膜APD90、TDR均明显缩小(P<0.01),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的诱发率也明显降低(P<0.05),NP-Cx43含量也明显下降(P<0.01).三组之间总Cx43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LPA有明显致心律失常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引起NP-Gx43含量增加、抑制缝隙连接通道功能有关,而AAP10可以拮抗LPA引起的NP-Cx43含量增加,同时降低LPA所致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具有抗心律失常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动过速 室性 连接蛋白类 抗心律失常药 溶血磷脂酸
原文传递
心力衰竭患者N末端A、B及C型利钠肽原与超声心动图和心功能对比分析 被引量:30
4
作者 赵雪燕 杨跃进 +5 位作者 张健 康连鸣 韦丙奇 高晓津 吕蓉 张春玲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486-490,共5页
目的评价左心衰竭患者的N末端A型利钠肽原(NT—proANP)、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和N末端C型利钠肽原(NT—proCNP)分别与临床NYHA心功能分级和超声心动图所测指标的相关性。方法使用酶联免疫测定的方法测定112例左心衰竭患者... 目的评价左心衰竭患者的N末端A型利钠肽原(NT—proANP)、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和N末端C型利钠肽原(NT—proCNP)分别与临床NYHA心功能分级和超声心动图所测指标的相关性。方法使用酶联免疫测定的方法测定112例左心衰竭患者(心衰组)和44例正常人(对照组)的血浆NT—proANP、NT-proBNP和NT—proCNP值,并分别与临床NYHA分级、左房内径(LAD)、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心衰组的NT-proANP、NT-proBNP、NT-proCNP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为P〈0.05)。心衰患者NT—proANP、NT—proBNP和NT—proCNP均两两相关。NT—proANP与NT—proBNP的相关性最强(r=0.790,P=0.000),而NT-proCNP分别与NT—proBNP(r=0.278,P=0.003)和NT—proANP(r=0.236,P=0.012)相关性较弱。单因素分析NT—proANP、NT-proBNP和NT—proCNP与超声心动图指标相关性的结果显示:NT-proANP、NT-proBNP均分别与LAD、LVEDD呈正相关(均为P〈0.05),与LVEF呈负相关(均为P〈0.05)。但NT—proCNP未见与LAD、LVEDD、LVEF有明显相关性。在心衰组,分别引入包括年龄、性别、NYHA分级、超声心动图所测LAD、LVEDD、LVEF共6个因素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NYHA、LVEF、LAD、年龄与NT—proANP独立相关,NYHA、LVEF、年龄与NT-proBNP独立相关,而NT—proCNP未见与上述因素的相关性。结论心衰患者血浆NT-proANP、NT—proBNP和NT—proCNP的水平均显著升高,且三者两两相关。不论是单因素还是多元回归分析,NT—proCNP未见与心功能NYHA分级和超声心动图LAD、LVEF、LVEDD的相关性,NT-proCNP不能很好地反映心功能和超声心动图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充血性 心室功能 N末端A型利钠肽原 N末端B型利钠肽原 N末端C型利钠肽原
原文传递
体质指数与收缩性心力衰竭预后的相关性 被引量:10
5
作者 华倚虹 吴娜琼 +4 位作者 鲁向锋 谢高强 张健 顾东风 杨跃进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870-874,共5页
目的在没有心血管疾病的正常人群中,超重和肥胖会增加死亡风险。然而,某些慢性疾病患者,低体质指数(BMI)与病死率增加相关。研究旨在探讨BMI对收缩性心力衰竭(心衰)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对540例经超声心动图证实左室射血分数≤4... 目的在没有心血管疾病的正常人群中,超重和肥胖会增加死亡风险。然而,某些慢性疾病患者,低体质指数(BMI)与病死率增加相关。研究旨在探讨BMI对收缩性心力衰竭(心衰)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对540例经超声心动图证实左室射血分数≤45%的陈旧性心肌梗死和扩张型心肌病患者进行随访,平均年龄58.53岁,其中男性84.2%。结果在随访期间(中位随访时间24个月),共有92例死亡,其中87例患者心原性死亡,92例因心衰再次入院。与BMI≥28.0kg/m^2肥胖的收缩性心衰患者比较,低体重(BMI〈18.5kg/m^2)和正常体重(BMI≥18.5kg/m^2、〈24.0kg/m^2)收缩性心衰患者全因病死率、心原性病死率、心衰病死率和总心脏事件率均显著升高(均为P〈0.05),OR(95% CI)分别是5.44(1.78~16.66)、4.30(1.71~10.82),5.42(1.77~16.59)、4.00(1.59—10.10),8.94(2.37—33.74)、4.97(1.52—16.20),2.10(1.09~4.07)、1.79(1.14~2.82)。多元Cox回归校正年龄、性别、NYHA分级、左室射血分数值以后,BMI分组对收缩性心衰患者全因病死率(OR=0.77,P〈0.05)、心原性病死率(OR=0.78,P〈0.05)和心衰病死率(OR=0.79,P〈0.05)仍有显著影响。结论收缩性心衰患者BMI低是预后差的一个独立预测因素。在由陈旧性心肌梗死和扩张型心肌病所致的收缩性心衰患者中,与肥胖患者相比,极低体重和正常体重患者全因病死率、心原性病死率和心衰病死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充血性 体重 预后
原文传递
胎儿心律失常的临床诊断与治疗 被引量:8
6
作者 王国干 唐源 宋有城 《中华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0期638-640,共3页
关键词 胎儿 心律失常 诊断 治疗 发病机理
原文传递
N末端B型利钠肽原对单纯主动脉瓣狭窄心力衰竭患者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3
7
作者 吴超 杨跃进 +6 位作者 赵雪燕 张健 黄洁 韦丙奇 孙寒松 王巍 闫鹏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579-583,共5页
目的 评价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对单纯主动脉瓣狭窄(AS)心力衰竭(心衰)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 使用酶联免疫的方法对40例AS心衰患者(AS心衰组)和76例正常对照者(正常组)行NT-pmBNP测定,评价其对AS心衰的诊断价值.结果 ... 目的 评价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对单纯主动脉瓣狭窄(AS)心力衰竭(心衰)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 使用酶联免疫的方法对40例AS心衰患者(AS心衰组)和76例正常对照者(正常组)行NT-pmBNP测定,评价其对AS心衰的诊断价值.结果 与正常组相比,AS心衰组NT-proBNP水平显著增高(P〈0.01)且在纽约心功能分级(NYHA分级)Ⅱ、Ⅲ和Ⅳ级者呈逐级显著升高(均为P〈0.01);其中,临床代偿心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临床失代偿心衰升高8倍(P〈0.01);在左室舒张期末内径(LVEDD)〉50 mm组显著高于LVEDD≤50mm组(P〈0.05),左室射血分数(LVEF)≤60%组显著高于LVEF〉60%组(P〈0.01);在合并心房颤动组显著高于窦性心律组(P〈0.05).NT-pmBNP阈值在1360 ng/L时,是诊断心衰(ROC曲线下面积=0.762,P〈0.01)及失代偿心衰(ROC曲线下面积=0.997,P〈0.01)的最佳阈值;心衰与失代偿心衰诊断的敏感性分别为67.50%和100.00%,特异性均为96.05%,准确性分别为86.21%和95.83%.单因素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一致显示,Log(NT-proBNP)与NYHA分级和LVEF呈显著正、负相关(P〈0.05),且呈独立相关.结论 NT-pwBNP对单纯As心衰患者也有重要诊断价值.建议临床采用1360 ng/L作为阈值,诊断单纯AS伴心衰者准确性高达86.21%,尤其对失代偿者准确性高达95.8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钠肽 心力衰竭 充血性 主动脉瓣狭窄 诊断
原文传递
药物性心肌病1例报告
8
作者 赵雪燕 王国干 +1 位作者 宋金辉 宋有成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0期610-610,共1页
关键词 药物性心肌病 动态心电图 治疗
原文传递
双源CT自适应前瞻性心电门控冠状动脉造影:与传统冠状动脉造影对照 被引量:11
9
作者 鲁锦国 吕滨 +7 位作者 唐翔 陈雄彪 侯志辉 韩磊 蒋世良 吴永健 乔树宾 苏晞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043-1048,共6页
目的评价双源CT(DSCT)自适应前瞻性心电门控CT冠状动脉成像(CTCA)对冠状动脉病变诊断的准确性和可行性。资料与方法选取同期行自适应前瞻性心电门控CTCA(扫描前心率低于75次/min)和传统冠状动脉造影(CAG)的30例连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目的评价双源CT(DSCT)自适应前瞻性心电门控CT冠状动脉成像(CTCA)对冠状动脉病变诊断的准确性和可行性。资料与方法选取同期行自适应前瞻性心电门控CTCA(扫描前心率低于75次/min)和传统冠状动脉造影(CAG)的30例连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另选取同期行回顾性心电门控CTCA和CAG的45例连续患者作为对照。由两名CT医师和两名造影医师分别对CTCA和CAG图像进行评估。记录CTCA的图像质量和X线剂量。比较自适应前瞻性和回顾性心电门控CTCA的诊断准确性、X线剂量和图像质量。结果对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的诊断,自适应前瞻性和回顾性心电门控CTCA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敏感性分别为100%、97.4%(P=0.86),特异性分别为66.7%、100%(P=0.65);对分支冠状动脉病变的诊断,两者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其敏感性分别为95.9%、91.1%(P=0.46),特异性分别为97.2%、97.0%(P=0.85);对节段冠状动脉病变的诊断,两者差异同样无统计学意义,其敏感性分别为90.5%、91.2%(P=0.92),特异性分别为98.4%、99.3%(P=0.35)。自适应前瞻性心电门控CTCA的冠状动脉图像质量与回顾性心电门控CTCA类似(3.3±0.5与3.2±0.3;P=0.23)。与回顾性心电门控CTCA比较,自适应前瞻性心电门控CTCA能降低71%的X线剂量[(3.1±1.3)mSv与(10.8±4.6)mSv,P<0.01]。结论在心率低于75次/min、心律稳定的情况下,DSCT自适应前瞻性心电门控CTCA能获得与DSCT回顾性心电门控CTCA相同的诊断准确性,图像质量也无差别,而X线剂量却大大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 图像质量 X线剂量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