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BMP-7在颅颌面外科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1
1
作者 苏拓 吕长胜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07年第11期1605-1607,共3页
骨形态发生蛋白7(bone morphogenetic prorein7,BMP-7)又称为成骨蛋白1(osteogenic protein,OP-1),是当今已知的骨形态发生蛋白(BMPs)中的一个。它在人体内多种器官都有广泛的表达,尤其在骨骼发育过程中是不可或缺的旧。颅面... 骨形态发生蛋白7(bone morphogenetic prorein7,BMP-7)又称为成骨蛋白1(osteogenic protein,OP-1),是当今已知的骨形态发生蛋白(BMPs)中的一个。它在人体内多种器官都有广泛的表达,尤其在骨骼发育过程中是不可或缺的旧。颅面骨膜内成骨与长骨的软骨内成骨机制的差异,以及颅颌面外科涉及颅骨、上下颌骨、颧骨和牙齿等重要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颌面外科 BMP-7 骨形态发生蛋白 成骨蛋白 发育过程 成骨机制 膜内成骨
下载PDF
下颌前突畸形外科手术治疗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2
作者 徐佳 吕长胜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10年第12期1891-1894,共4页
下颌前突(mandibular prognathism)是整形外科中最常见也是比较严重的疾病。早在1778年,Hunter曾给下颌前突畸形下了这样的定义:下颌骨过分的向前突出以致造成前牙反牙合,咬合关系紊乱以及容貌的破坏,下颌前突畸形常伴有牙合关系的错... 下颌前突(mandibular prognathism)是整形外科中最常见也是比较严重的疾病。早在1778年,Hunter曾给下颌前突畸形下了这样的定义:下颌骨过分的向前突出以致造成前牙反牙合,咬合关系紊乱以及容貌的破坏,下颌前突畸形常伴有牙合关系的错乱,前牙反牙合或伴开牙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前突畸形 整形外科 手术治疗 咬合关系紊乱 反牙合 下颌骨 前牙
下载PDF
颅颌面整形外科口内入路切口的护理 被引量:7
3
作者 申顺英 《中华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001-1002,共2页
报告了颅颌面外科手术口内入路切口的护理。护理要点包括加强与患者和家属的沟通,做好术前健康教育、口内切口的术后护理、出院指导以及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
关键词 口腔外科手术 口内切口 护理
原文传递
高颧骨降低术术式回顾 被引量:7
4
作者 彭喆 归来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07年第8期1164-1166,共3页
蒙古人种的面型相对高加索人种比较宽短,且面部器官特征不明显。相对高耸的颧骨颧弓和突出的下颌角,给蒙古人宽短的面型带来了不和谐的特征,高耸的颧骨颧弓增加了面中1/3的宽度,突出的下颌角增加了面下1/3的视觉宽度。加之由于文化背景... 蒙古人种的面型相对高加索人种比较宽短,且面部器官特征不明显。相对高耸的颧骨颧弓和突出的下颌角,给蒙古人宽短的面型带来了不和谐的特征,高耸的颧骨颧弓增加了面中1/3的宽度,突出的下颌角增加了面下1/3的视觉宽度。加之由于文化背景的影响,东方人文化传统中对高颧骨的审美偏见。所以,在整形外科临床上,要求行手术降低高耸颧骨的就医者颇多。本文就高颧骨降低术术式的进展综述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颧骨降低术 术式 蒙古人种 颧骨颧弓 面部器官 文化背景 文化传统 外科临床
下载PDF
微创结膜入路下睑袋整复术探讨 被引量:6
5
作者 于浩 张海明 +5 位作者 冯越蹇 石俊 钟亚妮 韩新鸣 金海兰 归来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08年第4期498-500,共3页
目的:探讨微创结膜入路下睑袋整复术在减少下睑袋术后并发症方面的作用。方法:微创结膜入路下睑袋整复术将结膜切口改为1~2个小切口,手术路径:切开结膜→进入眶隔后→切除眶脂肪→缝合切口改为切开结膜→进入眼轮匝肌下间隙→找到和打... 目的:探讨微创结膜入路下睑袋整复术在减少下睑袋术后并发症方面的作用。方法:微创结膜入路下睑袋整复术将结膜切口改为1~2个小切口,手术路径:切开结膜→进入眶隔后→切除眶脂肪→缝合切口改为切开结膜→进入眼轮匝肌下间隙→找到和打开眶隔膜→切除眶脂肪。临床应用187例,均为先天性或年龄性下睑袋。结果:术后早期复诊93例患者,14例出现皮肤紫斑;远期随访59例,除3例(5.1%)下睑袋改善不明显外,其余效果佳(94.9%)。无其它并发症。结论:术前仔细检查,了解下睑袋的畸形特点,采用微创结膜入路下睑袋整复术能取得良好的手术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 结膜入路 下睑袋 眼整形术 眶脂肪
下载PDF
先天性下唇下颌正中裂的诊断及治疗 被引量:2
6
作者 胡金天 张智勇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09年第3期414-415,共2页
先天性下颌下唇正中裂是一种很少见的先天性颅面畸形,根据Tessier分类法属于30号颅面裂。症状可从轻微的红唇切迹,到较重的下颌骨裂、舌骨缺如、胸骨裂及其他伴随症状。本病发病率低,病情程度不同,因此在病因、治疗方面仍存在分歧... 先天性下颌下唇正中裂是一种很少见的先天性颅面畸形,根据Tessier分类法属于30号颅面裂。症状可从轻微的红唇切迹,到较重的下颌骨裂、舌骨缺如、胸骨裂及其他伴随症状。本病发病率低,病情程度不同,因此在病因、治疗方面仍存在分歧。特别是对于下颌骨正中裂的治疗时机、手术方式仍未达成共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颅面畸形 下颌正中裂 治疗方 下唇 诊断 下颌骨正中裂 伴随症状 病情程度
下载PDF
肌皮瓣法结合下睑缘楔形切除矫治老年性下睑袋 被引量:2
7
作者 于浩 张海明 +5 位作者 冯越蹇 石俊 钟亚妮 韩新鸣 金海兰 归来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08年第5期656-658,共3页
目的:探讨老年性下睑袋的手术矫正方法。方法:应用Hi l l试验、下睑牵拉试验、内眦韧带松弛试验和外眦韧带松弛试验检测患者下睑支持结构的松弛情况,采用肌皮瓣法下睑袋整复术结合下睑缘楔形切除进行治疗并长期随访。结果:本组患者共41... 目的:探讨老年性下睑袋的手术矫正方法。方法:应用Hi l l试验、下睑牵拉试验、内眦韧带松弛试验和外眦韧带松弛试验检测患者下睑支持结构的松弛情况,采用肌皮瓣法下睑袋整复术结合下睑缘楔形切除进行治疗并长期随访。结果:本组患者共41人,均为老年性下睑袋患者,其中男性15例,年龄为42~67岁,女性26例,年龄为53~65岁;下睑板松弛34例,内眦韧带松弛7例。术后有17例患者接受了长期随访,随访时间为7~26个月(平均12.7月)。下睑缘均平整,无下睑退缩,术后效果良好。结论:应用肌皮瓣法结合下睑缘楔形切除治疗伴有下睑支持结构松弛的老年性下睑袋是有效而简单的方法,但对外眦韧带松弛者慎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睑袋 下睑支持结构 下睑缘楔形切除术
下载PDF
双侧颧骨过高合并小颏畸形的治疗 被引量:1
8
作者 宋彬 刘剑锋 +7 位作者 俞冰 唐晓军 苏拓 唐蓉 宋涛 彭喆 吕长胜 归来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08年第2期210-212,共3页
目的:探讨同时解决颧骨过高和颏部短小的一种新方法。方法:口内入路,行L形颧骨截骨降低术,同时行颏部水平截骨术,将颧部骨质移植于颏部,以钛板钛钉做坚强内固定。结果:2000年1月~2007年1月,共18例患者采用如上方法治疗。术后颏部形态... 目的:探讨同时解决颧骨过高和颏部短小的一种新方法。方法:口内入路,行L形颧骨截骨降低术,同时行颏部水平截骨术,将颧部骨质移植于颏部,以钛板钛钉做坚强内固定。结果:2000年1月~2007年1月,共18例患者采用如上方法治疗。术后颏部形态满意。结论:L形颧骨截骨降低术同时行颏部水平截骨自体移植隆颏术是一种理想的美容手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颧骨 小颏 颏部水平截骨
下载PDF
下颌角切除术前、后颅面骨骼和咬肌CT影像的三维测量 被引量:5
9
作者 李慧超 李冬梅 +4 位作者 张智勇 吕长胜 刘育凤 张继 归来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99-202,共4页
目的探讨下颌角截骨整形术前、后颅面骨性结构和咬肌的变化。方法随机选取下颌角肥大者18例,于术前、后分别做三维CT检查,并对颅面结构进行三维测量,采用自身对照进行配对资料t检验。结果下颌角截骨整形术后下颌角角度增加(15.96&#... 目的探讨下颌角截骨整形术前、后颅面骨性结构和咬肌的变化。方法随机选取下颌角肥大者18例,于术前、后分别做三维CT检查,并对颅面结构进行三维测量,采用自身对照进行配对资料t检验。结果下颌角截骨整形术后下颌角角度增加(15.96±4.39)°、下颌骨角区最大宽度减少(7.72±1.83)mm、升支长度减少(8.01±2.92)mm、下颌角间距减少(4.35±1.94)mm、下颌角外翻角减少(8.76±8.02)°、下颌骨扩展角度减少(3.91±1.86)°、咬肌厚度减少(2.99±1.07)mm、咬肌宽度减少(2.65±1.73)mm、咬肌长度减少(6.23±2.29)mm、角区面宽度减少(5.29±2.01)mm,上述测量指标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下颌角截骨整形术后颅面骨骼三维测量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咬肌有萎缩现象,因此术中一般不需切除咬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角肥大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原文传递
治疗小颏畸形的三种术式对比分析 被引量:12
10
作者 李慧超 归来 +3 位作者 吕长胜 张智勇 刘育凤 张继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402-404,共3页
目的 对比分析硅胶假体置入隆颏术、自体骨移植隆颏术和颏部水平截骨颏成形术的临床效果和常见并发症。方法 通过三维CT、头颅正侧位X线检查和第2次手术观察,分析三种治疗小颏畸形手术各自的优缺点并明确其适应证。结果 硅胶假体置入... 目的 对比分析硅胶假体置入隆颏术、自体骨移植隆颏术和颏部水平截骨颏成形术的临床效果和常见并发症。方法 通过三维CT、头颅正侧位X线检查和第2次手术观察,分析三种治疗小颏畸形手术各自的优缺点并明确其适应证。结果 硅胶假体置入隆颏术后存在假体位置异常、颏部骨质吸收、假体周围骨膜反应、颏部矫正不足等缺点;自体骨移植隆颏术后存在较严重的远期移植骨质吸收和颏部形态改善不足问题;颏部水平截骨颏成形术矫正小颏畸形效果良好。结论 硅胶假体置入隆颏术适用于轻度的下面部矢状方向发育不良、不伴有前下面高不足、无面部不对称且颏唇沟较浅的患者。颏部水平截骨颏成形术适用于各种程度及类型的小颏畸形的矫治,尤其适用于颏部偏斜和面部不对称的调整。自体骨移植隆颏术长期效果不佳,应谨慎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颏畸形 硅胶假体置入隆颏术 自体骨移植隆颏术 颏部水平截骨颏成形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