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自体颗粒脂肪移植面部轮廓整形 被引量:22
1
作者 刘成胜 石蕾 +4 位作者 黄元生 马自勤 丁平 赵向成 邹先义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11年第4期532-535,共4页
目的:探讨将自体颗粒脂肪移植用于面部轮廓整形的方法和体会。方法:采用肿胀吸脂术抽吸皮下脂肪,将抽吸出的自体颗粒脂肪经过离心、提纯后超量30%均匀注射于面部标记区域,多层次多隧道注射,以改善面部轮廓。结果:269例就医者495个注射部... 目的:探讨将自体颗粒脂肪移植用于面部轮廓整形的方法和体会。方法:采用肿胀吸脂术抽吸皮下脂肪,将抽吸出的自体颗粒脂肪经过离心、提纯后超量30%均匀注射于面部标记区域,多层次多隧道注射,以改善面部轮廓。结果:269例就医者495个注射部位,脂肪移植量1~40ml。随访时间3~36个月,效果较满意。无脂肪液化、感染破溃等严重并发症发生,效果明显、持久。结论:自体颗粒脂肪注射移植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面部软组织填充手术技术,可以有效改善面部轮廓,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体颗粒脂肪移植 面部轮廓整形
下载PDF
中国颅颌面外科近三十年的发展和现况 被引量:5
2
作者 杨斌 祁佐良 +11 位作者 韦敏 穆雄铮 滕利 张智勇 靳小雷 陶凯 沈卫民 吴国平 韩正学 舒茂国 陈小平 鲍南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803-808,共6页
该文对近三十年来中国颅颌面外科的发展和现况作了全面述评,重点总结了先天性颅面畸形的手术改进和微创化、先天性颅面畸形的分子遗传学研究、3D打印和手术模板导航等三维数字化技术的应用、牵引成骨技术以及种植赝复体修复重建技术对... 该文对近三十年来中国颅颌面外科的发展和现况作了全面述评,重点总结了先天性颅面畸形的手术改进和微创化、先天性颅面畸形的分子遗传学研究、3D打印和手术模板导航等三维数字化技术的应用、牵引成骨技术以及种植赝复体修复重建技术对学科发展的促进等。最后对颅颌面外科未来的发展趋势作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颅面畸形 三维数字化计算机辅助外科 牵引成骨技术 3D打印
原文传递
脑海绵状血管瘤合并发育性静脉异常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3
作者 曾涵 窦万臣 《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24年第1期117-120,共4页
目的 探讨脑海绵状血管瘤(CCM)合并发育性静脉异常(DVA)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北京协和医院神经外科2021年12月收治的1例CCM合并DVA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总结其临床特点。结果 该患者经左颞叶内侧后部海绵状... 目的 探讨脑海绵状血管瘤(CCM)合并发育性静脉异常(DVA)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北京协和医院神经外科2021年12月收治的1例CCM合并DVA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总结其临床特点。结果 该患者经左颞叶内侧后部海绵状血管瘤及静脉畸形切除术后癫痫得到控制,术后围手术期症状无复发。结论 CCM合并DVA临床相对少见。其治疗过程复杂,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权衡利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海绵状血管瘤 发育性静脉异常 癫痫 手术治疗
下载PDF
改良倒“L”法内眦赘皮矫正术联合切开法重睑术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1
4
作者 尹宏宇 王川 +1 位作者 彭启立 崔磊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887-890,共4页
目的探讨改良倒“L”法内眦赘皮矫正术与切开法重睑术的联合切口设计在临床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自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共有求美者358人,716只眼,均采用改良倒“L”法矫正内眦赘皮联合切开法重睑术进行手术治疗,倒“L”短臂与重睑切口... 目的探讨改良倒“L”法内眦赘皮矫正术与切开法重睑术的联合切口设计在临床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自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共有求美者358人,716只眼,均采用改良倒“L”法矫正内眦赘皮联合切开法重睑术进行手术治疗,倒“L”短臂与重睑切口相连续,长臂隐藏于下睑缘。术后6个月开始通过患者术后效果评价表(Patient Reported Outcome Measures,PROM)随访,最后对术后效果进行评价。结果347位求美者对术后效果满意,11位求美者、15只眼出现了重睑或内眦形态不佳的问题,均予以二次手术修复,满意率达97%。结论本文设计的改良倒“L”法内眦赘皮矫正术与切开法重睑术的联合切口设计是一种简便实用、易于掌握的矫治单睑伴内眦赘皮方法,求美者满意度高,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倒“L”法内眦赘皮矫正术 切开法重睑术 内眦赘皮 单睑
下载PDF
三维CT重建和牵引成骨技术个性化治疗半侧颜面短小畸形 被引量:8
5
作者 石蕾 尹琳 +5 位作者 尹宏宇 刘伟 唐晓军 杨仁凯 杨斌 张智勇 《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杂志》 2011年第3期154-156,164,共4页
目的利用三维CT重建技术和牵引成骨技术,寻找精确治疗半侧颜面短小畸形患者的个性化治疗方案。方法通过测量分析8例半侧颜面短小畸形X线影像和三维CT重建模型,制定精确的个性化手术方案,应用内置式下颌骨牵引器,通过颌下入路延长下颌骨... 目的利用三维CT重建技术和牵引成骨技术,寻找精确治疗半侧颜面短小畸形患者的个性化治疗方案。方法通过测量分析8例半侧颜面短小畸形X线影像和三维CT重建模型,制定精确的个性化手术方案,应用内置式下颌骨牵引器,通过颌下入路延长下颌骨,以矫正半侧颜面短小畸形患者的面部不对称畸形。结果所有患者按预期完成骨牵引,最小牵引距离18 mm,最大牵引距离30 mm,牵引完成后面部不对称畸形得到明显改善,患者满意。结论三维CT重建结合牵引成骨技术,对以半侧颜面短小畸形为代表的复杂颅颌面不对称畸形的精确治疗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CT重建 骨牵引延长术 半侧颜面短小畸形
下载PDF
下颌角弧形截骨导向器在内收型下颌角截骨中的应用 被引量:1
6
作者 尹宏宇 王川 +4 位作者 崔磊 张智勇 唐晓军 李秉航 冯时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891-895,共5页
目的探讨经口内入路使用下颌角弧形截骨导向器在内收型下颌角截骨整形术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自2015年8月至2017年8月,对21例内收型下颌角肥大患者实施导向器辅助弧形截骨。结果术后随访6个月至2年,除2例自觉改善不明显外,其余患者对... 目的探讨经口内入路使用下颌角弧形截骨导向器在内收型下颌角截骨整形术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自2015年8月至2017年8月,对21例内收型下颌角肥大患者实施导向器辅助弧形截骨。结果术后随访6个月至2年,除2例自觉改善不明显外,其余患者对下面部轮廓改善均满意。所有患者无术后感染、面动脉断裂、下颌骨骨折和下牙槽神经损伤等合并症发生。结论下颌角弧形截骨导向器可更安全有效地控制截骨线,降低严重手术合并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角弧形截骨导向器 内收型下颌角肥大 截骨
下载PDF
三维数字化扫描及测量技术在下颌前突畸形诊治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7
作者 丁榆德 杨斌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0期2992-2999,共8页
背景:下颌前突畸形经典的正颌外科修复方案包括术前的头影测量,取模,面弓转移,模型外科,制做牙合板等过程,其流程繁琐复杂且往往容易存在偏差,修复后的难以预估更是一直困扰医生与患者沟通时的一大难题。目的:对近年来数字化三维扫描技... 背景:下颌前突畸形经典的正颌外科修复方案包括术前的头影测量,取模,面弓转移,模型外科,制做牙合板等过程,其流程繁琐复杂且往往容易存在偏差,修复后的难以预估更是一直困扰医生与患者沟通时的一大难题。目的:对近年来数字化三维扫描技术在下颌前突畸形临床诊治中的应用现状进行综述,阐述其原理、应用及优缺点,为临床使用提供参考。方法:于2015年9月以"三维扫描,骨性Ⅲ类,正颌,下颌前突"为中文关键词,以"three-dimensional scanning,class Ⅲ,orthognathic,mandibular prognathism"为英文关键词,采用计算机检索万方医学网和PubMed数据库,筛选有关三维扫描技术在下颌前突畸形诊治中的应用文章48篇进行分析。结果与结论:三维扫描技术在对下颌前突畸形患者修复前的诊治具有较传统测量技术所不具备的高精确度、耗时短的特点,并能直接实时采集捕捉物体的三维几何形状,进行体表器官解剖形态建模,采集、测量体表生物信息数据,为修复后的评估以及随访提供了可靠的监测方法。与CT相比,三维扫描技术无法显示扫描物的内部结构,无法分离软硬组织层次,因而在临床使用中需根据数据需求合理选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构建 组织工程 三维扫描 骨性Ⅲ类 正颌 下颌前突
下载PDF
先天性血管瘤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8
作者 吴小莹 杨斌 《医学综述》 2015年第11期2010-2012,共3页
先天性血管瘤是一类罕见的血管性肿瘤,可分为快速消退型与不消退型两种亚型。由于国内目前对于此类肿瘤的描述并不多见,临床上可能被误诊为其他先天性肿瘤,而因其两种亚型的自然病程不同,其治疗与其他先天性肿瘤有相当大的区别。因此,... 先天性血管瘤是一类罕见的血管性肿瘤,可分为快速消退型与不消退型两种亚型。由于国内目前对于此类肿瘤的描述并不多见,临床上可能被误诊为其他先天性肿瘤,而因其两种亚型的自然病程不同,其治疗与其他先天性肿瘤有相当大的区别。因此,明确诊断该类疾病,成为临床医师的重要任务之一。该文通过复习相关文献,就先天性血管瘤的临床、病理、影像学表现、相关假说及诊断治疗现状进行综述,以期提高对该类疾病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消退型先天性血管瘤 不消退型先天性血管瘤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犬骨髓单个核细胞构建组织工程骨的体外实验研究
9
作者 尹宏宇 丁榆德 +1 位作者 刘广鹏 曹谊林 《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杂志》 2016年第2期94-97,共4页
目的探索组织工程骨(Tissue Engineered Bone,TEB)的即刻构建方案,以符合临床骨缺损即刻修复的要求。方法分离获取Beagle犬骨髓单个核细胞(Canine bone marrow mononuclear cells,cBMNCs)。将密度为30×10~6 cells/mL的cBMNCs... 目的探索组织工程骨(Tissue Engineered Bone,TEB)的即刻构建方案,以符合临床骨缺损即刻修复的要求。方法分离获取Beagle犬骨髓单个核细胞(Canine bone marrow mononuclear cells,cBMNCs)。将密度为30×10~6 cells/mL的cBMNCs复合部分脱钙骨(Partially demineralized bone matrix,pDBM)即刻构建TEB。对即刻构建的TEB进行体外培养和成骨检测。结果在成骨诱导的体外培养环境下,即刻构建的TEB具有一定的细胞活性和成骨能力。结论即刻构建的TEB可直接回植,以满足体内即刻骨缺损修复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工程骨 骨髓单个核细胞 骨髓基质干细胞
下载PDF
颅面外科奠基人——Tessier教授
10
作者 杨斌 张智勇 +1 位作者 滕利 归来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69-71,共3页
国际颅面外科创始人Paul.Louis.Tessier生前就职于法国巴黎第七大学从事颅面外科研究与临床工作,2008年6月5日在巴黎病逝,享年91岁,他开创的颅面外科的发展并未结束,随着新世纪医学科学的进程,颅面外科现在及将来都会与时俱进的... 国际颅面外科创始人Paul.Louis.Tessier生前就职于法国巴黎第七大学从事颅面外科研究与临床工作,2008年6月5日在巴黎病逝,享年91岁,他开创的颅面外科的发展并未结束,随着新世纪医学科学的进程,颅面外科现在及将来都会与时俱进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面外科 奠基人 临床工作 医学科学 与时俱进 创始人 巴黎
原文传递
Tessier与颅面外科的起源
11
作者 杨斌 《中华医学美学美容杂志》 2013年第6期401-402,共2页
法国颅面外科学家、颅面外科创始人Tessier,在国际上享有“颅面外科之父”盛誉。1917年8月生于法国Nantes,2008年6月5日在巴黎病逝,享年91岁。本文作者与Marehac、Arnaud等颅面外科专家一起参加了在巴黎NIVMatri大教堂为Tessier举行... 法国颅面外科学家、颅面外科创始人Tessier,在国际上享有“颅面外科之父”盛誉。1917年8月生于法国Nantes,2008年6月5日在巴黎病逝,享年91岁。本文作者与Marehac、Arnaud等颅面外科专家一起参加了在巴黎NIVMatri大教堂为Tessier举行的肃穆的天主教葬礼仪式。在医学史上,国际颅面外科的一个时代随着这位伟大人物的离去而告一段落,但是他开创的颅面外科,随着新世纪医学科学的进程,现在以及将来都会与时俱进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面外科 外科专家 医学科学 与时俱进 科学家 创始人 礼仪式 天主教
原文传递
重度进行性半侧颜面萎缩骨骼和软组织的轮廓重建 被引量:5
12
作者 唐晓军 张智勇 +4 位作者 石蕾 尹琳 尹宏宇 杨仁凯 阮姝婕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411-415,共5页
目的总结治疗重度半侧颜面萎缩症的手术方法。方法2004年1月至2012年5月,对25例重度半侧颜面萎缩的患者,综合应用自体脂肪游离移植、股前外侧筋膜脂肪瓣、自体真皮游离移植等方法进行软组织重建,应用下颌骨延长技术、正颌技术、自体... 目的总结治疗重度半侧颜面萎缩症的手术方法。方法2004年1月至2012年5月,对25例重度半侧颜面萎缩的患者,综合应用自体脂肪游离移植、股前外侧筋膜脂肪瓣、自体真皮游离移植等方法进行软组织重建,应用下颌骨延长技术、正颌技术、自体组织移植或假体植入等方法进行骨骼轮廓重建。结果25例患者中有24例接受了颧骨增高术和面部脂肪注射;17例接受了正颌手术:LeFort I型截骨3例,颏部截骨整形4例,下颌骨延长配合二期LeFort I型截骨3例,颏部截骨整形联合下颌骨bledpor贴附整形7例;股前外侧筋膜脂肪瓣10例;背阔肌肌瓣修复1例。术后随访6个月至5年,25例患者通过骨骼轮廓和软组织结构重建,倾斜的咬合平面和错颌畸形获得纠正,面部不对称和扭曲畸形得到明显改善。结论对于重度半侧颜面萎缩患者,只有综合应用各种治疗手段进行软组织和骨骼轮廓重建,才能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进行性半侧面萎缩症 骨骼 软组织
原文传递
耳髁突综合征 被引量:2
13
作者 刘伟 唐晓军 张智勇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398-400,共3页
耳髁突综合征(auriculo-condylar syndrome,ACS;MIM 602483),又称问号耳综合征,是一种罕见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的颅面畸形,具有表型的多样性和不完全的外显率,其典型临床特征包括问号耳和不同程度的髁突下颌骨发育不良.1978年,Uuspaa ... 耳髁突综合征(auriculo-condylar syndrome,ACS;MIM 602483),又称问号耳综合征,是一种罕见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的颅面畸形,具有表型的多样性和不完全的外显率,其典型临床特征包括问号耳和不同程度的髁突下颌骨发育不良.1978年,Uuspaa Ⅴ首次报道一个母亲和她的2个儿子,表现为双侧外耳畸形和下颌骨发育不良.在此之前,1970年,Cosman B等首次描述了"问号耳"的特征,而首次系统描述该病的是Jampol M等,他们报道一个5代的家族,其成员具有相同的临床特征,包括问号耳,小颌畸形,颞颌关节和下颌髁突畸形等,遂提出该家系可能是一"新的综合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耳畸形 下颌髁突 综合征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骨发育不良 颅面畸形 临床特征 小颌畸形
原文传递
颅面中部疾病分类研究进展
14
作者 杨亦楠 唐晓军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19-320,共2页
颅面部畸形临床表现众多,颅面中部疾病的分类和诊断尤其纷繁复杂,难以统一.颅面中部疾病的概念并无明晰的定义,颅面中部的胚胎基础、区域解剖界限及病理生理基础在国际上尚有很多争议,现就颅面中部的胚胎学发育,以及各个时期对其的不同... 颅面部畸形临床表现众多,颅面中部疾病的分类和诊断尤其纷繁复杂,难以统一.颅面中部疾病的概念并无明晰的定义,颅面中部的胚胎基础、区域解剖界限及病理生理基础在国际上尚有很多争议,现就颅面中部的胚胎学发育,以及各个时期对其的不同分类命名方法做一综述,旨在理顺其发展历程,为临床工作提供相关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疾病分类 面中部 病理生理基础 颅面部畸形 临床表现 区域解剖 命名方法 临床工作
原文传递
一种新的三维CT测量方法在评价颅缝早闭头颅不对称性畸形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5
作者 董雪 杨斌 +5 位作者 张智勇 唐晓军 石蕾 尹琳 刘伟 阮姝婕 《中华医学美学美容杂志》 2014年第3期172-176,共5页
目的 拟创用一种新的三维CT测量方法对先天性颅缝早闭头颅不对称性畸形患者进行诊断分析和手术疗效评价;同时,探讨该测量方法、指标与传统方法、指标相比的优缺点及临床意义.方法 在传统的颅顶不对称指数(cranial vault asymmetry inde... 目的 拟创用一种新的三维CT测量方法对先天性颅缝早闭头颅不对称性畸形患者进行诊断分析和手术疗效评价;同时,探讨该测量方法、指标与传统方法、指标相比的优缺点及临床意义.方法 在传统的颅顶不对称指数(cranial vault asymmetry index,CVAI)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改良的CVAI:前颅顶不对称指数(anterior cranial vault asymmetry index,ACVAI)及后颅顶不对称指数(posterior cranial vault asymmetry index,PCVAI),重建6例颅缝早闭患儿头颅的三维影像,测量头颅指数(cephalic index,CI)、CVAI、ACVAI及PCVAI,对各指标间进行统计学分析对比,分析头颅不对称畸形程度,评价术后头颅对称性的改善效果.结果 6例颅缝早闭患儿,术前、术后ACVAI的差值与CVAI差值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CVAI术前、术后测量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CVAI、PCVAI与CVAI相比能更加准确的反映出头颅的不对称性畸形,有助于对畸形程度进行分级,对手术疗效行定量化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缝早闭 头颅不对称性 颅顶不对称指数 三维CT测量
原文传递
手术优先模式治疗AngleⅢ类牙颌畸形185例临床回顾分析 被引量:13
16
作者 杨斌 王怀良 +11 位作者 丁榆德 李秉航 倪健 陈丽丹 席理 黄庆华 双琨 张智勇 滕利 归来 孙晓梅 祁佐良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422-431,共10页
目的探索手术优先模式正颌正畸联合序列治疗AngleⅢ类牙颌畸形的临床效果。 方法收集2010年1月至2017年6月期间就诊的185例Angle Ⅲ类牙颌畸形病例,根据X线头影测量结果及面型特征分为3种类型。①Ⅰ型:下颌前突或偏突畸形;②Ⅱ型:... 目的探索手术优先模式正颌正畸联合序列治疗AngleⅢ类牙颌畸形的临床效果。 方法收集2010年1月至2017年6月期间就诊的185例Angle Ⅲ类牙颌畸形病例,根据X线头影测量结果及面型特征分为3种类型。①Ⅰ型:下颌前突或偏突畸形;②Ⅱ型:上颌后缩并下颌前突畸形;③Ⅲ型:磨牙轻度近中错FDA1、前牙対刃或轻度反FDA1、或前牙覆FDA1覆盖正常但面中部轻度凹陷。全部采用先正颌、后正畸的治疗模式,术前应用数字化技术进行模拟设计,针对不同类型选择手术方式。Ⅰ型采用下颌升支矢状劈开截骨术式; Ⅱ型采用Le Fort Ⅰ上颌截骨同期下颌升支矢状劈开截骨术式; Ⅲ型采用下颌根尖下截骨术式配合上颌前牙正畸或同期行梨状孔四周生物材料植入充填术。术后2周所有患者均行术后快速正畸治疗6~12个月。分析患者术前、术后7 d、正畸完成后的X线片标记点测量数据。 结果所有患者整体疗程时间缩短,容貌面型显著改善,咬合关系恢复正常,咀嚼功能及颞颌关节功能良好。未出现重度感染、骨质不愈合等严重并发症。术中骨折6例(3.24%),即刻钛板固定;下牙槽血管神经束损伤2例(1.1%);术后暂时性开颌19例(10%),经术后颌间牵引1个月消除。其X线头影测量结果显示:经正颌正畸联合治疗,硬、软组织测量指标恢复到正常范围内。手术优先模式治疗后的颌骨、牙齿咬合关系的稳定性与传统常规正颌外科模式相近,在术后6个月以上的随访中,SNB角、ANB角平均复发率约为22%、19.8%,复发角度小于2°。 结论先手术后正畸的手术优先治疗模式可以作为多数Angle Ⅲ类牙颌畸形的治疗方法,但要注意适应证和手术术式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优先模式 安氏Ⅲ类错[牙合] 下颌前突 矢状劈开截骨术 勒福Ⅰ型截骨术
原文传递
下颌骨牵引成骨配合正颌手术矫治成人半侧颜面短小畸形 被引量:8
17
作者 石蕾 归来 +5 位作者 尹琳 唐晓军 尹宏宇 杨斌 杨仁凯 张智勇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70-174,共5页
目的探讨下颌骨牵引成骨配合正颌手术治疗成人严重半侧颜面短小畸形的方法。方法将患者三维CT重建数据导入Mimics软件进行手术模拟设计,确定截骨线的位置、牵引向量以及拟牵引的长度并制作手术导板。一期手术行口外入路内置式牵引器置... 目的探讨下颌骨牵引成骨配合正颌手术治疗成人严重半侧颜面短小畸形的方法。方法将患者三维CT重建数据导入Mimics软件进行手术模拟设计,确定截骨线的位置、牵引向量以及拟牵引的长度并制作手术导板。一期手术行口外入路内置式牵引器置入术,术后5~7d开始骨牵引,延长速度为1mm/d,牵引结束后,牵引器保留3~6个月。二期手术采用上颌骨LeFortI型截骨,将上颌骨旋转、下降,关闭患侧开颌,采用下颌骨外板植入到上颌截骨下降后的间隙并妥善固定,以保证骨质愈合、维持上颌截骨下降后的稳定性、增加患侧上颌骨的骨体积以增加患侧的丰满度。颏部仍遗留偏斜或形态位置不佳者,同时行颏成形术予以调整。结果2009年9月至2012年3月,采用上述方法矫治9例半侧颜面短小畸形患者,术后面部对称性、咬合关系趋近正常,效果满意。8例未出现任何并发症,1例上颌切口感染,经清创换药后延迟愈合,未影响面部形态及咬合关系。结论下颌骨牵引成骨配合正颌手术是矫治成人半侧颜面短小畸形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侧颜面短小畸形 骨生成 牵张 正颌手术
原文传递
自体脂肪颗粒移植在面部年轻化的应用 被引量:28
18
作者 刘成胜 石蕾 +4 位作者 黄元生 马自勤 丁平 赵向成 邹先义 《中华医学美学美容杂志》 2011年第4期286-289,共4页
目的探讨通过自体颗粒脂肪移植矫正面部老化的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对178例,采用肿胀吸脂技术抽吸皮下脂肪,将抽吸出的自体颗粒脂肪经过离心、提纯后均匀注射于面部老化的标记区域,多层次多隧道注射,以补充面部丢失的软组织容量,... 目的探讨通过自体颗粒脂肪移植矫正面部老化的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对178例,采用肿胀吸脂技术抽吸皮下脂肪,将抽吸出的自体颗粒脂肪经过离心、提纯后均匀注射于面部老化的标记区域,多层次多隧道注射,以补充面部丢失的软组织容量,改善老化面容。结果所有受术者随访3个月至3年,面部老化改善满意,无脂肪液化、感染、破溃等严重并发症发生,效果明显、持久。结论自体颗粒脂肪注射移植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面部软组织填充手术技术,可以有效地取得改善面部老化、除皱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植 自体 脂肪颗粒 面部老化
原文传递
“手术优先”模式治疗成人安氏Ⅲ类牙畸形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9
作者 王怀良 杨斌 《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 CAS 2017年第4期235-237,共3页
对于成人安氏Ⅲ类错畸形通常采用正颌正畸联合治疗的方法,以达到患者满意的治疗效果。现阶段,正颌正畸联合治疗的方法包括常规方法和"手术优先"方法两种。常规正颌正畸治疗包括术前正畸、正颌手术、术后正畸3个治疗阶段;而&... 对于成人安氏Ⅲ类错畸形通常采用正颌正畸联合治疗的方法,以达到患者满意的治疗效果。现阶段,正颌正畸联合治疗的方法包括常规方法和"手术优先"方法两种。常规正颌正畸治疗包括术前正畸、正颌手术、术后正畸3个治疗阶段;而"手术优先"方法则省去了术前正畸或进行较短时间的术前正畸,以正颌手术为治疗程序的开始,术后进行正畸,排齐牙列、调整咬关系等治疗。近年来受到国内外学者的重视,开始应用于临床实践。现对"手术优先"的基本理念、产生及发展、适应证、临床应用、优缺点等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人安氏Ⅲ类错[牙合]畸形 正颌正畸联合治疗 骨性牙颌面畸形 手术优先
原文传递
成人半侧颜面短小畸形下颌骨牵张成骨术的手术效果
20
作者 杨亦楠 张智勇 +5 位作者 石蕾 刘伟 尹琳 尹宏宇 冯时 唐晓军 《中华医学美学美容杂志》 2017年第6期375-378,共4页
目的 分析成人半侧颜面短小畸形患者牵张成骨术后的复发情况和手术效果.方法 对9例成人半侧颜面短小畸形患者的三维CT进行数字化测量及统计学分析.测量术前(T0)、牵张成骨术后(T1)及随访时(T2)双侧下颌升支高度、双侧下颌体部长... 目的 分析成人半侧颜面短小畸形患者牵张成骨术后的复发情况和手术效果.方法 对9例成人半侧颜面短小畸形患者的三维CT进行数字化测量及统计学分析.测量术前(T0)、牵张成骨术后(T1)及随访时(T2)双侧下颌升支高度、双侧下颌体部长度、颏前点至面中线距离,计算牵引延长后下颌骨的回缩复发率.结果 T0、T1及T2的下颌骨升支患侧与健侧长度比例分别为(58.19±12.06)%、(87.09±17.92)%和(81.13±30.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0、T1及T2的下颌骨体部患侧与健侧长度比例分别为(87.70±7.86)%、(90.69±5.77)%和(90.11±5.62)%,T0与T1和T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0、T1及T2颏前点至面中线的距离分别为(13.66土3.28) mm、(4.926土1.75)mm和(6.616±1.82) 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发率为(22.80±9.73)%.结论 下颌骨牵张成骨术后下颌骨升支及体部长度确有不同程度的回缩,但下颌骨长度较术前仍有明显增长,术后面下部不对称性明显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人 半侧颜面短小畸形 牵引成骨 三维测量 复发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