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纳米粒子介导特异基因转染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1
1
作者 李拥军 管珩 +5 位作者 刘昌伟 郑曰宏 赵三妹 王宗立 杨菁 宋存先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341-344,共4页
目的 观察纳米粒子携带特异性基因转染的可行性及其效率。方法 应用聚乳酸聚乙醇酸共聚物和聚乙烯醇包载特异性反义单核细胞趋化蛋白 1基因 ,制备纳米级粒子混合物。检测其包埋率、体外释放情况及粒度。以阳离子脂质体为对照 ,利用... 目的 观察纳米粒子携带特异性基因转染的可行性及其效率。方法 应用聚乳酸聚乙醇酸共聚物和聚乙烯醇包载特异性反义单核细胞趋化蛋白 1基因 ,制备纳米级粒子混合物。检测其包埋率、体外释放情况及粒度。以阳离子脂质体为对照 ,利用培养的平滑肌细胞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观察其为真核细胞传递基因的可能性 ;采用移植静脉内膜增生动物模型 ,应用RNA斑点杂交和病理形态学分析 ,观察其在体内的基因转染、表达及生物学效应。结果 制备的纳米粒子 DNA粒度为 1 50~ 30 0nm ,包埋率为 :0 .9% ,体外释放时间为 2周左右。PCR结果提示 :纳米粒子可将目的基因转移至平滑肌细胞中。体内实验显示 :纳米粒子可实现体内局部基因转染、表达 ,发挥相应的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治疗 载体 纳米粒子 反义单核细胞趋化因子 血管再狭窄 基因转染 实验研究
原文传递
微粒子载体携反义MCP-1基因的转染抑制腹主动脉瘤生长的实验研究
2
作者 李大勇 张强 +3 位作者 车艳 杨菁 宋存先 吕延伟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 332-335,共4页
目的探讨微粒子携反义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基因局部定位转染对大鼠腹主动脉瘤生长的影响及机制. 方法将大鼠制成腹主动脉瘤模型后,分成微粒子-DNA组和空载粒子对照组、生理盐水对照组,分别进行腹主动脉局部定位转染,2周后观察腹... 目的探讨微粒子携反义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基因局部定位转染对大鼠腹主动脉瘤生长的影响及机制. 方法将大鼠制成腹主动脉瘤模型后,分成微粒子-DNA组和空载粒子对照组、生理盐水对照组,分别进行腹主动脉局部定位转染,2周后观察腹主动脉直径的变化,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观察微粒子作为基因转染载体的可行性,应用原位杂交、Western蛋白质印迹等方法观察反义基因转染后对内源性MCP-1基因表达的抑制作用. 结果基因转染后2周,微粒子-DNA组腹主动脉直径为(1.79±0.12)mm,明显小于2个对照组(P < 0.01),PCR扩增见该组动脉组织提取的DNA中有特异性条带出现,动脉壁中MCP-1基因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 < 0.01). 结论微粒子可有效地用作基因转染的载体;反义MCP-1基因的转染可通过抑制内源性MCP-1基因的表达和动脉壁巨噬细胞的浸润而达到抑制腹主动脉瘤生长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粒子载体 反义MCP-1基因 基因转染 腹主动脉瘤 肿瘤抑制
原文传递
纳米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治疗下肢缺血促进血管再生成中的作用 被引量:10
3
作者 徐意瑶 李拥军 +5 位作者 管珩 刘昌伟 郑月宏 刘暴 杨菁 宋存先 《中华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58-61,共4页
目的 利用家兔后肢缺血模型 ,观察纳米材料聚乳酸聚乙醇酸共聚物 (poly dl lactic co glycolicacid ,PLGA) ,包载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16 5 )基因 ,经局部肌肉注射后 ,外源基因在局部缺血组织中的转染及强度 ,以及缺血部位的血管新... 目的 利用家兔后肢缺血模型 ,观察纳米材料聚乳酸聚乙醇酸共聚物 (poly dl lactic co glycolicacid ,PLGA) ,包载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16 5 )基因 ,经局部肌肉注射后 ,外源基因在局部缺血组织中的转染及强度 ,以及缺血部位的血管新生状况。 方法 制备VEGF16 5 真核表达质粒 ,制备包载VEGF16 5 基因的纳米粒子 ,并检测其理化性质和体外释放曲线。建立家兔后肢缺血模型 2 4只 ,其中4只为对照组 ,只行股动脉及其分支结扎切断术 ;2只为空白纳米粒子组 ,局部缺血肌肉注射空白纳米粒子 ;10只应用裸质粒VEGF16 5 转染 ,8只采用纳米技术包载VEGF16 5 转染。直接缺血部位肌肉内多点注射 ,进行局部定位基因转染。术后 14d行血管造影 ,了解缺血部位侧枝形成情况。处死兔子 ,取股二头肌 ,内收大肌 ,做病理切片 ,免疫组化染色 ,观察VEGF16 5 的表达 ,测定毛细血管密度。应用逆转录 聚合酶链反应了解VEGF16 5 在骨骼肌中的表达 ,并对不同的转染技术进行半定量分析。 结果 转基因治疗 14d后 ,转染VEGF基因组血管造影可见明显新生血管和侧枝循环形成 ,免疫组化染色可见VEGF16 5 蛋白表达水平增高 ,缺血肌肉血管数增多 ,纳米VEGF16 5 治疗组与裸质粒VEGF16 5 治疗组的毛细血管密度明显高于对照组 ,有显著性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皮 生长因子 治疗 下肢缺血 血管生成 纳米粒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