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肺癌线粒体DNA突变的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金雄杰 张建军 +2 位作者 宋燕 高燕宁 程书钧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7期715-718,共4页
背景与目的:近年来已经在多种肿瘤中发现了线粒体DNA(mitochondrialDNA,mtDNA)突变,但其意义尚不明确。本研究通过检测肺癌组织中的mtDNA突变,探讨mtDNA突变在人肺癌发生中的作用。方法:提取58例肺癌组织及其相应病灶的远端非癌肺组织... 背景与目的:近年来已经在多种肿瘤中发现了线粒体DNA(mitochondrialDNA,mtDNA)突变,但其意义尚不明确。本研究通过检测肺癌组织中的mtDNA突变,探讨mtDNA突变在人肺癌发生中的作用。方法:提取58例肺癌组织及其相应病灶的远端非癌肺组织和外周血淋巴细胞的总DNA(包括核DNA和mtDNA),用巢式PCR(nestedPCR)方法扩增相互重叠且涵盖mtDNA全长的58个DNA片段。经PCR产物直接测序法测定mtDNA序列,通过与外周血淋巴细胞比较,确定肺癌组织mtDNA突变。结果:在36例(62.1%)肺癌组织中发现66个突变,其中点突变58个,插入突变4个,缺失突变4个。这些突变分散地分布于mtDNA,以D-loop区突变最多,为18个,在多肽编码区没有明显的热点突变区。在多肽编码区检出的43个点突变中,20个突变不改变氨基酸编码序列。在8例病灶远端非癌肺组织中发现了与相应肿瘤相同的突变。结论:肺癌组织中mtDNA突变可能是随机发生的,且大部分突变对肿瘤的发生可能没有影响,但其有望成为一种肿瘤诊断的分子标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粒体DNA 肺肿瘤 突变 MTDNA
下载PDF
芳香胺暴露相关性膀胱癌微卫星改变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邸雪冰 郑闪 +7 位作者 陈汶 栗建林 刘建中 张鹏 李爱琴 安志远 冯佩文 高燕宁 《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359-361,共3页
目的分析芳香胺暴露相关性膀胱移行细胞癌(TCC)与散发性膀胱TCC微卫星异常改变的特点,探讨微卫星分析在职业性膀胱TCC诊断中的潜在应用价值。方法选择在散发性膀胱TCC中杂合性缺失(LOH)频率较高的5个微卫星位点(D17S695、D9S162、D3S129... 目的分析芳香胺暴露相关性膀胱移行细胞癌(TCC)与散发性膀胱TCC微卫星异常改变的特点,探讨微卫星分析在职业性膀胱TCC诊断中的潜在应用价值。方法选择在散发性膀胱TCC中杂合性缺失(LOH)频率较高的5个微卫星位点(D17S695、D9S162、D3S1295、DBH及D3S1234),盲法检测这5个位点在16例芳香胺暴露相关性膀胱疾病患者病变组织中的LOH频率,比较其组合LOH缺失模式与病理诊断的符合率,检测患者术后尿沉渣中这5个微卫星位点的改变情况。结果16例职业性膀胱疾病患者的DNA在被测的5个位点中至少有1个位点存在多态性;14例膀胱TCC组织中这5个位点中至少有1个发生LOH的频率达62.50%(10/16)。与散发性膀胱TCC相比,D3S1295的LOH频率增高;被检膀胱病变组织DNA至少1个位点发生LOH的病例,与其组织病理学诊断的符合率达81.25%(13/16)。在8例膀胱TCC患者术后尿沉渣中亦发现了至少1个位点的LOH。结论职业暴露相关性膀胱TCC可能存在不同于散发性膀胱TCC的微卫星LOH模式;D3S1295附近可能存在与芳香胺暴露性膀胱TCC发生相关的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环碳氢化合物 芳香族 膀胱肿瘤 诊断技术 泌尿科 微卫星改变 职业暴露 膀胱癌 芳香胺 杂合性缺失(LOH) 步研究 微卫星位点 膀胱移行细胞癌 疾病患者
原文传递
食管癌相关基因2对EC9706细胞恶性增殖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9
3
作者 李美宁 黄革 +1 位作者 郭黎平 陆士新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9期2785-2788,共4页
目的探讨食管癌相关基因2(esophageal cancer related gene2,ECRG2)对EC9706食管癌细胞恶性增殖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利用DNA重组技术,构建ECRG2真核表达质粒(pcDNA3.1ECRG2),在食管癌EC9706细胞中转染并表达ECRG2蛋白,观察细胞的... 目的探讨食管癌相关基因2(esophageal cancer related gene2,ECRG2)对EC9706食管癌细胞恶性增殖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利用DNA重组技术,构建ECRG2真核表达质粒(pcDNA3.1ECRG2),在食管癌EC9706细胞中转染并表达ECRG2蛋白,观察细胞的生长状态,比较平板集落和软琼脂克隆形成能力的改变,分析ECRG2对EC9706恶性表型的影响。进一步采用WesternBlot检测p53、p21的改变。结果转染表达ECRG2后,EC9706细胞的生长受到干扰,细胞的增殖速度受到抑制,实验组细胞平板集落形成率为18%,而对照组为55%,两者间差异显著(P<0.05);肿瘤细胞的停泊非依赖能力降低,实验组软琼脂克隆体积小且形成个数(8±1.88)明显少于对照组(14.3±3.13),差异显著(P<0.05)。WesternBlot分析表明,EC9706细胞转染表达ECRG2后伴随着p53、p21蛋白表达上升。结论转染表达ECRG2蛋白能够部分逆转食管癌EC8706细胞的恶性表型,其过程可能与p53、p21通路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 ECRG2 细胞生长 P53蛋白
原文传递
annexinⅠ基因在胰腺癌中的表达及其对胰腺癌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4
4
作者 刘骞 王成锋 +7 位作者 周转 胡海 赵东兵 倪小光 白晓枫 高纪东 田艳涛 赵平 《中华肿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738-741,共4页
目的探讨annexinⅠ基因在胰腺癌发生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通过免疫组化方法确认annexinⅠ基因在胰腺癌组织中的高表达,合成annexinⅠ基因的小分子RNA干扰片断(siRNA)及无关序列,并构建RNA干扰片断的重组真核表达载体,将重组真核载体稳定... 目的探讨annexinⅠ基因在胰腺癌发生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通过免疫组化方法确认annexinⅠ基因在胰腺癌组织中的高表达,合成annexinⅠ基因的小分子RNA干扰片断(siRNA)及无关序列,并构建RNA干扰片断的重组真核表达载体,将重组真核载体稳定转染胰腺癌细胞。通过RNA干扰(RNAi)的方法,敲低annexinⅠ基因在mRNA水平的表达。通过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 PCR)、免疫细胞化学、流式细胞技术和二苯基溴化四氮唑蓝(MTT)法,证实annexinⅠ基因的表达被敲低后,对胰腺癌细胞的生长速度、细胞形态、细胞周期、凋亡情况进行观察和检测。结果敲低annexinⅠ基因的表达后,胰腺癌细胞形态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呈多形性、空泡样变性以及脂滴形成等,G1期明显延长,出现了明显的凋亡,凋亡率分别为29.8%和18.8%,胰腺癌细胞的恶性表型被抑制。结论annexinⅠ基因在胰腺癌的发生过程中起到了调控肿瘤细胞周期、促进肿瘤细胞生长增殖和抑制凋亡的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NNEXIN 胰腺肿瘤 细胞生物学
原文传递
人胃癌侧群细胞的分离鉴定和生物学特性分析 被引量:6
5
作者 吴婷 李锦毅 陆士新 《中华肿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264-268,共5页
目的检测和分选胃癌细胞系中具有干细胞特性的侧群(sP)细胞,分析其生物学特性。方法制备胃癌细胞株BGC-823悬液,经Hoeehst33342染色后,用荧光激活细胞分选技术分选出人胃癌sP和非SP(NSP)细胞,测定sP细胞亚群所占的比例。通过平... 目的检测和分选胃癌细胞系中具有干细胞特性的侧群(sP)细胞,分析其生物学特性。方法制备胃癌细胞株BGC-823悬液,经Hoeehst33342染色后,用荧光激活细胞分选技术分选出人胃癌sP和非SP(NSP)细胞,测定sP细胞亚群所占的比例。通过平板克隆实验检测sP细胞的克隆形成能力,无血清培养检测sP细胞的增殖能力。以不同浓度的氟尿嘧啶(5-Fu)处理BGC.823细胞后,检测sP细胞的耐药性,通过小鼠体内成瘤实验检测sP细胞的致瘤性。结果流式细胞仪分析结果表明,BGC-823细胞中含少量sP细胞,占0.9%~2.1%。SP细胞组克隆形成数量为(217.67±15.50)个/孔,高于NSP细胞组[(147.00±17.58)个/孔,P〈0.01];SP细胞组克隆形成率为(72.56±5.17)%,高于NSP细胞组[(49.00±5.86)%,P〈0.01],表明sP细胞较NSP细胞有较强的克隆形成能力。经2.5、5、10和25斗∥ml的5-Fu作用36h后,sP细胞所占比例分别为12.9%、9.9%、4.0%和2.1%,化疗药物对sP细胞的抑制作用随着药物浓度的递增而加强。体内成瘤实验显示,sP细胞组瘤体质量为(0.176±0.034)g,NSP细胞组瘤体质量仅为(0.045±0.046)g,两组细胞所致瘤体质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胃癌细胞BGC-823中存在具有干细胞特性的sP细胞,进一彤开展对人冒痛千纲晌毕物学特忡的研容.将百r能棍示冒癌新的诊断和治疗涂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侧群细胞 肿瘤干细胞 流式细胞术 BGC-823细胞 小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