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山西农村地区妇女HPV-6、11、16、18的血清流行病学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王建炳 胡尚英 +6 位作者 王鹤 陈汶 马俊飞 苏采峰 李志霞 武燕萍 乔友林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701-705,共5页
目的研究中国农村地区妇女HPV-6、11、16、18型抗体分布情况,为将来HPV疫苗在中国的应用提供一定的依据。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的方法,调查山西襄垣县年龄为19~54岁妇女884名。问卷收集人口统计学指标、疾病史、月经史等信息。荧光检... 目的研究中国农村地区妇女HPV-6、11、16、18型抗体分布情况,为将来HPV疫苗在中国的应用提供一定的依据。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的方法,调查山西襄垣县年龄为19~54岁妇女884名。问卷收集人口统计学指标、疾病史、月经史等信息。荧光检测法检测静脉血HPV-6、11、16、18血清型抗体。结果山西农村地区妇女HPV-6、11、16、18病毒样颗粒(VLP)抗体阳性率分别为7.35%、2.26%、6.90%、1.58%。任意一种HPV-6、11、16、18VLP抗体阳性率为14.93%。子宫颈病变正常、宫颈上皮内瘤变(CIN)1级及CIN2+妇女的HPV.16VLP抗体阳性率分别为5.36%、14.63%、50.00%(P〈0.0001)。性伴侣数为1〉2的妇女HPV-6/11和HPV-16/18VLP抗体阳性率均高于性伴侣数为1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PV-6/11、16/18VIJP抗体与首次性行为年龄、吸烟、教育程度和避孕套使用情况均无统计学关联。结论HPV-6、16型在山西襄垣被调查妇女中感染较普遍,CIN2及以上病变的患者中有一半感染过HPV-16型。HPV-16VLP抗体阳性率与子宫颈病变程度有关,且随病变程度的加重而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乳头瘤病毒抗体 血清流行病学 荧光检测法
原文传递
子宫颈癌简单快速筛查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6
2
作者 鲍彦平 乔友林 《中国医刊》 CAS 2007年第8期19-22,共4页
关键词 子宫颈癌 筛查方法 世界范围 恶性肿瘤 女性健康 发达国家 普及率 发病率
下载PDF
危险状态分析法及其应用 (Ⅰ.)理论与算法 被引量:5
3
作者 刘韵源 黎钧耀 +1 位作者 武燕平 陈元立 《中国公共卫生学报》 1986年第6期22-26,共5页
本文提出了"危险状态"概念及其分析方法。借助交叉积差和统计量与信息量寻优标准,实现了暴露水平的聚类和变量筛选,直接对危险状态进行分析,克服了现有 Logistic、Cox 回归等多变量统计方法中多重共线和模型选择的困难,有助... 本文提出了"危险状态"概念及其分析方法。借助交叉积差和统计量与信息量寻优标准,实现了暴露水平的聚类和变量筛选,直接对危险状态进行分析,克服了现有 Logistic、Cox 回归等多变量统计方法中多重共线和模型选择的困难,有助于揭示多因素的联合效应,使分析结果更为明晰和可信。为说明危险状态分析法在病例一对照和生存分析中的应用,文中给出了两个数值分析实例。随着对内外环境因素在人类癌症中所起作用认识的深入,愈来愈感到需要发展一些更为完善的方法,以鉴别生活在各式各样环境和差异悬殊的经济条件下,在人群中的潜在病因。自五十年代以来,癌症和其他慢性病的流行病学与生物统计学研究确已取得显著进展。除了经典的分层资料分析方法外,对于按不同设计所收集的特殊类型数据,相应的专门方法和推广技术不断涌现,各种形式的多变量Logistic 和 Cox 回归模型尤其引人注目,已成为现代癌流行病学研究资料的常用统计分析方法。作为一种有益尝试,我们引入"危险状态"和"可预测性概念",吸取了分层分析与模型描述方法的优点,提出危险状态分析法。本文将介绍此算法及其在病例一对照和生存分析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型选择 联合效应 回归模型 内外环境因素 生存分析 多变量统计 流行病学研究 生物统计学 交叉积 状态分析
下载PDF
吸烟与食管癌发病关系的前瞻性研究 被引量:9
4
作者 范金虎 孙秀娣 +1 位作者 张亚黎 乔友林 《肿瘤研究与临床》 CAS 2004年第4期286-288,共3页
目的:进一步探讨吸烟与食管癌发病的关系。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的研究方法。随访对象为1986年-1991年中关合作林县营养干预试验中的普通人群组,所有受试对象符合试验条件并完成了基线调查的全部内容。该研究从1986年3月开始,随访截... 目的:进一步探讨吸烟与食管癌发病的关系。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的研究方法。随访对象为1986年-1991年中关合作林县营养干预试验中的普通人群组,所有受试对象符合试验条件并完成了基线调查的全部内容。该研究从1986年3月开始,随访截止到2001年12月31日,共15a。采用相对危险度(RR)等指标对吸烟的作用大小进行评估。结果:吸烟增加了食管癌发病的危险性。相对危险度RR=1.289(95%CI=1.13~1.466)。P=0.000。吸烟指数与食管癌的发病率存在剂量反应关系。χ^2=17.905,P=0.000。结论:在食管癌高发区林县。吸烟是食管癌发病的危险因素之一,并且随吸烟指数的增加食管癌发病的相对危险度呈增加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烟 食管癌 危险因素 前瞻性研究
原文传递
维胺酸阻断宫颈癌癌前病变发展的研究
5
作者 陈瑞娣 丁爱华 +6 位作者 韩锐 罗焕造 裴力峰 孙时芬 张惜阴 徐世平 郭宗儒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75-77,共3页
按随机双盲设安慰剂方法,使用维胺酸栓剂对宫颈癌癌前病变患者进行阻断性治疗,每日1栓,宫颈局部用,50次为一疗程,共两疗程。近期癌前病变消失率为68.57%,总有效率为74.29%;远期疗效,与激光、电熨两法相比较,疗... 按随机双盲设安慰剂方法,使用维胺酸栓剂对宫颈癌癌前病变患者进行阻断性治疗,每日1栓,宫颈局部用,50次为一疗程,共两疗程。近期癌前病变消失率为68.57%,总有效率为74.29%;远期疗效,与激光、电熨两法相比较,疗效近似(统计学上差异尤显著意义),而与一般妇科常用消炎药物相比,差异具有非常显著的意义,且方法简易,效果明显,适用于我国宫颈癌的高危人群,可作为我国宫颈癌高发区防治宫颈癌的主要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胺酸 宫颈癌 癌前状态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