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对急诊胸痛患者诊断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价值的荟萃分析 被引量:4
1
作者 李岳华 孟旭 周宪梁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17年第3期210-213,共4页
目的分析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PAPP-A)对急诊胸痛患者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的诊断意义。方法检索从2000年至2017年5月所有PUBMED,Embase及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的文献,检索关键词:PAPP-A,仅限于英文文献。根据纳入排除标准,共6个研... 目的分析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PAPP-A)对急诊胸痛患者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的诊断意义。方法检索从2000年至2017年5月所有PUBMED,Embase及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的文献,检索关键词:PAPP-A,仅限于英文文献。根据纳入排除标准,共6个研究(包括2081例参与者和528个事件)纳入荟萃分析,使用固定、随机效应模型提取比值比(OR)及95%可信区间(CI)以及曲线下面积(AUC)。采用敏感性分析探讨异质性来源。结果 PAPP-A水平升高组对ACS的诊断意义明显高于低水平组[OR:3.10(95%CI:2.08~4.60,P=0.000),AUC:0.60(95%CI:0.57~0.63,P=0.001)。结论 PAPP-A水平的升高有助于急诊胸痛患者ACS的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 胸痛 荟萃分析
下载PDF
远隔缺血处理在直接PCI中应用临床效果的Meta分析
2
作者 李岳华 裴汉军 周宪梁 《包头医学院学报》 CAS 2017年第6期1-3,12,共4页
目的:采用Meta分析评价远隔缺血预处理(RIC)在行直接PCI的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STEMI)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纳入11篇随机对照试验(RCT)共1047例患者。结果:与对照组比较,RIC降低患者术后心肌酶学水平(SMD=-0.79;P=0.005);提高完全ST... 目的:采用Meta分析评价远隔缺血预处理(RIC)在行直接PCI的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STEMI)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纳入11篇随机对照试验(RCT)共1047例患者。结果:与对照组比较,RIC降低患者术后心肌酶学水平(SMD=-0.79;P=0.005);提高完全ST段回落(c STR)的比例(OR=1.89;P=0.006);降低直接PCI术后全因死亡率(OR=0.36;P=0.006;I^2=0.0%)和主要心脑血管不良事件(OR=0.44;P=0.000;I^2=0.0%)。结论:RIC可改善接受直接PCI的STEMI患者术后心功能指标,并降低术后全因死亡率和主要心脑血管不良事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远隔缺血处理 直接PCI META分析
下载PDF
心内膜垫缺损矫治术后复发性左侧房室瓣关闭不全的病因分析与外科处理
3
作者 董硕 项理 +1 位作者 闫军 闫鹏 《山东医药》 CAS 2020年第17期55-57,共3页
目的分析心内膜垫缺损术后复发性左侧房室瓣关闭不全的病因,并探讨其外科手术策略。方法收集心内膜垫缺损术后左侧房室瓣关闭不全患者21例,行再次左侧房室瓣手术,术中对瓣膜病理改变情况进行评估,然后决定行成形或者置换手术。术后3个月... 目的分析心内膜垫缺损术后复发性左侧房室瓣关闭不全的病因,并探讨其外科手术策略。方法收集心内膜垫缺损术后左侧房室瓣关闭不全患者21例,行再次左侧房室瓣手术,术中对瓣膜病理改变情况进行评估,然后决定行成形或者置换手术。术后3个月、12个月随访1次,以后每年随访1次,均行临床症状评估和经胸超声心动图、心电图、胸片检查。结果再次手术的瓣膜病理改变中,残留的前叶裂12例(5例可发现明确的前次瓣叶缝合线撕脱)、瓣叶变性10例、瓣环明显扩张6例、瓣下结构异常5例。手术方式包括16例左侧房室瓣成形术,5例左侧房室瓣置换术。成形术中单纯裂缝合只有3例,单纯瓣环环缩1例,其余均采用至少2种以上的成形技术;瓣膜置换术中3例行机械瓣置换术,2例行生物瓣置换术。患者围手术期无死亡,出院时经胸超声检查,2例再成形术者左侧房室瓣少中量反流,其余均为少量及以下反流。术后随访(18.3±15.6)个月无死亡,1例再成形术者实施左侧房室瓣机械瓣置换术,余无再次手术患者,心功能NYHA分级较术前降低(P<0.05);1例随访超声提示左侧房室瓣中量反流,但无不适症状,其他成形术患者左侧房室瓣无或少量反流。结论心内膜垫缺损术后可能出现复发性左侧房室瓣关闭不全,病因较为复杂多变,以残留的前叶裂最常见;再手术时需根据每例患者特有的瓣膜病理状态选择侧房室瓣成形术或置换术,可获得满意的近中期手术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心脏病 二次心脏外科手术 心内膜垫缺损 左侧房室瓣成形术 瓣膜置换术
下载PDF
全腔静脉肺动脉连接术应用成年患者近远期临床结果分析
4
作者 胡小松 杨克明 +2 位作者 李守军 许建屏 吕小东 《中国分子心脏病学杂志》 CAS 2016年第3期1714-1717,共4页
目的研究全腔静脉肺动脉连接术应用于成年患者临床效果并分析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阜外医院行全腔静脉肺动脉连接术的成年(年龄≥14岁)患者75例的围手术期临床资料。分析是否开窗、是否分期手术、不同手术... 目的研究全腔静脉肺动脉连接术应用于成年患者临床效果并分析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阜外医院行全腔静脉肺动脉连接术的成年(年龄≥14岁)患者75例的围手术期临床资料。分析是否开窗、是否分期手术、不同手术方式等对早期及中远期结果影响,分析影响生存率的危险因素。结果早期死亡5例(6.7%),随访期间死亡1例,平均随访时间42.5±34.7月,随访期间患者心功能明显好于术前(P<0.001)。危险因素分析体外循环时间(P=0.049),血液透析(P=0.004)是早期死亡危险因素;整体死亡危险因素有血液透析(P=0.010),房室瓣中度及以上返流(P=0.010)。而不同手术方式(P=0.729、0.973)、一期或者分期全腔(P=0.494、0.300)、是否开窗(P=0.486、0.998)、是否伴随其他手术(P=0.494、0.596)对早期、整体死亡影响无统计学差异。结论符合条件的成年患者行全腔静脉肺动脉连接术临床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心脏病 全腔静脉肺动脉连接术 成年人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