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深低温停循环后家兔脑血管内皮细胞紧密连接蛋白Occludin表达变化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0
1
作者 黄海波 田川 +2 位作者 柳磊 刘文芝 常谦 《中国分子心脏病学杂志》 CAS 2009年第3期155-157,共3页
目的研究深低温停循环后家兔脑血管内皮细胞紧密连接蛋白Occludin表达变化,探讨Occludin蛋白表达异常在深低温停循环后家兔血脑屏障通透性升高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健康新西兰兔16只,雌雄不限,随机分成体外循环组和深低温停循环组2组。其... 目的研究深低温停循环后家兔脑血管内皮细胞紧密连接蛋白Occludin表达变化,探讨Occludin蛋白表达异常在深低温停循环后家兔血脑屏障通透性升高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健康新西兰兔16只,雌雄不限,随机分成体外循环组和深低温停循环组2组。其中深低温持续时间为60分钟。用RT-PCR和Western Blot方法观察MRNA和蛋白水平的变化。结果与体外循环组相比,深低温停循环组家兔脑血管内皮细胞Occludin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下调(P<0.05)。结论occludin蛋白表达减少是血脑屏障通透性升高的重要环节。对Occludin蛋白变化的研究有助于更深入地研究血脑屏障的破坏与脑损伤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低温停循环 血脑屏障BBB OCCLUDIN
下载PDF
升主动脉瘤中细胞外基质与信号调节研究进展 被引量:3
2
作者 蒙延海 常谦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35-237,共3页
升主动脉瘤是一种发病率逐年提高的具有严重危害性的血管疾病,其病因和发病的分子学机制非常复杂。细胞外基质是升主动脉壁中主要的组成部分,对维持主动脉壁结构的完整性具有重要的作用,细胞外基质各成分的变化与升主动脉瘤的发病关系密... 升主动脉瘤是一种发病率逐年提高的具有严重危害性的血管疾病,其病因和发病的分子学机制非常复杂。细胞外基质是升主动脉壁中主要的组成部分,对维持主动脉壁结构的完整性具有重要的作用,细胞外基质各成分的变化与升主动脉瘤的发病关系密切,相关的信号调节研究也较多。本文就近年来有关升主动脉瘤中细胞外基质及相关信号调节的研究做一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瘤 细胞外基质 发病机制
下载PDF
B型不典型主动脉夹层的腔内修复术治疗及中期随访结果 被引量:2
3
作者 魏以桢 常谦 +1 位作者 于存涛 蒙延海 《心脏杂志》 CAS 2011年第2期247-249,共3页
目的:总结临床较少见的B型主动脉不典型夹层的腔内修复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及中期随访结果。方法:总结自2009年4月~2009年10月连续10例采用腔内覆膜支架植入术的B型主动脉不典型夹层的临床资料及治疗方法,并进行随访。结果:所有患者均... 目的:总结临床较少见的B型主动脉不典型夹层的腔内修复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及中期随访结果。方法:总结自2009年4月~2009年10月连续10例采用腔内覆膜支架植入术的B型主动脉不典型夹层的临床资料及治疗方法,并进行随访。结果:所有患者均为男性。年龄(54±11)岁,体质量(80±6)kg。所有患者均有急性胸背部疼痛症状,经64排螺旋CT确诊为B型主动脉不典型夹层,其中8例存在主动脉壁内血肿,9例存在主动脉穿通性溃疡,7例两者共存。3例存在胸腔积液,4例CT提示造影剂外溢。所有患者均有高血压病史,诊断高血压病1~30(8±10)年。最高血压150~230(189±31)mmHg,6例患者诊断有高血脂,7例患者经CT诊断有严重动脉硬化。所有10例患者采用介入腔内覆膜支架修复术,从疼痛症状发生到支架植入时间6~60(19±16)d,急性患者6例,慢性患者4例。所有患者均成功植入覆膜支架。植入支架直径(35.4±1.9)mm,支架长度(150±9)mm。ICU时间为4 h~2(1.0±0.6)d,术后(5.9±1.5)d出院。其中1例患者同期植入一枚肾动脉支架。1例术后第2天起有轻度偏瘫症状,术后CT证实左侧顶叶小梗死灶,经治疗好转出院。所有患者均进行随访,随访5~11(8.4±2.1)个月。1例术后2周时在家中不明原因猝死。其余患者在术后4 d及术后3个月时均行CT复查,恢复满意,症状消失。结论:主动脉腔内覆膜支架修复术对有症状且有演变成典型夹层或破裂倾向的B型主动脉不典型夹层治疗的近,中期效果良好,是一种安全,有效,成功率高的治疗方法,远期效果需进一步随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 不典型夹层 腔内治疗 覆膜支架
下载PDF
升主动脉、全弓置换加支架“象鼻”术治疗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 被引量:9
4
作者 肖志斌 姚建民 +2 位作者 张永 孙立中 朱俊明 《华北国防医药》 2007年第6期32-34,共3页
关键词 动脉瘤 夹层 主动脉瘤 血管假体植入 支架
下载PDF
心脏重症的理论支撑体系及临床实践 被引量:1
5
作者 曹芳芳 张海涛 《青春期健康》 2019年第4期36-41,共6页
心脏重症是一门需要总结规律的学科,其理论支撑体系有助于识别心脏重症高危患者并指导临床实践。心脏重症是群体最大的亚专科,它和综合重症的理念截然不同,心脏功能的五个阶段与四个象限的划分有助于指导心脏疾病治疗方向。一系列的心... 心脏重症是一门需要总结规律的学科,其理论支撑体系有助于识别心脏重症高危患者并指导临床实践。心脏重症是群体最大的亚专科,它和综合重症的理念截然不同,心脏功能的五个阶段与四个象限的划分有助于指导心脏疾病治疗方向。一系列的心脏支持治疗体系逐步发展与进步,其中左、右心结构和相互功能影响是理解心脏救治最根本的基础。心血管系统是机体应激最重要参与者,通过心血管受体的进化可以更好指导临床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疾病 临床实践 重症 心血管系统 高危患者 心脏功能 支持治疗 右心结构
下载PDF
支架象鼻技术治疗胸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早中期效果Meta分析 被引量:6
6
作者 李滨 孙立忠 +5 位作者 赵鑫 郑军 常谦 于存涛 朱俊明 刘永民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92-95,99,共5页
目的通过Meta分析方法 ,对应用支架象鼻手术的早中期效果进行评估。方法通过检索Embase及Pubmed文献数据库,检索筛选获取2009年8月前发表的关于应用支架象鼻手术的12篇临床研究(538例患者)。结果支架象鼻手术后住院期间死亡率为(5.0... 目的通过Meta分析方法 ,对应用支架象鼻手术的早中期效果进行评估。方法通过检索Embase及Pubmed文献数据库,检索筛选获取2009年8月前发表的关于应用支架象鼻手术的12篇临床研究(538例患者)。结果支架象鼻手术后住院期间死亡率为(5.0±0.9)%;术后肾功能衰竭发生率(3.5±0.8)%;截瘫或者下肢轻瘫的发生率为(3.5±0.8)%;脑卒中的发生率为(2.9±0.7)%。总体平均随访(36.0±20.3)个月,中期生存率分别为1年(94.30±0.10)%;2年(93.60±0.11)%;5年(91.40±0.14)%。结论支架象鼻手术早中期能够降低手术死亡率及并发症的发生率,中期随访证实能够促使假腔内血栓的形成、封闭假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架象鼻术 主动脉瘤 主动脉夹层
原文传递
基质金属蛋白酶与主动脉夹层发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7
作者 裴华伟 常谦 《中国分子心脏病学杂志》 CAS 2012年第1期57-60,共4页
主动脉夹层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心血管疾病,常伴有较高的死亡率及并发症率,但目前其发病原因仍不明确。文献报道主动脉夹层的发病与主动脉中层退行变有关,而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 Metalloproteinase,MMP)在细胞外基质代谢过... 主动脉夹层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心血管疾病,常伴有较高的死亡率及并发症率,但目前其发病原因仍不明确。文献报道主动脉夹层的发病与主动脉中层退行变有关,而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 Metalloproteinase,MMP)在细胞外基质代谢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其活性或含量增加可引起主动脉中层结构蛋白的过度降解,参与主动脉中层退行变,初步表明基质金属蛋白酶在主动脉夹层发病过程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就近年来有关MMP与主动脉夹层发病关系的研究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夹层 基质金属蛋白酶 基质胶原蛋白 弹性蛋白
原文传递
同期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和腹主动脉腔内修复术
8
作者 孔博 于存涛 +2 位作者 常谦 罗明尧 张良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CSCD 2017年第6期338-342,共5页
目的 总结重症冠心病(CAD)合并肾下型腹主动脉瘤(AAA)及腹主动脉贯通性溃疡(PAU)患者一期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及腹主动脉腔内修复术(EVAR)的治疗经验.方法 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13例重症CAD合并肾下型AAA及PAU患者行... 目的 总结重症冠心病(CAD)合并肾下型腹主动脉瘤(AAA)及腹主动脉贯通性溃疡(PAU)患者一期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及腹主动脉腔内修复术(EVAR)的治疗经验.方法 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13例重症CAD合并肾下型AAA及PAU患者行CABG同期EVAR治疗,其中男12例(92.3%),女1例(7.7%),年龄(63.7±7.3)岁.11例以冠心病相关症状就诊,2例以腹主动脉瘤/穿通性溃疡相关症状就诊,腹主动脉病变:AAA 3例,PAU 10例;2例患者合并胸主动脉PAU.CABG手术和AAA腔内治疗均按常规操作规范进行,合并胸主动脉PAU患者,同期行胸主动脉覆膜支架腔内置入术(TEVAR).结果 先行EVAR,再行CABG7例;先行CABG,再行EVAR 6例;2例同期行TEVAR.全组行体外循环下CABG(ON-PUMP)11例,非体外CABG(OFF-PUMP)2例,平均旁路移植(2.5±0.7)支.ON-PUMP患者主动脉阻断(50.7 ±16.5) min,体外循环(58.0±11.2) min.13例共置入胸主动脉及腹主动脉覆膜支架30枚.全组术后呼吸机辅助(17.8±7.0)h,ICU(2.7±1.9)天,术后住院(8.1±2.4)天,均顺利出院.1例出院后伤口愈合不良、胸骨后感染,再次人院行胸大肌皮瓣转移术,二次术后29天突发心搏骤停死亡.12例生存,术后随访1个月~3年,患者旁路血管均通畅,支架位置及形态均良好,病变隔绝完全,无内漏.结论 对于存在适应证的患者,由一组外科团队完成手术及血管腔内操作,同期行CABG和EVAR治疗是安全、可行的.与传统的多科室会诊治后、同期或分期外科修复相比,手术创伤更小,手术时间更短,围术期并发症风险更低,效率更高,更有利于患者整体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腹主动脉瘤 主动脉穿通性溃疡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腹主动脉腔内修复术
原文传递
介入腔内覆膜支架植入术治疗主动脉穿通性溃疡的早中期结果分析
9
作者 熊文龙 魏以桢 +4 位作者 韩超 于存涛 钱向阳 孙晓刚 常谦 《中国医师杂志》 CAS 2014年第1期93-95,99,共4页
目的 探讨介入腔内覆膜支架植入术(TEVAR)治疗主动脉穿通性溃疡(PAU)的临床疗效及中期结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5月至2013年5月36例采用TEVAR治疗的PAU患者的临床资料及随访结果.结果 36例患者中男27例(75%),女9例(25%),年龄4... 目的 探讨介入腔内覆膜支架植入术(TEVAR)治疗主动脉穿通性溃疡(PAU)的临床疗效及中期结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5月至2013年5月36例采用TEVAR治疗的PAU患者的临床资料及随访结果.结果 36例患者中男27例(75%),女9例(25%),年龄41~79(59.5&#177;8.7)岁,29例(80.6%)入院时有急性主动脉综合征的典型疼痛症状.所有患者均通过主动脉增强CT确诊为PAU并择期手术植入覆膜支架.手术成功率100%,30例患者进入术后恢复室进行观察,时间3~63(16.43&#177;14.69)h,术后住院时间4~14(6.78&#177;2.11)d;1例术后第6天夜突发脑梗死.所有患者均进行随访,随访时间3~52(22.5&#177;15.5)个月,2例发生脑梗死,其中1例术后33个月死亡.2例术后CT发现微量Ⅱ型内漏,3个月后复查消失;其余患者术后及复查CT显示支架贴壁良好,无位移,溃疡封闭完全,主动脉壁间血肿均不同程度减轻或消失,恢复满意,症状消失.结论 TEVAR是一种比较安全有效的治疗PAU的方法,但其疗效仍缺乏充分的循证医学证据支持,仍需要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疾病 外科学 血管假体植入 支架 治疗结果 溃疡 外科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