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外科急危重症的临床救治 被引量:3
1
作者 陈学和 孙长怡 《中国医刊》 CAS 2008年第8期8-10,共3页
关键词 外科干预 急危重症 临床救治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 多器官功能衰竭 重症监护病房
下载PDF
低T3综合征在急诊重症患者发病率及T3对预后的评估 被引量:9
2
作者 张海燕 董磊 +1 位作者 吴彩军 赵飞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132-1135,共4页
目的探讨低T3综合征在急诊重症监护病房(EICU)患者中的发病率以及T3水平对急诊危重症患者预后评估价值。方法选择北京顺义区医院EICU2012年10月至2013年4月收治的危重症患者150例,在人院当天以及住院第3天行甲状腺功能检查并在入院... 目的探讨低T3综合征在急诊重症监护病房(EICU)患者中的发病率以及T3水平对急诊危重症患者预后评估价值。方法选择北京顺义区医院EICU2012年10月至2013年4月收治的危重症患者150例,在人院当天以及住院第3天行甲状腺功能检查并在入院当天进行APACHEⅡ评分,将凡是甲状腺功能检查结果符合低T3综合征诊断的患者分为低T3综合征组共计38例;其余112例为非低T3综合征组。计算150例危重症患者中低T3综合征的发生率并且随访至28d,计算各组28d病死率;利用ROC曲线判断T3值水平对危重症患者死亡预后价值。结果150例人选危重症患者中,低T3综合征的发生率约为25.3%;随访28d,低T3综合征组患者病死率为42.1%,非低T3综合征组患者病死率为29.5%;按28d患者预后进行死亡与存活进行分组,利用ROC曲线检测T3水平对危重症患者死亡预后,并且与APACHEⅡ评分进行比较:曲线下面积T3为0.768(95%CI:0.701~0.835),APACHEII为0.783(95%CI:0.719~0.846),两者比较未达到统计学意义;T3最佳死亡预后判断界值为0.41ng/mL,其敏感度为76.6%,特异度为78.4%。结论伴发低T3综合征的EICU危重患者预后差,T3值指标可以作为危重症患者预后的一个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重症低T3综合征 预后 ROC曲线 病死率 APACHE Ⅱ评分 重症监护 非甲状腺病态综合征
原文传递
急诊非器质性呼吸困难患者焦虑抑郁状态分析 被引量:5
3
作者 张海燕 董磊 +1 位作者 张晓东 吴彩军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362-1365,共4页
目的探讨急诊非器质性呼吸困难患者焦虑抑郁状态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连续入选中国医科大学北京顺义区医院急诊科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急诊科2014年1月1日至2014年5月30日急诊就诊的主诉呼吸困难患者,经过诊疗以后最终诊断... 目的探讨急诊非器质性呼吸困难患者焦虑抑郁状态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连续入选中国医科大学北京顺义区医院急诊科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急诊科2014年1月1日至2014年5月30日急诊就诊的主诉呼吸困难患者,经过诊疗以后最终诊断为非器质性呼吸困难患者80例,其中68例同意进行心理测评。采用综合医院焦虑抑郁评分量表对68例非器质性呼吸困难患者行心理测评,评价焦虑和抑郁的发生率,对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情绪波动等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68例患者中,焦虑患者22例,占32.4%,抑郁患者14例,占20.6%。女性、中学以下学历、就诊前情绪波动以及非本地居民来源者焦虑抑郁发生率更高(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中学以下学历、就诊前情绪波动和非本地居民来源均是发生焦虑、抑郁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对于急诊非器质性呼吸困难患者,在进行急诊常规诊疗的同时,应重视患者心理因素,必要时应该建议患者求助心理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器质性呼吸困难 焦虑 抑郁 急诊 学历 性别 LOGISTIC回归 心理
原文传递
急诊内科育龄女性常规尿早孕检测的必要性
4
作者 张晓东 董磊 +1 位作者 张海燕 吴彩军 《中国病案》 2015年第5期F0002-F0002,F0003,共2页
目的明确在急诊内科就诊的育龄女性进行常规尿早孕检测的临床重要性。方法选取两所医院急诊科2014年6月1日-2014年12月31日内科就诊育龄期女性患者行尿早孕检测资料,记录尿早孕检测结果并进行病例资料中年龄、月经史以及急诊就诊主诉等... 目的明确在急诊内科就诊的育龄女性进行常规尿早孕检测的临床重要性。方法选取两所医院急诊科2014年6月1日-2014年12月31日内科就诊育龄期女性患者行尿早孕检测资料,记录尿早孕检测结果并进行病例资料中年龄、月经史以及急诊就诊主诉等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计入选育龄期女性患者1266例,尿早孕检测阳性患者150例,阳性率11.8%;150例尿早孕检测阳性患者就诊时主诉以消化系统症状人数为最多,达到40%;规律月经史并且尿早孕检测结果为阳性患者有33人,占尿早孕检测阳性总人数的22.0%。结论对于急诊内科就诊的育龄期女性不能简单的通过月经史判断排除其早孕可能,在急诊内科就诊的育龄女性均应该进行常规尿早孕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 早孕检测 育龄
原文传递
KDIGO分期标准联合NGAL对严重脓毒症患者伴发急性肾损伤血液净化治疗预后的判断 被引量:19
5
作者 张海燕 李丽华 吴彩军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441-1444,共4页
目的 探讨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改善全球肾病预后组织(kidneydisease:improving global outcomes organization,KDIGO)分期标准联合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转运蛋白(neutrophil gelatinase-associated lipocalin... 目的 探讨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改善全球肾病预后组织(kidneydisease:improving global outcomes organization,KDIGO)分期标准联合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转运蛋白(neutrophil gelatinase-associated lipocalin,NGAL)对严重脓毒症患者伴AKI选择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continuous blood purification,CBP)后的预后判断价值.方法 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选择84例北京顺义区医院EICU 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严重脓毒症伴AKI需进行静-静脉CBP治疗的患者,采用KDIGO分期标准将入选患者分为KDIGO1、2、3期组,对各组患者血液NGAL水平,EICU的住院存活率以及存活患者肾功能转归进行比较.结果 KDIGO1、2期患者的NGAL血液水平(453.9±74.4) ng/mL明显低于KDIGO3期患者(789.1±86.8)ng/mL,P< 0.01;KDIGO1、2期患者28 d存活率显著高于KDIGO3期患者[92.3% (24/26):69.0%(40/58),P=0.026];KDIGO1、2期中存活患者肾功能改善率显著高于KDIGO3期患者[83.3%(20/24):27.5% (11/40),P<0.01];KDIGO分期联合血液NGAL分别预测严重脓毒症伴AKI行CBP治疗患者住院存活以及肾功能改善预后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or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其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03(95% CI:0.648~0.759,P<0.001)和0.679(95% CI:0.627 ~0.731,P<0.01).结论 严重脓毒症患者伴发AKI,在KDIGO1、2期时给予CBP治疗,可以提高患者住院生存率并且改善生存患者肾功能;KDIGO分期联合血液NGAL对严重脓毒症患者伴发AKI行CBP治疗的患者可进行有效的预后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重脓毒症 急性肾损伤 连续性血液净化 KDIGO标准 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转运蛋白 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 预后 生存率
原文传递
PPARγ配体曲格列酮对绒癌JEG-3细胞浸润能力的影响
6
作者 李淑娟 孟君 常子强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11年第34期8331-8333,共3页
目的探讨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型受体γ(PPARγ)及配体曲格列酮(Troglitazone,TGZ)对绒癌JEG-3细胞浸润能力的影响。方法通过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方法检测JEG-3细胞系中PPARγ的表达,采用Transwell侵入系统检测PPARγ的激动配体TGZ对绒... 目的探讨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型受体γ(PPARγ)及配体曲格列酮(Troglitazone,TGZ)对绒癌JEG-3细胞浸润能力的影响。方法通过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方法检测JEG-3细胞系中PPARγ的表达,采用Transwell侵入系统检测PPARγ的激动配体TGZ对绒癌细胞浸润能力的影响。结果在绒癌JEG-3细胞系中有PPARγ蛋白表达,PPARγ激动配体TGZ处理后浸润人工基底膜细胞数明显减少,与对照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具有剂量依赖关系。结论 PPARγ被配体TGZ激活后抑制绒癌JEG-3细胞浸润能力,这为PPARγ配体在绒癌治疗中可能的临床应用提供理论和实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PARγ/治疗应用 色满类/治疗应用 噻唑烷二酮类/治疗应用 绒毛膜癌/病理学/药物疗法
原文传递
萨勃机在心肺复苏抢救过程中的应用 被引量:2
7
作者 王小红 郑红宣 李华 《中华损伤与修复杂志(电子版)》 CAS 2011年第4期74-75,共2页
目的探讨改进的心肺复苏术(CPR)对猝死患者初期复苏的作用。方法本组共189例呼吸、心跳骤停猝死患者,90例作为对照组,使用传统CPR;99例作为试验组,使用"一医三护配合法"和"萨勃机"的改进CPR进行急诊复苏。记录血压... 目的探讨改进的心肺复苏术(CPR)对猝死患者初期复苏的作用。方法本组共189例呼吸、心跳骤停猝死患者,90例作为对照组,使用传统CPR;99例作为试验组,使用"一医三护配合法"和"萨勃机"的改进CPR进行急诊复苏。记录血压、自主呼吸、自主心律的恢复情况作为评估指标。结果试验组中的血压、自主呼吸、自主心律的恢复率情况分别为32.3%、19.2%、54.5%,均高于对照组的18.9%、8.9%、38.9%,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进的CPR较传统CPR更具有分工明确、配合默契、科学合理等优点,为CPR抢救赢得了宝贵时间,提高了复苏的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肺复苏术 医护配合 萨勃机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