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声内镜在上消化道间叶源性肿瘤诊治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3
1
作者 刘凯 刘德全 +1 位作者 李艳 姜艳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CSCD 2021年第9期714-716,共3页
目的探讨超声内镜在上消化道间叶源性肿瘤(GIMTs)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经常规内镜活检诊断的GIMTs患者80例,均行超声内镜检查,根据内镜表现选择不同治疗方法,术后行病理学检查,分析超声内镜对GIMTs的诊断效能及手术指导价值... 目的探讨超声内镜在上消化道间叶源性肿瘤(GIMTs)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经常规内镜活检诊断的GIMTs患者80例,均行超声内镜检查,根据内镜表现选择不同治疗方法,术后行病理学检查,分析超声内镜对GIMTs的诊断效能及手术指导价值。结果超声内镜检查显示,脂肪瘤多分布于胃(66.67%),起源于黏膜肌层(50.00%)或黏膜下层(50.00%),低回声、微钙化、边缘不规则占比依次为66.67%、75.00%、50.00%;平滑肌瘤多分布于食管(83.33%),起源于黏膜肌层(83.33%),低回声、微钙化、边缘不规则占比依次为61.90%、69.05%、59.52%;间质瘤多分布于胃(76.92%),起源于固有肌层(38.46%),低回声、微钙化、边缘不规则占比依次为73.08%、69.23%、61.54%。超声内镜准确诊断脂肪瘤10例,敏感性83.33%、特异性92.65%,准确率91.25%;准确诊断平滑肌瘤37例,敏感性88.10%、特异性81.58%,准确率85.00%;准确诊断间质瘤19例,敏感性73.08%、特异性94.44%,准确率87.50%。经超声内镜诊断的60例GIMTs行胃镜下指导治疗,手术均一次性成功,术后未出现穿孔、出血等并发症。术后2个月复查所有患者创面愈合情况良好,肿瘤未见复发。结论超声内镜对GIMTs诊断效果显著,且对患者胃镜切除术选择具有重要指导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内镜 间叶源性肿瘤 上消化道 胃镜切除术 诊断效能
下载PDF
胃内镜黏膜下剥离术中使用二氧化碳注气的安全性及有效性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刘香 万露 +4 位作者 王晟 葛楠 王国鑫 郭瑾陶 孙思予 《中国内镜杂志》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9-32,共4页
目的该实验旨在研究二氧化碳CO_2作为胃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中注入气体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2月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内镜诊治中心,接受胃ESD术治疗的患者80例,40例术中注CO_2气(CO_2组),40例术中注空气... 目的该实验旨在研究二氧化碳CO_2作为胃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中注入气体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2月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内镜诊治中心,接受胃ESD术治疗的患者80例,40例术中注CO_2气(CO_2组),40例术中注空气(空气组),分别检测患者术前、术中及术后的动脉血CO_2分压(PaCO_2),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评分记录每组患者术后1、6及24 h腹痛及腹胀程度,同时记录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病例整个研究过程中不同时间段PaCO_2及腹痛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O_2组在ESD术后1和6 h的腹胀平均VAS分值较空气组明显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胃ESD术应用CO_2注气安全性良好。CO_2注气能够有效减轻患者术后腹胀症状,改善术后恢复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碳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动脉血CO_2分压 视觉模拟评分量表
下载PDF
直肠超声内镜在直肠阴道膈子宫内膜异位症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5
3
作者 杨卓 杨飞 +3 位作者 陈英汉 李妍 刘岿然 欧阳玲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689-693,共5页
目的评价直肠超声内镜在直肠阴道膈子宫内膜异位症(RVEM)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分析2009年9月至2016年9月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妇科临床诊断为RVEM并接受手术治疗11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选取术前同时行直肠超声内镜、肠镜以及盆腔... 目的评价直肠超声内镜在直肠阴道膈子宫内膜异位症(RVEM)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分析2009年9月至2016年9月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妇科临床诊断为RVEM并接受手术治疗11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选取术前同时行直肠超声内镜、肠镜以及盆腔MRI检查的患者入组,共计36例,比较3种检查方法对RVEM是否侵袭肠壁、侵袭层次的术前诊断与术中所见和术后病理的符合度。结果直肠超声内镜对RVEM是否侵袭肠壁、侵袭层次的术前诊断准确率明显优于肠镜及盆腔MRI(P<0.05),与术中所见和术后病理符合度好。结论直肠超声内镜检查是诊断RVEM的可靠方法,可以在术前对RVEM患者是否伴有肠管受累以及受累程度进行准确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超声内镜 直肠阴道膈子宫内膜异位症 诊断
下载PDF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食管原位癌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潘多 孙思予 +4 位作者 刘香 王晟 葛楠 王国鑫 郭瑾陶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7年第24期3993-3996,共4页
目的:探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食管原位癌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2012年8月至2016年3月,应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8例食管原位癌。观察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术后随访。结果:手术时间55~165分钟,均为术中少量出... 目的:探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食管原位癌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2012年8月至2016年3月,应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8例食管原位癌。观察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术后随访。结果:手术时间55~165分钟,均为术中少量出血,无穿孔,1例环周病变为预防食管狭窄置入食道支架,无中转开胸及死亡病例,住院时间6~10天,住院费用10 626.11元~27 094.97元。8例随访6~44个月,未见复发,1例食管支架拔除后食管狭窄,再次置入食管支架拔除后进食顺利。结论: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食管原位癌是安全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食管原位癌 超声内镜 内镜黏膜切除术 食管狭窄
下载PDF
内镜超声临床应用的最新进展 被引量:4
5
作者 郭瑾陶 孙思予 《医学与哲学(B)》 2016年第3期14-18,35,共6页
内镜超声检查术自20世纪80年代问世以来,经过不断进步和发展,越来越多地应用于纵隔、消化道疾病的诊断中,也逐渐成为多种疾病可供选择的治疗手段。本文就内镜超声在疾病诊断及治疗中的新进展进行综述,旨在提高患者及临床医生对内镜超声... 内镜超声检查术自20世纪80年代问世以来,经过不断进步和发展,越来越多地应用于纵隔、消化道疾病的诊断中,也逐渐成为多种疾病可供选择的治疗手段。本文就内镜超声在疾病诊断及治疗中的新进展进行综述,旨在提高患者及临床医生对内镜超声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超声检查 弹性成像 对比增强 超声内镜引导下介入治疗
下载PDF
超声内镜辅助下内镜下黏膜切除对食管黏膜层上皮下病变的诊疗价值 被引量:8
6
作者 曹付亮 孙思予 +6 位作者 吕庆杰 刘治军 王国鑫 郭瑾陶 张秋楠 许娜 孙世伟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785-788,共4页
目的探讨超声内镜辅助下内镜下黏膜切除对食管黏膜层上皮下病变的诊断、治疗价值及安全性。方法对该院2005年12月~2008年8月收治的48例经超声内镜诊断的51处食管黏膜层上皮下病变,予行内镜下黏膜切除治疗。结果51处病变均一次性完全切... 目的探讨超声内镜辅助下内镜下黏膜切除对食管黏膜层上皮下病变的诊断、治疗价值及安全性。方法对该院2005年12月~2008年8月收治的48例经超声内镜诊断的51处食管黏膜层上皮下病变,予行内镜下黏膜切除治疗。结果51处病变均一次性完全切除,完全切除率达100%,术后无1例发生大出血及穿孔等并发症,随访41例(85.4%),平均随访(10.7±8.2)个月,均未见复发或转移。48例病例中有37例(77.1%)送病理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查,病理诊断食管间质瘤7例,平滑肌瘤25例,食管囊肿2例,血管瘤1例,鳞状上皮增生肥厚1例,淋巴管瘤1例。结论超声内镜辅助下内镜下黏膜切除对食管黏膜层上皮下病变的治疗是安全、有效的,并能获得完整病理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上皮下病变 食管间质瘤 内镜下黏膜切除 超声内镜
下载PDF
内镜超声弹性成像的原理与临床应用 被引量:3
7
作者 刘恩硕 杨飞 孙思予 《临床荟萃》 CAS 2019年第9期777-780,共4页
内镜超声(endoscopic ultrasound,EUS)已成为消化系统疾病的重要诊断手段之一。内镜超声弹性成像(EUS-Elastography,EUS-E)能够实现胃肠道及其毗邻器官的可视化弹性评估,提高了EUS对消化道疾病诊断能力。此外,EUS-E还可为内镜超声引导... 内镜超声(endoscopic ultrasound,EUS)已成为消化系统疾病的重要诊断手段之一。内镜超声弹性成像(EUS-Elastography,EUS-E)能够实现胃肠道及其毗邻器官的可视化弹性评估,提高了EUS对消化道疾病诊断能力。此外,EUS-E还可为内镜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EUS-fine needle aspiration,EUS-FNA)技术提供辅助信息,从而提高疾病诊断和组织学获取的准确性。本文主要就EUS-E的原理、方法和临床应用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介入性 弹性成像技术 消化道肿瘤 活组织检查 针吸
下载PDF
食管病变内镜黏膜剥离术中灌注二氧化碳对术后恢复的影响 被引量:4
8
作者 郝苗 孙思予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14年第6期357-359,共3页
目的探讨在全麻状态下行食管病变内镜黏膜剥离术术中灌注二氧化碳对术后机体恢复的影响。方法 2011年10月至2012年12月,对我院收治的接受食管黏膜剥离术治疗的患者72例,随机分成二氧化碳观察组和空气对照组。记录每个患者的手术时间,术... 目的探讨在全麻状态下行食管病变内镜黏膜剥离术术中灌注二氧化碳对术后机体恢复的影响。方法 2011年10月至2012年12月,对我院收治的接受食管黏膜剥离术治疗的患者72例,随机分成二氧化碳观察组和空气对照组。记录每个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纵隔气肿或皮下气肿的发生例数以及气肿消退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结果二氧化碳组和空气组的平均手术时间分别是(85±52)min和(87±55)min(P>0.05),纵膈气肿(CT提示)或皮下气肿的发生率分别是31%和33%(P>0.05)。二氧化碳组中发生气肿的患者术后气肿消退时间少于空气组,分别是(4.82±1.54)d和(5.83±1.8)d(P<0.05)。二氧化碳组术后平均住院天数少于空气组,分别是(6.1±1.3)d和(7.0±1.8)d(P<0.05)。结论食管病变的内镜黏膜剥离术中灌注二氧化碳气体能缩短术后恢复时间,提高术后恢复的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食管 二氧化碳
下载PDF
超声内镜引导下胆管引流技术中肝胃吻合术与顺行技术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比较 被引量:7
9
作者 廖晔 郭瑾陶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9年第10期84-87,91,共5页
目的 比较超声内镜引导下胆管引流术(EUS-BD)中肝胃吻合术(HGS)与顺行技术(AG)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的疗效与安全性。 方法 将2014年10月—2018年12月15例行经肝途径EUS-BD的15例恶性胆道梗阻患者分为EUS-HGS组11例与EUS-AG组4例,比较... 目的 比较超声内镜引导下胆管引流术(EUS-BD)中肝胃吻合术(HGS)与顺行技术(AG)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的疗效与安全性。 方法 将2014年10月—2018年12月15例行经肝途径EUS-BD的15例恶性胆道梗阻患者分为EUS-HGS组11例与EUS-AG组4例,比较2组的疗效与安全性。 结果 EUS-HGS组与EUS-AG组操作成功率均为100.0%,临床成功率分别为90.9%与75.0%,不良事件发生率分别为27.3%与25.0%,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第1天总胆红素水平均较术前显著下降(P<0.05),但下降率无显著差异(P>0.05)。2组术后住院时间、生存时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 结论 EUS-HGS与EUS-AG均是安全、有效的胆道引流途径,EUS-HGS相比EUS-AG具有更高的临床成功率与不良事件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胆道梗阻 超声内镜 胆道引流 肝胃吻合术 顺行技术
下载PDF
内窥镜检查在克罗恩病诊治中的应用及克罗恩病活动性分级 被引量:1
10
作者 刘鸣 刘香 +1 位作者 王子烨 陈婷婷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22年第23期28-32,共5页
随着内窥镜检查技术的进步,诸如色素内镜、窄带成像内镜、细胞内窥镜、聚焦放大内镜、蓝激光放大内镜等多种内窥镜成像系统通过对黏膜、血管等增强显示及对图像的处理,在评估克罗恩病炎症活动性方面相较于传统白光检查表现出不同优势。... 随着内窥镜检查技术的进步,诸如色素内镜、窄带成像内镜、细胞内窥镜、聚焦放大内镜、蓝激光放大内镜等多种内窥镜成像系统通过对黏膜、血管等增强显示及对图像的处理,在评估克罗恩病炎症活动性方面相较于传统白光检查表现出不同优势。目前可应用不同的评分系统评估克罗恩病的临床活动性、内镜下活动性及组织学活动性,其中以克罗恩病活动指数(CDAI)用于克罗恩病临床活动性的判断较常见,主要依据患者1周内出现水样或稀便次数、腹痛、腹部包块等的天数,乘以相应的倍增因子,得到疾病活动指数总评分,评分越高,病情严重程度越高。将克罗恩病内镜严重层程度指数(CDEIS)及克罗恩病简单内镜评分(SES-CD)用于克罗恩病内镜下活动性的判断,结肠镜所能观察到的病变分为五个部分:直肠、乙状结肠、左半结肠、横结肠、回肠及右半结肠,根据内镜检查时所观察到的黏膜、血管病变进行评分,分值越高,病情越严重。在结肠镜检查期间,根据内窥镜医师对肠道黏膜病变的评估,在可疑病变黏膜区域钳取活检标本,送病理检查,有经验的病理医师对标本进行处理分析,评估疾病的组织学活动性。临床活动性、内镜下活动性、组织学活动性是评估克罗恩病疾病活动性的三大重要因素,随着内窥镜技术及设备不断发展,使达到镜下评估的疾病活动性与组织学活动性保持一致成为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炎症性肠病 克罗恩病 活动性分级 蓝激光放大内镜
下载PDF
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胃镜与病理诊断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37
11
作者 潘多 孙思予 +4 位作者 刘香 王晟 葛楠 王国鑫 郭瑾陶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8年第6期899-902,共4页
目的:对胃镜下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肉眼诊断结果与黏膜活检的病理诊断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探讨二者的一致性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我院内镜诊治中心2013年7月至2016年7月行内镜检查的67 727例患者中,胃镜下诊断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患者2 484例,... 目的:对胃镜下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肉眼诊断结果与黏膜活检的病理诊断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探讨二者的一致性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我院内镜诊治中心2013年7月至2016年7月行内镜检查的67 727例患者中,胃镜下诊断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患者2 484例,对比胃镜下肉眼诊断和黏膜活检的病理诊断的一致性。结果:拒绝送病理38例,慢性浅表性胃炎1 196例,慢性萎缩性胃炎1 250例,其中伴有肠上皮化生322例,伴有非典型增生108例,伴有上皮内瘤变218例。胃镜诊断萎缩性胃炎的准确率为50.32%,内镜下表现为黏膜粗糙不平,呈颗粒状或者结节状改变的病理符合率为32.59%。内镜下表现为黏膜粗糙不平,呈颗粒状或者结节状改变,黏膜红白相间,以白为主的病理符合率为23.40%,其符合率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内镜下表现为黏膜粗糙不平,呈颗粒状或者结节状改变,黏膜红白相间,以白为主,黏膜的血管暴露并透明可见,皱襞变薄,变平或消失的病理符合率为83.77%。其符合率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镜下诊断慢性萎缩性胃炎与黏膜活检的病理诊断结果有差异,为提高准确性,应在胃镜检查时根据内镜下慢性萎缩性胃炎表现的特征性,并结合病理取材避免漏诊,达到积极预防,早期发现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萎缩性胃炎 黏膜活检 肠上皮化生 非典型增生 低级别上皮内瘤变
下载PDF
舒适性护理对老年患者围胃镜检查期心理情绪评分影响观察 被引量:5
12
作者 杨凤 蒋继彤 《中国老年保健医学》 2014年第1期115-116,共2页
目的观察舒适性对老年患者围胃镜检查期心理情绪评分影响。方法连续选择2013年1月~2013年6月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内镜诊治中心接受胃镜检查老年患者81例,入选对象随机分为舒适性护理组(41例)和对照组(40例)。两组患者均接受了... 目的观察舒适性对老年患者围胃镜检查期心理情绪评分影响。方法连续选择2013年1月~2013年6月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内镜诊治中心接受胃镜检查老年患者81例,入选对象随机分为舒适性护理组(41例)和对照组(40例)。两组患者均接受了胃镜检查常规护理,舒适性护理组另行舒适性护理,内容包括:胃镜检查前访视患者、进行相关健康教育、胃镜检查舒适性操作和心理支持干预。胃镜检查前后评估他们的心理情绪指标(SCL-90量表)。结果两组患者胃镜检查前SCL-90量表各类评分指标分布接近(P>0.05),胃镜检查后,舒适性护理组SCL-90量表各类评分指标均明显好于胃镜检查前及对照组同期结果(P<0.01,P<0.05)。结论舒适性护理可以明显降低老年患者胃镜检查术后心理情绪评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镜检查 舒适护理 术后 心理情绪指标 SCL-90量表
下载PDF
复方丁香开胃贴联合穴位按摩对结肠镜检查后护理满意度的影响 被引量:2
13
作者 李佳 王彩霞 王雪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0年第14期41-43,共3页
目的探讨复方丁香开胃贴联合中医穴位按摩对结肠镜检查后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收治的120例接受结肠镜检查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措施联合腹部按摩,治疗组在对照... 目的探讨复方丁香开胃贴联合中医穴位按摩对结肠镜检查后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收治的120例接受结肠镜检查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措施联合腹部按摩,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复方丁香开胃贴联合中医穴位按摩进行干预。结果治疗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3.33%,显著优于对照组的6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组患者腹胀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复方丁香开胃贴联合中医穴位按摩可起到条畅气机、调和气血的功效,促进检查后肠道正常蠕动恢复,实现短期内缓解甚或消除结肠镜检术后腹胀感的目的,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丁香开胃贴 穴位按摩 结肠镜 护理 满意度
下载PDF
间位结肠引起右上腹痛1例 被引量:6
14
作者 高咪 刘香 +1 位作者 胡静雯 王国鑫 《胃肠病学》 2013年第12期765-766,共2页
病例:患者男,38岁,以“间断性右上腹痛5月余”为主诉入院。患者入院前5个月无明显诱因出现间断性右上腹痛,进食后、排便前、活动后加重,疼痛剧烈难忍,伴呃逆,晨起腹痛减轻,便次增多,每日约2~3次,为不成形便。当地医院结肠镜... 病例:患者男,38岁,以“间断性右上腹痛5月余”为主诉入院。患者入院前5个月无明显诱因出现间断性右上腹痛,进食后、排便前、活动后加重,疼痛剧烈难忍,伴呃逆,晨起腹痛减轻,便次增多,每日约2~3次,为不成形便。当地医院结肠镜检查未见异常,胃镜检查示非萎缩性胃炎伴糜烂,予抑酸治疗,症状无缓解。入院前20余天腹痛加重,以右上腹为著。患者既往体健,发病以来精神可,饮食、睡眠尚好,小便正常,体质量无明显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吉拉迪蒂综合征 腹痛 诊断
下载PDF
大肠侧向发育型肿瘤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后电凝综合征的发病率及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8
15
作者 刘香 高咪 +4 位作者 王晟 葛楠 王国鑫 郭瑾陶 孙思予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49-153,共5页
目的:研究大肠侧向发育型肿瘤(LST)经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后电凝综合征(PEECS)的发病率和相关的临床危险因素。方法对盛京医院内镜诊治中心2010年1月至2014年5月收治的51例大肠 LST 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行 ESD,分析... 目的:研究大肠侧向发育型肿瘤(LST)经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后电凝综合征(PEECS)的发病率和相关的临床危险因素。方法对盛京医院内镜诊治中心2010年1月至2014年5月收治的51例大肠 LST 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行 ESD,分析其电凝综合征的发病率,用Logistic 回归分析发生电凝综合征的临床危险因素。结果51例患者中,电凝综合征的发病率为9.8%(5/51),病变位于直肠的发生率(7.1%,2/28)低于左半结肠(12.5%,1/8)和右半结肠(13.3%,2/15)。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发生电凝综合征的独立危险因素为:位于直肠以外的病变(OR =1.655,P <0.05)、病变尺寸大于25 mm(OR =1.028,P <0.05)、手术时间大于129 min (OR =1.016,P <0.05)、年龄超过62岁(OR =0.987,P <0.05)。结论对于年龄超过62岁、病变尺寸大于25 mm、预估手术时间大于129 min 及位于直肠以外的大肠 LST 患者,ESD 术中应尽量使黏膜层与固有肌层分离,减少电凝时间,术后注意禁食禁水、补液支持,并予抗感染等措施以预防 PEECS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病率 危险因素 侧向发育型肿瘤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电凝综合征 Laterally spreading tumor(LST) 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
原文传递
内镜超声对食管黏膜下病变的诊断和治疗应用价值分析 被引量:11
16
作者 刘香 李仁春 +4 位作者 郭瑾陶 王晟 葛楠 王国鑫 孙思予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287-290,共4页
目的探讨内镜超声对食管黏膜下病变的诊断和治疗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研究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食管黏膜下病变行内镜下治疗的58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内镜超声特点及病理结果进行全面总结分析。结果食管... 目的探讨内镜超声对食管黏膜下病变的诊断和治疗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研究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食管黏膜下病变行内镜下治疗的58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内镜超声特点及病理结果进行全面总结分析。结果食管黏膜下病变中,平滑肌瘤最常见,占总数93.2%(549/589),其他病理类型比较少见。食管平滑肌瘤EUS下表现为均质低回声肿块,边界清晰,起源管壁第二或四层。589例患者中内镜超声与病理诊断符合570例,不符合19例,诊断符合率为96.6%。结论内镜超声能准确清楚显示消化道壁的层次结构和壁外情况,判断消化道黏膜下病变的起源、范围及大小,并能够提示病变的性质,对进一步的治疗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疗学 食管黏膜下病变 内镜超声检查术 病理类型 诊断符合率
原文传递
超声内镜在食管结核诊断中的应用13例 被引量:12
17
作者 郭瑾陶 孙思予 +4 位作者 刘治军 王晟 刘香 葛楠 王国鑫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2012年第2期111-113,共3页
食管结核是一种少见疾病,临床上诊断食管结核比较困难,胃镜、上消化道钡餐造影以及CT检查对该病的诊断缺乏特异性,易误诊而造成治疗上的失误.超声内镜既可以观察病变表面的情况、起源层次、内部回声、壁外情况,还可以结合内镜下活检或... 食管结核是一种少见疾病,临床上诊断食管结核比较困难,胃镜、上消化道钡餐造影以及CT检查对该病的诊断缺乏特异性,易误诊而造成治疗上的失误.超声内镜既可以观察病变表面的情况、起源层次、内部回声、壁外情况,还可以结合内镜下活检或内镜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技术( EUS-guided fine-needle aspiration,EUS-FNA)进行病理学检查,是临床应用于食管结核诊断的重要手段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诊断 食管结核 临床应用 超声内镜 上消化道钡餐造影 细针穿刺技术 内镜超声引导 内镜下活检
原文传递
上消化道出血的内镜治疗 被引量:14
18
作者 孙思予 葛楠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427-429,共3页
内镜检查为上消化道出血的主要确诊手段及重要治疗方式。目前主要的内镜止血方法包括药物局部注射,热凝止血和机械止血等。医生应根据病灶的情况选择单独使用一种方法或联合使用其中几种方法,并且术前应早期配合质子泵抑制剂。
关键词 上消化道出血 内镜止血治疗 注射治疗 热凝止血 机械止血
原文传递
内镜下结扎剥离术在切除胃固有肌层来源小肿瘤中的应用价值初探 被引量:6
19
作者 郭瑾陶 刘治军 +6 位作者 潘珅 孙思予 王晟 刘香 葛楠 王国鑫 杨向红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549-554,共6页
目的初步探讨内镜下结扎剥离技术治疗胃固有肌层来源小肿瘤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对33例患有胃固有肌层来源1cm以下肿瘤的患者进行内镜下结扎剥离治疗。用皮圈结扎瘤体,之后用钩刀或IT刀对瘤体进行剥离,直到瘤体完全或部分剥离出来... 目的初步探讨内镜下结扎剥离技术治疗胃固有肌层来源小肿瘤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对33例患有胃固有肌层来源1cm以下肿瘤的患者进行内镜下结扎剥离治疗。用皮圈结扎瘤体,之后用钩刀或IT刀对瘤体进行剥离,直到瘤体完全或部分剥离出来,标本送组织学检查,创面以金属夹和医用胶封闭。分别于术后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进行内镜检查观察瘤体脱落情况及创面愈合情况。结果33个病例中,25个瘤体内镜下部分剥离,8个瘤体内镜下完整剥离,33个瘤体均随着皮圈套完整脱落,所有病例均获得了确切的病理学诊断。1例患者出现自限性的出血,未出现穿孔等并发症。术后随访3—18个月,无复发患者。结论内镜下结扎剥离是治疗胃固有肌层来源肿瘤安全、有效,而且相对简单的技术,优势在于为病变提供了组织病理学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窥镜超声检查术 固有肌层来源肿瘤 结扎剥离
原文传递
内镜在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治疗中的地位及干预时机 被引量:9
20
作者 孙思予 刘文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542-545,共4页
对于急性胆源性胰腺炎,内镜治疗具有重要的地位。行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及内镜超声检查可明确诊断,指导进一步治疗。早期行经内镜鼻胆管引流(ENBD)、经内镜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胰管支架置入可及时解除梗阻,降低胆管、胰管压... 对于急性胆源性胰腺炎,内镜治疗具有重要的地位。行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及内镜超声检查可明确诊断,指导进一步治疗。早期行经内镜鼻胆管引流(ENBD)、经内镜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胰管支架置入可及时解除梗阻,降低胆管、胰管压力,引流胆汁及胰液,缓解胰腺炎,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内镜治疗可能导致出血、穿孔、胰腺炎加重、腹膜后感染等严重并发症,因此应严格掌握适应证,对于伴有急性胆管炎的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早期内镜治疗是绝对适应证;对于不伴有急性胆管炎的重症急性胰腺炎,应严密观察,除留置空肠营养管之外的早期内镜治疗并没有明显益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治疗 急性胆源性胰腺炎 内镜超声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