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2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循环内科病房医护人员MRSA带菌状况与血清型特点
1
作者 张月兰 胡健 +2 位作者 庄万善 娄金丽 赵玉坤 《临床荟萃》 CAS 1998年第6期251-252,共2页
以探讨循环内科病房医护人员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带菌状况与血清学特点为目的。取该病房医护人员标本68份,采用M-H肉汤培养、葡萄球蓖凝集试验、MRSA鉴别培养和血浆凝固酶血清型鉴定试验等方法,检测出金黄色葡萄球菌27株.从... 以探讨循环内科病房医护人员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带菌状况与血清学特点为目的。取该病房医护人员标本68份,采用M-H肉汤培养、葡萄球蓖凝集试验、MRSA鉴别培养和血浆凝固酶血清型鉴定试验等方法,检测出金黄色葡萄球菌27株.从中培养检测出MRSA阳性株11株,其血浆凝固酶血清型分布较散乱,但Ⅳ型居多。结论:循环内科病房医护人员存在首MRSA带菌者。另外护士扫床后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检出阳性率增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内感染 病原菌 MRSA 金黄色葡萄球菌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塞患者血浆脑钠素评价左心室重构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7
2
作者 林杰 白小涓 霍海洋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271-273,共3页
目的 :探讨心肌梗塞后血浆脑钠素 (BNP)浓度与左心室重构间的关系。  方法 :用左心室造影投影系统计算出心肌梗塞急性期及恢复期左心室容积指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急性期及恢复期血浆 BNP浓度 ,并根据左心室容积指标分组 ,左心室容积... 目的 :探讨心肌梗塞后血浆脑钠素 (BNP)浓度与左心室重构间的关系。  方法 :用左心室造影投影系统计算出心肌梗塞急性期及恢复期左心室容积指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急性期及恢复期血浆 BNP浓度 ,并根据左心室容积指标分组 ,左心室容积增加率 >2 0 %为左心室重构组 ,否则为非重构组。  结果 :重构组恢复期左心室舒张末期及收缩末期容积均显著高于非重构组 (P<0 .0 0 1) ,亦显著高于本组急性期左心室容积 (P<0 .0 0 1)。重构组急性期血浆 BNP浓度明显高于非重构组 (入院即刻、入院后 2 4、48、72小时的组间比较分别为 P<0 .0 1,P<0 .0 1,P<0 .0 0 1,P<0 .0 0 1) ;恢复期血浆 BNP浓度重构组较非重构组的增加更为明显 (P<0 .0 0 0 1)。重构组的血浆 BNP浓度与恢复期左心室容积及左心室容积变化量之间存在密切相关。  结论 :血浆 BNP浓度在急性心肌梗塞后发生左心室重构的患者中显著升高 ,并与左心室重构的程度之间存在密切的相关性。它对心肌梗塞预后的预测价值值得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塞 血浆 脑纳素 左心室重构 临床工程
下载PDF
不同年龄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和冠状动脉病变特征 被引量:4
3
作者 张月兰 王绽菲 +3 位作者 赵丽君 田文 齐国先 曾定尹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03年第5期345-348,共4页
目的 研究不同年龄组急性心肌梗死 (AMI)患者的临床特征与冠状动脉病变特点。方法 系统回顾性分析 32 5例不同年龄 (分为青年组、壮年组、老年组 ) AMI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冠状动脉造影、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资料。结果 青年组发病均是男... 目的 研究不同年龄组急性心肌梗死 (AMI)患者的临床特征与冠状动脉病变特点。方法 系统回顾性分析 32 5例不同年龄 (分为青年组、壮年组、老年组 ) AMI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冠状动脉造影、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资料。结果 青年组发病均是男性 ,发病与吸烟、血脂异常危险因素有关 ;冠状动脉以单支、A型病变多见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成功率为 90 .9%。壮年组发病男性多于女性 ,男性发病与血脂异常、吸烟、高血压等危险因素有关 ;冠状动脉以单、双支病变多见 ,病变形态 A、B、C三种类型均衡出现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成功率为 95 .6 %。老年组女性发病率明显增高 ,男女发病与血脂异常、高血压、糖尿病、吸烟等危险因素有关 ,并发泵衰竭、严重心律失常及心源性休克增多 ;冠状动脉以多支、复杂病变多见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成功率为 83.9%。结论 各年龄组男性和老年组女性患者发病率高并与某些危险因素有关 ;随年龄的增高 ,冠状动脉多支、复杂病变多见 ,青、壮年组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成功率高 ,老年组次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危险因素 冠状动脉病变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下载PDF
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
4
作者 张月兰 刘蔚 +4 位作者 齐国先 郑小伟 皮文艳 魏兵 鲍凤翔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270-271,共2页
目的 :评价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分析 2年来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 94例资料。结果 :94例患者 131支冠状动脉的 15 1处病变共置入支架 112枚 ,手术和临床成功率分别为 99.1%和 97.8%。术前病变平均狭窄为 (9... 目的 :评价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分析 2年来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 94例资料。结果 :94例患者 131支冠状动脉的 15 1处病变共置入支架 112枚 ,手术和临床成功率分别为 99.1%和 97.8%。术前病变平均狭窄为 (92 .8± 4.9) % ,术后残余狭窄为 (5 .4± 8.1) %。因球囊扩张后不理想占 43.7% (4 9枚 ) ,PTCA并发夹层、急性闭塞或濒临闭塞占 2 5 .9% (2 9枚 ) ,选择性置入支架占 30 .4% (34枚 )。严重并发症 2例 (2 .1% )。结论 :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成功率高 ,疗效好 ,并发症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 冠心病 PTCA 临床应用
下载PDF
心肌梗塞家系胰岛素抵抗特点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王绽菲 胡健 于萍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44-46,共3页
目的:探讨心肌梗塞(MI)家系中胰岛素抵抗(IR)的特点,遗传因素在IR的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地位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利用放免及生化检测技术测定10个MI家系的50名成员的血糖、血清胰岛素、C肽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 目的:探讨心肌梗塞(MI)家系中胰岛素抵抗(IR)的特点,遗传因素在IR的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地位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利用放免及生化检测技术测定10个MI家系的50名成员的血糖、血清胰岛素、C肽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MI家系中各组成员糖负荷压60,120min的血糖、血清胰岛素、C肽水平及IR值明显增高,胰岛素敏感指数(ISI)、C肽与胰岛素克分子比值降低。结论:MI家系中各组成员均易发生IR,遗传因素在IR发生中起重要作用,IR是冠心病(CHD)独立的预测因素。所以,对其予以早期干预,对MI家系成员CHD的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塞 家系 胰岛素抵抗 临床研究
下载PDF
磷酸肌酸对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影响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
6
作者 张子新 胡健 贾志萍 《中国新药杂志》 CAS CSCD 1999年第9期625-625,共1页
关键词 磷酸肌酸 心力衰竭 心功能 治疗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注治疗前后心肌血流和代谢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
7
作者 王丽娟 齐国先 +1 位作者 秋岗要 越智宏畅 《中华核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89-91,i002,共4页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 (PTCA)和支架术后心肌血流、脂肪酸代谢及糖代谢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2 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 ,于发病后 4周行延迟PTCA ,术前 (急性期 )及术后 (慢性期 )分别行2 0 1 Tl、1 ...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 (PTCA)和支架术后心肌血流、脂肪酸代谢及糖代谢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2 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 ,于发病后 4周行延迟PTCA ,术前 (急性期 )及术后 (慢性期 )分别行2 0 1 Tl、1 2 3I β 甲基碘苯脂十五烷酸 (BMIPP)SPECT显像及1 8F 脱氧葡萄糖 (FDG)PET心肌显像。将左心室分成 13个节段 ,采用 4级评分法对2 0 1 Tl、1 2 3I BMIPP显像放射性分布进行视觉评价 ,两者得分差为2 0 1 Tl BMIPP不匹配。在血流减低部位 ,定量测定1 8F FDG摄取。慢性期复查冠状动脉造影。结果 急性期心肌血流 脂肪酸代谢不匹配的节段 ,1 8F FDG摄取率明显高于匹配节段 [(76 .5± 10 .6 ) %和 (4 5 .8± 8.6 ) % ,P <0 .0 1],慢性期两者无明显差异。冠状动脉非再狭窄患者其慢性期2 0 1 Tl BMIPP不匹配 (0 .2 5± 0 .4 2 )及1 8F FDG摄取率 [(5 2 .1± 8.1) % ]较急性期 [0 .36± 0 .5 1和 (72 .8± 9.8) % ]明显降低 (P均 <0 .0 1) ;冠状动脉再狭窄患者其慢性期与急性期比较 ,2 0 1 Tl BMIPP不匹配及1 8F FDG摄取率无明显变化。结论 观察急性心肌梗死PTCA前后心肌血流 脂肪酸代谢及糖代谢的变化 ,可间接预测PTCA后再狭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再灌注 治疗 心肌血流 代谢 血管成形术 脱氧葡萄糖
下载PDF
中国高血压病诊治指南 被引量:11
8
作者 胡健 田文 《实用乡村医生杂志》 2001年第5期9-14,共6页
关键词 中国 诊断 治疗 高血压 血压 分类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心肌血流、脂肪酸代谢及糖代谢的变化及临床价值的探讨
9
作者 王丽娟 齐国先 +2 位作者 白小涓 胡健 曾定尹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S1期64-65,67,共3页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心肌血流、脂肪酸代谢及糖代谢的变化及其临床价值。方法 :在 31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中 ,进行 2 0 1 Tl、1 2 3 I- β- BMIPP SPECT及 1 8F- FDG PET心肌显像 ,将左心室分成 9个节段 ,采用 4级评分法对 2 0 1...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心肌血流、脂肪酸代谢及糖代谢的变化及其临床价值。方法 :在 31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中 ,进行 2 0 1 Tl、1 2 3 I- β- BMIPP SPECT及 1 8F- FDG PET心肌显像 ,将左心室分成 9个节段 ,采用 4级评分法对 2 0 1 Tl、1 2 3I- BMIPP分布进行视觉的评价 ,定性及定量测定 1 8F- FDG摄取。结果 :在血流灌注低下的 112个节段 ,血流 -代谢匹配的节段为 48个 ( 42 .9% ) ,不匹配的节段为 6 4个 ( 5 7.1% ) ;血流 -代谢不匹配节段的 92 .2 % ,匹配节段的 5 2 .1% (血流、代谢均严重降低者占 33.3% ) ,1 8F- FDG PET显示糖代谢亢进。结论 :在急性心肌梗塞 ,评价心肌血流、脂肪酸代谢及糖代谢的变化对判断存活心肌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铊-201 18F-脱氧葡萄糖 放射性核素显像 急性心肌梗塞
下载PDF
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浆中TM的测定及其临床意义的研究
10
作者 孙金波 单晓清 齐国先 《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 2005年第6期594-597,共4页
目的:分析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血浆中血栓调节蛋白(TM)水平与冠心病危险因素及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关系,并观察抗凝药物对TM的影响。方法:UAP组为接受介入治疗的患者30例,冠状动脉造影阴性者30例为对照组。UAP组术后随机分两组,分别... 目的:分析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血浆中血栓调节蛋白(TM)水平与冠心病危险因素及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关系,并观察抗凝药物对TM的影响。方法:UAP组为接受介入治疗的患者30例,冠状动脉造影阴性者30例为对照组。UAP组术后随机分两组,分别予低分子肝素(LMWH)及普通肝素(UFH)共5天。测定对照组入院后次日及UAP组介入治疗前及治疗后2、3、7天血浆中TM浓度。采用Gensini积分系统评价冠状动脉病变程度,血浆中TM水平与病变积分、病变支数及冠心病危险因素间的关系用多元相关及线性回归分析。结果:UAP组血浆中TM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对象血浆中TM水平与年龄、高血压年限、总胆固醇浓度、冠状动脉病变积分呈明显正相关。结论:UAP患者血管内皮损伤严重,TM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内皮损伤的范围和程度,TM水平对评价高胆固醇及高血压对内皮的损伤有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稳定型心绞痛 血栓调节蛋白 血管内皮功能
下载PDF
阈下刺激的电生理特性及临床应用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俊华 胡健 《中国心血管杂志》 1997年第1期38-40,共3页
本文详细阐述了阈下刺激的电生理特性,包括抑制效应、总和效应、对自律细胞周期重整和自律性湮灭效应、对触发活动的抑制效应、心律失常保护带、空间限制性等.并结合这些特性阐述了阈下刺激的临床应用及前景,如分析复杂心律失常、深入... 本文详细阐述了阈下刺激的电生理特性,包括抑制效应、总和效应、对自律细胞周期重整和自律性湮灭效应、对触发活动的抑制效应、心律失常保护带、空间限制性等.并结合这些特性阐述了阈下刺激的临床应用及前景,如分析复杂心律失常、深入认识抗心律失常药物的作用,终止快速性心律失常、精确定位心律失常起源点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阈下刺激 电生理特性 临床应用 心律失常 抑制效应
下载PDF
硝酸异山梨酯治疗心力衰竭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李远方 胡健 《国外医学(心血管疾病分册)》 2000年第3期155-157,共3页
硝酸异山梨酯通过较强地扩张小静脉及较弱地扩张小动脉,降低心脏的前后负荷,改善心力衰竭的血流动力学状态,从而缓解症状、提高射血分数和运动耐量,有益预后。本文就硝酸异山梨酯的治疗作用及临床的应用方案作一综述。
关键词 硝酸异山梨酯 治疗 心力衰竭 临床研究
下载PDF
冠状动脉造影正常的心肌缺血32例临床分析
13
作者 杨柏松 吴海云 +1 位作者 杨满光 齐国先 《辽宁医学杂志》 2001年第1期33-33,共1页
关键词 心肌缺血 冠状动脉造影 心电图 ST-T改变
下载PDF
抗血小板制剂对家兔血管成形术后基质金属蛋白酶及其抑制剂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2
14
作者 王绽菲 张子新 +1 位作者 曾定尹 宋丽新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6期669-672,共4页
观察抗血小板制剂西洛他唑对血管成形术后基质金属蛋白酶及组织型金属蛋白酶抑制剂表达的影响。建立家兔二次损伤的血管成形术模型 ,随机分为对照组、高脂组及西洛他唑组。观察血管成形术后 4周腹主动脉内膜增生情况 ,用免疫组织化学及... 观察抗血小板制剂西洛他唑对血管成形术后基质金属蛋白酶及组织型金属蛋白酶抑制剂表达的影响。建立家兔二次损伤的血管成形术模型 ,随机分为对照组、高脂组及西洛他唑组。观察血管成形术后 4周腹主动脉内膜增生情况 ,用免疫组织化学及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基质金属蛋白酶 2和 9及组织型金属蛋白酶抑制剂 1和 2的蛋白及mRNA表达。结果发现 ,血管成形术 4周后 ,西洛他唑组新生内膜面积减少 ,管腔面积增大 ,与高脂组相比差异显著 ;基质金属蛋白酶 2和 9及组织型金属蛋白酶抑制剂 1和 2的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与高脂组相比明显减低。结果提示 ,抗血小板制剂西洛他唑可以抑制血管成形术后内膜基质金属蛋白酶及组织型金属蛋白酶抑制剂的表达 ,干预基质代谢 ,抑制内膜增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抗血小板制剂对基质金属蛋白酶及其抑制剂表达的影响 血管成形术 基质金属蛋白酶 组织型金属蛋白酶抑制剂 西洛他唑 内膜增生
下载PDF
血三脂综合指数与冠心病之间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6
15
作者 霍海洋 齐国先 +2 位作者 张明 胡健 曾定尹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203-205,共3页
目的:旨在探讨血三脂综合指数(甘油三脂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指数,TGTCh/HDL-C指数)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oronaryheartdisease,CHD)之间的关系。方法:CHD患者行选择性冠... 目的:旨在探讨血三脂综合指数(甘油三脂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指数,TGTCh/HDL-C指数)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oronaryheartdisease,CHD)之间的关系。方法:CHD患者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术,TG、TCh、HDL-C以酶法测定。结果:CHD患者血三脂综合指数水平及异常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比值比(OR值)5.49。结论:高TG、TCh、低HDL-C的联合作用较单一血脂异常对CHD形成具有更大危险性。TGTCh/HDL-C指数可以做为评估CHD风险性的较好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甘油三酯 总胆固醇 脂蛋白类
下载PDF
阿托伐他汀对LPS诱导人血管内皮细胞IκBα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9
16
作者 赵钢 刘闺男 李志明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95-399,共5页
目的通过观察阿托伐他汀对LPS诱导的人血管内皮细胞IκBα表达的影响来探明其抑制核因子κB活性的机制。方法将培养的人血管内皮细胞株ECV304,分为对照组、LPS组、阿托伐他汀低、中、高3个浓度组。阿托伐他汀3组加入不同阿托伐他汀孵育... 目的通过观察阿托伐他汀对LPS诱导的人血管内皮细胞IκBα表达的影响来探明其抑制核因子κB活性的机制。方法将培养的人血管内皮细胞株ECV304,分为对照组、LPS组、阿托伐他汀低、中、高3个浓度组。阿托伐他汀3组加入不同阿托伐他汀孵育后与LPS组均加入LPS刺激30min。用免疫荧光法观察核因子κB活化情况,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观察IκBα mRNA的表达情况,用蛋白印迹法观察IκBα及p-IκBα蛋白含量的变化。结果阿托伐他汀3组能够抑制p65由胞质转移至核内、能够剂量依赖性的降低pIκBα蛋白表达、减少IκBα的降解;阿托伐他汀高浓度组IκBα mRNA的表达增加。结论阿托伐他汀可以通过影响IκBα的表达和降解来抑制核因子κB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托伐他汀 核因子κB抑制因子α 磷酸化核因子 κB抑制因子α
下载PDF
^(201)Tl与^(13)N-NH_3、^(18)F-FDG PET心肌显像判断存活心肌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王丽娟 齐国先 +4 位作者 胡健 曾定尹 山岸広幸 秋岗要 越智宏畅 《中华核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75-77,共3页
目的 比较再注射2 0 1T1心肌显像与联合应用13 N NH3 及18F 脱氧葡萄糖 (FDG)心肌PET显像判断存活心肌的临床价值。方法  2 0例心肌梗死患者 ,行2 0 1T1SPECT负荷、再分布、再注射显像及13 N NH3 、18F FDGPET心肌显像。将左室分成 9... 目的 比较再注射2 0 1T1心肌显像与联合应用13 N NH3 及18F 脱氧葡萄糖 (FDG)心肌PET显像判断存活心肌的临床价值。方法  2 0例心肌梗死患者 ,行2 0 1T1SPECT负荷、再分布、再注射显像及13 N NH3 、18F FDGPET心肌显像。将左室分成 9个节段 ,以视觉评价法对放射性分布进行 4级评分。获得2 0 1T1SPECT再分布、再注射像及18F FDGPET显像的局部心肌摄取率 (%ID)。结果 PET判定为存活心肌的 48个节段中 ,45个节段 (93.8% ) 2 0 1T1再注射像也判定为存活心肌。在2 0 1T1再分布像示放射性分布严重低下的 2 4个节段 ,2 0 1T1再注射像与PET显像判定存活心肌的一致率为 87.5 % ,其中 37.5 %为存活心肌节段 ,5 0 %为无存活心肌节段。 2种显像方法的 %ID无明显差异 ,且呈显著正相关 (r=0 .72 2 )。结论 再注射2 0 1T1心肌显像判断存活心肌的准确性与PET心肌显像相似 ,有较大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塞 铊201 ^13N-NH3 ^18F-FDG 存活心肌 对比研究
下载PDF
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中缺血和再灌注对QT离散度的影响 被引量:4
18
作者 白小涓 于雅媛 +3 位作者 齐国先 张月兰 贾大林 曾定尹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18-119,共2页
目的 :通过分析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 (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coronary angioplasty,PTCA )中缺血和再灌注时 QT离散度的变化。评价成功的 PTCA术对改善 QT离散度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 2 4例冠心病患者 ,其中男 2 0例 ,女性 4... 目的 :通过分析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 (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coronary angioplasty,PTCA )中缺血和再灌注时 QT离散度的变化。评价成功的 PTCA术对改善 QT离散度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 2 4例冠心病患者 ,其中男 2 0例 ,女性 4例 ,平均年龄 (5 5 .5± 10 .2 )岁 ,采用光盘连续监测记录 PTCA过程中 12导联同步心电图及血压变化。分别于球囊扩张前 ,首次球囊扩张期间 ,球囊扩张后 5 s和反复多次扩张结束后 30、6 0、12 0、180 s,测定 QT间期和 RR间期 ,所有值均用 QTL C=QT+0 .15 4(1- RR)公式进行心率校正 ,QTd=QTmax- QTmin。结果 :QTd在球囊扩张期间比扩张前明显增大 (P <0 .0 5 )。 QTd在反复球囊扩张结束后的不同时间比扩张期间显著减小 (P <0 .0 1) ,同时 QTmax明显减小 ,而 QTmin不变。结论 :PTCA球囊扩张期间 ,由于产生一过性短暂的缺血使QTd增加 ,而再灌注后 ,QTd得到改善可能与缺血预适应产生的心肌保护作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缺血 QT离散度 PTCA 冠状动脉成形术
下载PDF
血脂康对培养的家兔主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的影响 被引量:3
19
作者 于波 王世越 +2 位作者 张月兰 宋继谒 曾定尹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264-265,共2页
目的 :探讨调脂中药血脂康对血管平滑肌细胞 (VSMC)增殖的影响。方法 :在培养的家兔主动脉VSMC中加入不同浓度的血脂康共同孵育 2 4h ,分别采用细胞计数及3H 胸腺嘧啶核苷 ( 3H TdR)掺入实验观察血脂康对VSMC增殖及DNA合成的影响。结... 目的 :探讨调脂中药血脂康对血管平滑肌细胞 (VSMC)增殖的影响。方法 :在培养的家兔主动脉VSMC中加入不同浓度的血脂康共同孵育 2 4h ,分别采用细胞计数及3H 胸腺嘧啶核苷 ( 3H TdR)掺入实验观察血脂康对VSMC增殖及DNA合成的影响。结果 :血脂康明显抑制VSMC增殖 (P <0 .0 5 )和DNA合成 (P <0 .0 1)。结论 :血脂康既具有降低血脂作用 ,又可能通过抑制VSMC增殖而防止动脉粥样硬化病变恶化及血管成形术后血管再狭窄等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脂康 血管平滑肌细胞 增殖 主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 中药 降脂药
下载PDF
佩尔地平注射剂治疗高血压急症的疗效 被引量:4
20
作者 张月兰 胡健 +1 位作者 李茵 赵安乐 《中国新药杂志》 CAS CSCD 1998年第5期374-376,共3页
目的:研究静脉注射佩尔地平治疗高血压急症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实验组20例,用佩尔地平0.5~2.5μg/(kg·min)静点;对照组19例,用硝普钠0.5~3.0μg/(kg·min)静点。结果:实验组用... 目的:研究静脉注射佩尔地平治疗高血压急症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实验组20例,用佩尔地平0.5~2.5μg/(kg·min)静点;对照组19例,用硝普钠0.5~3.0μg/(kg·min)静点。结果:实验组用药后5~10min开始有显著的降压作用,60min后疗效更显著,血压由(25.4±3.9)/(15.7±1.3)kPa降至(18.0±3.2)/(11.5±1.5)kPa,静点速度以1.0~2.0μg/(kg·min)为宜;患者自觉症状改善明显,副作用轻微。对照组用药后10min血压也开始下降,30~60min血压明显下降。两组药物的降压作用均明显。结论:佩尔地平静点是治疗高血压急症迅速、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急症 佩尔地平 硝普钠 治疗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