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累及膈肌的第二肝门部肿瘤精准肝切除手术体会 被引量:1
1
作者 李文心 马作红 +3 位作者 王开宇 冯照强 傅熙博 华向东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9年第20期3659-3662,共4页
目的:总结累及膈肌的位于第二肝门处肝肿瘤手术切除经验体会。方法:对辽宁省肿瘤医院2012年1月至2017年2月实施的6例累及膈肌的第二肝门肝肿瘤临床资料和手术方法进行分析、总结。结果:全部病例均取得满意的手术切除和成功的术中止血,... 目的:总结累及膈肌的位于第二肝门处肝肿瘤手术切除经验体会。方法:对辽宁省肿瘤医院2012年1月至2017年2月实施的6例累及膈肌的第二肝门肝肿瘤临床资料和手术方法进行分析、总结。结果:全部病例均取得满意的手术切除和成功的术中止血,手术切除率为100%;术后出现膈下感染1例,胸腔积液3例,经穿刺治疗后痊愈;围手术期死亡率为0。结论:完善的手术前精准评估和科学的手术设计,依赖于手术中的精准操作可以达到对于累及膈肌的第二肝门部肿瘤的安全、整块切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二肝门部肿瘤 累及膈肌 精准肝切除
下载PDF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并发胃黏膜下恒径小动脉破裂出血一例护理体会 被引量:1
2
作者 庄欢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16年第12期1849-1851,共3页
胃黏膜下恒径小动脉破裂出血又称Dieulafory病(Dieulafory disease,DD)是一种少见的上消化道出血性疾病,主要表现为间歇性、反复性呕血或柏油样便。有效地控制出血和预防再出血是治疗本病的关键[1]。Dieulafory病是一种先天性胃肠道... 胃黏膜下恒径小动脉破裂出血又称Dieulafory病(Dieulafory disease,DD)是一种少见的上消化道出血性疾病,主要表现为间歇性、反复性呕血或柏油样便。有效地控制出血和预防再出血是治疗本病的关键[1]。Dieulafory病是一种先天性胃肠道黏膜下血管畸形,据报道,恒径动脉主要来源于胃左动脉(85%),故其出血灶多位于贲门下方6.0 cm以内的小弯侧[2],少数也发生于食管、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结肠、直肠等部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恒径小动脉 恒径动脉 胃左动脉 胃肠道黏膜 出血性疾病 小弯侧 上消化道 柏油样便 消化道出血 再出血
下载PDF
三种不同微创方式治疗胆总管结石不伴有胆囊结石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
3
作者 李文心 何忠野 +2 位作者 王开宇 尚海 华向东 《河北医学》 CAS 2019年第10期1718-1721,共4页
目的:探究不同微创方式治疗胆总管结石不伴有胆囊结石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96例胆总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术式的不同分为A、B、C组三组,其中A组行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取石及一期缝合术,B组行胆囊切除术、胆总管切开取石术及一期... 目的:探究不同微创方式治疗胆总管结石不伴有胆囊结石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96例胆总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术式的不同分为A、B、C组三组,其中A组行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取石及一期缝合术,B组行胆囊切除术、胆总管切开取石术及一期缝合术;C组行胆囊切除术、胆总管切开取石术及T管引流术,比较患者围手术期指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A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显著低于B、C两组(P<0.05),C组术后排气或排便时间、住院时间显著长于A、B两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术后结石残留、结石复发及术后并发症发生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3种微创术式各自具有其优缺点,对于具有保留胆囊及一期缝合术适应症的患者,建议行保留胆囊及一期缝合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总管结石 胆总管切开取石术 一期缝合术 胆囊切除术 T管引流术
下载PDF
外周血miR-183水平对肝癌术后疼痛的预测价值
4
作者 姜虹 姜桂春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20年第9期1493-1496,共4页
目的:探讨术前外周血miR-183水平对肝癌术后疼痛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我院行反L切口肝癌肝切除患者102例。其中70例患者用于建立预测模型,32例用于验证预测模型。术后采用疼痛数字评分法(numeric rating scales,NRS)对患者疼痛程度进... 目的:探讨术前外周血miR-183水平对肝癌术后疼痛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我院行反L切口肝癌肝切除患者102例。其中70例患者用于建立预测模型,32例用于验证预测模型。术后采用疼痛数字评分法(numeric rating scales,NRS)对患者疼痛程度进行评估。采用Real-time PCR检测患者外周血miR-183水平。结果:经过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包含吸烟史(P=0.012)、酗酒史(P=0.024)、外周血miR-183表达量(P=0.001)的预测模型被建立。在建模和验证队列中,预测模型的C-指数分别为0.840(95%CI:0.748~0.932)和0.873(95%CI:0.741~1.000)。结论:在本研究中,我们证实了外周血miR-183水平与行反L切口肝癌肝切除患者术后疼痛的相关性,以及验证了包含吸烟史、酗酒史、外周血miR-183水平的术后疼痛预测模型的临床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后疼痛 肝癌 微小RNA
下载PDF
基于凝血酶原时间、纤维蛋白原和血小板平均容积的PFM评分系统对晚期胰腺癌病人生存的预测价值
5
作者 宫学宇 汪帅 +1 位作者 焦奥 华向东 《腹部外科》 2020年第5期359-365,375,共8页
目的研究基于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FBG)和血小板平均容积(MPV)的新的评分系统(PFM评分系统)对晚期胰腺癌病人生存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13年6月至2018年12月在中国医科大学肿瘤医院肝胆胰外科确诊并治疗的196例晚期胰... 目的研究基于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FBG)和血小板平均容积(MPV)的新的评分系统(PFM评分系统)对晚期胰腺癌病人生存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13年6月至2018年12月在中国医科大学肿瘤医院肝胆胰外科确诊并治疗的196例晚期胰腺癌病人的临床资料。运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法或者中位数对连续变量进行分组。PFM评分系统由PT、FBG和MPV三个变量组成,其中PT<11.2 s、FBG<2.6 g/L和MPV<12.3 fl分别赋予0分,而PT≥11.2 s、FBG≥2.6 g/L和MPV≥12.3 fl则分别赋予1分。3个变量的评分相加即为PFM评分。根据PFM评分进一步将病人分为低危组(0或1分)、中危组(2分)和高危组(3分)。分析PFM评分与病人临床资料的相关关系,运用Kaplan-Meier法和Log-Rank检验比较PFM评分不同亚组之间的生存差异。运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对生存状况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确定独立预后因素。采用针对删失数据的时间依赖ROC曲线比较不同预测指标的预测性能。结果截至末次随访时,共178例(90.8%)病人死亡,18例(9.2%)病人存活;病人的中位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为6.8个月(1~32个月)。在单因素分析中,病人年龄、TNM分期、治疗前CA19-9、PT、FBG、MPV水平以及营养支持、免疫治疗与病人的OS显著相关(P<0.05);在多因素分析中,TNM分期、治疗前CA19-9、PT、FBG、MPV水平及营养支持、免疫治疗是OS的独立预测因素(P<0.05)。在整个队列以及Ⅲ期和Ⅳ期病人中,不同PFM评分的3组在OS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FM评分是OS的独立预测因素。PFM评分系统在预测病人生存准确度上性能优于其组成性变量。结论PT、FBG和MPV是晚期胰腺癌病人生存的独立预测因素,由三者组成的PFM评分系统同样也是晚期胰腺癌病人生存的独立预测因素,且PFM评分系统的预测性能优于其组成各变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期胰腺癌 评分系统 生存 预测
下载PDF
地西他滨对人肝癌细胞P53基因甲基化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王远鹤 马作红 傅熙博 《临床军医杂志》 CAS 2019年第6期578-581,共4页
目的探讨地西他滨对人肝癌细胞(HepG2)细胞株DNA甲基转移酶1(DNMT1)、DNA甲基转移酶3A(DNMT3A)、DNA甲基转移酶3B(DNMT3B)、P53基因的表达水平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不同浓度地西他滨(0、3、6μmol/L)培养HepG2细胞株48 h,采用... 目的探讨地西他滨对人肝癌细胞(HepG2)细胞株DNA甲基转移酶1(DNMT1)、DNA甲基转移酶3A(DNMT3A)、DNA甲基转移酶3B(DNMT3B)、P53基因的表达水平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不同浓度地西他滨(0、3、6μmol/L)培养HepG2细胞株48 h,采用流式细胞学方法检测细胞凋亡情况,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MA-PCR)检测P53基因甲基化状态,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qPCR)方法检测甲基转移酶DNMT1、DNMT3A、DNMT3B、P53基因在3种不同浓度地西他滨中的表达水平。结果处理后DNMT1、DNMT3A、DNMT3B mRNA与P53甲基化水平均呈地西他滨剂量依赖性的活性下调,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P53表达水平与地西他滨浓度呈依赖性的活性上调(P<0.05)。结论地西他滨可以通过抑制DNA甲基转移酶表达,下调P53甲基化水平,维持P53抑癌基因活性,从而抑制肝癌细胞HepG2的增值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转移酶 DNA甲基转移酶1 DNA甲基转移酶3A DNA甲基转移酶3B P53 地西他滨 肝癌细胞
下载PDF
胰腺癌组织中Survivin表达与临床意义研究
7
作者 王鑫 刘也夫 +14 位作者 尚海 郝志强 何忠野 张闻辉 傅熙博 马作红 王坤 李文心 李思源 王开宇 焦奥 何佳垚 韩磊 宫莉莉 华向东 《临床军医杂志》 CAS 2019年第12期1290-1292,共3页
目的探讨Survivin在人体胰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自2014年5月至2015年12月在辽宁省肿瘤医院接受治疗的33例胰腺癌患者的胰腺组织标本为观察组,另选取33份非肿瘤性胰腺组织标本为对照组。应用免疫组化S-P法对两组胰腺... 目的探讨Survivin在人体胰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自2014年5月至2015年12月在辽宁省肿瘤医院接受治疗的33例胰腺癌患者的胰腺组织标本为观察组,另选取33份非肿瘤性胰腺组织标本为对照组。应用免疫组化S-P法对两组胰腺组织标本中的Survivin表达情况进行检测。结果观察组胰腺组织的Survivin蛋白阳性表达率为66.7%(22/33),对照组的胰腺组织未检测到Survivin表达;在观察组中,Survivin表达与肿瘤的临床病理分期、分化程度均存在显著相关性(P<0.05);Survivin表达与肿瘤部位及大小、患者性别及年龄均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胰腺癌组织中的Survivin表达水平与胰腺癌的发生、发展存在密切联系,其对疾病的诊断、预后判定均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URVIVIN 胰腺癌 胰腺组织 表达
下载PDF
雄激素受体与三磷酸腺苷酶家族蛋白2在肝细胞癌中的表达及二氢睾酮对其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王开宇 李文心 +4 位作者 马作红 尚海 郝志强 冯照强 华向东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742-746,共5页
目的分析肝细胞癌(HCC)中雄激素受体(AR)、三磷酸腺苷酶家族蛋白2(ATAD2)的表达与患者临床指标的关系,探讨二氢睾酮(DHT)、AR与ATAD2对肝癌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收集2012年2月至12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75例HCC患者标本... 目的分析肝细胞癌(HCC)中雄激素受体(AR)、三磷酸腺苷酶家族蛋白2(ATAD2)的表达与患者临床指标的关系,探讨二氢睾酮(DHT)、AR与ATAD2对肝癌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收集2012年2月至12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75例HCC患者标本及临床资料。LM3和Huh7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DHT组、DHT+CDX(比卡鲁胺)组、CDX组;LM3和Huh7细胞均分为Ri-ATAD2组(加入干扰片段)和Ri-C组(加入对照载体序列)。免疫组化检测AR、ATAD2表达,并分析其与临床指标及患者生存的关系。Real-time PCR、Western印迹检测AR、ATAD2表达;CCK-8检测各组细胞增殖。结果HCC患者按AR和ATAD2表达高低分组。与31例AR低表达比较,44例高表达患者肿瘤≤5 cm比例升高,TNM分期Ⅰ+Ⅱ比例降低;与35例ATAD2低表达比较,40例高表达患者转移和肿瘤分化Ⅲ+Ⅳ级比例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TAD2高表达患者术后总生存率低于其他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ATAD2表达(HR=1.935,95%CI:1.066~3.515)、转移(HR=2.212,95%CI:1.059~4.619)为患者术后预后不良独立预测指标。与正常人肝细胞LO2比较,LM3及Huh7组AR、ATAD2蛋白和mRNA相对表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加入DHT后,与对照组比较,肝癌细胞在48、72小时后增殖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加入CDX后,DHT诱导的LM3及Huh7增殖受到抑制。DHT可诱导ATAD2的蛋白表达,而CDX可抑制ATAD2的表达。肝癌细胞加入DHT 48、72小时后,与Ri-C组比较,Ri-ATAD2组增殖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HT及AR可通过诱导ATAD2的表达进一步促进肝癌细胞的增殖。ATAD2可能是DHT及AR促进肝癌细胞增殖的潜在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氢睾酮 雄激素受体 三磷酸腺苷酶家族蛋白2 肝细胞癌 增殖
原文传递
氩氦刀冷冻消融技术治疗不可切除性胰头癌临床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王坤 华向东 +6 位作者 刘也夫 郝志强 尚海 冯照强 庄欢 于辉 何忠野 《临床军医杂志》 CAS 2019年第7期670-672,676,共4页
目的探讨氩氦刀冷冻消融技术在治疗不可切除性胰头癌中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国医科大学肿瘤医院自2015年9月至2018年9月收治的35例伴有梗阻性黄疸以及部分十二指肠梗阻的不可切除性胰头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15例行胆... 目的探讨氩氦刀冷冻消融技术在治疗不可切除性胰头癌中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国医科大学肿瘤医院自2015年9月至2018年9月收治的35例伴有梗阻性黄疸以及部分十二指肠梗阻的不可切除性胰头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15例行胆肠吻合加胃肠吻合手术联合胰头癌冷冻消融治疗(冷冻组),20例行胆肠吻合加胃肠吻合手术(手术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疗效、血清CA199及癌胚胎抗原(CEA)值、免疫学指标以及术后并发症(胃排空障碍、胰瘘、胆瘘、消化道出血、胰腺炎)发生率。结果术后3个月CT复查显示,冷冻组有效率及控制率均高于手术组(P<0.05)。术后1个月肿瘤标记物检查发现,冷冻组CA199及CEA水平均低于手术组(P<0.05)。术后14 d免疫指标检测发现,两组组间CD4、CD8、CD4/CD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冷冻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80.0%(12/15),显著高于手术组的25.0%(5/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氩氦刀冷冻消融技术治疗不可切除胰头癌患者是安全、可行的,可有效提高患者免疫水平,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氩氦刀冷冻消融 胰头癌 不可切除 免疫学
下载PDF
术中开腹彩超引导下射频与经皮CT引导射频治疗结直肠癌肝转移疗效比较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刘信 刘放 +2 位作者 刘也夫 谢峰 张睿 《临床军医杂志》 CAS 2020年第2期167-169,共3页
目的比较经皮CT引导射频与术中开腹彩超引导下射频治疗结直肠癌肝转移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3年1月至2018年12月辽宁省肿瘤医院收治的200例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临床资料。根据射频方式将患者分为彩超引导下射频组(n=100)... 目的比较经皮CT引导射频与术中开腹彩超引导下射频治疗结直肠癌肝转移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3年1月至2018年12月辽宁省肿瘤医院收治的200例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临床资料。根据射频方式将患者分为彩超引导下射频组(n=100)与经皮CT引导射频组(n=100)。比较两组患者术后1年局部复发率、疾病无进展生存期、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和花费。结果两种患者疾病无进展生存期、1年复发率、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彩超引导下射频组平均住院花费为高于经皮CT引导射频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彩超引导下射频组平均住院时间为(7.0±0.2)d,经皮CT引导射频组为(6.0±0.3)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彩超引导下射频和经皮CT引导射频两种方法各有优缺点,彩超引导下射频可以直视肝表面,全面、多方位的检查肝,不容易遗漏肝病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肝转移 术中彩超引导下射频 经皮CT引导射频
下载PDF
外源性促红细胞生成素对压力超负荷引起的小鼠左心功能障碍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4
11
作者 王琬婷 冯照强 白静慧 《解剖科学进展》 2018年第2期177-180,共4页
目的探讨外源性促红细胞生成素对压力超负荷引起小鼠左心功能障碍的保护作用。方法选取45只C57BL/6J雄性小鼠,主动脉弓缩窄术(TAC)后,将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模型组(TAC-PBS)和治疗组(TAC-EPO),每组15只。采用M型超声心动图分... 目的探讨外源性促红细胞生成素对压力超负荷引起小鼠左心功能障碍的保护作用。方法选取45只C57BL/6J雄性小鼠,主动脉弓缩窄术(TAC)后,将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模型组(TAC-PBS)和治疗组(TAC-EPO),每组15只。采用M型超声心动图分别测量小鼠术前和术后2、4、6、8周左室舒张末期直径、左室收缩末期直径、左室短轴缩短率、舒张末期室间隔厚度、左室游离壁厚度和心室率;术后8周进行心导管测定,测量左心室收缩峰压、左室舒张末压和心室率。结果超声心动图示,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和治疗组小鼠左心室舒张和收缩末期直径均增加(P<0.05),左心室短轴缩短率均减少(P<0.05);但经EPO治疗后,与模型组相比,治疗组小鼠左心室舒张和收缩末期直径显著降低(P<0.05),左心室短轴缩短率显著增加(P<0.05)。结论外源性促红细胞生成素对压力超负荷引起的小鼠左心功能障碍的保护作用可能通过降低左心室扩张而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促红细胞生成素 高血压 左心室功能障碍
原文传递
促红细胞生成素对压力负荷过重小鼠心肌具有保护作用 被引量:3
12
作者 王琬婷 冯照强 白静慧 《解剖科学进展》 2018年第1期8-11,共4页
目的探讨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对压负荷过重引起的左心室重构是否具有保护作用。方法采用主动脉弓缩窄术(TAC)的方法建立小鼠模型,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模型组(TAC-PBS)和治疗组(TAC-EPO)。术后8周,测定红细胞压积与左心室(LV)重... 目的探讨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对压负荷过重引起的左心室重构是否具有保护作用。方法采用主动脉弓缩窄术(TAC)的方法建立小鼠模型,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模型组(TAC-PBS)和治疗组(TAC-EPO)。术后8周,测定红细胞压积与左心室(LV)重量,苏木精-伊红染色测定心肌细胞的横截面积,马松染色与狼星红染色测定心肌间质纤维化的面积,TUNEL法检测心肌细胞凋亡,绘制小鼠生存曲线。结果与Sham相比,模型组和治疗组左心室重量均显著升高,给予EPO治疗后,红细胞压积明显增加(P<0.01),但是心肌细胞的横截面积无明显变化(P>0.05)。与模型组相比,EPO治疗可显著改善TAC小鼠生存率,减少心肌纤维化及TUNEL阳性心肌细胞数量(P<0.05)。结论EPO对压负荷过重引起的左心室重构和过早死亡具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促红细胞生成素 心肌肥大 心肌重构 小鼠
原文传递
促红细胞生成素对压力超负荷小鼠心肌保护作用的相关分子机制
13
作者 王琬婷 冯照强 白静慧 《解剖科学进展》 2018年第2期122-125,共4页
目的探讨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对压力超负荷小鼠心肌保护作用的分子机制。方法采用主动脉弓缩窄术(TAC)的方法建立小鼠模型,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模型组(TAC-PBS)和EPO2000U/Kg治疗组(TAC-EPO2000)。术后8周,测定各组小鼠心肌毛... 目的探讨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对压力超负荷小鼠心肌保护作用的分子机制。方法采用主动脉弓缩窄术(TAC)的方法建立小鼠模型,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模型组(TAC-PBS)和EPO2000U/Kg治疗组(TAC-EPO2000)。术后8周,测定各组小鼠心肌毛细血管密度及生存率,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各组小鼠心肌组织p Akt/Akt、p-STAT3/STAT3、p-e NOS/e NOS、p-p38/p38、p-ERK/ERK-1、p-JNK/JNK的表达。结果 EPO治疗能显著提高TAC小鼠生存率(P<0.05)。与TAC-PBS组比较,TAC-EPO2000心肌组织p-STAT3、p Akt和p-e NOS的表达水平显著增多(P<0.05),p-p38的表达水平显著减少(P<0.05),p-ERK/ERK-1,p-JNK/JNK则无明显差异(P>0.05)。各组小鼠心肌毛细血管密度没有明显差异。结论 EPO对压力超负荷小鼠心肌保护作用可能与调控p-STAT3、p Akt、p-e NOS和p-p38的表达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促红细胞生成素 心肌保护 左心室功能障碍 小鼠
原文传递
IQQA^(®)-3D Liver系统评估联合肝脏分割和门静脉结扎的分阶段肝切除术一例并文献复习
14
作者 王开宇 马作红 +4 位作者 李文心 尚海 何忠野 冯照强 华向东 《中华转移性肿瘤杂志》 2020年第1期71-74,共4页
目的原发性肝癌是全世界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中当巨大肝癌难以Ⅰ期切除时,常常通过联合肝脏分割和门静脉结扎的分阶段肝知切除术(ALPPS)方式有效地切除。本病例通过IQQA^(®)-3D Liver系统评估剩余肝脏体积变化进而安全完成ALPP... 目的原发性肝癌是全世界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中当巨大肝癌难以Ⅰ期切除时,常常通过联合肝脏分割和门静脉结扎的分阶段肝知切除术(ALPPS)方式有效地切除。本病例通过IQQA^(®)-3D Liver系统评估剩余肝脏体积变化进而安全完成ALPPS手术。方法应用IQQA^(®)-3D Liver系统评估ALPPS第1步手术术前及术后的肝脏CT影像模拟肝切除后的剩余肝脏体积变化。结果患者经IQQA^(®)-3D Liver系统评估后,顺利经过ALPPS手术切除肝脏巨大肿瘤,术后未发生肝衰竭。结论三维重建技术对ALPPS手术中的剩余肝脏体积评估尤为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外科学 联合肝脏分割和门静脉结扎的分阶段肝知切除术 IQQA^(®)-3D Liver系统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