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β-榄香烯对肿瘤细胞上清液诱导的大鼠骨髓来源内皮祖细胞VEGF及VEGFR-2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6
1
作者 宋颖 孟晓 +1 位作者 刘云鹏 杨向红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917-920,共4页
目的观察β-榄香烯对肿瘤细胞上清液诱导的大鼠骨髓来源内皮祖细胞(EPCs)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其受体mRNA表达的影响,进一步探讨β-榄香烯在抑制肿瘤血管形成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原代培养大鼠EPCs。胃腺癌细胞株SGC-7901培养上清液诱... 目的观察β-榄香烯对肿瘤细胞上清液诱导的大鼠骨髓来源内皮祖细胞(EPCs)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其受体mRNA表达的影响,进一步探讨β-榄香烯在抑制肿瘤血管形成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原代培养大鼠EPCs。胃腺癌细胞株SGC-7901培养上清液诱导EPCs 12 h后,分别用0、5、10、20μg/mLβ-榄香烯干预48 h,用20μg/mLβ-榄香烯干预0、12、24、48 h。采用RT-PCR法检测各组EPCs VEGF和VEGFR-2的mRNA表达水平。结果随着β-榄香烯浓度及作用时间的增加,EPCsVEGFR-2的表达明显下降;当β-榄香烯浓度增加至10μg/mL及作用时间延长至24 h,EPCs VEGF的表达水平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β-榄香烯可降低EPCs VEGF及VEGFR-2 mRNA的表达水平,从而减少EPCs的动员,进一步抑制EPCs参与肿瘤血管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皮祖细胞 肿瘤细胞上清液 Β-榄香烯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
下载PDF
蟾蜍灵对人非小细胞肺癌A549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28
2
作者 朱志图 郁云龙 +3 位作者 王锴 李恩泽 刘阳阳 刘云鹏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10年第9期841-845,共5页
背景与目的蟾蜍灵是从中药蟾酥中提取出来的有效成分,其抗肿瘤作用已经在许多体外肿瘤细胞中得到证实,本研究旨在探讨蟾蜍灵对人非小细胞肺癌细胞的增殖抑制、诱导凋亡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MTT法测定细胞活力,绘制细胞增殖抑制曲线;瑞... 背景与目的蟾蜍灵是从中药蟾酥中提取出来的有效成分,其抗肿瘤作用已经在许多体外肿瘤细胞中得到证实,本研究旨在探讨蟾蜍灵对人非小细胞肺癌细胞的增殖抑制、诱导凋亡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MTT法测定细胞活力,绘制细胞增殖抑制曲线;瑞氏-吉姆萨染色法观察细胞形态学的变化;流式细胞仪通过PI染色进行细胞周期分析及凋亡判定;Westernblot法检测Livin及Caspase-3蛋白的表达。结果蟾蜍灵以时间、剂量依赖方式抑制A549细胞增殖,48h、72h及96h抑制细胞增殖50%的药物浓度(half max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IC50)分别为(56.14±6.72)nmol/L、(15.57±4.28)nmol/L及(7.39±4.16)nmol/L;蟾蜍灵能诱导肺癌细胞凋亡,形态学表现为出现凋亡小体及流式细胞仪检测到的亚二倍体凋亡峰,凋亡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蟾蜍灵诱导细胞凋亡过程中,下调Livin蛋白表达(P<0.01),同时活化Caspase-3蛋白。结论蟾蜍灵能够抑制肺癌细胞A549的增殖,并诱导其凋亡;抑制凋亡抑制蛋白Livin的活性及活化Caspase-3可能在其抑癌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蟾蜍灵 肺肿瘤 凋亡 LIVIN CASPASE-3
下载PDF
ERCC1、DNA-PKcs蛋白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与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13
3
作者 郝艳艳 胡雪君 +4 位作者 温华 康健 刘云鹏 金波 侯科佐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08年第2期226-230,共5页
背景与目的已有的研究结果显示:ERCC1、DNA-PKcs是重要的DNA损伤修复因子,在肿瘤发生及预后中起着重要作用,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DNA修复因子ERCC1,DNA-PKcs蛋白在非小细胞肺癌中表达的临床意义及其与NSCLC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116例非小... 背景与目的已有的研究结果显示:ERCC1、DNA-PKcs是重要的DNA损伤修复因子,在肿瘤发生及预后中起着重要作用,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DNA修复因子ERCC1,DNA-PKcs蛋白在非小细胞肺癌中表达的临床意义及其与NSCLC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116例非小细胞肺癌组织及12例癌旁正常肺组织石蜡标本制成组织芯片,利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ERCC1、DNA-PKcs的表达,并分析其与临床各因素的关系。结果116例NSCLC组织中ERCC1、DNA-PKcs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0.5%(47/116)、75%(87/116),ERCC1在肺癌组织和癌旁正常肺组织中的表达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DNA-PKcs在癌组织中表达高于癌旁组织(P=0.000)。ERCC1的表达与肺癌分化程度、肿瘤大小和TNM分期密切相关(P<0.05),ERCC1阳性表达组5年生存率(53.2%)高于阴性表达组(26.1%)(P=0.014),但ERCC1表达不是独立的预后因素。DNA-PKcs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无关。结论ERCC1阳性者预后较好,提示其表达对预后评估有一定的指导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组织芯片 预后 ERCC1蛋白 DNA-PKcs蛋白
下载PDF
survivin和COX-2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6
4
作者 宋娜 赵志龙 +3 位作者 刘云鹏 孙丽华 张林 胡雪君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07年第2期133-137,共5页
背景与目的应用组织芯片技术可以方便快捷地进行免疫组化染色。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survivin和COX-2与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和长期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将88例NSCLC及5例正常肺组织标本制作成组织芯片,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 背景与目的应用组织芯片技术可以方便快捷地进行免疫组化染色。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survivin和COX-2与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和长期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将88例NSCLC及5例正常肺组织标本制作成组织芯片,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survivin和COX-2的表达。结果survivin胞质和胞核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4.3%和79.5%,COX-2阳性表达率为71.6%,而正常肺组织均为阴性,NSCLC中的survivin和COX-2表达明显高于正常肺组织(P<0.005)。survivin胞核阳性表达率在吸烟者中明显升高(P=0.002)。COX-2在女性、不吸烟者、腺癌和淋巴结转移阳性者中表达明显升高(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COX-2表达与患者生存有密切关系(P=0.014),而survivin表达与生存未见明显关系。多因素分析显示survivin和COX-2均不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survivin检测可能有助于NSCLC的诊断;COX-2阳性表达者预后差,可能在预后判定中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URVIVIN 环氧合酶2 非小细胞肺癌 预后 组织芯片
下载PDF
COX-2、VEGF、CD105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对预后的意义 被引量:6
5
作者 宋敏 滕月娥 +1 位作者 刘云鹏 侯科佐 《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2期150-155,共6页
目的探讨环氧化酶-2(COX-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CD105抗体标记的微血管密度(MVD)与乳腺癌的病理生物学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了我院1999-2006年有完整存档蜡块资料的117例乳腺癌蜡块以随机分配的原则组成组织微阵列,用S-P... 目的探讨环氧化酶-2(COX-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CD105抗体标记的微血管密度(MVD)与乳腺癌的病理生物学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了我院1999-2006年有完整存档蜡块资料的117例乳腺癌蜡块以随机分配的原则组成组织微阵列,用S-P法对上述三个指标的表达情况进行了检测,并且对其表达情况与疾病的生物学特点、患者的生存时间进行了分析,以判断其对预后的意义。结果117例乳腺癌蜡块中COX-2阳性表达65例(55.6%),COX-2在肿瘤中的表达与肿瘤临床分期(P=0.01,r=0.238)、淋巴结转移(P=0.0006,r=0.326)、HER-2(P=0.025,r=0.218)及雌激素受体(ER)(P=0.026,r=-0.205)状态具有密切关系;VEGF同样在乳腺癌组织中有高表达(66.7%),并且其与COX-2的阳性表达水平与患者生存时间有密切关系;CD105抗体标记的MVD值在复发组和未复发组无明显差别(P=0.148),但与COX-2、VEGF均呈正相关(P=0.023,r=0.201;P=0.006,r=0.210)。结论1.COX-2、VEGF在乳腺癌中均有高表达,皆是预后不良指标。2.乳腺癌组织中COX-2的过表达可能是通过促进VEGF来参与肿瘤血管生成从而导致乳腺癌侵袭、转移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环氧化酶-2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