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2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地舒单抗在骨质疏松初始、序贯、联合治疗等方面的临床研究进展
1
作者 杨蕾 周广平 +1 位作者 付勤 田野 《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76-181,共6页
地舒单抗(denosumab,DMAb)是最早出现的全人源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eceptor activator of nuclear factor-κB(NF-κB)ligand,RANKL]的单克隆抗体。2020年在我国上市,应用于骨质疏松治疗领域,是抑制骨吸收类抗骨松药物中的新成... 地舒单抗(denosumab,DMAb)是最早出现的全人源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eceptor activator of nuclear factor-κB(NF-κB)ligand,RANKL]的单克隆抗体。2020年在我国上市,应用于骨质疏松治疗领域,是抑制骨吸收类抗骨松药物中的新成员。本综述的目的为归纳总结近年围绕DMAb在骨质疏松初始、序贯以及联合治疗方面的临床研究进展,为其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舒单抗 骨质疏松症 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
下载PDF
强直性脊柱炎合并脊柱骨折的手术治疗研究进展 被引量:9
2
作者 刘齐 阎崇楠 王欢 《脊柱外科杂志》 2019年第2期145-149,共5页
强直性脊柱炎(AS)是一种常见的累及中轴骨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其固有的病理特征导致骨质疏松和脊柱生物力学性能下降,使脊柱逐渐硬化、出现后凸畸形,影响脊柱整体的平衡和灵活性,晚期脊柱多节段融合后像一个长臂杠杆,轻微外力即可导致脊... 强直性脊柱炎(AS)是一种常见的累及中轴骨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其固有的病理特征导致骨质疏松和脊柱生物力学性能下降,使脊柱逐渐硬化、出现后凸畸形,影响脊柱整体的平衡和灵活性,晚期脊柱多节段融合后像一个长臂杠杆,轻微外力即可导致脊柱骨折和神经损伤[1],这也使得AS 合并脊柱骨折患者的治疗与其他骨折不尽相同。由于骨质疏松和脊柱融合,AS 患者椎体骨折发生率高出健康人群4 倍[2],且多为经椎间隙的三柱骨折,同时至少10%的患者存在多处骨折[3-4];骨折好发于相对固定的胸腰椎和活动度较大的颈椎,最常出现在C6,7[5];此类患者出现神经损伤的概率是健康人群的11 倍[6-7],且81%最初神经功能正常的患者会出现继发性神经损伤[6]。AS 合并脊柱骨折患者死亡率高达6.6%[3]。对于AS 合并脊柱骨折,由于早期条件有限和认识不足,临床上多主张非手术治疗;但不稳定的AS 合并脊柱骨折,非手术治疗常出现骨折不愈合和继发性神经损伤,且长时间卧床易引起褥疮、坠积性肺炎和静脉血栓等并发症[8-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骨折 脊柱炎 强直性 外科手术 综述文献
下载PDF
脊柱骨折合并截瘫患者的护理措施探讨 被引量:12
3
作者 连晶 《中国医药导刊》 2016年第9期959-960,共2页
目的:探讨脊柱骨折合并截瘫患者的有效护理措施。方法:收集脊柱骨折合并截瘫患者共62例,根据平行、单盲、随机对照的设计原则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2例),观察组根据患者情况进行针对性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效果。结果... 目的:探讨脊柱骨折合并截瘫患者的有效护理措施。方法:收集脊柱骨折合并截瘫患者共62例,根据平行、单盲、随机对照的设计原则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2例),观察组根据患者情况进行针对性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效果。结果: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在脊柱骨折合并截瘫患者的护理当中,针对性护理的应用能够显著干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骨折 截瘫 针对性护理 护理效果
下载PDF
肩外侧小切口入路治疗老年肱骨外科颈骨折
4
作者 牛庆飞 李国良 +1 位作者 赤仁杰 贾长青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CAS 2013年第2期166-168,共3页
目的探讨通过肩外侧小切口入路行老年肱骨外科颈骨折切开复位锁定加压钢板(LCP)内固定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09年1月~2012年6月老年肱骨外科颈骨折患者34例,其中男性14例,女性20例;年龄58~80岁,平均年龄64.8岁。按Neer骨折分类Ⅱ型患... 目的探讨通过肩外侧小切口入路行老年肱骨外科颈骨折切开复位锁定加压钢板(LCP)内固定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09年1月~2012年6月老年肱骨外科颈骨折患者34例,其中男性14例,女性20例;年龄58~80岁,平均年龄64.8岁。按Neer骨折分类Ⅱ型患者6例,Ⅲ型患者23例,Ⅳ型患者5例。采用肩外侧小切口入路LCP内固定治疗。结果平均切口长度8.8 cm,平均手术时间87 min,术中平均失血量63 mL。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5~36个月,平均随访时间约20个月。所有患者均骨性愈合,平均愈合时间约3.5个月。按照Neer评分法,其中优18例,良14例,可2例,优良率达94.1%。结论经肩外侧小切口入路LCP内固定治疗老年肱骨外科颈骨折手术简便、损伤小、术中出血少、功能恢复好,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骨外科颈骨折 小切口入路 老年人 锁定加压钢板
下载PDF
腰椎间孔成形技术在脊柱内镜手术应用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5
作者 蓝彬 柳达 +4 位作者 周广平 姜亮 周隆 贾长青 付勤 《实用骨科杂志》 2018年第5期434-437,共4页
经皮椎间孔镜技术最早出现在20世纪90年代([1])。近来年,随着光学技术的进步和仪器设备的改良,内窥镜手术系统逐渐发展、成熟。脊柱内窥镜与腰椎间孔成形技术相结合,可以有效扩大腰椎间孔,使内窥镜通过椎间孔顺利进入椎管内,不仅适用... 经皮椎间孔镜技术最早出现在20世纪90年代([1])。近来年,随着光学技术的进步和仪器设备的改良,内窥镜手术系统逐渐发展、成熟。脊柱内窥镜与腰椎间孔成形技术相结合,可以有效扩大腰椎间孔,使内窥镜通过椎间孔顺利进入椎管内,不仅适用于各节段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更加适用于合并腰椎侧隐窝狭窄或椎间孔狭窄的患者,扩大了经皮椎间孔脊柱内镜手术的适应证([1-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内窥镜 腰椎间孔 内镜手术 成形 腰椎侧隐窝狭窄 应用 椎间盘突出症 椎间孔狭窄
下载PDF
脊柱融合术后融合节段邻近椎间盘退变机制 被引量:2
6
作者 谭向前 刘学勇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CAS 2018年第3期356-359,共4页
近年来脊柱节段融合手术广泛应用于脊柱外伤、椎间盘突出、椎管狭窄等疾病的治疗,成为目前治疗脊柱疾病的主要方法之一,取得了显著的临床效果,有效地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但是有临床研究表明,脊柱节段融合术后会加速融合节段邻近椎间... 近年来脊柱节段融合手术广泛应用于脊柱外伤、椎间盘突出、椎管狭窄等疾病的治疗,成为目前治疗脊柱疾病的主要方法之一,取得了显著的临床效果,有效地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但是有临床研究表明,脊柱节段融合术后会加速融合节段邻近椎间盘的退变,甚至会直接导致邻近椎间盘退变(ASD);椎间盘退变是一系列脊柱退变性疾病的基础,脊柱节段融合手术后,融合节段ASD发生的机制涉及诸多方面,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病理过程。文章就融合节段ASD的发生机制做一综述,包括生物力学、细胞凋亡、营养障碍、免疫反应、脊索细胞、细胞自吞噬、雌激素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融合 邻近椎间盘 退变 机制
下载PDF
不同手术方式对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治疗效果和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4
7
作者 申远 宇洪浩 原泉 《河北医学》 CAS 2023年第6期1026-1032,共7页
目的:分析单纯后路手术与前后路联合手术两种术式对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术后生活质量以及并发症,优化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外科治疗方案。方法:收集2016年1月至2021年12月期间我院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手术患者120例,按... 目的:分析单纯后路手术与前后路联合手术两种术式对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术后生活质量以及并发症,优化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外科治疗方案。方法:收集2016年1月至2021年12月期间我院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手术患者120例,按手术方式不同,分为单纯后路组(n=83)和前后路联合组(n=37)。记录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通过JOA、VRS、NRS评分和PF、RP、GH评分表,评估两组患者术后1、3、12个月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生活质量;通过电话复诊记录患者满意度。结果:与后路手术组比较,在术后各随访时间点,前后路联合手术患者JOA评分、JOA恢复率、PF、RP、GH评分以及满意度无统计学差异(P>0.05);前后路联合组在术后3、12个月时NDI评分显著升高,有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12个月时前后路联合组VRS、NRS评分高于单纯后路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前后路联合组术后轴性症状发生率显著增加(P<0.05);前后路联合组的手术时长、术中失血、术后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均显著增加(P<0.01)。与单纯后路组K线阴性患者相比,前后路联合组K线阴性患者术后1、12个月时NDI评分较高,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前后路联合手术在神经功能恢复、生活质量改善以及患者满意度方面并无显著优势,反而带来了更大的手术创伤、手术花费及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 单纯后路手术 前后路联合手术 并发症 满意度
下载PDF
膝关节骨关节炎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皮温变化与炎症反应的观察 被引量:22
8
作者 杨礼庆 张敏健 +3 位作者 刘九龙 孙跃峰 张朝朋 侯少辉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664-667,共4页
对骨关节炎患者初次行全膝关节置换术(TKA)术前和术后炎症反应的变化过程进行研究。检测了39例患有严重骨关节炎行TKA的患者术前和术后的皮肤温度、血清C反应蛋白(CRP)和红细胞沉降率(ESR),结果显示,骨关节炎患者TKA术后CRP、ESR、皮肤... 对骨关节炎患者初次行全膝关节置换术(TKA)术前和术后炎症反应的变化过程进行研究。检测了39例患有严重骨关节炎行TKA的患者术前和术后的皮肤温度、血清C反应蛋白(CRP)和红细胞沉降率(ESR),结果显示,骨关节炎患者TKA术后CRP、ESR、皮肤温度会发生规律性的变化,皮温的升高与CRP、ESR的变化具有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膝关节置换术 皮肤温度 炎症 C反应蛋白 红细胞沉降率
下载PDF
密固达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的临床观察及护理体会 被引量:22
9
作者 徐丽美 金国鑫 +1 位作者 姜超 刘玉峰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87-189,共3页
对17例新鲜的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患者进行手术治疗的同时,给予静脉输注密固达治疗。同时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包括用药前检查、身体评估、知识宣教、心理护理、用药中的护理、用药后不良反应的处理及饮食、运动和辅助用药的指... 对17例新鲜的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患者进行手术治疗的同时,给予静脉输注密固达治疗。同时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包括用药前检查、身体评估、知识宣教、心理护理、用药中的护理、用药后不良反应的处理及饮食、运动和辅助用药的指导。观察治疗前后腰部疼痛VAS评分、腰椎活动度及骨密度变化,并总结护理体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固迭 骨质疏松症 胸腰椎压缩骨折 护理
下载PDF
跗骨窦入路与外侧入路治疗成人跟骨关节内移位骨折的meta分析 被引量:21
10
作者 邓纯博 刘学勇 +2 位作者 阿良 李洪秋 赵忠海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818-823,共6页
目的系统评价跗骨窦入路和外侧入路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的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Pub Med、Cohrane Library、Embas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维普资讯数据库等中英文数据库,检索截止日期为2015年12月,收集跗骨窦入路... 目的系统评价跗骨窦入路和外侧入路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的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Pub Med、Cohrane Library、Embas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维普资讯数据库等中英文数据库,检索截止日期为2015年12月,收集跗骨窦入路和外侧入路治疗跟骨骨折的随机对照试验和临床对照试验,提取有效数据,应用Rev Man 5.3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纳入11篇文献,共873足,其中跗骨窦入路397足,外侧入路476足。meta分析结果显示,跗骨窦入路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术后切口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外侧入路(OR=0.19,95%CI:0.10~0.34,P<0.001),SF-36评分优于外侧入路(MD=1.01,95%CI:0.70~1.33,P<0.01),手术时间低于外侧入路(SMD=-1.66,95%CI:-1.97^-1.35,P<0.001)。2种入路在术后跟骨Bohler角、Gissane角以及Maryland评分、AOFAS评分方面无统计学差异。结论现有研究结果显示跗骨窦入路术后切口并发症较低,是一种有效的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的方法。但尚需更多高质量的随机对照试验进一步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骨 骨折 跗骨窦入路 外侧入路 META分析
下载PDF
小切口椎板间开窗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分析 被引量:20
11
作者 王丙刚 傅永慧 +1 位作者 付勤 王广斌 《中国骨伤》 CAS 2009年第10期744-746,共3页
目的:通过评价小切口椎板间开窗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疗效,探讨其手术的优缺点及注意事项。方法:对9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小切口椎板间开窗髓核摘除术进行治疗,其中男48例,女48例;年龄16~75岁,平均46.4岁;病程1个月... 目的:通过评价小切口椎板间开窗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疗效,探讨其手术的优缺点及注意事项。方法:对9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小切口椎板间开窗髓核摘除术进行治疗,其中男48例,女48例;年龄16~75岁,平均46.4岁;病程1个月~30年,平均5年。采用日本骨科学会(JOA)下腰痛评分标准评价其手术后疗效。结果:所有患者均获随访,时间6个月~3.5年,平均1.2年。采用JOA下腰痛评分标准:优34例,良55例,中7例,优良率为92.71%,平均改善率为54.53%。结论:小切口椎板间开窗髓核摘除术能够取得良好的疗效,对腰椎生理结构破坏较小,发生术后腰椎不稳及腰椎术后失败综合征的可能性较低,是目前较好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治疗方式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间盘移位 腰椎 外科手术 微创性
下载PDF
连续性护理对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手术患者临床并发症及心理状态的影响 被引量:62
12
作者 王萍萍 原泉 徐丽美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6年第17期144-148,共5页
目的探讨连续性护理对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手术患者临床并发症及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以2013年7月-2015年9月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行手术治疗的胸腰椎压缩性骨折11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 目的探讨连续性护理对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手术患者临床并发症及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以2013年7月-2015年9月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行手术治疗的胸腰椎压缩性骨折11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组采用胸腰椎骨折连续护理,包括院内围术期护理、出院指导、康复护理指导、家庭护理指导等,对比两组心理状态采用世界最常用的心理健康评估量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分,包括躯体化、抑郁、焦虑、强迫、敌对、恐怖、偏执、人际关系敏感、精神病性等9个维度,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分(ADL),包括大便、小便、修饰、用厕、吃饭、转移、活动、穿衣、上楼梯、洗澡等项目,观察两组临床并发症发生率,包括深静脉血栓形成、肺部感染、尿路感染、压疮、腹胀、尿潴留、便秘。结果干预后,干预组各项SCL-90各维度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且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干预组ADL评分[(68.25±6.59)分]明显升高(P〈0.05),且明显高于对照组[(55.16±5.67)分](P〈0.05)。干预组腹胀、尿潴留、便秘发生率(1.82%、0%、3.64%)明显低于对照组(9.09%、7.27%、14.55%)(P〈0.05),总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7.27%比47.27%)(P〈0.05)。结论连续性护理可明显改善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手术患者心理状态,降低临床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椎压缩性骨折 连续性护理 并发症 心理状态
下载PDF
外源性TGF-β_1及IGF-1诱导大鼠脂肪干细胞向软骨细胞分化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7
13
作者 付勤 王勇 +3 位作者 于冬冬 王广斌 宫树一 贺明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12期848-853,共6页
目的探讨大鼠脂肪干细胞(ADSCs)的分离、培养、扩增方法及单层培养条件下外源性转化生长因子TGFβ-1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1诱导ADSCs向软骨细胞定向分化的可能性及两者的协同作用分析。方法取大鼠大网膜及肾周脂肪囊等处脂肪组织,酶... 目的探讨大鼠脂肪干细胞(ADSCs)的分离、培养、扩增方法及单层培养条件下外源性转化生长因子TGFβ-1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1诱导ADSCs向软骨细胞定向分化的可能性及两者的协同作用分析。方法取大鼠大网膜及肾周脂肪囊等处脂肪组织,酶消化法分离培养脂肪干细胞;免疫荧光测定CD29和CD44抗原的表达;分别用4组诱导培养基定向软骨方向诱导;诱导2周后细胞爬片行免疫荧光鉴定Collagen II表达;RT-PCR、Western blot对定向诱导后的细胞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自大鼠脂肪组织中可分离出脂肪干细胞,体外生长形态类似成纤维细胞,可长期增殖,CD29和CD44抗原表达阳性,定向诱导后IGF-1组、TGFβ-1组及TGFβ-1+IGF-1组细胞可表现出软骨细胞的特性,TGFβ-1和IGF-1共同作用组软骨特异性基质的分泌明显高于单独诱导组。结论从大鼠脂肪组织中可分离出脂肪干细胞,生物学特性稳定,TGFβ-1和IGF-1均能定向诱导ADSCs向软骨方向分化,两者共同诱导时具有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细胞 脂肪组织 细胞因子 TGF-β1 IGF-1软骨诱导
下载PDF
RIGIDfix与Intrafix螺钉应用于前、后交叉韧带一期重建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4
14
作者 白伦浩 王勇 +3 位作者 王佳时 吕大鹏 王广斌 付勤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795-797,共3页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应用RIGIDfix交叉钉与Intrafix膨胀挤压钉一期重建前、后交叉韧带及其近期临床疗效观察。方法关节镜下采用异体胫骨前肌腱联合应用RIGIDfix交叉钉与Intrafix膨胀挤压钉对16例多发韧带损伤患者行前、后交叉韧带一期重建...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应用RIGIDfix交叉钉与Intrafix膨胀挤压钉一期重建前、后交叉韧带及其近期临床疗效观察。方法关节镜下采用异体胫骨前肌腱联合应用RIGIDfix交叉钉与Intrafix膨胀挤压钉对16例多发韧带损伤患者行前、后交叉韧带一期重建术,术后即行膝关节稳定性检查,所有患者术后随访时行三维CT或MRI检查,并按照Lysholm评分、Irgang评分、IKDC膝关节评分标准及JOA膝关节韧带损伤治疗效果判定标准进行疗效评价。结果16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16个月(平均9个月)。IKDC评分活动水平正常13例(81.25%);Lysholm评分从术前(46.8±6.6)分提高到术后(83.2±8.8)分;Irgang评分从术前(44.2±7.3)分提高到术后(77.9±8.3)分。JOA评分从术前(33.8±4.6)分提高到术后(82.6±7.5)分。结论关节镜下采用异体胫骨前肌腱联合应用RIGIDfix交叉钉与Intrafix膨胀挤压钉一期重建前、后交叉韧带,固定确实,重建后膝关节稳定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镜 前、后交叉韧带 一期重建 RIGIDfix交叉钉 Intrafix膨胀挤压钉
下载PDF
自体与异体腘绳肌腱移植重建前交叉韧带对比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王佳时 白伦浩 +2 位作者 王勇 王广斌 贺明 《大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0年第4期422-425,共4页
[目的]比较自体与异体腘绳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ACL)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2008年1月采用腘绳肌腱重建ACL的患者62例。按照自体与异体腘绳肌腱重建ACL进行分组,其中自体组30例,异体组32例。术后随访时行三维CT、MRI检... [目的]比较自体与异体腘绳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ACL)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2008年1月采用腘绳肌腱重建ACL的患者62例。按照自体与异体腘绳肌腱重建ACL进行分组,其中自体组30例,异体组32例。术后随访时行三维CT、MRI检查,并按照Lysholm、IKDC、Irgang、Larson、Cincinnati膝关节评分标准进行疗效评价。[结果]62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6~36个月(平均24个月)。异体组1例合并内侧副韧带损伤术后3个月屈膝受限(80°),二期行关节镜下松解术;1例因排斥反应关节肿胀、发热,行关节镜冲洗后好转。其余患者随访时移植物位置及关节功能良好。异体组:Lysholm评分(83.2±8.8)分,Irgang评分(77.9±8.3)分,Larson评分(88.4±3.6)分,IKDC评分活动水平正常26例(81.25%)。自体组:Lysholm评分(83.6±9.2),Irgang评分(78.8±8.2),Larson评分(87.6±3.2),IKDC评分活动水平正常23例(76.67%)。两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Cincinnati膝关节评分中,自体组肿胀评分(8.6±0.6)分,异体组肿胀评分(5.2±1.4)分(P〈0.05);自体组疼痛评分(6.1±1.1)分,异体组疼痛评分(8.1±1.6)分(P〈0.05)。自体组由于腘绳肌腱缺失均有不同程度的内旋乏力。[结论]自体与异体腘绳肌腱重建ACL均取得显著临床疗效。异体组术后肿胀的并发症高于自体组,但避免了由于取腱而带来的内旋乏力,其近期疗效预示其前景乐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镜 前交叉韧带 重建 异体腘绳肌腱
下载PDF
腰椎间盘突出类型与其疼痛程度相关性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1
16
作者 贺明 王广斌 王佳时 《中国骨伤》 CAS 2011年第7期578-581,共4页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类型导致疼痛的程度,并分析其原因。方法:选取2002年1月至2008年12月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265例(其中男162例,女103例,年龄21~78,平均46.3岁),均行单间盘手术(L4,5128例、L5S1137例)。每例患者在术前进行Oswes...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类型导致疼痛的程度,并分析其原因。方法:选取2002年1月至2008年12月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265例(其中男162例,女103例,年龄21~78,平均46.3岁),均行单间盘手术(L4,5128例、L5S1137例)。每例患者在术前进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ODI),术中根据改良Carragee系统将突出间盘分为5组(根据髓核突出的程度-纤维环破裂的程度分为Ⅰ组脱出-小破裂、Ⅱ组脱出-大破裂、Ⅲ组碎片-完整、Ⅳ组变性-完整、Ⅴ组钙化-退变),对各组术前ODI评分进行统计学处理,分析不同突出类型与其疼痛程度的相关性。结果:纤维环破裂的Ⅰ组和Ⅱ组突出间盘术前疼痛严重,与纤维环完整的Ⅲ、Ⅳ、Ⅴ组突出间盘相比有统计学意义,而纤维环破裂缺损大的Ⅱ组与相对纤维环破裂缺损小的Ⅰ组相比,更为疼痛,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突出的间盘如果伴有纤维环破裂,髓核就可以进入椎管,导致神经根性疼痛加重;髓核及其释放的物质有机会通过化学因素而导致神经根性疼痛加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 椎间盘 椎间盘移位 疼痛
下载PDF
不同分离方法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软骨分化的影响(英文) 被引量:4
17
作者 王广斌 付勤 +1 位作者 杨礼庆 付永慧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8期7577-7581,共5页
背景:目前并没有特定的实验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离的两种基本方法进行系统评估,所以贴壁分离法和密度梯度离心法对细胞诱导分化是否存在不同影响,尚无定论。目的:拟验证两种基本分离方法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软骨分化影响的差别。设计... 背景:目前并没有特定的实验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离的两种基本方法进行系统评估,所以贴壁分离法和密度梯度离心法对细胞诱导分化是否存在不同影响,尚无定论。目的:拟验证两种基本分离方法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软骨分化影响的差别。设计、时间及地点:对照观察实验,2005-03/09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儿外实验室完成。材料:2~3月龄体质量1.2~2.0kg的日本大耳兔20只用于抽取骨髓。方法:用贴壁分离法和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选择两组同代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用转化生长因子β1诱导其向软骨方向分化。主要观察指标:①倒置显微镜观察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生长情况,绘制两组细胞生长曲线。②免疫组化检测两组Ⅱ型胶原表达。③原位杂交检测两组细胞Ⅱ型胶原mRNA表达。结果:绘制生长曲线表明两组细胞生长速度趋于一致。免疫组化法检测两种方法分离的骨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软骨细胞分化率为76.1%和77.7%,原位杂交法检测的软骨细胞分化率为70.3%和71.0%,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两种分离方法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生长和成软骨分化结果的影响无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 间充质干细胞 Ⅱ型胶原 软骨分化 分离培养方法 贴壁分离法 密度梯度离心法
下载PDF
缺氧诱导因子-1α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突出腰椎间盘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6
18
作者 王俊丰 贾长青 +2 位作者 刘洪亮 刘振宁 韩长旭 《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1期65-69,共5页
目的探讨缺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inducible factor-1α,HIF-1α)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在突出腰椎间盘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链霉亲和素-过氧化物酶复合物(SABC)免疫组化方法,测定40... 目的探讨缺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inducible factor-1α,HIF-1α)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在突出腰椎间盘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链霉亲和素-过氧化物酶复合物(SABC)免疫组化方法,测定4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椎间盘组织中HIF-1α和VEGF的表达情况。结果退变椎间盘组织中HIF-1α和VEGF呈高表达,HIF-1α和VEGF在髓核的表达显著高于纤维环;纤维环破裂型显著高于纤维环完整型;各组中HIF-1α和VEGF的表达均高度相关。结论HIF-lα和VEGF共同参与了椎间盘退变;HIF-lα可能通过上调VEGF的表达来促进椎间盘组织中新生血管的形成,进而延缓椎间盘退变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间盘退变 缺氧诱导因子-1Α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下载PDF
椎间孔镜经不同入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进展 被引量:31
19
作者 陈之光 付勤 《中国骨伤》 CAS 2012年第12期1057-1060,共4页
与传统开放性手术相比,应用经皮椎间孔镜技术(percutaneous transforaminal endoscopic discectomy,PT-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手术创伤小、对脊柱稳定性影响小、恢复较快等特点。但是由于突出物位置的不同、病变节段高低或髂嵴阻挡... 与传统开放性手术相比,应用经皮椎间孔镜技术(percutaneous transforaminal endoscopic discectomy,PT-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手术创伤小、对脊柱稳定性影响小、恢复较快等特点。但是由于突出物位置的不同、病变节段高低或髂嵴阻挡等原因,PTED经椎间孔入路的适应证相对狭窄,尚不能取代开放性手术。新入路的开发及器械的改良已成为PTED目前研究的热点及未来发展方向。近年来,经椎板间隙入路和经髂骨入路的出现使得PTED的适应证得到了极大扩展。然而,操作不规范、对适应证或手术入路选择失当仍然是导致PTED手术失败的主要原因,因此本文就PTED的适应证、3种不同入路的手术方法、临床疗效和并发症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 椎间盘移位 综述文献
下载PDF
临床护理路径用于经蝶垂体瘤手术患者的效果评价及医学伦理学价值分析 被引量:18
20
作者 丁姗 刘培慧 +4 位作者 彭杰敏 刘佳妹 朱姝 李东 于童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15年第6期962-965,共4页
目的观察临床护理路径用于经蝶垂体瘤手术患者的效果及医学伦理学价值。方法对照试验,观察两组患者入院时以及术前1小时的焦虑自评量表评分,术后的并发症发生率,出院时对于疾病知识的掌握程度、住院的时间、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对于... 目的观察临床护理路径用于经蝶垂体瘤手术患者的效果及医学伦理学价值。方法对照试验,观察两组患者入院时以及术前1小时的焦虑自评量表评分,术后的并发症发生率,出院时对于疾病知识的掌握程度、住院的时间、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对于医护人员的信任程度、发生医疗纠纷的比例,出院时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以及出院时领悟社会支持的评分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前1小时的焦虑自评量表评分为(45.78±4.89)分显著小于对照组的(56.8±4.65)分(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8.33%显著小于对照组的19.44%(P<0.05)。结论经蝶垂体瘤手术患者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后能够显著降低患者的术前焦虑,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还能提高患者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提高患者的整体生活质量,体现了"人本主义"的伦理原则,有利于"公正原则""知情同意原则"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的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护理路径 垂体瘤 医学伦理学 人本主义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