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短波与丹参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脑保护作用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苑秀华 张立新 张志强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10-112,共3页
目的 :观察并比较超短波与丹参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并探讨两者作用机制和有无协同作用。方法 :用线栓法制备一侧大脑中动脉栓塞 再灌注大鼠模型 ,造成大鼠右脑缺血 2h再灌注 2 4h ,采用 5级评分法评定神经功能缺损... 目的 :观察并比较超短波与丹参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并探讨两者作用机制和有无协同作用。方法 :用线栓法制备一侧大脑中动脉栓塞 再灌注大鼠模型 ,造成大鼠右脑缺血 2h再灌注 2 4h ,采用 5级评分法评定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来筛选病例。造模后 ,大鼠分成假手术组 ,对照组 ,超短波组 ,丹参组及超短波与丹参合用组。所有大鼠均于再灌注 2 4h后断头取脑 ,分别观察脑含水量、缺血侧脑组织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 (MDA)含量。结果 :超短波治疗、丹参治疗及二者合用治疗均能减轻大鼠缺血侧脑含水量 (P <0 .0 5 ) ,提高抗氧化酶SOD含量 (P <0 .0 5 ) ,降低自由基产物MDA的含量 (P <0 .0 5 ) ,3个治疗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 :超短波治疗与丹参治疗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神经保护作用 ,此作用可能与减轻脑水肿 ,升高SOD ,降低MDA有关 ,二者疗效比较未见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短波 丹参 缺血-再灌注 脑保护作用
下载PDF
影像学技术、计算机技术在血管性认知障碍诊断及康复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4
2
作者 赵迎娱 苑秀华 +1 位作者 王伟 于爱文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6期5224-5227,共4页
目的:综述血管性认知障碍的研究进展,以便预防和治疗血管性认知障碍,提高血管性认知障碍患者的生活质量。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检索万方数据库2002-01/2007-01与血管性认知障碍相关的文章,检索词“血管性认知障碍、轻度认知障碍、血管性痴... 目的:综述血管性认知障碍的研究进展,以便预防和治疗血管性认知障碍,提高血管性认知障碍患者的生活质量。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检索万方数据库2002-01/2007-01与血管性认知障碍相关的文章,检索词“血管性认知障碍、轻度认知障碍、血管性痴呆、虚拟现实技术、无错性学习、远程康复”,限定语种为中文;同时应用计算机检索Pubmed 1998-01/2007-01的相关文章,检索词为vascular cognitive impairment,virtual reality,errorless learning,telerehabilitation,并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English。资料选择:就检索到的100余篇文献进行筛选,选取与血管性认知障碍相关的文章。资料提炼:共收集到相关文章34篇,将筛选到的文献分类,其中认知障碍诊断进展的22篇,康复治疗的12篇。资料综合:血管性认知障碍患者通过磁共振血流灌注加权成像、磁共振波谱成像、弥散加权成像、放射性核素功能显像等影像学检查都会呈现不同程度的异常。神经心理学测验、虚拟现实技术以及计算机辅助技术的应用能够探测到非常细微的认知功能损害,使这部分患者得到早期的诊断,加以治疗,可阻止或延缓痴呆的发生。无错性学习的应用和远程认知康复治疗可使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和功能性活动得到良好的改善。结论:血管性认知障碍对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影响很大,应对其进行早期的预防、诊断和相应的康复治疗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性认知障碍 轻度认知障碍 血管性痴呆 虚拟现实技术 无错性学习 远程康复
下载PDF
红外热像图在诊断末端血管病变中的应用性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张立新 张志强 苑秀华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75-376,共2页
为临床诊断十指末端血管病变及血管功能异常患者提供诊断标准.选取自愿接受试验的30例健康人,男、女各半,年龄35~50岁,分别测试冷刺激前、后各指末端温度,得出各指的温差变化及正常人各指的热分布梯度,并与临床诊断为末梢血管病变患者... 为临床诊断十指末端血管病变及血管功能异常患者提供诊断标准.选取自愿接受试验的30例健康人,男、女各半,年龄35~50岁,分别测试冷刺激前、后各指末端温度,得出各指的温差变化及正常人各指的热分布梯度,并与临床诊断为末梢血管病变患者指端热图比较.结果,1.正常人各指间有一固定的热分布梯度,各指间自身比较,冷激发试验前后温差无明显改变,即热分布梯度无改变.2.正常人拇指温度最高,Ⅱ、Ⅲ、Ⅳ指次之,小指温度最低,其间差值分别约为0.5℃.3.正常人由于左右利手的原因,左右手之间热分布梯度存在差异倾向,利手侧热梯度差较非利手侧多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热像图 血管病变 冷激发试验
下载PDF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超短波治疗最佳时机的选择 被引量:3
4
作者 苑秀华 张立新 +2 位作者 张志强 梁维娣 李琳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5期80-81,共2页
目的:观察超高频电场-超短波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脑水肿的影响以及最佳治疗时机。方法:实验于2004-06/10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理疗科实验室完成。①所用wistar大鼠共45只,随机分为6组:空白对照组(n=6)、对照组(n=8)和... 目的:观察超高频电场-超短波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脑水肿的影响以及最佳治疗时机。方法:实验于2004-06/10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理疗科实验室完成。①所用wistar大鼠共45只,随机分为6组:空白对照组(n=6)、对照组(n=8)和4个治疗组(n=31,立即治疗组、6h治疗组、12h治疗组和18h治疗组)。用线栓法制备各组大鼠一侧大脑中动脉栓塞-再灌注模型,造成大鼠右脑缺血2h再灌注24h。②治疗组分别于再灌注后立即、6h、12h、18h给予超短波治疗10min(频率为40.68MHz,最大输出功率为40W)。③空白对照组在造模中插线深度为1.0cm,不造成脑梗死;对照组于造模后给予超短波治疗处理过程但无输出。④采用Zea-Longa5级评分法评定神经功能缺损来筛选病例,剔除死亡及神经学评分为3,4级的大鼠,用干湿称重法测量符合实验标准的大鼠脑含水量,用苏木精-伊红染色光镜下观察形态学变化,比较各组大鼠脑含水量及病理学变化。结果:剔除死亡及神经学评分为3级和4级的大鼠9只,纳入结果分析的大鼠数量为36只,每组6只。①病理学观察结果:对照组病灶侧大脑半球体积明显增大,镜下可见神经元周围间隙明显增宽,核仁减小,浓缩甚至消失,血管腔内中性粒细胞增多明显。立即治疗组病理变化无减轻,而6,12,18h治疗组病灶侧可见中度或轻度水肿,血管腔内中性粒细胞增多轻微,病理损伤减轻。②脑含水量比较:对照组患侧脑含水量平均为(81.50±0.74)%,立即治疗组患侧脑含水量为(81.02±0.83)%,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q=1.53,P>0.05);6,12,18h治疗组患侧脑含水量分别为(79.78±0.70)%,(79.74±0.84)%和(79.39±1.06)%,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q=5.49,5.61,6.73;P<0.05)。结论:超短波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神经保护作用,能减轻缺血侧脑含水量及病理改变,提示治疗最佳时机可能在再灌注6h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治疗 短波疗法 再灌注损伤 脑水肿
下载PDF
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超高频电场的神经保护作用(英文) 被引量:4
5
作者 张立新 苑秀华 张志强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2004年第34期7830-7832,共3页
背景:目前脑血管病尤其是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治疗仍较棘手,溶栓可尽早地恢复脑血流,改善半暗带区的血液供应,缩小梗死面积,挽救未死的脑组织及其功能,但血管再通不可避免地造成损伤。超短波对机体有热效应及非热效应,有关非热效应的机制,... 背景:目前脑血管病尤其是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治疗仍较棘手,溶栓可尽早地恢复脑血流,改善半暗带区的血液供应,缩小梗死面积,挽救未死的脑组织及其功能,但血管再通不可避免地造成损伤。超短波对机体有热效应及非热效应,有关非热效应的机制,目前尚不十分清楚。目的:通过制备脑缺血动物模型,来观察超高频电场-超短波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设计:完全随机设计,对照实验研究。单位: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理疗科实验室。材料:选用本校动物部提供的健康wister大鼠94只,雌雄不拘,体质量(250~350)g(清洁级,合格证号为[2000]015号),鼠龄18~20周。方法:用线栓法制备一侧大脑中动脉栓塞-再灌注大鼠模型,造成大鼠右脑缺血2h再灌注24h,采用5级评分法[1]评定神经功能缺损来筛选病例。脑含水量用干湿重法,梗死灶体积用TTC染色法测定,并分析缺血侧脑组织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dismutase,SOD)和丙二醛含量及形态学变化。主要观察指标:测定神经行为学评分,脑梗死体积,脑含水量,SOD,丙二醛。结果:再灌注6h时给予超短波治疗能减轻大鼠缺血侧脑含水量,提高抗氧化酶SOD含量,降低自由基产物丙二醛的含量,病理损伤减轻,而对大鼠梗死灶体积影响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脑缺血 再灌注损伤 超高频电场 神经保护 超短波
下载PDF
低强度恒磁场并环磷酰胺对小鼠S_(180)肉瘤生长的影响(英文) 被引量:2
6
作者 苑秀华 张立新 张志强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2004年第29期6527-6529,共3页
背景:目前临床已有利用强磁场的高热效应及低强度磁场治疗恶性肿瘤,多为整体对磁处理因素的反应。低强度恒磁场-永磁贴敷法对接种动物肿瘤生长的作用如何?目的:探讨敷磁对小鼠S1肉瘤生长的影响,并观察与抗肿瘤药物(环磷80酰胺)联合应用... 背景:目前临床已有利用强磁场的高热效应及低强度磁场治疗恶性肿瘤,多为整体对磁处理因素的反应。低强度恒磁场-永磁贴敷法对接种动物肿瘤生长的作用如何?目的:探讨敷磁对小鼠S1肉瘤生长的影响,并观察与抗肿瘤药物(环磷80酰胺)联合应用有无协同作用。设计:完全随机对照实验研究。单位: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理疗科。材料:本研究于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验所进行,实验动物为昆明小鼠,合格证号:犤1998〗106,由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验所提供。干预:将接种肉瘤后的昆明小鼠S18080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单纯敷磁片组、单纯环磷酰胺组和敷磁加环磷酰胺组,每组20只。单纯敷磁片组、单纯环磷酰胺组采用直径8.0mm,厚1.2mm的钕-铁-硼稀土永磁材料贴敷于接种瘤苗处中心,磁感强度0.10~0.11T。空白对照组、单纯环磷酰胺组采用与前两组同样大小未充磁的稀土材料,贴敷部位相同。单纯环磷酰胺组、敷磁加环磷酰胺组用0.5g/L环磷酰胺水溶液,经口投药(0.04mL/kg),1次/d,连续8d。空白对照组、单纯敷磁片组每天经口给予同样数量的生理盐水作对照处理,连续8d。各组均于第9天停止上述处理,第10天处死,称体质量及瘤质量,计算抑瘤率,并对瘤体进行病理检查。主要观察指标:①各组小鼠的体质量及瘤质量。②瘤体病理学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磷酰胺 S180肉瘤 抑瘤率 低强度 瘤体 空白对照 单纯 显著性 体质量 结论
下载PDF
超声对实验性糖尿病大鼠血糖、血脂及C肽的影响 被引量:4
7
作者 金妍 杜宝琮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2003年第27期3682-3683,共2页
目的:观察超声波对实验性糖尿病大鼠血糖、血脂及C肽的影响,探讨糖尿病的治疗新的途径。方法:将链脲佐菌素(streptozocin,STZ)按55mg/kg一次性腹腔注射而诱发出糖尿病模型。用3种不同治疗量超声:0,0.6,0.9,1.2W/cm2分别作用于糖尿病大... 目的:观察超声波对实验性糖尿病大鼠血糖、血脂及C肽的影响,探讨糖尿病的治疗新的途径。方法:将链脲佐菌素(streptozocin,STZ)按55mg/kg一次性腹腔注射而诱发出糖尿病模型。用3种不同治疗量超声:0,0.6,0.9,1.2W/cm2分别作用于糖尿病大鼠左上腹及左背部的胰腺投影区,每个部位分别作用5min,1次/d。经10d治疗后分别测定空腹血糖、三酰甘油、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及C肽等6项指标。结果:对照组(0W/cm2)与低声强组(0.6W/cm2)及中声强组(0.9W/cm2)与高声强组(0.9W/cm2)的6项指标均无显著性差异(q=2.70,0.99,P均>0.05);但对空腹血糖(mmol/L)在中声强组(10.21±3.61)、高声强组(8.44±3.92)较对照组(18.43±5.71)和低声强组(15.20±5.69)差异有十分显著性意义(q=4.58~5.85,P均<0.01);对三酰甘油、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也具有显著降低的效果(H=10.58,10.44,8.80,P均<0.05);同时血中C肽水平也呈显著升高(H=10.35,P<0.05)。高密度脂蛋白(mmol/L)在中、高声强组中均值虽略有增高(0.83±0.22,0.85±0.22),但各组间差异却无显著性(H=7.71,P>0.05)。结论:0.9~1.2W/cm2声强的超声波对糖尿病大鼠具有较好的降糖、降脂效果,并可提高血中C肽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血糖 血脂 G肽 超声治疗
下载PDF
半导体激光治疗高血压病高粘高脂血症观察 被引量:19
8
作者 白洁 梁晓光 +6 位作者 宋丽新 杜宝琮 金岩 张秀雨 胡健 曾定尹 费兴久 《中华理疗杂志》 2000年第2期79-82,共4页
目的 对比观察钾铝砷半导体激光照射 (以下简称半导体激光照射 )或氦氖激光血管内照射 (ILIB)与口服博尔心 (药物 )对高血压病合并高粘血症、高脂血症患者血脂、血粘度的影响。方法15 3例高血压伴高脂血症、高粘血症患者 ,分为服药组、... 目的 对比观察钾铝砷半导体激光照射 (以下简称半导体激光照射 )或氦氖激光血管内照射 (ILIB)与口服博尔心 (药物 )对高血压病合并高粘血症、高脂血症患者血脂、血粘度的影响。方法15 3例高血压伴高脂血症、高粘血症患者 ,分为服药组、ILIB组及半导体激光组。采用钾铝砷半导体激光照射或ILIB后 ,观察患者血粘度、血脂等变化 ,并与降低血粘度药物 (博尔心药物 )组进行比较观察。结果 ①半导体激光照射能显著降低红细胞压积、全血粘度、纤维蛋白原 (P <0 .0 1) ,并降低血浆粘度 (P <0 .0 5 )。②半导体激光照射组的患者血甘油三酯降低较ILIB组、单纯药物组效果显著。③半导体激光照射治疗后 ,血中缩血管物质血栓素B2 (TXB2 )降低 ,舒血管物质 6 -酮前列腺素F1α(6 -K -PGF1α)升高。④电镜可见半导体激光照射后红细胞聚集性减低 ,变形红细胞减少 ,肿胀程度减轻。⑤半导体激光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得到显著改善 ,未见严重副作用发生。结论 半导体激光照射是治疗高粘血症的有效手段 ,可降低血甘油三酯 ,降低血细胞聚集性 ,使红细胞肿胀程度减轻 ,变形性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高脂血症 半导体激光治疗
下载PDF
糖尿病患者视觉诱发电位中P100潜伏时的变化 被引量:1
9
作者 苑秀华 张立新 张志强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2004年第27期5838-5839,共2页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视觉诱发电位(patternvisualevokedpotential,P-VEP)中P100潜伏时的变化,以及对糖尿病神经病变的评估意义。方法: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眼科门诊选择年龄在31~60岁的2型糖尿病患者44例,病程>1年,患者经眼...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视觉诱发电位(patternvisualevokedpotential,P-VEP)中P100潜伏时的变化,以及对糖尿病神经病变的评估意义。方法: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眼科门诊选择年龄在31~60岁的2型糖尿病患者44例,病程>1年,患者经眼科检查证实眼底无明显血管病变,矫正视力>0.7,肌电图检查运动传导速度和感觉传导速度均在正常范围,88只眼的P-VEP中P100潜伏时与正常健康人同年龄组的P-VEP中P100潜伏时进行对比观察。结果:糖尿病患者P100潜伏时犤左眼为(104.7±5.9)ms,右眼(104.8±5.9)ms犦较正常健康人犤左眼为(101.2±3.4)ms,右眼为(101.4±3.7)ms犦延长,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t=3.7,3.4;P<0.01)。结论:糖尿病患者P-VEP中P100潜伏时比正常健康人延长,糖尿病患者检测P-VEP可及早提示神经病变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诱发电位 视觉 糖尿病神经病变
下载PDF
东北地区季节性温差因素对周围神经传导速度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志强 苑秀华 李少忠 《中华理疗杂志》 2001年第5期309-310,共2页
关键词 东北地区 季节性温差 周围神经 神经传导速度
下载PDF
超短波联合药物治疗慢性结肠炎的临床观察
11
作者 李立 那秀丽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77-278,共2页
探讨超短波联合药物治疗慢性结肠炎的疗效 ,结果表明 ,其疗效优于单纯药物治疗。
关键词 超短波 慢性结肠炎
下载PDF
旋磁场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4
12
作者 刘晓红 张志强 张立新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8期76-78,共3页
目的:观察旋磁场对大鼠急性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的影响。方法:实验于2003-03在中国医科大学完成。选择18~20周鼠龄健康Wistar大鼠70只,随机数字表法分成3组,假手术组12只、对照组20只、治疗组38只。治疗组按照再灌注时间又分为4个时间点... 目的:观察旋磁场对大鼠急性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的影响。方法:实验于2003-03在中国医科大学完成。选择18~20周鼠龄健康Wistar大鼠70只,随机数字表法分成3组,假手术组12只、对照组20只、治疗组38只。治疗组按照再灌注时间又分为4个时间点:再灌注即刻6只,再灌注6h20只,再灌注12h6只,再灌注18h6只。以改良Longa线栓法制备动物局灶性脑缺血模型,假手术组手术操作过程相同,但栓线插入深度为10mm。采用5级评分法评定神经功能缺损来筛选病例。评分1级和2级且缺血2h再灌注24h后存活者入选对照组和治疗组。假手术组和对照组不予旋磁治疗。治疗组治疗时将磁头对准大鼠头部,磁头与皮肤距离7mm左右,治疗时间为15min。各组动物均于再灌注24h时断头取脑。脑含水量采用干湿重法,梗死灶体积采用TTC染色法测定,并分析缺血侧脑组织的超氧化物歧化酶和丙二醛含量及脑组织形态学变化。结果:实验中剔除死亡及模型制备不合格筛选后符合条件动物70只,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治疗组除再灌注即刻时间点外其余各时间点大鼠脑含水量比对照组减少,脑水肿程度均减轻[(2.48±0.22)%,(2.32±0.19)%,(2.23±0.36)%,(2.91±0.44)%,P<0.05]。②治疗组绝对脑梗死体积比对照组减小[(128.21±15.05),(171.22±40.50)mm3,t=2.438,P<0.05],相对脑梗死体积比对照组减小[(20.22±1.44)%,(25.17±3.85)%,t=2.95,P<0.05]。③与对照组比较,旋磁治疗组大鼠脑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含量增加[(54.54±3.85),(69.52±5.88)NU/mg,t=5.568,P<0.05],而丙二醛含量下降[(0.85±0.06),(1.03±0.09)μmol/g,t=4.076,P<0.05]。④大体形态学表现为对照组右侧大脑半球水肿明显,颜色呈脂肪样苍白,脑沟变浅,脑回变平,组织较脆且易碎。而治疗组右侧大脑半球水肿程度较轻,大脑表面充血明显。结论:旋磁场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预防和治疗作用,此作用可能与减轻脑水肿,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性,降低丙二醛的含量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场 再灌注损伤 自由基 脑梗塞 脑水肿
下载PDF
紫外线照射对 T 细胞亚群的影响 被引量:4
13
作者 田莉 朱霖青 《国外医学(物理医学与康复学分册)》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期14-17,共4页
T 淋巴细胞在人体内免疫功能中起着尤其重要的作用,紫外线是康复医师临床上常用的方法之一,而紫外线对T 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能帮助我们更深入地了解紫外线对人体免疫功能作用机制,从而为临床治疗打下良好的理论基础。
关键词 紫外线疗法 T细胞亚群
下载PDF
紫外线照射对白细胞介素2的影响 被引量:1
14
作者 岳寿伟 朱霖青 《国外医学(物理医学与康复学分册)》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期5-8,共4页
本文仅简要综述了白细胞介素2的来源及其作用,紫外线照射对白细胞介素2的影响以及临床意义。指出小剂量 UVA 照射可增强 T 细胞产生白细胞介素2的能力,而大剂量的 UVB 或 UVC则可抑制其产生。应用 UV 照射以促进机体内源性白细胞介素2... 本文仅简要综述了白细胞介素2的来源及其作用,紫外线照射对白细胞介素2的影响以及临床意义。指出小剂量 UVA 照射可增强 T 细胞产生白细胞介素2的能力,而大剂量的 UVB 或 UVC则可抑制其产生。应用 UV 照射以促进机体内源性白细胞介素2的产生,在临床治疗方面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外线照射 白细胞介素2
下载PDF
全波段紫外线照射对人T细胞亚群计数影响的体外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田莉 沈玉雏 《中华理疗杂志》 1994年第1期14-16,共3页
应用间接免疫荧光T细胞亚群标记技术,研究全波段紫外线(UV)照射人体外周血对T细胞亚群计数的影响。UV照射使CD和cd细胞显著减少,其作用在一定程度上与剂量有关;CD4/CD8比值也显著降低,CD细胞在UV照射后有所... 应用间接免疫荧光T细胞亚群标记技术,研究全波段紫外线(UV)照射人体外周血对T细胞亚群计数的影响。UV照射使CD和cd细胞显著减少,其作用在一定程度上与剂量有关;CD4/CD8比值也显著降低,CD细胞在UV照射后有所增加,但无统计学意义.结果表明,UV照射能选择性地作用于人T细胞不同亚群,提示UV照射可能影响T细胞不同亚群的功能,从而调控机体的免疫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外线 T细胞亚群 免疫荧光技术
下载PDF
超短波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大脑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9
16
作者 张志强 张立新 +2 位作者 苑秀华 田丽君 李少忠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322-324,共3页
目的 观察超短波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用线栓法制备右侧大脑中动脉栓塞 再灌注 (MCA OR)大鼠模型 ,将造模后动物分为 3组 :空白对照组 (n =1 6)、对照组 (n =2 4 )和治疗组 (n =2 4 ) ,... 目的 观察超短波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用线栓法制备右侧大脑中动脉栓塞 再灌注 (MCA OR)大鼠模型 ,将造模后动物分为 3组 :空白对照组 (n =1 6)、对照组 (n =2 4 )和治疗组 (n =2 4 ) ,治疗组在再灌注 6h时给予无热量超短波治疗 1 0min ,所有大鼠于2 4h后断头取脑 ,分别观察形态学变化 ,测量梗死灶体积、脑含水量、丙二醛 (MDA)和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含量。结果 再灌注 6h时给予超短波治疗能减轻大鼠缺血侧脑含水量 ,提高抗氧化酶SOD含量 ,降低自由基产物MDA的含量 ,病理损伤减轻 ,而对大鼠梗死灶体积的影响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 再灌注损伤 超短波治疗 丙二醛 超氧化物歧化酶
原文传递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细胞凋亡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8
17
作者 李琳 张志强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60-62,共3页
关键词 脑缺血 再灌注损伤 细胞凋亡 研究进展
原文传递
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的康复治疗 被引量:8
18
作者 王晓青 苑秀华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52-154,共3页
乳腺癌是女性常见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居妇女特有癌症的第二位。上肢淋巴水肿是乳腺癌术后常见并发症,其发生率受手术术式、淋巴结清扫范围以及放疗腋窝暴露程度而有所不同,约为12%-49%。淋巴水肿的发病时间不一,可在手术后立即发... 乳腺癌是女性常见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居妇女特有癌症的第二位。上肢淋巴水肿是乳腺癌术后常见并发症,其发生率受手术术式、淋巴结清扫范围以及放疗腋窝暴露程度而有所不同,约为12%-49%。淋巴水肿的发病时间不一,可在手术后立即发病或术后多年发病。Petrek等通过对163例在1976年至1978年间接受乳腺癌根治术伴全部淋巴结清扫患者的回顾性研究发现,上肢水肿的发生率高达49%,其中77%在术后3年内发生,之后以每年1%的速度递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肢淋巴水肿 乳腺癌术后 康复治疗 淋巴结清扫范围 乳腺癌根治术 常见并发症 发病率 恶性肿瘤
原文传递
急性脑梗死的物理治疗及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19
作者 张立新 张志强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22-125,共4页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物理治疗 研究进展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