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肋间神经阻滞联合肋间神经冷冻用于开胸术后镇痛 被引量:7
1
作者 魏玉磊 石文君 +1 位作者 崔玉环 陈刚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0年第3期179-180,182,共3页
关键词 肋间神经冷冻 肋间神经阻滞 术后镇痛 开胸 肺部并发症 镇痛方法 疗效
下载PDF
肋间神经冷冻镇痛在开胸术后镇痛中的应用 被引量:6
2
作者 魏玉磊 石文君 +1 位作者 崔玉环 陈刚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9期3249-3251,共3页
目的:探讨肋间神经冷冻法在开胸术后应用的镇痛效果及安全性。方法:100例开胸手术患者分成肋间神经冷冻镇痛组(A组,n=50)与肋间神经阻滞联合静脉镇痛泵镇痛组(B组,n=50)。A组关胸前冷冻切口及上下各一肋间和放置胸引管的肋间神经根部[(-... 目的:探讨肋间神经冷冻法在开胸术后应用的镇痛效果及安全性。方法:100例开胸手术患者分成肋间神经冷冻镇痛组(A组,n=50)与肋间神经阻滞联合静脉镇痛泵镇痛组(B组,n=50)。A组关胸前冷冻切口及上下各一肋间和放置胸引管的肋间神经根部[(-60±10)℃,90s],B组关胸前用罗哌卡因,在切口及上下各一肋间和放置胸引管的肋间神经阻滞+术后静脉镇痛泵。根据VAS法对术后胸痛进行评价,并观察术后不良反应、追加镇痛药物、肺部并发症和术后肺功能FEV1的情况,及进行术后肋间神经功能恢复的随访。结果:在VAS评分、追加镇疼药物使用和肺部并发症及术后肺功能FEV1等,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在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B组高于A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A组患者可出现较长时间切口周围及上腹部麻木感,但基本可以耐受。结论:肋间神经冷冻镇痛法在开胸术后镇痛效果良好,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开胸术后镇痛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疼痛 肋间神经 冷冻疗法 开胸术 神经阻滞
下载PDF
国产长春西汀治疗脑梗塞恢复期75例 被引量:6
3
作者 花放 李绍英 +2 位作者 刘秀梅 戚其学 金友贺 《中国新药杂志》 CAS CSCD 1994年第6期40-42,共3页
应用国产长春西汀片治疗脑梗塞恢复期患者75例,观察其临床疗效及其对血液流变学和经颅多普勒脑血流速度的影响,并记录其不良反应。结果表明:国产长春西汀片对脑梗塞恢复期的总有效率为62.67%,经颅多普勒脑血流速度改善率为... 应用国产长春西汀片治疗脑梗塞恢复期患者75例,观察其临床疗效及其对血液流变学和经颅多普勒脑血流速度的影响,并记录其不良反应。结果表明:国产长春西汀片对脑梗塞恢复期的总有效率为62.67%,经颅多普勒脑血流速度改善率为53.3%,治疗后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较治疗前均有明显下降。说明该药治疗脑梗塞恢复期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春西汀 脑栓塞 血液流变学
下载PDF
青年脑出血 被引量:2
4
作者 英勇 丁罗兰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1989年第1期68-71,共4页
本文报告经脑CT确诊的33例39岁以下青年脑出血,占脑出血病例的15%,出血多位于脑叶。青年脑出血有以下特点:(1) 头痛、呕吐、抽搐、颈强等症出现率高;(2) 昏迷、共同偏视、偏瘫、一侧病理征、高血压等症出现率低;(3) 在病因方面,青年脑... 本文报告经脑CT确诊的33例39岁以下青年脑出血,占脑出血病例的15%,出血多位于脑叶。青年脑出血有以下特点:(1) 头痛、呕吐、抽搐、颈强等症出现率高;(2) 昏迷、共同偏视、偏瘫、一侧病理征、高血压等症出现率低;(3) 在病因方面,青年脑出血主要由脑血管畸形引起(4) 对所有病例均应争取做脑CT及脑血管造影检查,发现脑血管畸形应行外科手术。青年脑出血预后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青年 脑叶 脑血管畸形
下载PDF
孤立性纵隔淀粉样瘤1例
5
作者 魏玉磊 石文君 +1 位作者 崔玉环 陈刚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346-347,共2页
患者男,52岁,农民。以“刺激性咳嗽3年,痰中带血5d”入院。人院查体:一般情况良好。胸CT增强示(图1,2):右纵隔肿块影,边缘光滑,平均CT值45~75。支气管镜(图3):右肺中下叶管口外压性改变。实验室检查无明显异常。后行右开... 患者男,52岁,农民。以“刺激性咳嗽3年,痰中带血5d”入院。人院查体:一般情况良好。胸CT增强示(图1,2):右纵隔肿块影,边缘光滑,平均CT值45~75。支气管镜(图3):右肺中下叶管口外压性改变。实验室检查无明显异常。后行右开胸纵隔肿物切除术,切除肿物大小7cm×5cm×4cm,包膜完整,质软,切面淡黄。术后胸CT(图4,5)示:右纵隔肿物切除术后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纵隔 淀粉样瘤 纵隔肿物切除术 孤立 CT增强 刺激性咳嗽 实验室检查 痰中带血
下载PDF
吸烟对老年脑梗死患者血小板GMP-140表达的影响
6
作者 黄葵 柳忠兰 +1 位作者 王林 张丽华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4期2220-2223,共4页
目的通过测定吸烟健康者和吸烟脑梗死患者全血血小板GMP-140水平,探讨吸烟致脑梗死和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内在机制。方法用流式细胞仪测定32例吸烟脑梗死患者、30例不吸烟脑梗死患者、31例吸烟健康人和33例不吸烟健康人血小板GMP-140水... 目的通过测定吸烟健康者和吸烟脑梗死患者全血血小板GMP-140水平,探讨吸烟致脑梗死和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内在机制。方法用流式细胞仪测定32例吸烟脑梗死患者、30例不吸烟脑梗死患者、31例吸烟健康人和33例不吸烟健康人血小板GMP-140水平。结果GMP-140表达水平于脑梗死吸烟组(48.06±12.72)μg/mL、脑梗死不吸烟组(28.10±5.98)μg/mL、健康吸烟组(26.47±6.06)μg/mL明显高于健康不吸烟组(10.78±2.80)μg/mL(P<0.01);脑梗死吸烟组明显高于脑梗死不吸烟组(P<0.01);健康吸烟组明显高于健康不吸烟组(P<0.01)。重度吸烟组、中度吸烟组、轻度吸烟组GMP-140表达显著高于健康不吸烟组(P<0.01);重度吸烟组GMP-140表达明显高于轻度吸烟组(P<0.01);重度吸烟组GMP-140表达明显高于中度吸烟组(P<0.01)。GMP-140表达水平与吸烟指数呈正相关(r=0.556,P<0.01)。大梗死灶组和中梗死灶组GMP-140表达明显高于小梗死灶组(P<0.01);大梗死灶组GMP-140表达明显高于中梗死灶组(P<0.01)。结论吸烟使健康人和脑梗死患者GMP-140表达水平均升高。GMP-140表达水平升高与吸烟指数呈正相关。吸烟致GMP-140表达水平升高是吸烟致脑梗死的途径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吸烟 GMP-140
下载PDF
恶性肿瘤与肌病
7
作者 王慕一 《新医学》 2000年第5期272-273,共2页
关键词 恶性肿瘤 肌病 类肌无力综合征 多肌炎 肌萎缩
下载PDF
继发性颞叶癫痫7例分析
8
作者 高旭光 任立中 MICHEL BAULAC 《辽宁医学杂志》 1993年第4期189-190,共2页
按癫痫综合征国际分类标准,颞叶癫痫(Temporal epilepsy,TE)列为与部位有关的症状性癫痫综合征,其发作类型属复杂部分性癫痫发作。TE为一种较常见的疾病,又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前者原因未明,后者由颞叶的异组织病变引起。现将我们... 按癫痫综合征国际分类标准,颞叶癫痫(Temporal epilepsy,TE)列为与部位有关的症状性癫痫综合征,其发作类型属复杂部分性癫痫发作。TE为一种较常见的疾病,又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前者原因未明,后者由颞叶的异组织病变引起。现将我们积累的7例继发性颞叶癫痫总结报告如下,并就有关问题结合文献加以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痫 颞叶 脑电图 NMR 诊断
下载PDF
Meynert底核与脑变性疾病
9
作者 高旭光 任立中 《辽宁医学杂志》 1994年第3期143-144,共2页
Meynert底核与脑变性疾病(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科110001)高旭光,任立中李绍英审校一、Meynert底核局部解剖大脑半球腹内侧面有一块异质的端脑结构群体,构成了前脑底部,尽管位于脑表面,但前脑底部缺... Meynert底核与脑变性疾病(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科110001)高旭光,任立中李绍英审校一、Meynert底核局部解剖大脑半球腹内侧面有一块异质的端脑结构群体,构成了前脑底部,尽管位于脑表面,但前脑底部缺乏纯粹的皮层结构,称为类皮层结构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ynert底核 脑变性疾病
下载PDF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40例临床与CT对比分析
10
作者 龚启明 马文富 +1 位作者 刘亦红 高恒旺 《辽宁医学杂志》 1989年第1期6-7,共2页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简称TIA)临床资料及长期随访报道较多。随着颅脑CT广泛使用于临床,缺血性脑血管病整组病例的报告中不同程度地描述过TIA在CT上的改变,但就其TIA发病时的临床与CT改变国内尚未见专题报道。我们对近期发病住院的40例TIA...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简称TIA)临床资料及长期随访报道较多。随着颅脑CT广泛使用于临床,缺血性脑血管病整组病例的报告中不同程度地描述过TIA在CT上的改变,但就其TIA发病时的临床与CT改变国内尚未见专题报道。我们对近期发病住院的40例TIA患者的临床症状与CT结果分析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 脑血管病 结果分析报告 临床资料 双侧基底节 症状持续时间 完全性卒中 整组 临床症状 言语不清
下载PDF
神经生长因子对大鼠前脑缺血再灌注后细胞凋亡及Fas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8
11
作者 高红华 沈雪莉 《中国临床神经科学》 2008年第6期595-600,共6页
目的:研究神经生长因子(NGF)对大鼠前脑缺血再灌注后海马CA1区Fas蛋白表达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夹闭大鼠双侧颈总动脉造成前脑缺血,30 min后松夹再灌注,NGF组和生理盐水组于再灌注开始时分别肌肉注射NGF 30μg·mL^(-1)和生理盐... 目的:研究神经生长因子(NGF)对大鼠前脑缺血再灌注后海马CA1区Fas蛋白表达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夹闭大鼠双侧颈总动脉造成前脑缺血,30 min后松夹再灌注,NGF组和生理盐水组于再灌注开始时分别肌肉注射NGF 30μg·mL^(-1)和生理盐水0.1 mL,应用免疫组化法和TUNEL法检测各组大鼠海马CA1区Fas蛋白表达和细胞凋亡。结果:再灌注后6和24 h,NGF组Fas蛋白平均吸光度值小于生理盐水组(P<0.001和P<0.05)。再灌注后48 h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再灌注后6、24和48 h,NGF组TUNEL阳性细胞率均低于生理盐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结论:NGF可以减少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海马CA1区Fas蛋白表达,抑制细胞凋亡,从而发挥其神经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再灌注 细胞凋亡 神经生长因子 FAS蛋白
原文传递
几种有痴呆表现的神经变性疾病的临床病理 被引量:1
12
作者 朴月善 王慕一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878-881,共4页
近年来随着分子遗传学、蛋白质化学及免疫组织化学技术的大力开展,我们对痴呆和神经系统变性疾病的认识取得了巨大进步,根据病理组织学上沉积蛋白质的不同,神经变性疾病被重新分类。本文重点介绍阿尔茨海默病、路易体痴呆和额颞叶变性... 近年来随着分子遗传学、蛋白质化学及免疫组织化学技术的大力开展,我们对痴呆和神经系统变性疾病的认识取得了巨大进步,根据病理组织学上沉积蛋白质的不同,神经变性疾病被重新分类。本文重点介绍阿尔茨海默病、路易体痴呆和额颞叶变性等以痴呆为主要症状的神经变性疾病的病理特征、最新的分子病理研究进展及临床病理联系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痴呆 神经病理 阿尔茨海默病 路易体痴呆 额颞叶变性
原文传递
海马硬化与癫痫的因果关系探讨 被引量:8
13
作者 高旭光 崔莹 +2 位作者 胡刚 宋继谒 李绍英 《中华神经科杂志》 CAS CSCD 1996年第4期214-216,共3页
为了探讨海马硬化与癫痫的因果关系,选用Wistar大鼠以马桑内酯肌肉注射,制成全身强直-阵挛性发作的癫痫动物模型,并于点燃后连续用药,分别引起Ⅳ级以上抽搐发作20和40次。同时建立生理盐水和安定对照组,后者于注射马桑... 为了探讨海马硬化与癫痫的因果关系,选用Wistar大鼠以马桑内酯肌肉注射,制成全身强直-阵挛性发作的癫痫动物模型,并于点燃后连续用药,分别引起Ⅳ级以上抽搐发作20和40次。同时建立生理盐水和安定对照组,后者于注射马桑内酯前注射安定,以避免抽搐。并对海马CA1区进行病理形态学观察。结果显示,马桑内酯注射组与安定组大鼠海马CA1区有明显的病理改变,锥体细胞变性坏死,神经胶质细胞水肿变性,突触结构异常。抽搐40次组病理变化重于抽搐20次组,后者又重于安定组。生理盐水组未见上述改变。结果提示,马桑内酯可引起大鼠海马CA1区神经元损伤,既使无抽搐发作时也可造成这种损伤。反复严重的抽搐发作又可进一步加重海马CA1区的病损,抽搐次数越多,损伤越重。海马硬化可能是抽搐反复发作造成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痫 海马 硬化 病理
原文传递
干扰素β-1b治疗385例多发性硬化患者的回顾性研究 被引量:11
14
作者 徐雁 黄德晖 +25 位作者 张星虎 董会卿 付锦 檀国军 张美妮 王磊 杨丽 高枫 候世芳 金涛 矫毓娟 方乐 刘广志 张伟赫 方方 王苏平 戚晓昆 吴哲 安中平 郭守刚 张晓君 郭力 吴卫平 王维治 许贤豪 崔丽英 《中华神经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781-785,共5页
目的 观察干扰素β-1b(IFNβ-1b)治疗中国多发性硬化(MS)患者的疗效、安全性和依从性.方法 收集2011年1月至2014年2月在我国北方地区22家医院神经科就诊并接受IFNβ-1b治疗的MS患者385例,对其疗效、安全性和依从性做一回顾性分析.结... 目的 观察干扰素β-1b(IFNβ-1b)治疗中国多发性硬化(MS)患者的疗效、安全性和依从性.方法 收集2011年1月至2014年2月在我国北方地区22家医院神经科就诊并接受IFNβ-1b治疗的MS患者385例,对其疗效、安全性和依从性做一回顾性分析.结果 (1) 27例临床孤立综合征(CIS)患者治疗后,92.6%的患者无临床复发;MRI显示96.3%的患者无新增T2病灶,100.0%的患者无强化病灶;14例患者与治疗前扩展残疾状况量表(EDSS)评分相比,治疗后ED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344,P=0.202).(2) 346例复发缓解型MS(RRMS)患者治疗后,164例患者用药时间≥1年,中位年复发率由治疗前的1.0降至治疗后的0(Z=-9.667,P=0.000);MRI显示,309例(89.3%)患者无新增T2病灶,321例(92.8%)患者无强化病灶;178例患者平均EDSS评分(分)由治疗前的3.3±1.8降至治疗后的2.9±1.9(t=4.603,P=0.000).(3) 12例继发进展型MS患者治疗后,7例患者用药时间≥1年,中位年复发率由治疗前的0.3降至治疗后的0(Z=-1.690,P=0.091);MRI显示,11例(91.7%)患者无新增T2病灶,12例(100.0%)患者无强化病灶;7例患者平均EDSS评分(分)由治疗前的5.4±2.2变为治疗后的5.6±2.2(t=-0.795,P=0.457).(4) 385例患者至随访时,25.4%的患者停药,主要停药原因为经济原因(25.5%)、不良反应(19.4%)和自觉无效(15.3%);常见不良反应为流感样症状、注射部位反应、肝酶升高和血象异常.结论 IFNβ-1b可减少中国CIS和RRMS患者临床复发和MRI病灶活动,改善RRMS患者残疾程度,安全性好.经济原因是患者停药的最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硬化 干扰素Β 服药依从性 回顾性研究
原文传递
丁苯酞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多中心、随机、双盲双模拟、对照Ⅲ期临床试验 被引量:160
15
作者 朱以诚 崔丽英 +42 位作者 高山 樊东升 李继梅 牛俊英 詹青 秦新月 郑荣远 陈康宁 周华东 曾进胜 彭凯润 张兆辉 卢祖能 章军建 刘煜敏 张朝东 曲方 曹秉振 徐运 吴江 王宝军 杨期明 冯连元 胡兴越 潘小平 迟兆富 毕建忠 丁新生 柯开富 王为珍 董万利 孙红斌 李玲 王伟 董强 何俐 贾建平 陈应柱 刘俊艳 彭斌 倪俊 贺佳 马修强 《中华神经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13-118,共6页
目的 观察丁苯酞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多中心、随机、双盲双模拟、阳性药物平行对照Ⅲ期临床研究.共入组552例起病48 h内,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 目的 观察丁苯酞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多中心、随机、双盲双模拟、阳性药物平行对照Ⅲ期临床研究.共入组552例起病48 h内,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为 6~25分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其中丁苯酞注射液组和奥扎格雷钠注射液组分别为370例和182例.结果 丁苯酞组治疗前、治疗后第8天和第15天的NIHSS总评分分别为8.64±3.03、6.45±3.88和4.71±3.90,Barthel指数分别为45.42±20.82、55.60±25.64和65.39±26.85,治疗后第15天NIHSS评分及Barthel指数与治疗前评分的差值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Wilcoxon秩和检验方法,z=2.21,经P=0.027; z=2.50,P=0.012),在调整治疗前的NIHSS评分和既往有症状的卒中发生次数后,该差异仍存在,丁苯酞组优于奥扎格雷钠组.治疗后第15天丁苯酞组有效率显著高于奥扎格雷钠组(OR=1.67,95%CI科1.15~2.42).丁苯酞组和奥扎格雷钠组不良事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最常见不良事件为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两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isher 确切概率法,2.74%与4.44%,P=0.34).结论 丁苯酞注射液用于治疗急性脑梗死是有效和安全的,在第15天静脉给药结束时,其疗效优于奥扎格雷钠注射液.临床试验注册 中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ChiCTR-TRC-0900048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苯呋喃类 随机对照试验
原文传递
第17届国际帕金森病及运动障碍学术会议纪要 被引量:1
16
作者 肖勤 徐评议 +3 位作者 商慧芳 罗晓光 熊念 陈生弟 《中华神经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861-863,共3页
第17届国际帕金森病及运动障碍学术会议于2013年6月16-20日在澳大利亚悉尼召开,来自世界各国的4000多名专家学者、医生及研究者们参加了本次会议,其中我国有近40位专家出席了会议。在此,我们对会议中各国教授所做报告的内容作一简要... 第17届国际帕金森病及运动障碍学术会议于2013年6月16-20日在澳大利亚悉尼召开,来自世界各国的4000多名专家学者、医生及研究者们参加了本次会议,其中我国有近40位专家出席了会议。在此,我们对会议中各国教授所做报告的内容作一简要介绍,以便于国内读者了解国际的相关研究动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障碍 帕金森病 会议 国际 学术 专家学者 澳大利亚
原文传递
无症状性脑梗塞 被引量:17
17
作者 高旭光 王慕一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CAS CSCD 1994年第12期743-744,共2页
无症状性脑梗塞按美国1990年脑血管病新的分类标准被列为第一种脑血管损害。但迄今为止尚无确定的诊断标准,一般认为高龄者见到了与病变及神经系统体征无关的CT及MRI上的梗塞灶,即为无症状性脑梗塞(silent brain infarction,SBI或asympt... 无症状性脑梗塞按美国1990年脑血管病新的分类标准被列为第一种脑血管损害。但迄今为止尚无确定的诊断标准,一般认为高龄者见到了与病变及神经系统体征无关的CT及MRI上的梗塞灶,即为无症状性脑梗塞(silent brain infarction,SBI或asymptomatic cerebral infarction,ACI)。一侧有神经系统体征,在与症状无关的部位也检出了梗塞灶,此灶亦属SB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栓塞 诊断 病理学
原文传递
责任制整体护理在缺血性脑血管病介入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9
18
作者 张锦华 吴侠 +1 位作者 史丽珠 赵洪亮 《中国临床实用医学》 2018年第6期60-61,共2页
目的探讨责任制整体护理在缺血性脑血管病介入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4月丹东市中心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行介入手术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88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常规护理组与责任制护理组,每组44例。对常规护理组... 目的探讨责任制整体护理在缺血性脑血管病介入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4月丹东市中心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行介入手术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88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常规护理组与责任制护理组,每组44例。对常规护理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干预。对责任制护理组患者采取责任制整体护理干预,包括责任制分配、术后生命体征监测、心理护理、健康知识教育、营养支持、疼痛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护理前后的生活质量指标评分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责任制护理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与常规护理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责任制护理组的自理能力[(23.04±1.83)分]、身体状态[(23.15±1.64)分]、心理健康[(23.41±1.45)分]、社会功能[(23.11±1.82)分]的评分均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组[(19.72±3.26)分、(20.02±2.71)分、(19.83±3.16)分、(20.45±2.7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责任制护理组并发症发生率(9.1%)明显低于常规护理组(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责任制整体护理虽不能明显提高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治疗效果,但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责任制整体护理 缺血性脑血管病 介入治疗 并发症护理
原文传递
脊髓锐器伤治疗的几个问题
19
作者 李成祥 樊会堂 +2 位作者 王世宾 郎国林 翟允昌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2期125-127,共3页
脊髓锐器伤比较少见。本文结合我院1964~1987年收治的14例病人探讨其临床特点,以及脊髓损伤后能否再生问题。 临床资料 本组男13例,女1例;1~10岁2例,11~20岁7例,21~30岁2例,31~40岁1例,41~50岁2例。
关键词 脊髓 锐器伤 外科手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