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耳蜗内毛细胞突触对氨基糖甙类药物毒性的反应特性 被引量:10
1
作者 柳柯 姜学钧 +5 位作者 李姝娜 吴南 刘会占 张悦 杨伟炎 杨仕明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2010年第2期162-166,共5页
目的探讨氨基糖甙类药物毒性对小鼠耳蜗内毛细胞突触数量的影响。方法采用固定剂量(100mg/kg)的庆大霉素对C57BL/6J小鼠每日进行腹腔注射造模,分别在注射后的第4天、7天和10天观察耳蜗基底膜顶回区域的内毛细胞突触数量的变化,以同窝未... 目的探讨氨基糖甙类药物毒性对小鼠耳蜗内毛细胞突触数量的影响。方法采用固定剂量(100mg/kg)的庆大霉素对C57BL/6J小鼠每日进行腹腔注射造模,分别在注射后的第4天、7天和10天观察耳蜗基底膜顶回区域的内毛细胞突触数量的变化,以同窝未注射小鼠的耳蜗基底膜顶回作为实验对照。内毛细胞突触前后膜分别采用CtbP2和GluR2/3进行免疫荧光标记,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进行观察。采用3dmax8.0对实验结果进行三维重建,在此基础上计数耳蜗内毛细胞突触的数量。结果所有小鼠内外毛细胞均无缺失和错排,但和对照组相比,内毛细胞突触数量存在明显变化(P<0.01);其数量在庆大霉素注射第7天时达到峰值,之后明显减少。结论在氨基糖甙类药物毒性环境中,耳蜗内毛细胞突触数量表现先增加后下降的规律。这提示在氨基糖甙类药物毒性作用的过程中,内毛细胞突触数量的增加可能表明耳蜗内毛细胞带状突触存在通过改变自身数量来反映氨基糖甙类药物毒性损害的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庆大霉素 耳蜗 内毛细胞突触 激光共聚焦显微镜
下载PDF
C57BL/6J小鼠耳蜗内毛细胞传入神经突触的免疫学标记观察及其意义 被引量:1
2
作者 施磊 赵宁 +4 位作者 陈丽平 商秀丽 徐义策 王雪峰 柳柯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2010年第4期456-460,共5页
目的探讨小鼠耳蜗内毛细胞传入神经突触的免疫学标记特点及其应用方法。方法在成年的C57BL/6J小鼠上剥取新鲜的耳蜗基底膜标本,灌洗及漂洗处理之后分别使用Ctbp2(C-terminal binding protein 2,C末端结合蛋白2;1∶200),GluR 2/3(glutama... 目的探讨小鼠耳蜗内毛细胞传入神经突触的免疫学标记特点及其应用方法。方法在成年的C57BL/6J小鼠上剥取新鲜的耳蜗基底膜标本,灌洗及漂洗处理之后分别使用Ctbp2(C-terminal binding protein 2,C末端结合蛋白2;1∶200),GluR 2/3(glutamate receptor2/3,AMPA receptor subunit 2/3,谷氨酸受体亚单位2/3;1∶200)和Dapi(4',6-Diamidino-2-phenylindole,4',6-二脒基-2-苯基吲哚)染色剂对内毛细胞突触的前膜特异结构RIBEYE、突触后膜的谷氨酸受体以及细胞核进行单独、双重和三重免疫标记,并利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能够连续扫描和叠加图像的特性,观察耳蜗内毛细胞带状突触的表达、空间分布情况以及与内、外毛细胞之间的位置关系。结果单独应用Ctbp2可以清晰显示内毛细胞突触前膜所标记的结构,结合使用抗体GluR2/3进行免疫双标则可以完整显示内毛细胞突触前后膜的相关蛋白,而结合应用Dapi细胞核染色的方法可以明确标记其存在的位置以及和内、外毛细胞之间的关系,如果在此基础上加上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的平光图像,则会使标记结果更加清晰、客观和准确。结论本方法可以准确显示耳蜗内毛细胞带状突触的表达、空间分布情况以及与内外毛细胞之间的位置关系,如果在实验中合理应用多重免疫荧光标记方法,将会对不同生理和病理条件下深入研究耳蜗内毛细胞突触的可塑性及其在听力变化中的作用具有重要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毛细胞传入神经突触 RIBEYE/Ctbp2 免疫标记 激光共聚焦显微镜
下载PDF
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与鼻内翻性乳头状瘤的发病及恶变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16
3
作者 钟振华 闫艾慧 +2 位作者 姜菲菲 魏宏权 姜学钧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209-211,共3页
目的:探讨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与鼻内翻性乳头状瘤(NIP)的发病及恶变的关系。方法:将57例NIP患者分为不伴恶变组(45例)和伴恶变组(12例),应用PCR技术,检测其HPV6、11、16、18等4个型别的HPV-DNA,同时以30例鼻息肉患者为对照组。结果... 目的:探讨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与鼻内翻性乳头状瘤(NIP)的发病及恶变的关系。方法:将57例NIP患者分为不伴恶变组(45例)和伴恶变组(12例),应用PCR技术,检测其HPV6、11、16、18等4个型别的HPV-DNA,同时以30例鼻息肉患者为对照组。结果:57例NIP患者HPV-DNA总阳性率为64.9%(37/57)。不伴恶变组HPV-DNA阳性率为60%(27/45),均为单一的低危型HPV11型感染;伴恶变组HPV-DNA阳性率为83.3%(10/12),以检出HPV16、18型DNA为主,其中5例为双重感染(4例为HPV16、18型,1例为HPV11、16型),4例为单一型HPV16型感染,1例为单一型HPV11型感染。而30例鼻息肉患者均未检出HPV-DNA。结论:HPV在NIP的发病中有重要作用,而高危型HPV16、18型与NIP恶变可能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内翻性乳头状瘤 人乳头状瘤病毒
原文传递
耳毒性药物对小鼠耳蜗外毛细胞prestin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6
4
作者 赵宁 柳柯 +4 位作者 杨仕明 王小宇 石闯 施磊 姜学钧 《解剖科学进展》 CAS 2013年第3期250-254,共5页
目的探讨氨基糖甙类药物庆大霉素对小鼠外毛细胞马达蛋白prestin的影响以及和听力损害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鼠龄为5周的C57BL/6J小鼠,每天腹腔注射庆大霉素1次,药物浓度为100mg/kg,连续给药14d。实验期间,分别在第4d,7d和第14d时检测受... 目的探讨氨基糖甙类药物庆大霉素对小鼠外毛细胞马达蛋白prestin的影响以及和听力损害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鼠龄为5周的C57BL/6J小鼠,每天腹腔注射庆大霉素1次,药物浓度为100mg/kg,连续给药14d。实验期间,分别在第4d,7d和第14d时检测受试小鼠的ABR(Click)以观察耳毒性药物对小鼠听功能的影响,并以未进行腹腔注射给药的小鼠(0d)作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结合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方法,观察小鼠耳蜗基底膜铺片标本上prestin表达变化,并采用比较荧光强度的方法定量分析prestin在各组之间表达量的差异。结果听功能检测显示,实验组小鼠听力在第4d时开始下降,到第7d时下降达到峰值(P<0.01),14d时较第7d有所降低但无显著差异(P>0.05),但仍高于对照组(P<0.05)。prestin在外毛细胞表达量在第4d开始上调,表现为圆环状的绿色荧光变得模糊,第7d时圆环的形状已经变得不规则并且多带有比较长的尾迹,而prestin表达量达到了最高水平(P<0.01),第14d时表达量和第7d相比有所降低(P<0.05),但是仍然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氨基糖甙类耳毒性药物持续暴露导致prestin过表达,与小鼠的听力损害过程存在一致性,提示prestin过表达可能参与致聋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基糖甙类药物毒性 耳蜗 外毛细胞 PRESTIN 小鼠
原文传递
氨基糖甙类药物毒性对耳蜗内毛细胞传入神经突触后谷氨酸受体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徐义策 王雪峰 +2 位作者 柳柯 施磊 杨仕明 《解剖科学进展》 CAS 2012年第5期401-404,408,共5页
目的 探讨氨基糖甙类耳毒性药物暴露下小鼠内毛细胞传入神经突触后谷氨酸受体表达水平的变化,以及这种变化和小鼠听功能改变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择5周大小的C57BL/6J小鼠,每天腹腔注射庆大霉素1次,药物浓度为100mg/kg,连续给药14d,分... 目的 探讨氨基糖甙类耳毒性药物暴露下小鼠内毛细胞传入神经突触后谷氨酸受体表达水平的变化,以及这种变化和小鼠听功能改变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择5周大小的C57BL/6J小鼠,每天腹腔注射庆大霉素1次,药物浓度为100mg/kg,连续给药14d,分别在第7天、第14天时检测受试小鼠的ABR(Click&Tone burst),并以未进行腹腔注射给药的小鼠(0d)作为对照组。使用抗GluR2/3抗体对小鼠基底膜铺片标本进行染色标记,以观察耳蜗内毛细胞传入神经突触后谷氨酸受体(GluR2/3)的表达情况。结果 注射庆大霉素小鼠在第7天、10天、14天时听力损失明显,听力阈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应用庆大霉素后第7天和14天,耳蜗内毛细胞传入神经突触后谷氨酸受体(GluR2/3)的表达水平和对照组相比显著增高,听力损失最为严重,提示GluR2/3在突触后的过高表达和耳聋程度存在相关性。结论 氨基糖甙类耳毒性药物持续暴露可以造成耳蜗内毛细胞传入神经突触间隙内谷氨酸递质过表达,与耳聋程度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基糖甙类药物毒性 耳蜗 内毛细胞传入神经突触 听阈 谷氨酸受体亚单位 小鼠
原文传递
C57BL/6J小鼠耳蜗内毛细胞传入神经突触的超微结构观察 被引量:2
6
作者 施磊 柳柯 +3 位作者 赵宁 魏宏权 刘红娟 姜学钧 《解剖科学进展》 CAS 2011年第2期104-107,共4页
目的利用投射电镜观察C57Bl/6J小鼠耳蜗内毛细胞传入神经突触的形态和结构。方法选择发育成熟的C57Bl/6J小鼠,ABR检测听力正常后获取耳蜗标本,分别经过半薄定位和超薄连续切片观察的方法寻找观察耳蜗内毛细胞传入神经突触的形态和结构,... 目的利用投射电镜观察C57Bl/6J小鼠耳蜗内毛细胞传入神经突触的形态和结构。方法选择发育成熟的C57Bl/6J小鼠,ABR检测听力正常后获取耳蜗标本,分别经过半薄定位和超薄连续切片观察的方法寻找观察耳蜗内毛细胞传入神经突触的形态和结构,探讨发育成熟状态下小鼠耳蜗内毛细胞突触的形态和结构特点,并进一步分析它们可能出现的区域以及与周围解剖结构的关系。结果在听力正常的C57Bl/6J小鼠的不同耳蜗内毛细胞核下区域可以观察到带状突触结构,包括ribbon、突触囊泡、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致密带等典型结构;然而有时即使是在听力正常的小鼠耳蜗内,也不能同时观察到这些结构的全部,即内毛细胞带状突触的超微结构和形态可能表现出彼此之间存在明显区别的形式。结论在听力正常的生理状态下,成熟小鼠(c57BL/6J)耳蜗内毛细胞突触的形态和结构处于动态变化之中,突触的个体形态和结构可以表现出不同的特点,而这种结构上的动态变化可能和突触功能的变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蜗 内毛细胞突触 透射电镜 C57BL/6J小鼠
原文传递
OSAHS患者不同阻塞平面及阻塞性质术前评估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8
7
作者 付忠良 周扬 +1 位作者 李笑天 杨怀安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284-285,289,共3页
目的:研究Apneagraph睡眠呼吸监测阻塞定位仪(AG)对OSAHS患者不同阻塞平面及阻塞性质术前评估的临床意义。方法:随机选择就诊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OSAHS患者202例,术前均应用AG及PSG进行术前诊断及评估手术范围,对AG及PSG的检... 目的:研究Apneagraph睡眠呼吸监测阻塞定位仪(AG)对OSAHS患者不同阻塞平面及阻塞性质术前评估的临床意义。方法:随机选择就诊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OSAHS患者202例,术前均应用AG及PSG进行术前诊断及评估手术范围,对AG及PSG的检查数据进行t检验统计对比分析,用SPSS 19.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由于AG具有分析睡眠相关呼吸紊乱事件和判定上气道阻塞平面的双重功能,绝大多数OSAHS患者为腭后区和舌后区联合阻塞,其中单纯以腭后区阻塞24例,腭后区和舌后区联合阻塞172例,单纯以舌后区阻塞6例;腭后区构成比大于73.5%的有101例,可以对其行单纯UPPP手术治疗,腭后区构成比小于73.5%的有101例,对此类患者可以行UPPP联合舌体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或舌体部分切除术;AG与PSG两种检查方法相关性检验的相关系数(r)=0.818。结论:由于AG具有分析睡眠相关呼吸紊乱事件和判定上气道阻塞平面的双重功能,为OSAHS患者的手术治疗提供重要的术前指导意义,从而可以进一步提高OSAHS患者的手术疗效,并能很好地预估术后疗效;AG与PSG两种检查方法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阻塞性 阻塞平面 UPPP
原文传递
筛骨垂直板气化合并囊肿感染的临床诊断和治疗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施磊 柳柯 +3 位作者 赵宁 冯帅 李惠萍 姜学钧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312-314,共3页
目的:针对临床罕见的筛骨垂直板(亦称筛骨正中板)气化合并囊肿感染的患者,探讨该疾病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2000-2009年间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收治的4例儿童筛骨垂直板囊肿患者,回顾分析其症状,CT影像学检... 目的:针对临床罕见的筛骨垂直板(亦称筛骨正中板)气化合并囊肿感染的患者,探讨该疾病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2000-2009年间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收治的4例儿童筛骨垂直板囊肿患者,回顾分析其症状,CT影像学检查,病理回报及临床治疗过程。结论:筛骨的畸形发育带来的解剖学及病理学紊乱,最终会导致筛骨气化合并囊肿感染。其气化的程度和大小决定了该病的临床症状和治疗方式。结论:CT检查在该疾病的诊断中起到重要作用,通常情况下应采用损伤小且有效的鼻内镜介入手术治疗。术后定期复查可防止复发并提供长期疗效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筛骨垂直板囊肿 感染 诊断 临床治疗
原文传递
喉全切除后气管断端正中切瘘口成形防颈部造瘘口狭窄(附35例报告) 被引量:1
9
作者 胡连德 朱旭 +1 位作者 任树北 杨怀安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3期1897-1898,共2页
气管造瘘口狭窄(tracheostomal stenosis,TSS)是喉全切除术后最常见也是最重要的并发症。TSS除直接影响气道生理通气外还增加了肺脏的呼吸运动负荷,高速气流对瘘口下气管的黏膜组织产生影响,形成分泌物黏稠及黏液毯功能下降,易产... 气管造瘘口狭窄(tracheostomal stenosis,TSS)是喉全切除术后最常见也是最重要的并发症。TSS除直接影响气道生理通气外还增加了肺脏的呼吸运动负荷,高速气流对瘘口下气管的黏膜组织产生影响,形成分泌物黏稠及黏液毯功能下降,易产生干痂阻塞气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喉切除术 气管切开术 气管-颈瘘口狭窄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