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3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恶性血液病并发卡氏肺孢菌肺炎4例 被引量:2
1
作者 何娟 李洁 李丽云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2008年第5期391-393,共3页
关键词 恶性血液病 卡氏肺孢菌肺炎 复方磺胺甲噁唑
下载PDF
幽门螺杆菌与血液系统疾病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2
作者 何晖 翟明 《国外医学(输血及血液学分册)》 2003年第3期254-256,共3页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消化系统以外疾病的关系正被人们逐渐认识,其免疫学及分子生物学特性使它在许多血液系统疾病的发病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阐述幽门螺杆菌感染与淋巴瘤、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恶性贫血及Schonlein—Henoch紫癜...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消化系统以外疾病的关系正被人们逐渐认识,其免疫学及分子生物学特性使它在许多血液系统疾病的发病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阐述幽门螺杆菌感染与淋巴瘤、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恶性贫血及Schonlein—Henoch紫癜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 血液系统疾病 相关性 研究进展 免疫学 分子生物学 淋巴瘤 缺铁性贫血
下载PDF
以血液学异常为首发表现的系统性红斑狼疮 被引量:1
3
作者 翟明 杨晓枫 +1 位作者 许国瑄 袁毓贤 《辽宁医学杂志》 1989年第2期57-58,共2页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伴有多种自身抗体的多器官受累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典型病例诊断常不困难,但早期缺乏系统损害的以血液学异常为首发表现者常延误诊断。我院近9年来住院的145例 SLE 病人中,以血液病为首发症状者23例,总结如下。
关键词 红斑狼疮 系统性 血液学异常 症状
下载PDF
肿瘤微环境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4
作者 隋京辰 颜晓菁 《现代肿瘤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2期4252-4256,共5页
肿瘤微环境在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扮演重要的角色。以前我们认为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是由细胞恶性增殖所致,而基因表达谱研究提示肿瘤微环境成分参与了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进展。基质细胞、淋巴瘤细胞及其分泌的细胞外基质成分相互作用促... 肿瘤微环境在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扮演重要的角色。以前我们认为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是由细胞恶性增殖所致,而基因表达谱研究提示肿瘤微环境成分参与了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进展。基质细胞、淋巴瘤细胞及其分泌的细胞外基质成分相互作用促进肿瘤细胞的增殖、迁移、侵袭、耐药和免疫逃逸。近年来肿瘤微环境对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生存的影响仍存在争议,本文对此进行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微环境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 肿瘤相关巨噬细胞 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
下载PDF
原发性浆细胞白血病33例诊疗分析
5
作者 车冠男 王静 张丽君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527-530,537,共5页
目的分析原发性浆细胞白血病(pPCL)的临床特点、治疗和预后,以提高对该疾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5月至2022年1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33例pPCL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表现、实验室相关检查、治疗手段及预后。结果3... 目的分析原发性浆细胞白血病(pPCL)的临床特点、治疗和预后,以提高对该疾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5月至2022年1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33例pPCL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表现、实验室相关检查、治疗手段及预后。结果33例患者中,以乏力为最常见的首发症状,分型以IgGλ型最多见。同时表达CD38和CD138的患者占90.9%(20/22),复杂核型占70.6%(12/17)。19例患者接受化疗,1例行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总体缓解比例为9/19(47.4%)。结论恶性浆细胞疾病pPCL对常规传统化疗不敏感。蛋白酶体抑制剂和免疫调节剂组成的联合方案是目前较成熟的化疗方法,巩固治疗推荐造血干细胞移植。CAR-T、CD38单抗、Bcl-2抑制剂等新的治疗方式为患者带来新的生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 浆细胞白血病 治疗 造血干细胞移植
下载PDF
WWP2在肿瘤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6
作者 徐海琪 张丽君 《现代肿瘤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142-1148,共7页
WWP2是编码Nedd4家族E3连接酶的成员之一,含有E3泛素蛋白连接酶2的WW结构域,其可与目标蛋白结合从而发挥相应作用。随着近年来对WWP2研究的增多,发现WWP2不仅与干细胞自我更新及免疫系统相关,也在多种疾病尤其在肿瘤中的功能作用日渐清... WWP2是编码Nedd4家族E3连接酶的成员之一,含有E3泛素蛋白连接酶2的WW结构域,其可与目标蛋白结合从而发挥相应作用。随着近年来对WWP2研究的增多,发现WWP2不仅与干细胞自我更新及免疫系统相关,也在多种疾病尤其在肿瘤中的功能作用日渐清晰。WWP2可作为一种肿瘤进展和预后的生物标志物,为开发新的抗肿瘤药物提供潜在的治疗靶点。这篇综述主要阐明了WWP2的结构和相关功能,以及在各种疾病中所发挥的作用和扮演的角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WP2 UPS E3泛素连接酶 肿瘤
下载PDF
急性白血病患者血浆D-二聚体检测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8
7
作者 魏鑫 徐赢东 何娟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43-345,共3页
目的探讨D-二聚体在急性白血病患者病情进展、疗效观察中的意义。方法应用免疫比浊法测定急性白血病患者38例(患者组)和健康体检者20例(对照组)血浆D-二聚体的水平,对初治、缓解和复发3个阶段患者D-二聚体水平进行动态监测,将急性非淋... 目的探讨D-二聚体在急性白血病患者病情进展、疗效观察中的意义。方法应用免疫比浊法测定急性白血病患者38例(患者组)和健康体检者20例(对照组)血浆D-二聚体的水平,对初治、缓解和复发3个阶段患者D-二聚体水平进行动态监测,将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M3型(APL)与其他类型白血病进行对比观察。结果初治组(38例)D-二聚体含量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98,P<0.01),缓解组(26例)D-二聚体水平明显下降,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t=0.72,P>0.05),复发组(8例)D-二聚体的水平再次升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5.15,P<0.01)。患者初治时D-二聚体的水平与缓解后相比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0.58,P<0.01),复发时D-二聚体水平再次升高,与缓解时相比差异明显(F=25.20,P<0.01)。APL组初治时D-二聚体水平升高更明显,与其他类型急性白血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8.09,P<0.01),缓解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22,P>0.05)。结论患者血浆中D-二聚体水平可作为各种类型急性白血病病情进展、疗效观察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白血病 D-二聚体 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M3型
下载PDF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临床特征及治疗 被引量:7
8
作者 曲艺 高然 +1 位作者 苏楠 李艳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7期3165-3167,共3页
目的探讨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的临床实验室特征及治疗转归,旨在提高TTP的诊疗水平。方法对19例TTP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TTP急性起病,首发症状以皮肤出血与神经症状多见。确诊时血小板减少、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 目的探讨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的临床实验室特征及治疗转归,旨在提高TTP的诊疗水平。方法对19例TTP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TTP急性起病,首发症状以皮肤出血与神经症状多见。确诊时血小板减少、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神经异常"三联征"者占94.7%,三联征伴发热及肾脏病变"五联征"者占42.1%。检验指标血清乳酸脱氢酶和破碎红细胞计数分别为1 844(654~6 725)U/L和5.7(2.0~14.4)%,均有所增高。血浆置换(PE)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的有效率为85.7%,早期死亡率为14.3%,复发率为33.3%。复发者加用环孢素A和(或)长春新碱后再次完全缓解。结论 TTP女性多见、多无诱因,"三联征"为其突出表现,血清乳酸脱氢酶及破碎红细胞计数升高具有重要提示意义,PE联合糖皮质激素是治疗TTP的有效方法,复发者应选择细胞毒类或烷化剂等免疫抑制剂强化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癜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 临床特征 血浆置换 免疫抑制剂 疗效
下载PDF
原发性浆细胞白血病22例临床特征与治疗 被引量:6
9
作者 王军 陈颖 +3 位作者 李艳 王柏勋 于锦香 何娟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2期1293-1295,共3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浆细胞白血病(PPCL)的临床特征与治疗,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对本院1987年5月至2009年4月确诊的22例PPCL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2例患者中,男性13例,女性9例;年龄33~76岁,平均年龄(53.3±13.3)岁... 目的:探讨原发性浆细胞白血病(PPCL)的临床特征与治疗,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对本院1987年5月至2009年4月确诊的22例PPCL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2例患者中,男性13例,女性9例;年龄33~76岁,平均年龄(53.3±13.3)岁。主要临床特征为贫血者19例,乏力17例,骨痛15例,发热9例,出血9例,体重下降7例,肝肿大7例,脾肿大11例,淋巴结肿大7例,胸腔积液6例,腹腔积液4例,心包积液2例,盆腔积液2例,双下肢浮肿3例。实验室检查以外周血白细胞升高(68.2%)、贫血(86.4%)、血小板减少(86.4%)、M蛋白、肾功能不全、低蛋白血症、ESR增快和血清尿酸升高常见。骨质破坏常见。多种常规化疗方案均难以达到或维持长期临床缓解。10例予常规化疗方案,其中1例一过性CR、6例PR、3例进展;1例常规化疗联合沙利度胺,获得CR长达7个月;3例应用硼替佐米联合化疗或沙利度胺均获PR;2例因肺部感染、肝功能异常以及心功能不全,不能化疗,分别生存1、4个月;1例未开始治疗即死亡;5例放弃治疗。结论:PPCL在临床特点上兼有急性白血病与多发性骨髓瘤的特征,且更加倾向于急性白血病,预后极差。新药硼替佐米在PPCL的靶向治疗中具有积极显著的作用,为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希望。硼替佐米联合化疗及沙利度胺有望提高对PPCL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浆细胞白血病 硼替佐米 临床特征 治疗
下载PDF
肿瘤坏死因子α对红系造血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5
10
作者 肖卫国 于锦香 +1 位作者 张丽君 翟明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42-45,共4页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红系祖细胞造血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利用免疫磁珠法分离并纯化人类外周血CD34+细胞,在体外与TNF-α一起培养,测定红系、非红系细胞扩增倍数及集落形成能力;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表面标记。结果:TNF-...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红系祖细胞造血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利用免疫磁珠法分离并纯化人类外周血CD34+细胞,在体外与TNF-α一起培养,测定红系、非红系细胞扩增倍数及集落形成能力;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表面标记。结果:TNF-α抑制暴式红系集落形成单位(BFU-E)的形成及血型糖蛋白A(GpA)的表达,增加红系集落形成单位(CFU-E)和非红系集落的数量;GpA+细胞缺乏TNFR I表达,TNF-α增加GpA-细胞表达TNFRⅡ;这些TNFRⅡ+的GpA-细胞具有树突状细胞(DC)相关的表面标记。结论:TNF-α抑制红系祖细胞的生长,选择性地发生在分化的早期阶段,与TNF-α诱导增加的DC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坏死因子 CD34^+细胞 红系祖细胞 树突状细胞
下载PDF
血清乳酸脱氢酶及其同工酶在复治多发性骨髓瘤中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5
11
作者 林娜 于锦香 +2 位作者 李艳 高峰 王柏勋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31-33,36,共4页
目的研究血清乳酸脱氢酶(LDH)及其同工酶,M,H亚单位值在复治多发性骨髓瘤(MM)中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复治多发性骨髓瘤患者141例随访资料,分析LDH及其同工酶、亚单位与DS分期、ISS分期、肌酐、骨髓浆细胞数,免疫球蛋白,β2微球蛋白等的... 目的研究血清乳酸脱氢酶(LDH)及其同工酶,M,H亚单位值在复治多发性骨髓瘤(MM)中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复治多发性骨髓瘤患者141例随访资料,分析LDH及其同工酶、亚单位与DS分期、ISS分期、肌酐、骨髓浆细胞数,免疫球蛋白,β2微球蛋白等的关系。结果血清总LDH与DS分期、ISS分期均未见显著联系。LDH1百分比与ISS分期呈显著负相关(P<0.01),LDH4百分比与ISS分期呈显著正相关(P<0.05)。骨髓瘤肾病肾功能不全患者LDH值及LDH4绝对值,H亚单位值与肌酐呈显著正相关(P<0.05)。LDH5百分比及绝对值与骨髓浆细胞数呈显著负相关(P<0.01,P<0.05)。结论对于复治复发性骨髓瘤患者,血清LDH同工酶与ISS分期及肾功损害的程度密切相关,LDH同工酶测定比总LDH活性更具有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酸脱氢酶 同工酶 多发性骨髓瘤
下载PDF
HBV感染与淋巴瘤患者化疗后肝功能损害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5
12
作者 许崇安 邢丽丽 +3 位作者 李艳 苏贺 邓娜 刘云鹏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1期1208-1212,共5页
目的:观察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对恶性淋巴瘤患者化疗后肝功能损害的影响。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207例淋巴瘤患者的乙肝五项指标并常规检测肝功能,以同期住院的207例其他恶性肿瘤患者为对照进行比较。结果:淋巴瘤患者HBV感染率显著高... 目的:观察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对恶性淋巴瘤患者化疗后肝功能损害的影响。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207例淋巴瘤患者的乙肝五项指标并常规检测肝功能,以同期住院的207例其他恶性肿瘤患者为对照进行比较。结果:淋巴瘤患者HBV感染率显著高于其他恶性肿瘤患者(19.8%vs 9.7%,P=0.004)。HBsAg阳性淋巴瘤患者化疗后肝功能损害的发生率明显高于HBsAg阴性者(58.5%vs 27.7%,P=0.000),且明显高于HBsAg阳性的其他恶性肿瘤患者(58.5%vs 30.0%,P=0.036)。淋巴瘤患者化疗后发生肝功能损害与HBV感染密切相关(P=0.000),而与患者年龄、性别、病理类型、免疫分型、临床分期、PS评分、是否应用激素等均无关。结论:携带HBV的淋巴瘤患者接受化疗时更易引发肝功能损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BV 淋巴瘤 化疗 肝功能损害
下载PDF
急性髓系白血病中FANCF蛋白表达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娄晔 于艺冰 +3 位作者 詹立辉 孟锐 邓娜 樊华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753-754,共2页
目的研究FANCF蛋白与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相关性。方法以84例AML患者骨髓提取的单个核细胞为研究对象,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FANCF蛋白表达。结果FANCF蛋白表达率在初诊AML组为5.0%,完全缓解AML组为68.5%,对照组为75.0%;初诊AML... 目的研究FANCF蛋白与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相关性。方法以84例AML患者骨髓提取的单个核细胞为研究对象,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FANCF蛋白表达。结果FANCF蛋白表达率在初诊AML组为5.0%,完全缓解AML组为68.5%,对照组为75.0%;初诊AML组较对照组中FANCF蛋白表达率明显减低(P<0.05);完全缓解AML组与对照组表达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FANCF蛋白在初诊AML中表达率减低,缓解AML组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提示FANCF蛋白可能与AML发病、预后有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范康尼贫血 FANCF蛋白 急性髓系白血病
下载PDF
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与巢式聚合酶链反应在289例白血病融合基因检测中的比较 被引量:2
14
作者 王玥 李艳 +2 位作者 金晶纯 王亚柱 魏鑫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738-741,共4页
目的比较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PCR)与巢式聚合酶链反应(nPCR)在白血病融合基因BCR/ABL、PML/RARa及AML1/ETO检测中的结果。方法分别应用RT-PCR与nPCR对289例急慢性白血病初诊和完全缓解的患者BCR/ABL、PML/RARa及AML1/ETO融合基因... 目的比较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PCR)与巢式聚合酶链反应(nPCR)在白血病融合基因BCR/ABL、PML/RARa及AML1/ETO检测中的结果。方法分别应用RT-PCR与nPCR对289例急慢性白血病初诊和完全缓解的患者BCR/ABL、PML/RARa及AML1/ETO融合基因进行检测,结合患者骨髓细胞形态学及临床转归予以分析。结果 46例初诊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患者中,RT-PCR与nPCR检测BCR/ABL融合基因阳性率分别为95.7%和93.5%(P=0.997);69例完全缓解CML患者中,RT-PCR与nPCR检测阳性率分别为78.4%和58.1%(P<0.05)。32例初诊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患者中,RT-PCR与nPCR检测PML/RARa融合基因阳性率分别为93.8%和90.6%(P=0.996);114例完全缓解APL患者中,RT-PCR与nPCR检测阳性率分别为12.3%和7.0%(P<0.05)。12例初诊急性粒细胞白血病M2(ANLL-M2)患者中,RT-PCR与nPCR检测AML1/ETO融合基因阳性率分别为50.0%和50.0%(P=1.0);16例完全缓解ANLL-M2患者中,RT-PCR与nPCR检测阳性率分别为50.0%和12.5%(P<0.05)。结论 RT-PCR较nPCR更为敏感而准确,应用RT-PCR可以提高微小残留病的检出率,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更为有效的分子生物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融合基因 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 巢式聚合酶链反应
下载PDF
淋巴瘤化疗患者癌因性疲乏与抑郁的相关性 被引量:8
15
作者 马莉 李红 李小寒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6年第36期97-100,共4页
目的探讨淋巴瘤化疗患者的癌因性疲乏水平与抑郁情绪的相关性。方法 2014年6月-2016年7月采用自制的一般情况调查表、癌症疲乏量表(CF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入住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液内科的150例进行化疗的淋巴瘤患者进... 目的探讨淋巴瘤化疗患者的癌因性疲乏水平与抑郁情绪的相关性。方法 2014年6月-2016年7月采用自制的一般情况调查表、癌症疲乏量表(CF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入住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液内科的150例进行化疗的淋巴瘤患者进行问卷调查,测量淋巴瘤化疗患者的癌因性疲乏量表得分和抑郁自评量表得分,并对得分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患者癌因性疲乏的发生率为99.33%,总体疲乏得分为(23.18±8.06)分,各维度得分由高到低为躯体疲乏〉情感疲乏〉认知疲乏。患者抑郁发生率为66.77%,SDS得分为(42.26±7.04)分,明显高于国内常模(P〈0.01)。淋巴瘤化疗患者的癌因性疲乏总分、躯体维度、情感维度、认知维度得分均与抑郁总分呈正相关(r=0.587、0.462、0.494、0.352,均P〈0.01)。结论 淋巴瘤化疗患者癌因性疲乏的发生率较高,其中,躯体疲乏较情感疲乏和认知疲乏更为严重。淋巴瘤化疗患者抑郁发生率较高且较为严重。癌因性疲乏与抑郁呈正相关。临床工作人员应密切关注淋巴瘤化疗患者癌因性疲乏和抑郁情绪,及时评估并进行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瘤 癌因性疲乏 抑郁 相关性
下载PDF
IGFBP3表达在急性髓系白血病中的意义 被引量:2
16
作者 刘琳 廖子龙 +3 位作者 徐赢东 魏鑫 王晓鸥 樊华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724-727,共4页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GFBP3)在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ELISA法检测32例初治组、22例完全缓解组(CR)AML患者血清IGFBP3蛋白水平。结果初治组的IGFBP3血清蛋白水平均低于CR组和对照组(P<0.05),C...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GFBP3)在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ELISA法检测32例初治组、22例完全缓解组(CR)AML患者血清IGFBP3蛋白水平。结果初治组的IGFBP3血清蛋白水平均低于CR组和对照组(P<0.05),CR组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IGFBP3可能作为一种具有抑癌作用的蛋白在AML的发病中起到一定的作用,完全缓解后蛋白表达水平恢复,可能成为一种评估临床疗效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GFBP3 急性髓系白血病 ELISA
下载PDF
卡泊芬净治疗侵袭性曲霉菌病的不良反应及对策 被引量:9
17
作者 杨薇 欧卉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08-109,共2页
通过严格掌握输液速度、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及临床症状并定期检查心、肝、肾等重要脏器的功能及电解质,探讨卡泊芬净治疗侵袭性曲霉菌的不良反应及相应护理。
关键词 卡泊芬净 不良反应
下载PDF
急性白血病抗凝血酶Ⅲ活性的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艳 许国宣 +3 位作者 袁毓贤 单书春 翟明 刘永琴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1989年第4期295-299,共5页
本实验应用凝固法测定了33例急性白血病初治病例的抗凝血酶Ⅲ(ATⅢ)活性,并与正常对照进行比较。结果表明,25例增高(包括3例DIC),6例正常,2例降低。AL组的平均会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ALL与ANLL两组之间无显著差异;无肝大组明... 本实验应用凝固法测定了33例急性白血病初治病例的抗凝血酶Ⅲ(ATⅢ)活性,并与正常对照进行比较。结果表明,25例增高(包括3例DIC),6例正常,2例降低。AL组的平均会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ALL与ANLL两组之间无显著差异;无肝大组明显高于肝大组。还发现AL组的ATⅢ活性与其周围血原幼细胞数之间呈明显正相关,但与其凝血、纤溶参数均不相关。以上发现提示AL的ATⅢ活性增高可能是周围血原幼细胞刺激了未受明显损害的肝脏,使其合成ATⅢ功能亢进所致。结果还表明ATⅢ活性增高可能也是AL出血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抗凝血酶III 活性 病理
下载PDF
急性白血病血清与白细胞内乳酸脱氢酶及其同功酶的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刘云鹏 许国瑄 +6 位作者 袁毓贤 翟明 陈维信 刘绍炎 张惠明 张丽霞 朱喜科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1989年第4期300-304,308,共6页
本文采用EncoreⅡ型离心式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和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对67例未经治疗的急性白血病血清LDH和其中48例血清LDH同功酶、7例白细胞内LDH同功酶进行了同步测定;并对部分患者治疗前后进行了动态观察。结果表明:急性白血病患者的... 本文采用EncoreⅡ型离心式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和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对67例未经治疗的急性白血病血清LDH和其中48例血清LDH同功酶、7例白细胞内LDH同功酶进行了同步测定;并对部分患者治疗前后进行了动态观察。结果表明:急性白血病患者的血清LDH明显高于正常;血清与白细胞内的LDH_3/LDH_1>1;血清LDH及其同功酶,特别是LDH同功酶可作为疗效观察、复发早期诊断的辅助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乳酸脱氢酶 同功酶
下载PDF
IGFBP3在急性髓系白血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
20
作者 刘琳 廖子龙 +3 位作者 颜晓菁 刘杰 王晓鸥 樊华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935-939,共5页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binding protein3,IGFBP3)在急性髓系白血病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以GAPDH为内参,应用SYBR-GreenΙ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IGFBP3基因在43例AML初治(de novo AML)患者...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binding protein3,IGFBP3)在急性髓系白血病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以GAPDH为内参,应用SYBR-GreenΙ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IGFBP3基因在43例AML初治(de novo AML)患者、36例完全缓解(CR)患者、28例对照者的骨髓单个核细胞中的表达情况,比较三组基因表达的差异。结果:初治组的IGFBP3基因表达水平均低于CR组和对照组(P<0.05),CR组与对照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IGFBP3可能作为一种抑癌基因在急性髓系白血病的发病中起到一定的作用,完全缓解后表达水平恢复,其可以作为一种评估临床疗效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 急性髓系白血病 RT-PCR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