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的不合理用药分析 被引量:5
1
作者 陶永康 李一石 +4 位作者 顼志敏 杜海燕 祖丽梅 杨宏 樊朝美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355-357,共3页
目的:分析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HOCM)患者的药物治疗现状,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观察303例门诊及住院HOCM患者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CCB)、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ARB)、利尿剂、洋地黄类、硝酸... 目的:分析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HOCM)患者的药物治疗现状,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观察303例门诊及住院HOCM患者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CCB)、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ARB)、利尿剂、洋地黄类、硝酸酯类等药物的使用分布情况,并分析其不合理用药。结果:①β受体阻滞剂与钙通道阻滞剂使用状况:单用β受体阻滞剂者91例(30.0%),单用钙通道阻滞剂者33例(10.9%),β受体阻滞剂合用钙通道阻滞剂者166例(54.8%),β受体阻滞剂或钙通道阻滞剂均未使用者13例(4.3%)。在199例使用钙通道阻滞剂的患者中,苯烷胺类钙通道阻滞剂(维拉帕米)占54例(27.1%),地尔硫类钙通道阻滞剂(硫氮酮)占106例(53.3%),二氢吡啶类钙通道阻滞剂(如硝苯地平)占39例(19.6%)。②其他药物使用状况: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及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125例(41.3%),利尿剂70例(23.1%),洋地黄类17例(5.6%),硝酸酯类64例(21.1%),乙胺碘肤酮15例(5.0%)。不合理使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及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利尿剂、洋地黄类或硝酸酯类药物合计102例(33.7%)。结论: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的药物治疗以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为主,但仍存在不规范用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病 肥厚性梗阻不合理用药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