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人DNA修复基因XRCC1单核苷酸多态及其与食管癌风险的关系 被引量:41
1
作者 宋春英 谭文 林东昕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28-31,共4页
目的:研究碱基切除修复基因XRCC1单核苷酸多态与食管癌易感性的关系。方法:以PCR-RFLP方法分析了食管癌病例( n=222)和按性别、年龄频数配对的正常对照者( n=433) XRCC1基因 C26304T和 G2... 目的:研究碱基切除修复基因XRCC1单核苷酸多态与食管癌易感性的关系。方法:以PCR-RFLP方法分析了食管癌病例( n=222)和按性别、年龄频数配对的正常对照者( n=433) XRCC1基因 C26304T和 G28152A多态,并比较不同基因型与食管癌风险的关系以及基因多态与吸烟之间的交互作用对食管癌风险的影响。结果:在食管癌病人中XRCC1 26304TT变异基因型频率为12.6%,高于对照组的6.7%(P<0.05);携带此种基因型个体发生食管癌的风险比携带其他基因型者高1. 8倍(校正的OR=1.83, 95% CI 1.03~3.24)。G28152A基因型频率在对照组和病例组中的分布无显著性差异(P>0.05),因而与食管癌风险无关。XRCC1基因这两个位点多态之间没有联合作用,但26304TT基因型与吸烟之间有一定的协同作用,在吸烟与否和吸烟量两个层次,26304TT基因型均与之有联合作用而增高食管癌风险。结论:DNA碱基切除修复基因XRCC1多态可能在食管癌的发生过程中起一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RC1基因 DNA修复 食管肿瘤 基因多态性 分子流行病学
下载PDF
中国人细胞色素P450IA1基因变异与吸烟相关性肺癌的风险 被引量:18
2
作者 宋南 谭文 +1 位作者 唐槐静 林东昕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495-498,共4页
目的:探讨多环芳烃类致癌物代谢酶细胞色素P450IA1 基因(CYP1A1) 多型性与中国人肺癌易感性的关系。方法:应用PCRRFLP 方法,分析150 例原发性肺癌和391 例正常对照者CYP1A1 基因的m 1、m2 ... 目的:探讨多环芳烃类致癌物代谢酶细胞色素P450IA1 基因(CYP1A1) 多型性与中国人肺癌易感性的关系。方法:应用PCRRFLP 方法,分析150 例原发性肺癌和391 例正常对照者CYP1A1 基因的m 1、m2 和m 4 位点突变。以比值比(OR) 及其95 % 可信区限(CI) 比较不同基因型与肺癌风险的关系,以及与吸烟的交互作用。结果:位于3'端MspI识别的位点( m1) 和位于第7 外显子BsrDI 识别的位点(m2) 具多态性,而位于第7 外显子由BsaI识别的位点(m 4) 未见有变异。m1 变异型等位频率在对照组中为0-36,而在肺癌病例组中为0-46 。携带至少一个变异基因拷贝者发生肺癌的风险比携带野生基因型者高2 倍(OR 2-3 ;95% CI1-9~2-9) 。分层分析发现,肺鳞癌患者中m 1 变异基因型频率更高(0-48) ,携带此种基因型者发生肺鳞癌的相对风险(OR) 为3-0(95% CI2-2 ~4-0) 。m2 变异与m1变异密切关联,符合率达76 % 。携带至少一个m 2 变异基因拷贝者的OR 为1-9 (95% CI1-6 ~2-4) 。此外,CYP1A1m1 变异与吸烟有明显的交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细胞色素 P450IA1 基因多型性 吸烟
下载PDF
叶酸与肿瘤 被引量:16
3
作者 缪小平 林东昕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668-671,共4页
叶酸是水果和蔬菜中的重要营养成分之一,其主要生物学功能是作为甲基供体参与细胞内的甲基化反应和脱氧核糖核酸的从头合成。叶酸缺乏与肿瘤的发生有关联,这可能是因为叶酸缺乏影响DNA合成、修复和正常甲基化。叶酸在细胞内需要代谢转... 叶酸是水果和蔬菜中的重要营养成分之一,其主要生物学功能是作为甲基供体参与细胞内的甲基化反应和脱氧核糖核酸的从头合成。叶酸缺乏与肿瘤的发生有关联,这可能是因为叶酸缺乏影响DNA合成、修复和正常甲基化。叶酸在细胞内需要代谢转化才能发挥其生物学作用。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ethylenetetrahydrofolatereductase,MTHFR)是叶酸代谢通路中的关键酶,MTHFR基因的单核苷酸多态(677C→T和1298A→C)使其编码的酶功能活性显著降低,从而影响叶酸的生物转化和功能。众多的研究表明,MTHF基因的单核苷酸多态是一些肿瘤的遗传易感性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酸 肿瘤 生物学功能 甲基化 单核苷酸多态 遗传易感性 MTHFR基因
下载PDF
hOGG1基因与肿瘤 被引量:9
4
作者 邢德印 林东昕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499-501,共3页
关键词 hOGG1基因 DNA损伤 肿瘤 自由基
下载PDF
环氧化酶2启动子区遗传变异及其与胃癌发病风险的关系 被引量:13
5
作者 张雪梅 缪小平 +4 位作者 谭文 孙瞳 郭永丽 赵丹 林东昕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19-123,共5页
目的 筛查环氧化酶2(COX-2)启动子区遗传变异并探讨其与胃癌发病风险的关系。方法 以单链构象多态及测序的方法筛查COX-2启动子区遗传变异,以PCR-限制性片断长度多态性方法对筛查到的变异在323例胃癌患者和646名健康对照中进行基因... 目的 筛查环氧化酶2(COX-2)启动子区遗传变异并探讨其与胃癌发病风险的关系。方法 以单链构象多态及测序的方法筛查COX-2启动子区遗传变异,以PCR-限制性片断长度多态性方法对筛查到的变异在323例胃癌患者和646名健康对照中进行基因分型。以logistic回归计算比值比(OR)及其95%可信区限(CI)。单体型由Haplo.stat软件构建。结果 筛查到COX-2启动子区3个单核苷酸变异,即一1290A〉G、-1195G〉A和-765G〉C。-1290AG、-1195AA和-765CG基因型与胃癌风险增高相关,OR分别为1.64(95%CI1.03-2.61)、2.68(95%CI1.65-4.33)和2.66(95%CI1.53-4.64)。单体型分析结果显示,与A_1290^-G-1195^-G-765单体型比较,A_1290-A_1195^-C-765单体型发生胃癌的风险较高,OR为11.80(95%CI2.43-57.25)。结论 COX-2启动子区遗传变异与胃癌易感性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氧化酶2 胃癌 遗传变异 单体型 单核苷酸多态
下载PDF
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和-9功能性单核苷酸多态与胃癌 被引量:9
6
作者 张雪梅 缪小平 +6 位作者 熊萍 于春媛 谭文 曲世宁 孙瞳 周翊峰 林东昕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1233-1237,共5页
背景与目的: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metalloproteinase,MMP)-2和-9在胃癌的发生和发展中起重要作用。本研究探讨这2个基因的功能性单核苷酸多态与胃癌发生风险的关系。方法:以聚合酶链反应和变性高压液相色谱以及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 背景与目的: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metalloproteinase,MMP)-2和-9在胃癌的发生和发展中起重要作用。本研究探讨这2个基因的功能性单核苷酸多态与胃癌发生风险的关系。方法:以聚合酶链反应和变性高压液相色谱以及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方法,分别检测228个胃癌患者和774个正常对照者MMP-2-1306T/C和MMP-9-1562C/T多态的基因型;比较不同基因型与胃癌风险的关系,并以效应修饰模型分析基因-基因之间的交互作用。结果:与MMP-2-1306TT或CT基因型携带者比较,MMP-2-1306CC基因型携带者罹患胃癌的风险增加1.67倍(95%CI,1.17~2.38)。MMP-9-1562C/T多态单独与胃癌风险无关,但与MMP-2-1306T/C多态可能有基因-基因交互作用,因为携带MMP-2-1306CC和MMP-9-1562TT或CT基因型的个体,罹患胃癌的风险显著增高(似然比检验,P=0.02)。结论:MMP-2和MMP-9基因单核苷酸多态可能与胃癌的遗传易感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MMP-2 MMP-9 基因多态 遗传易感性
下载PDF
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基因多态性、饮酒与结直肠癌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 被引量:10
7
作者 蒋沁婷 陈坤 +6 位作者 俞维萍 李凌云 朱益民 周海光 马新源 姚开颜 缪小平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612-616,共5页
目的 研究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基因多态与结直肠癌(包括结肠癌、直肠癌)易感性的关系。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RFLP),检测了126例结直肠癌患者和343名正常对照的MTHFR C677T和A1298C两个位点基... 目的 研究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基因多态与结直肠癌(包括结肠癌、直肠癌)易感性的关系。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RFLP),检测了126例结直肠癌患者和343名正常对照的MTHFR C677T和A1298C两个位点基因多态,并比较不同基因型单独、联合时与结直肠癌风险的关系,以及两个多态位点与饮酒的联合作用。结果MTHFR677T和1298C突变基因在对照组中的频率分别为39.7%和17.1%。1298C突变基因携带者与野生型相比,患结直肠癌的风险均降低;在携带677C和1298C等位基因组合个体中,结直肠癌的风险略有降低(OR=0.718,95%CI:0.367~1.407),同时含677T和1298A等位基因者,结直肠癌的风险降低1倍;同时含有677T和1298C等位基因者,结直肠癌的风险降低4倍,直肠癌的风险降低7倍(OR=0.304,95%CI:0.108~0.852)。在过去饮酒者中,1298A等位基因携带者结直肠癌风险性增加2倍(OR=3.307,95%CI:0.521~17.698)。结论 MTHFR C667T和A1298C位点多态性在结直肠癌发生过程中起着一定作用,携带MTHFR 1298AC基因多态型者过去饮酒是结直肠癌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 基因多态性 饮酒 结肠癌 直肠癌 疾病易感性
原文传递
尿苷二磷酸葡糖醛酸转移酶1A7基因多态与肺癌遗传易感性的关系 被引量:6
8
作者 冯飞跃 梁刚 +10 位作者 吕文富 缪小平 于春媛 谭文 周翊峰 孙瞳 康滨 周彤 潘凯枫 张联 林东昕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1085-1090,共6页
背景与目的:代谢酶尿苷二磷酸葡糖醛酸转移酶1A7(UDP-glucuronosyltcansferase,UGT1A7)可催化香烟中的致癌物质苯并[琢]芘、亚硝胺NNK和杂环胺PhIP与葡糖醛酸结合使之失活,在解毒机制中起重要作用。本实验旨在研究UGT1A7基因多态与肺癌... 背景与目的:代谢酶尿苷二磷酸葡糖醛酸转移酶1A7(UDP-glucuronosyltcansferase,UGT1A7)可催化香烟中的致癌物质苯并[琢]芘、亚硝胺NNK和杂环胺PhIP与葡糖醛酸结合使之失活,在解毒机制中起重要作用。本实验旨在研究UGT1A7基因多态与肺癌易感性的关系。方法:以聚合酶链反应-变性高效液相色谱(DHPLC)技术和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分析317例正常对照和312例肺癌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基因组DNA,UGT1A7129~131和208位点多态基因型分布,及其与肺癌风险的关系。结果:与携带UGT1A7*1/*1基因型个体比较,携带UGT1A7*3/*1基因型的个体患肺腺癌的风险增高1.80倍(校正的OR为1.80;95%CI1.03~3.12),携带UGT1A7*3基因型的个体患肺腺癌的风险增高1.59倍(校正的OR为1.59,95%CI0.96~2.63)。UGT1A7多态与肺鳞癌风险不相关。结论:UGT1A7基因多态可能是中国人肺癌遗传易感性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遗传学 UGTlA7基因 基因多态 遗传易感性 中国人
下载PDF
DNA修复基因ADPRT和XRCC1遗传变异与胃癌发病风险 被引量:8
9
作者 张志 缪小平 +3 位作者 谭文 郭永丽 张雪梅 林东昕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7-10,共4页
背景与目的:DNA修复缺陷是肿瘤的遗传易感因素。二磷酸腺苷核糖转移酶(adenosinediphosphateribosyltransferase,ADPRT)和X线修复交叉互补蛋白1(X-rayrepaircross-complementing1,XRCC1)是碱基切除修复的重要成分。这两个修复蛋白基因... 背景与目的:DNA修复缺陷是肿瘤的遗传易感因素。二磷酸腺苷核糖转移酶(adenosinediphosphateribosyltransferase,ADPRT)和X线修复交叉互补蛋白1(X-rayrepaircross-complementing1,XRCC1)是碱基切除修复的重要成分。这两个修复蛋白基因均存在功能性遗传。本研究探讨ADPRT762Val→Ala和XRCC1399Arg→Gln变异单独或联合与胃癌发生风险的关系。方法:以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分析方法,检测236例胃癌患者和708例无肿瘤正常对照的基因型。以logistic多因素回归模型计算各基因型的胃癌风险以及基因-基因交互作用对胃癌风险的影响。结果:ADPRTAla/Ala基因型患胃癌的风险比ADPRTVal/Val基因型高2倍(OR=2.07;95%CI=1.33~3.21;P=0.001)。XRCC1399Arg→Gln变异单独与胃癌风险无关,但与ADPRT基因型存在基因-基因交互作用,携带ADPRTAla/Ala和XRCC1Gln/Gln基因型者患胃癌的风险比携带ADPRTVal/Val和XRCC1Arg/Arg者高5.32倍(95%CI=1.12~28.57;P<0.001)。结论:ADPRT762Val→Ala变异是胃癌的遗传易感因素,而XRCC1399Arg→Gln变异有促进ADPRT762Val→Ala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遗传学 ADPRT XRCC1 遗传易感性 多态
下载PDF
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基因遗传变异与肺癌 被引量:5
10
作者 张雪梅 缪小平 +4 位作者 谭文 曲世宁 孙瞳 周翊峰 林东昕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700-703,共4页
目的探讨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基因多态与肺癌风险的关系。方法以聚合酶链反应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方法检测505例肺癌患者和500名正常对照者MTHFRC677T和A1298C基因型;用EH软件构建了这两个多态的单体型;以比值比(OR)及其... 目的探讨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基因多态与肺癌风险的关系。方法以聚合酶链反应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方法检测505例肺癌患者和500名正常对照者MTHFRC677T和A1298C基因型;用EH软件构建了这两个多态的单体型;以比值比(OR)及其95%可信区间(CI)比较不同基因型的肺癌相对风险度。结果C677T突变等位基因频率在肺癌患者和正常对照者中的分布差异具有显著性(53.5%vs44.9%,P<0.001)。与MTHFR677CC基因型比较,677CT和TT基因型患肺癌的风险分别增加1.43(95%CI?1.04~1.95)和2.40(95%CI?1.61~3.59)倍。MTHFR基因677T-1298A单体型频率在病例组和对照组中分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未发现MTHFRA1298C基因多态与肺癌风险相关。结论MTHFR基因变异可增加患肺癌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 基因多态 单体型 叶酸
下载PDF
染色体不稳定性与肺癌 被引量:1
11
作者 马金芳 高燕宁 《国外医学(肿瘤学分册)》 2004年第4期276-279,共4页
染色体不稳定性 (CIN)是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事件 ,常表现为染色体数目及结构异常。DNA损伤及检测点功能减弱、有丝分裂过程中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异常、中心体及端粒异常等都可以导致CIN发生。
关键词 染色体不稳定性 肺癌 肿瘤发生 细胞遗传学 染色体易位 DNA损伤
下载PDF
MTHFR基因C677T和A1298C多态与贲门癌的遗传易感性 被引量:17
12
作者 缪小平 邢德印 +2 位作者 谭文 吕文富 林东昕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0期669-672,共4页
目的 探讨代谢叶酸的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 (MTHFR)基因单核苷酸多态与贲门癌风险的关系。方法 以聚合酶链反应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方法 ,分析了 2 0 5个贲门癌病人和性别、年龄配对的 36 0个正常对照的MTHFR基因C6 77T和A12 98C基... 目的 探讨代谢叶酸的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 (MTHFR)基因单核苷酸多态与贲门癌风险的关系。方法 以聚合酶链反应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方法 ,分析了 2 0 5个贲门癌病人和性别、年龄配对的 36 0个正常对照的MTHFR基因C6 77T和A12 98C基因型及其对贲门癌风险的相关性。结果 在正常对照中 ,MTHFR 6 77CC、CT、TT基因型频率分别为 35 0 %、4 7 8%和 17 2 % ,而在贲门癌病人中分别为 2 0 5 %、5 0 7%和 2 8 8% (χ2 =17 6 3,P =0 0 0 0 2 )。多因素分析发现 ,携带 6 77CT或 6 77TT基因型的个体发生贲门癌的风险比 6 77CC基因型分别高 1 76倍 (95 %可信区限 1 13~ 2 76 )和 2 97倍 (95 %可信区限 1 75~ 5 0 5 )。MTHFRA12 98C基因型在病例和对照中的分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χ2 =0 0 8,P =0 96 ) ,但 12 98变异基因型与 6 77变异基因型之间有协同作用。携带MTHFR 6 77CT/12 98CC基因型个体发生贲门癌的风险是携带MTHFR 6 77CC/ 12 98AA基因型个体的 17倍 (95 %可信区限 1 2 6~无穷大 )。结论 MTHFR单核苷酸多态是中国人贲门癌的遗传易感性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THFR基因 C677T A1298C 贲门癌 遗传易感性 基因多态性
原文传递
DNA修复基因hOGG1多态与食管癌遗传易感性 被引量:20
13
作者 邢德印 谭文 +1 位作者 宋南 林东昕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377-380,共4页
目的 研究修复 8-羟基鸟嘌呤的 h OGG1基因 Ser32 6 Cys多态与中国人食管癌易感性的关系。方法 采用病例 -对照分子流行病学方法 ,以 PCR-单链构象多态 (single strand conformationpolymorphism ,SSCP)技术 ,分析了 2 0 1名正常对照... 目的 研究修复 8-羟基鸟嘌呤的 h OGG1基因 Ser32 6 Cys多态与中国人食管癌易感性的关系。方法 采用病例 -对照分子流行病学方法 ,以 PCR-单链构象多态 (single strand conformationpolymorphism ,SSCP)技术 ,分析了 2 0 1名正常对照和 196例食管癌患者 h OGG1基因第 32 6位 Ser/Ser、Ser/Cys和 Cys/Cys基因型分布 ,并比较不同基因型与食管癌风险的关系。结果 正常人群的 Ser/Ser、Ser/Cys和 Cys/Cys基因型频率分别为 33.8%、5 2 .8%和 13.4%,而食管癌病例组则分别为 39.8%、38.8%和 2 1.4%。虽然两组人群的 Cys等位基因频率基本相同 (39.8%和 40 .8%) ,但食管癌病例组的Cys/Cys基因型频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P<0 .0 5 )。与携带 Ser/Ser或 Ser/Cys基因型者比较 ,携带 Cys/Cys基因型个体患食管癌的风险增加 2倍 (校正 OR=1.9;95 %CI=1.3~ 2 .6 )。吸烟增加食管癌风险 (OR=2 .6 ;95 %CI=1.7~ 3.9) ,但与 h OGG1Cys/Cys基因型无明显协同作用。结论 中国人食管癌易感性与DNA修复基因 h OGG1多态相关 ,h OGG1基因 Ser32 6 Cys多态可能可以作为食管癌遗传易感性标志物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OGG1基因 食管癌 基因多态性 遗传易感性
原文传递
绿茶抑制大鼠体内杂环胺-DNA加合物的形成 被引量:14
14
作者 林东昕 肖颖 +1 位作者 谭文 陈君石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261-264,共4页
目的食物中的致突变物2氨基1甲基6苯基咪唑并[4,5b]吡啶(PhIP)可诱发大鼠结肠和乳腺肿瘤,而且与人类癌症特别是结肠和直肠癌有密切关系。本研究以致癌物DNA加合物为生物标记物,观察绿茶对PhIP致... 目的食物中的致突变物2氨基1甲基6苯基咪唑并[4,5b]吡啶(PhIP)可诱发大鼠结肠和乳腺肿瘤,而且与人类癌症特别是结肠和直肠癌有密切关系。本研究以致癌物DNA加合物为生物标记物,观察绿茶对PhIP致癌作用的预防效果及机理。方法雄性SD大鼠分别饮水或饮茶(3%)10天后,经口摄入PhIP(10mg/kg)。以32P后标记方法测定动物心、肝、肺和结肠PhIPDNA加合物,同时以1氯2,4二硝基苯为底物测定肝、肺和结肠粘膜细胞液谷胱甘肽硫转移酶(GST)活性。结果大鼠摄入PhIP后上述器官中均有PhIPDNA加合物形成,含量(加合物/108核苷)以结肠粘膜最高(53±9),其次为心(41±14)和肺(22±5),而肝中含量很低(5±3)。动物饮茶10天后给予致癌物,各器官中的PhIPDNA加合物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抑制率达59%~66%(P<0.01)。饮茶不影响上述组织中GST活性水平,提示饮茶抑制PhIPDNA加合物形成与总GST活性无关。结论饮茶可有效抑制大鼠体内PhIPDNA加合物形成。因为致癌物DNA加合物形成是化学致癌过程所必需的起始事件,所以饮茶可预防PhIP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茶 DNA加合物 杂环胺 肿瘤抑制
原文传递
正常食管上皮和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丙二醛-DNA加合物含量 被引量:3
15
作者 邢德印 宋南 +1 位作者 谭文 林东昕 《中华肿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473-476,共4页
目的 研究正常食管上皮和食管癌组织中致癌性丙二醛 DNA加合物 (M1 dG)含量 ,探讨DNA氧化损伤与食管癌发生和发展的关系。方法 所有组织标本均来自食管癌高发区河南林县 ,32例正常食管上皮标本来源于组织活检 ,30例食管癌组织标本来... 目的 研究正常食管上皮和食管癌组织中致癌性丙二醛 DNA加合物 (M1 dG)含量 ,探讨DNA氧化损伤与食管癌发生和发展的关系。方法 所有组织标本均来自食管癌高发区河南林县 ,32例正常食管上皮标本来源于组织活检 ,30例食管癌组织标本来源于外科手术切除的食管癌。DNA中M1 dG加合物含量以32 P 后标记方法测定。结果 在全部正常食管上皮和癌组织DNA中均检测到M1 dG加合物 ,但其含量 (中位数 )在正常食管上皮中为 3 .4/ 10 8核苷酸 (范围为 1.7/ 10 8~ 5 5 .4/ 10 8核苷酸 ) ,远低于食管癌组织的 14.1/ 10 8核苷酸 (范围为 1.4/ 10 8~ 5 9.0 / 10 8核苷酸 ) ,差异有极显著性(P <0 .0 0 0 1)。该加合物水平与受试者的性别、年龄、吸烟状态以及涉及酒精氧化产生自由基的细胞色素p45 0 2E1基因多态性无明显相关。结论 脂质过氧化产生的丙二醛对DNA的损伤可在食管上皮中累积 ,在癌组织中达相当高的水平 ,提示M1 dG加合物可能是导致食管癌发生和发展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上皮 食管肿瘤 丙二醛 DNA加合物 食管鳞状细胞癌
原文传递
饮茶抑制大鼠体内杂环胺-DNA加合物形成的机理 被引量:5
16
作者 林东昕 陈君石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265-269,共5页
目的我们已报告饮茶可有效抑制2氨基1甲基6苯基咪唑并[4,5b]吡啶(PhIP)在大鼠体内形成致癌物DNA加合物,本研究旨在探讨这一作用机理。方法PhIP在体内经代谢活化形成终致癌物N乙酰氧基PhI... 目的我们已报告饮茶可有效抑制2氨基1甲基6苯基咪唑并[4,5b]吡啶(PhIP)在大鼠体内形成致癌物DNA加合物,本研究旨在探讨这一作用机理。方法PhIP在体内经代谢活化形成终致癌物N乙酰氧基PhIP,后者与DNA结合形成PhIPDNA加合物。本研究模拟体内条件,观察茶水或茶多酚对化学合成的[3H]N乙酰氧基PhIP与DNA反应的抑制作用,并以高效液相色谱分析反应产物。结果茶水和茶多酚均可显著抑制PhIP与DNA结合,抑制效果与加入的茶水或茶多酚呈浓度效应关系。在所测试的茶水和茶多酚中,在同等浓度下,绿茶抑制效果优于红茶,绿茶多酚优于红茶多酚。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未发现[3H]N乙酰氧基PhIP与茶多酚的结合物,而反应体系中的主要产物是母体杂环胺PhIP。结论茶多酚抑制N乙酰氧基PhIP与DNA结合的作用机理,是直接将N乙酰氧基PhIP还原成PhIP,使之失去亲电子的能力从而抑制PhIPDNA加合物形成。鉴于茶多酚和N乙酰氧基PhIP均可在血循环和组织中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环胺 DNA加合物 肿瘤抑制
原文传递
谷胱甘肽转硫酶T1、M1和P1基因多态与反流性食管炎易感性 被引量:4
17
作者 王敏丽 姜佳丽 +3 位作者 王天佑 谭文 林东昕 刘宾 《中华消化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27-30,共4页
目的 研究谷胱甘肽转硫酶 (GSTs)T1、M1和P1基因多态与反流性食管炎易感性的关系。方法 采用病例 对照分子流行病学研究方法 ,以多重PCR技术检测GSTT1和GSTM 1基因缺失 ,以PCR RFLP技术检测GSTP1基因单核苷酸多态 (第 10 4密码子A→G... 目的 研究谷胱甘肽转硫酶 (GSTs)T1、M1和P1基因多态与反流性食管炎易感性的关系。方法 采用病例 对照分子流行病学研究方法 ,以多重PCR技术检测GSTT1和GSTM 1基因缺失 ,以PCR RFLP技术检测GSTP1基因单核苷酸多态 (第 10 4密码子A→G)。结果 共检测了 10 9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97例有胃食管反流症状但胃镜检查阴性 (NERD)的患者和 97例正常对照者。GSTT1和GSTM 1基因缺失频率在食管炎组、NERD组和正常组分别为 48.6 %、42 .6 %、5 3 .6 %和 5 2 .0 %、5 3 .6 %、43 .3% ,差异无显著性。然而 ,反流性食管炎组突变型GSTP1(40 .4% )基因频率显著高于NERD组 (2 4.7% ,P <0 .0 5 )和正常对照组 (2 1.6 % ,P <0 .0 5 )。携带GSTP1变异基因型者比携带野生型基因型者发生反流性食管炎的风险高 2 .42倍 (95 %CI ,1.2 2~ 4.80 )。在携带GSTP1变异基因型同时无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个体 ,食管炎的OR值则增加到 2 .6 7(95 %CI 1.0 6~ 6 .70 )。结论 GSTP1基因 (10 4密码子A→G)多态可能是涉及反流性食管炎发生的遗传易感因素。幽门螺杆菌感染可能会降低反流性食管炎的发生 ,它可能是反流性食管炎的保护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胱甘肽转硫酶 基因多态性 反流性食管炎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