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与景观格局耦合协调度研究——以武陵山区退耕还林工程为例 被引量:16
1
作者 李慧杰 牛香 +1 位作者 王兵 赵志江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3期4316-4326,共11页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与景观格局演变关系极为密切,研究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与景观格局的耦合协调度对于区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武陵山区退耕还林工程为例,参照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采用分布式测算方法、景观格局指数分析和耦合协调度模型等方...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与景观格局演变关系极为密切,研究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与景观格局的耦合协调度对于区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武陵山区退耕还林工程为例,参照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采用分布式测算方法、景观格局指数分析和耦合协调度模型等方法,旨在揭示武陵山区退耕还林工程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与景观格局二者耦合协调关系。结果表明:(1)2005—2017年间武陵山区退耕还林工程各项生态服务功能物质量均以15倍左右速度增长,生态系统服务空间分布格局最佳区域由西部地区逐渐向东南扩大;(2)武陵山区景观演变存在时空差异,1995—2005年景观格局变化更为明显,变化区域集中在中西部地区,2005—2015年与之相比,景观格局变化空间上更为分散;(3)武陵山区退耕还林工程生态系统服务与景观格局演变存在较高水平的耦合以及高水平的协调性。研究结果可为武陵山区土地利用规划及退耕还林工程进一步实施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系统服务 转移密度 景观指数 耦合协调
下载PDF
川西亚高山岷江冷杉和紫果云杉径向生长对气候因子的响应 被引量:14
2
作者 赵志江 郭文霞 +3 位作者 康东伟 崔莉 赵联军 李俊清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16,共16页
【目的】探讨川西亚高山地区各海拔生境处岷江冷杉和紫果云杉径向生长对气候因子的响应,为进一步揭示当地森林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机制提供依据。【方法】分别获取王朗自然保护区中海拔与高海拔生境处岷江冷杉和紫果云杉的标准年表,分析年... 【目的】探讨川西亚高山地区各海拔生境处岷江冷杉和紫果云杉径向生长对气候因子的响应,为进一步揭示当地森林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机制提供依据。【方法】分别获取王朗自然保护区中海拔与高海拔生境处岷江冷杉和紫果云杉的标准年表,分析年表同气候因子间的关系。【结果】中海拔生境处岷江冷杉生长在1990年后与年均气温存在一定程度的“分离效应”;中海拔生境处岷江冷杉和紫果云杉生长与上年生长季(上年7月和8月)气温和上年生长季末(上年10月)降水量显著负相关( P <0.05),岷江冷杉生长与当年9月气温和降水量显著负相关( P <0.05),紫果云杉生长与当年2、6月月均最低气温显著正相关( P <0.05);高海拔生境处岷江冷杉和紫果云杉生长均与当年生长季前(上年11月、当年1月、当年2月)、当年生长季(当年7月)和上年生长季(上年6月)气温显著正相关( P <0.05),岷江冷杉生长还与当年6月份的降水量及上年8月份的气温显著负相关( P <0.05);滑动相关分析和年表特征年气候分析结果充分印证了各年表对月气候因子响应的可靠性。【结论】上年生长季气温的“滞后效应”对中海拔生境处的岷江冷杉、紫果云杉以及高海拔生境处的岷江冷杉生长均有显著影响;近几十年来,上年生长季末降水对中海拔生境处的岷江冷杉、紫果云杉以及高海拔生境处的紫果云杉生长都具有稳定而显著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岷江冷杉 紫果云杉 径向生长 气候因子 响应
下载PDF
宅基地“三权分置”的法律表达 被引量:18
3
作者 李琳 郭志京 +1 位作者 张毅 张伟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9-25,共7页
研究目的:探讨宅基地“三权分置”改革的法律表达与法律构建。研究方法:文献资料分析、综合分析法。研究结果:宅基地“三权分置”是中国农村发展到特定历史阶段后宅基地权利体系的新变革,政策层面与法律层面含义的不同彰显了形式理性与... 研究目的:探讨宅基地“三权分置”改革的法律表达与法律构建。研究方法:文献资料分析、综合分析法。研究结果:宅基地“三权分置”是中国农村发展到特定历史阶段后宅基地权利体系的新变革,政策层面与法律层面含义的不同彰显了形式理性与实质理性的对立统一;法律含义和法律结构依赖于分置模式的选择,总体上形成“宅基地所有权—宅基地使用权—宅基地利用权”的权利架构。研究结论:“三权分置”的关键是宅基地利用权的法律构建,焦点是资格权的法律翻译,需要在法律上设计出既满足法律形式理性之要求,又契合当下中国之实质理性的宅基地“三权分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法学 宅基地 “三权分置” 法律表达 法律构建
下载PDF
蚌埠闸蓄水位抬高对抗旱减灾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马苗苗 管佳佳 +4 位作者 李江龙 邢智慧 梁珂 王立军 侯明月 《中国防汛抗旱》 2022年第10期23-27,共5页
全球气候变化和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导致淮河流域部分地区水资源短缺问题突出。开展蚌埠闸蓄水位抬高研究,对缓解区域干旱缺水压力,改善淮河干流生态环境,最大程度发挥工程效益具有重要意义。从抗旱减灾的角度,基于引江济淮前后的供需水... 全球气候变化和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导致淮河流域部分地区水资源短缺问题突出。开展蚌埠闸蓄水位抬高研究,对缓解区域干旱缺水压力,改善淮河干流生态环境,最大程度发挥工程效益具有重要意义。从抗旱减灾的角度,基于引江济淮前后的供需水量数据,分别计算不同蓄水位抬高方案的缺水率和不同干旱频率下的旱灾风险等级,深入分析了引江济淮前后蚌埠闸蓄水位抬高前和抬高后的旱灾风险降低程度,并剖析了蓄水位抬高后的4种不同方案所带来的影响。结果显示:蚌埠闸蓄水位抬高,对当地缺水状况起到了调节作用,有效降低了当地的旱灾风险。综合考虑抗旱成本和效益产出比,蚌埠闸蓄水位抬高方案2(蓄水位18.5 m)的效果最优。在遭遇5年一遇、10年一遇和20年一遇的干旱时,将蚌埠闸蓄水位抬高到18.5 m时,旱灾风险降低1~2个等级,可以满足实际抗旱需求;但在遭遇50年一遇以上的干旱时,4种蓄水位抬高方案不能降低当地的旱灾风险,仍处于高风险,因此,蚌埠闸蓄水位的抬高对于缓解中度和严重干旱的效果较好,而对特大干旱灾害的缓解效果仍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蓄水位方案 引江济淮 缺水率 旱灾风险
下载PDF
引汉济渭 惠泽三秦--陕西省引汉济渭工程
5
作者 《中国工程咨询》 2024年第10期27-31,共5页
历时近十年建设,国家重大水利工程--陕西省引汉济渭工程,于2023年7月16日正式实现向西安市通水,汉江清流穿越秦岭润泽关中大地的美好愿望成为现实。引汉济渭工程是陕西省有史以来最大的水利工程,被誉为陕西的“南水北调”。陕西省水资... 历时近十年建设,国家重大水利工程--陕西省引汉济渭工程,于2023年7月16日正式实现向西安市通水,汉江清流穿越秦岭润泽关中大地的美好愿望成为现实。引汉济渭工程是陕西省有史以来最大的水利工程,被誉为陕西的“南水北调”。陕西省水资源分布极不均衡,关中平原作为经济、文化、科技中心,却长期面临水资源短缺的困境。秦岭山脉如同一道天然屏障,将长江水系与黄河水系分隔开来,导致水资源南北分布差异巨大。引汉济渭工程通过跨流域调水,调配汉江水源用于渭河沿岸城市居民生活、生产用水,可解决关中地区日益突出的水资源供需矛盾,优化配置全省水资源,改善渭河流域生态环境,支撑陕西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汉济渭工程 跨流域调水 南水北调 关中平原 黄河水系 秦岭山脉 长江水系 天然屏障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