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水陆交通可达性分析的多地形省份5A景区区域共享研究——以湖北省为例 被引量:5
1
作者 张绍山 刘超 杨志全 《山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403-414,共12页
可达性是评价区域(或节点)获得发展机会和控制市场能力的有效因素之一,是国内外研究的热点内容。地区交通可达是景区共享的一个重要指标。目前活动空间共享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城市内部或居民区等小尺度空间上,而对于景区这种活动空间... 可达性是评价区域(或节点)获得发展机会和控制市场能力的有效因素之一,是国内外研究的热点内容。地区交通可达是景区共享的一个重要指标。目前活动空间共享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城市内部或居民区等小尺度空间上,而对于景区这种活动空间需要更大尺度的测算。衡量景区共享水平对于让全体人民更加公平地享有旅游发展成果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共享发展的基础上提出景区共享概念,并基于地形数据和2019年水陆交通网,利用可达性对湖北省5A景区共享水平进行衡量。研究发现:(1)地形是通行时间成本的自然本底值,路网有效降低了通行时间成本,提升了区域共享水平。(2)以"小时圈"为基础划出5个可达分区。其中,高度可达区面积占17.02%,主要分布在江汉平原、南阳盆地;次高可达区面积占42.98%,呈网状结构分布在湖北省大部分地区;中度可达区面积占25.71%,网状结构分布在鄂西山区、破碎形态分布于中部大洪山区、东部丘陵区以及南部平原区;次低可达区面积占9.89%,以破碎形态分布在鄂西山区;低度可达区面积仅占4.40%,呈斑块状分布在鄂西山区。(3)利用人口加权的变异系数衡量景区共享机会的公平性,结果显示处于公平状态的县市有16个、处于比较公平状态的县市有45个、处于不公平状态的县市有42个。县域平均可达时间的变异系数为0.53,县市之间景区共享机会处于不公平状态。本文从居民共享视角为景区布局规划提供方法支撑和案例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达性 5A景区 景区共享 空间公平 通行时间成本 湖北省
下载PDF
神农架林区人类活动与生境质量的空间关系 被引量:68
2
作者 周婷 陈万旭 +1 位作者 李江风 梁加乐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5期6134-6145,共12页
近几十年来,全球范围内人类活动的加剧对于区域生态系统产生了深远影响,对区域可持续发展造成了严重威胁。科学测度人类活动与生境质量的关系,可为制定有效的生态系统保护政策提供科学依据。基于1995年、2000年、2005年、2010年和2015... 近几十年来,全球范围内人类活动的加剧对于区域生态系统产生了深远影响,对区域可持续发展造成了严重威胁。科学测度人类活动与生境质量的关系,可为制定有效的生态系统保护政策提供科学依据。基于1995年、2000年、2005年、2010年和2015年土地利用变化数据,借助InVEST模型测度神农架林区生境质量的时空分布特征,并且结合多源数据测度其人类足迹指数的时空分布,综合运用双变量空间自相关和地理加权回归,对神农架林区人类活动与生境质量的空间关系以及人类活动对生境质量的影响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1)1995—2015年间,神农架林区生境质量水平基本保持稳定,无剧烈变化,超过60%的区域处于较高生境质量和高生境质量类;(2)1995—2015年间,神农架林区人类足迹指数呈现“西部低,东北高”的空间分布特征和“两极化”的发展趋势;(3)1995—2015年间,神农架林区人类活动与生境质量之间存在显著的空间依赖性,二者呈现显著的空间负相关,林区中部人类活动对生境质量的影响以负面效应为主且愈加显著,人类活动会导致生境质量的恶化。研究结果表明未来的人类活动管理以及生态系统保护政策制定需要充分考虑二者之间的空间依赖效应,科学合理划定保护范围,提高生态保护规划实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境质量 人类足迹指数 InVEST模型 双变量空间自相关 地理加权回归 神农架林区
下载PDF
长江中游城市群生态系统健康时空演变特征分析 被引量:17
3
作者 陈万旭 赵雪莲 +2 位作者 钟明星 李江风 曾杰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38-149,共12页
城市群地区生态系统健康状况关乎城市群的可持续发展,科学测度城市群地区生态系统健康水平对城市群地区生态系统健康宏观调控政策制定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然而当前生态系统健康评价仍存在不足之处。生态系统服务是反映生态系统健康状况... 城市群地区生态系统健康状况关乎城市群的可持续发展,科学测度城市群地区生态系统健康水平对城市群地区生态系统健康宏观调控政策制定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然而当前生态系统健康评价仍存在不足之处。生态系统服务是反映生态系统健康状况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把生态系统服务纳入生态系统健康评估框架中,成为了当前研究讨论的热点话题。拟把基于InVEST模型评估的生态系统服务纳入生态系统健康评估框架中,构建了基于“生态系统活力-生态系统组织力-生态系统弹性-生态系统服务”的评估框架,结合多源数据对1995—2015年长江中游城市群生态系统健康水平时空特征进行测度。结果显示:(1)研究期间长江中游城市群地区生态系统健康状况总体有所恶化,恶化区域主要分布在城市群的核心地区;(2)研究期间长江中游城市群地区生态系统健康存在显著的空间依赖性,生态系统健康高值区主要分布在周边山区以及中部的罗霄山脉,生态系统健康低值区主要分布在平原地区、大城市周边地区以及主要的交通线路沿线地区。本研究结果可以为其他地区生态系统健康评估以及长江中游城市群地区生态系统健康保护政策制定提供科学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系统健康 生态系统服务 InVEST模型 时空特征 长江中游城市群
下载PDF
黄河流域景观破碎化对土壤保持服务影响研究 被引量:13
4
作者 陈万旭 梁加乐 +2 位作者 卞娇娇 曾杰 潘思佩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589-601,共13页
基于2000年、2005年、2010年和2015年土地利用现状遥感监测数据,分别采用景观格局指数和当量因子法测度了黄河流域多尺度景观破碎化和土壤保持服务的时空特征,并且综合运用热点分析工具、普通最小二乘法和空间回归分析模型,探索了2000—... 基于2000年、2005年、2010年和2015年土地利用现状遥感监测数据,分别采用景观格局指数和当量因子法测度了黄河流域多尺度景观破碎化和土壤保持服务的时空特征,并且综合运用热点分析工具、普通最小二乘法和空间回归分析模型,探索了2000—2015年黄河流域多尺度土壤保持服务时空演变特征及景观破碎化对土壤保持服务的影响机制。结果如下:(1)黄河流域土壤保持服务低值区主要集中分布在黄河流域上游青海-甘肃-宁夏-陕西-内蒙古沿线地区以及流域下游河南和山东,另外省会城市以及周边地区同样是土壤保持服务低值区,土壤保持服务具有显著的尺度依赖性;(2)研究期间黄河流域土壤保持服务变化的热点区域主要分布在流域上游黄土高原地区,冷点区域主要分布在黄土高原的周边地区,不同尺度下土壤保持服务变化冷热点差异显著;(3)回归结果显示,经济社会因子与土壤保持服务具有显著的负相关;自然本底因子中海拔和林地面积比重与土壤保持服务具有显著的正相关;景观破碎化指数对土壤保持服务的影响差异性显著。未来黄河流域不同分区土壤保持和土地利用政策的制定不仅需要考虑自然本底和经济社会驱动因子,还应考虑多尺度景观格局破碎化以及空间溢出效应,跨区域协同治理对于黄河流域土地利用政策制定和生态系统保护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观破碎化 土壤保持服务 黄河流域 跨区域协同治理
下载PDF
新疆阜康市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及其治理对策分析 被引量:15
5
作者 赵雪莲 田志伟 +1 位作者 陈万旭 王正刚 《安全与环境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237-246,共10页
通过对新疆阜康市矿山开发中存在的地质灾害、土地和水资源的影响与破坏等主要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的论述,分析了这些矿山地质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和危害,并基于阜康市地质环境调查数据,对阜康市矿山地质环境进行了综合评价与分区;结合对矿... 通过对新疆阜康市矿山开发中存在的地质灾害、土地和水资源的影响与破坏等主要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的论述,分析了这些矿山地质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和危害,并基于阜康市地质环境调查数据,对阜康市矿山地质环境进行了综合评价与分区;结合对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发展趋势的分析,提出了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和治理的相关措施与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山 地质环境 治理 新疆阜康市
下载PDF
长江中游地区人口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6
作者 刘浩岚 陈万旭 曾杰 《资源开发与市场》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44-452,505,共10页
人口分布受到自然本底要素和社会因素等方面的约束,研究人口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有助于增强对区域人地关系的理解。本文基于第五、六、七次县级尺度的人口普查数据,结合重心分析、标准差椭圆、热点分析等方法分析长江中游地区人口分... 人口分布受到自然本底要素和社会因素等方面的约束,研究人口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有助于增强对区域人地关系的理解。本文基于第五、六、七次县级尺度的人口普查数据,结合重心分析、标准差椭圆、热点分析等方法分析长江中游地区人口分布及集聚特征,利用地理加权回归模型探究不同因素对人口分布的影响特征。结果表明:(1)长江中游地区人口重心向东南方向迁移,方向变化不明显,且人口分布呈现“多核心”格局,聚集趋势加强。(2)2000—2020年长江中游地区人口分布热点趋于集聚,冷点变化不明显。(3)长江中游地区人口分布格局是地形条件、水资源条件、区位条件、经济水平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离地级行政中心的距离对人口分布的影响最大,河网密度次之,然后是坡度和人均GDP,不同因素对人口分布的影响具有时空异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分布 时空分布特征 影响因素 GWR模型 长江中游地区
下载PDF
黄山区景观格局时空变化及旅游业发展影响评价 被引量:2
7
作者 李佳倩 刘超 《湖北农业科学》 2021年第22期101-106,116,共7页
以黄山市黄山区为研究目标,通过分析2000、2010和2020年黄山区土地利用变化,构建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应用景观格局指数以及相关性分析,对研究区内土地利用时空变化进行分析,并分析不同地类变化与当地旅游业发展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200... 以黄山市黄山区为研究目标,通过分析2000、2010和2020年黄山区土地利用变化,构建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应用景观格局指数以及相关性分析,对研究区内土地利用时空变化进行分析,并分析不同地类变化与当地旅游业发展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2000—2020年黄山区主要土地利用变化中耕地和林地转化为水域和城乡用地,城镇化速度较快,城乡用地面积增加了2681 hm^(2)(503%)。旅游景区周边的乡镇城镇化进程比其他乡镇较快,说明旅游业会推动其周边地区的城镇化进程。在近20年里,人类活动导致黄山区景观呈现破碎化趋势,且城镇扩张中缺少规划,较为零散,在后续的发展中应该注重合理规划。随着当地旅游经济的发展,地区内水域和城乡用地面积逐年增加,而耕地、林地和草地面积逐年减少,可能与当地人民主要经济收入来源的转变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变化 景观格局指数 旅游业发展 黄山区
下载PDF
中国土地利用程度与生态系统服务强度脱钩分析 被引量:21
8
作者 陈万旭 曾杰 《自然资源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2853-2864,共12页
科学探索土地利用程度与生态系统服务强度之间的脱钩关系,可以有效揭示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系统的干扰程度,为土地利用政策制定和生态系统保护提供科学依据。但是,以往研究缺乏对中国县域尺度土地利用程度和生态系统服务强度之间脱钩关... 科学探索土地利用程度与生态系统服务强度之间的脱钩关系,可以有效揭示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系统的干扰程度,为土地利用政策制定和生态系统保护提供科学依据。但是,以往研究缺乏对中国县域尺度土地利用程度和生态系统服务强度之间脱钩关系的具体研究。为了弥补这一不足,结合2000—2015年间中国土地利用现状遥感监测数据以及植被覆盖度指数,采用生态系统服务强度和土地利用程度测度方法,分别测度了2000—2015年间中国县域尺度生态系统服务强度和土地利用程度的时空格局特征,并且借助脱钩分析理论框架探测二者之间的脱钩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研究期间中国生态系统服务强度呈现出显著的空间异质性,东南地区生态系统服务强度显著高于西北地区;平原地区、城市群地区以及大城市周边地区生态系统服务强度显著低于山地丘陵地区。(2)研究期间中国土地利用程度持续增加,东南地区土地利用程度明显高于西北地区,东南地区土地利用程度分布"高中有低",西北地区土地利用程度分布"低中有高"。(3)脱钩分析结果表明强脱钩和扩张负脱钩是当前中国土地利用程度和生态系统服务强度二者的主要关系类型,前者是两难的窘境,后者是双赢的模式。研究发现土地利用不同阶段对生态系统服务强度的干扰呈现显著差异,结果可以为土地利用与生态系统管理政策的制定提供科学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系统服务强度 土地利用程度 时空关系 脱钩分析 中国
原文传递
黄河流域景观破碎化时空特征及其成因探测 被引量:24
9
作者 梁加乐 陈万旭 +3 位作者 李江风 董孟君 周婷 潘思佩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993-2009,共17页
黄河流域快速的人口增长和城市扩张加剧了土地利用转型和生态景观破碎化,引发了诸如生态系统功能退化、生物多样性功能减弱以及生境破碎化等一系列严重问题。探明黄河流域景观破碎化时空特征及其成因对维护流域生态系统稳定和生态修复... 黄河流域快速的人口增长和城市扩张加剧了土地利用转型和生态景观破碎化,引发了诸如生态系统功能退化、生物多样性功能减弱以及生境破碎化等一系列严重问题。探明黄河流域景观破碎化时空特征及其成因对维护流域生态系统稳定和生态修复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但是以往研究缺乏对黄河流域景观破碎化时空特征及其归因分析的相关研究,难以为黄河流域生态环境治理以及景观格局优化提供科学指导。基于FRAGSTATS4.2软件测度了2000—2018年黄河流域县域单元景观破碎化时空格局特征,并借助地理探测器模型探讨了黄河流域景观破碎化时空分异的成因。研究表明:①研究期间黄河流域斑块密度(PD)无显著变化,边缘密度(ED)、景观形状指数(LSI)、平均斑块面积(Area_AM)均呈先增后减的变化趋势,聚集度指数(AI)呈先减后增的趋势;蔓延度指数(CONTAG)持续降低,分离度(DIVISION)、香农多样性指数(SHDI)逐年增高。②研究期间黄河流域景观破碎化程度总体逐渐加剧,流域中下游各省破碎化程度变化剧烈,上游各省破碎化程度变化趋于平稳。③地理探测器结果显示,黄河流域景观破碎化受到自然、社会等多重因素影响,因子间存在显著交互增强效应,不同分区主要影响因子明显不同,人类活动强度是最主要的影响因子。研究结果可为探明流域景观破碎化形成机理提供思路,对黄河流域的生态环境治理、生态系统保护和土地利用规划制定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观格局指数 景观破碎化 主成分分析 地理探测器 黄河流域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