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暴雨型滑坡降水入渗机理分析 被引量:110
1
作者 刘礼领 殷坤龙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061-1066,共6页
暴雨能诱发大量的滑坡发生,在不同地区存在不同的临界降雨值,每当雨强大于该值时,滑坡就会大面积发生,这已经被多起滑坡事件证实。一般地,入渗理论认为,当雨强大于一定值时,入渗率是常量,过强的降水会转化为地表径流,这与雨强越大滑坡... 暴雨能诱发大量的滑坡发生,在不同地区存在不同的临界降雨值,每当雨强大于该值时,滑坡就会大面积发生,这已经被多起滑坡事件证实。一般地,入渗理论认为,当雨强大于一定值时,入渗率是常量,过强的降水会转化为地表径流,这与雨强越大滑坡越易发生、群发性越强的观察结果不一致。在斜坡体上存在大量的裂隙,它们对降水入渗有着很大的贡献,应用有限单元法分别模拟了有裂隙和无裂隙时斜坡体内瞬态渗流场的变化,并用Bishop法对不同埋深滑动面的稳定性做了计算分析。模拟结果表明:考虑裂隙时的计算结果与宏观观察结果更一致,在评价降雨入渗对斜坡稳定性的影响时,一定要充分考虑裂隙的存在,只有雨强大于一个临界值时才会有充足的降水通过裂隙渗入到斜坡深部,裂隙的影响才显著地表现出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坡 裂隙 非饱和流 降雨入渗 临界降雨值 稳定性分析
下载PDF
新型聚合物水泥胶浆界面剂粘结性能及作用机理研究 被引量:9
2
作者 徐方 朱婧 +2 位作者 陈建平 周明凯 刘辉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19-122,共4页
采用新型聚合物水泥胶浆作为界面剂以提高新旧混凝土之间的粘结性能,通过拉拔粘结强度与劈裂抗拉粘结强度实验对5种不同类型的聚合物水泥胶浆界面剂的粘结性能进行了测试,并利用扫描电镜(SEM)分析研究了丁苯聚合物水泥胶浆的界面增强机... 采用新型聚合物水泥胶浆作为界面剂以提高新旧混凝土之间的粘结性能,通过拉拔粘结强度与劈裂抗拉粘结强度实验对5种不同类型的聚合物水泥胶浆界面剂的粘结性能进行了测试,并利用扫描电镜(SEM)分析研究了丁苯聚合物水泥胶浆的界面增强机理。实验结果表明,5种聚合物乳液中,丁苯聚合物水泥胶浆具有较好的拉拔粘结性能,当优选m(水泥)∶m(DB-1乳液)=3∶2时,其7d、28d拉拔粘结强度分别达到1.83MPa、2.41MPa,相比水泥净浆空白样分别提高了144%、96%;在劈裂抗拉粘结强度方面,水平方向浇筑时劈裂抗拉粘结强度相对较高,当聚合物水泥胶浆的优选m(水泥)∶m(DB-1乳液)=3∶2,水平浇筑时其28d劈拉粘结强度达到2.96MPa,明显高于不掺界面剂的试样以及掺加其它配比界面剂的混凝土试样;经过微观测试分析,丁苯DB-1聚合物水泥砂浆内部界面过渡区(ITZ)相比空白样明显致密,表明丁苯聚合物的加入有效填充了水泥基材料内部的宏观与微观缺陷,提高了界面过渡区的密实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水泥胶浆 界面剂 拉拔粘结性能 劈裂抗拉粘结性能 作用机理
下载PDF
钢渣路面基层材料安定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14
3
作者 徐方 陈志超 +3 位作者 朱婧 周明凯 沈卫国 陈建平 《混凝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59-62,共4页
钢渣的安定性能是钢渣能否在公路路面基层中大面积应用的关键因素。以不同陈化龄期的武钢自然处理钢渣作为研究对象,测试了钢渣中游离氧化钙(f-CaO)含量,采用压蒸粉化率法与压蒸存活率法对钢渣的安定性能进行了分析测试,并利用试件裂缝... 钢渣的安定性能是钢渣能否在公路路面基层中大面积应用的关键因素。以不同陈化龄期的武钢自然处理钢渣作为研究对象,测试了钢渣中游离氧化钙(f-CaO)含量,采用压蒸粉化率法与压蒸存活率法对钢渣的安定性能进行了分析测试,并利用试件裂缝监测与加州承载比(CBR)浸水膨胀率综合评价了钢渣路面基层材料的安定性能。试验结果表明:随着陈化时间的延长,钢渣的游离氧化钙含量逐渐减少,压蒸存活率逐渐增大,压蒸粉化率逐渐减小,陈化半年后各个粒级的钢渣颗粒粉化率明显降低,钢渣的各个粒径的存活率均达到了94%以上,并且中间粒径的压蒸存活率明显比两边粒径范围的钢渣存活率大;陈化初期(前3个月)钢渣类基层试件在早期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裂缝,陈化半年之后,钢渣类基层试件体积稳定性能大幅提高,裂缝出现几率显著降低;钢渣路面基层材料CBR试件的浸水体积膨胀率随着陈化时间的延长而逐渐降低,钢渣粉煤灰CBR试件的微膨胀值仅为钢渣CBR试件的1/6,并且能提前达到体积稳定状态,可见加入粉煤灰后,能显著提高钢渣路面基层的体积稳定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渣路面基层 安定性能 压蒸存活率 压蒸粉化率 粉煤灰
下载PDF
塑性混凝土配合比试验研究及应用 被引量:27
4
作者 程瑶 张美霞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62-64,共3页
塑性混凝土作为一种新型的防渗墙墙体材料 ,在长江堤防防渗墙工程中得到了普遍的应用。为满足工程要求的强度、弹性模量、渗透系数等指标 ,对塑性混凝土进行了配合比试验 ,选出了符合工程要求的施工配合比。检测结果表明长江堤防防渗工... 塑性混凝土作为一种新型的防渗墙墙体材料 ,在长江堤防防渗墙工程中得到了普遍的应用。为满足工程要求的强度、弹性模量、渗透系数等指标 ,对塑性混凝土进行了配合比试验 ,选出了符合工程要求的施工配合比。检测结果表明长江堤防防渗工程中塑性混凝土的各项指标均满足设计要求。塑性混凝土具有初始弹性模量低 ,极限变形大 ,渗透系数低的特点 ,能适应较大的变形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塑性混凝土 防渗墙 配合比 渗透系数
下载PDF
离散单元法在水库库岸滑坡稳定性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5
作者 刘礼领 殷坤龙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2003年第4期63-66,共4页
在现场勘察和室内试验的基础上,建立了离散单元法的物理力学模型,并且考虑到水库蓄水对地下水渗流场的影响,定量地研究了地下水动水压力对滑坡体稳定性的影响。把该模型应用于三峡库区秭归县下土地岭滑坡的稳定性评价中,计算结果表明,... 在现场勘察和室内试验的基础上,建立了离散单元法的物理力学模型,并且考虑到水库蓄水对地下水渗流场的影响,定量地研究了地下水动水压力对滑坡体稳定性的影响。把该模型应用于三峡库区秭归县下土地岭滑坡的稳定性评价中,计算结果表明,滑坡的失稳主要是由于水库蓄水的影响,滑坡体内的地下水渗流场发生了变化,在自重力、地下水动水压力的共同作用下,滑坡体的后缘和中部滑体首先出现剪切滑移,进而扩展到整个滑坡体,使滑坡产生整体失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散单元法 库岸滑坡 稳定性分析 物理力学模型 水库蓄水 地下水 动水压力 渗流场
下载PDF
真空联合堆载预压法加固软土地基的应用 被引量:9
6
作者 谢剑明 殷坤龙 魏金霞 《西部探矿工程》 CAS 2003年第11期1-3,共3页
以实际监测资料为依据 ,对真空联合堆载预压法的固结过程和变形过程进行了分析 ,从固结和最终效果这两个基本问题上阐述了真空联合堆载预压法的变形机理 ,采用分层总和法和双曲线法推算最终沉降量 。
关键词 真空联合堆载预压法 固结 变形分析 最终沉降量
下载PDF
土坡稳定性分析中的孔隙水压力问题 被引量:1
7
作者 李继祥 吕晓岚 齐甦 《江汉石油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40-42,共3页
针对土坡稳定性研究现状 ,认为孔隙水压力的确定对土坡稳定性分析十分重要。从实际问题出发 ,根据 Skempton公式和 Jurgenson弹性理论 ,提出了粘性土坡施工期和渗流期的孔隙水压力近似计算公式。但对于非稳定渗流 ,建议最好采用现场原... 针对土坡稳定性研究现状 ,认为孔隙水压力的确定对土坡稳定性分析十分重要。从实际问题出发 ,根据 Skempton公式和 Jurgenson弹性理论 ,提出了粘性土坡施工期和渗流期的孔隙水压力近似计算公式。但对于非稳定渗流 ,建议最好采用现场原位测试其孔隙水压力。最后阐述了土坡安全系数与孔隙水压力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坡 稳定性 孔隙压力 安全系数 土坡 土木工程
下载PDF
武汉地区高层建筑桩基工作性状分析与探讨 被引量:1
8
作者 桂树强 殷坤龙 《地下空间》 CSCD 2001年第5期553-559,共7页
武汉市区位于长江和汉江的交汇点 ,地势低洼 ,历史时期多为荒湖沼泽 ,在地貌上属丘陵平原过渡地带。总体而言 ,这一地区地基土的工程地质条件与水文地质条件十分复杂 ,因而已建或在建的高层建筑大多都采用了桩基础。一定的地质条件必然... 武汉市区位于长江和汉江的交汇点 ,地势低洼 ,历史时期多为荒湖沼泽 ,在地貌上属丘陵平原过渡地带。总体而言 ,这一地区地基土的工程地质条件与水文地质条件十分复杂 ,因而已建或在建的高层建筑大多都采用了桩基础。一定的地质条件必然决定着某一地区基础型式的特点与工作性状。本文结合大量工程实例从不同侧面探讨了武汉地区高层建筑桩基础的工作性状与设计方法 ,旨在从中找出一些规律 ,以推动这一地区高层建筑桩基工程的理论与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层建筑 桩基 武汉市 工程地质
下载PDF
多元回归模型在坝基渗透稳定性预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2
9
作者 王初生 唐辉明 杨裕云 《华东地质学院学报》 2003年第4期367-370,共4页
在坝的失事事故中 ,渗透破坏占了 3 0~ 40 %。坝基渗流长期观测资料是病险土石坝渗透稳定性预测的主要依据。多元回归模型是定量处理观测数据的有力工具。本文根据坝基水文地质特征的差异性以及渗流场的非平面性 ,将多元回归数学模型... 在坝的失事事故中 ,渗透破坏占了 3 0~ 40 %。坝基渗流长期观测资料是病险土石坝渗透稳定性预测的主要依据。多元回归模型是定量处理观测数据的有力工具。本文根据坝基水文地质特征的差异性以及渗流场的非平面性 ,将多元回归数学模型应用于坝基渗透稳定性预测中 ,给出了在计算机上实现的计算算例。通过对陆浑水库的研究分析 ,对坝基渗透稳定现状及变化趋势的有了进一步认识 ,成功地解决了影响水库正常运行的坝基渗流问题 ,为水库投入正常高水位运行提供了详实的依据。其研究成果与其它方法结论一致 ,从而证明多元回归模型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坝基渗透稳定性 观测资料 多元回归模型 统计分析 陆浑水库
下载PDF
开采地下水地面沉降三维数值模拟分析
10
作者 李云安 冯晓腊 黄振伟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2003年第S1期96-101,共6页
根据汉口新业大厦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条件,建立开采地下水非稳定流定解问题三维数学模型,利用现有承压含水层非稳定流定解问题数值方案求解,重点讨论了源汇项的具体数学表达式。又简介根据达西定律和水均衡原理,建立了三维有限差分数值... 根据汉口新业大厦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条件,建立开采地下水非稳定流定解问题三维数学模型,利用现有承压含水层非稳定流定解问题数值方案求解,重点讨论了源汇项的具体数学表达式。又简介根据达西定律和水均衡原理,建立了三维有限差分数值方程及其解法。根据土的有效应力原理和压密原理推导出了抽水沉降非线性压密方程,并研制了相应的三维有限元和有限差分计算程序。最后,对该环境岩土工程问题进行了分析和评价,计算结果与实测结果符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采地下水 地面沉降 三维数值模拟 环境岩土工程 非线性压密方程
下载PDF
小口径冲孔灌孔桩理论与实践初探(英文)
11
作者 桂树强 殷坤龙 《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 2001年第4期30-33,共4页
结合作者的工作实践介绍了小口径冲孔灌孔桩的设备组成、施工工艺、桩身特征、以及设计与施工特点。同时 。
关键词 小口径冲孔灌注桩 施工工艺 变径 设备 桩身
下载PDF
河南信阳市燃气混气站场地稳定性分析
12
作者 梁烨 王亮清 《土工基础》 2004年第1期28-29,共2页
河南省信阳市燃气发展有限公司混气站工程属于信阳市重点工程之一。该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发现综合楼坐落在一条断裂带上。因此场地的断裂活动性和斜坡稳定性直接关系到场址是否重新选取。利用年代学、高密度电法测量、遥感信息技术和红外... 河南省信阳市燃气发展有限公司混气站工程属于信阳市重点工程之一。该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发现综合楼坐落在一条断裂带上。因此场地的断裂活动性和斜坡稳定性直接关系到场址是否重新选取。利用年代学、高密度电法测量、遥感信息技术和红外相位位移监测等高新技术 ,在厘定场地工程地质条件的基础上 ,对场地的断裂活动性和斜坡稳定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 ,场区断层为非活动性断层 ,场区人工边坡整体处于稳定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气站工程 河南 信阳市 稳定性 位移监测 工程地质 断裂活动性
下载PDF
塑性混凝土配合比试验研究及应用
13
作者 程瑶 张美霞 《水泥助磨剂》 2012年第4期35-37,共3页
塑性混凝土作为一种新型的防渗墙体材料,在长江堤防防渗墙工程中得到了普遍应用。为满足工程要求的强度、弹性模量、渗透系数等指标,对塑性混凝土进行了配合比试验,选出了符合工程要求的施工配合比。检测结果表明,长江堤防防渗工程... 塑性混凝土作为一种新型的防渗墙体材料,在长江堤防防渗墙工程中得到了普遍应用。为满足工程要求的强度、弹性模量、渗透系数等指标,对塑性混凝土进行了配合比试验,选出了符合工程要求的施工配合比。检测结果表明,长江堤防防渗工程中塑性混凝土的各项指标均满足设计要求。塑性混凝土具有初始弹性模量低、极限变形大、渗透系数低的特点,能适应较大的变形,有利于改善防渗墙体的应力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塑性混凝土 配合比试验 应用 初始弹性模量 防渗墙工程 长江堤防 工程要求 渗透系数
下载PDF
公路罩面层聚合物改性界面剂粘结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袁宗征 徐方 +2 位作者 欧阳光 刘志涛 陈文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1期185-188,共4页
选取立方体试件以及8字型试件,研究了在采用不同丁苯乳液掺量的界面剂处理下,新型聚合物改性水泥砂浆与普通水泥砂浆之间界面劈裂抗拉粘结强度、抗拉粘结强度;并对新旧水泥砂浆的界面处进行了微观结构观测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立方体... 选取立方体试件以及8字型试件,研究了在采用不同丁苯乳液掺量的界面剂处理下,新型聚合物改性水泥砂浆与普通水泥砂浆之间界面劈裂抗拉粘结强度、抗拉粘结强度;并对新旧水泥砂浆的界面处进行了微观结构观测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立方体劈裂抗拉粘结强度方面,当界面剂中丁苯乳液掺量优选m(丁苯乳液)∶m(水泥)=2∶3时,其28 d劈裂抗拉粘结强度取得最大值为2.465 MPa,明显高于其他界面剂配比的劈裂抗拉粘结强度;在8字型试件抗拉粘结强度方面:当m(丁苯乳液)∶m(水泥)=2∶3时,粘结试件的抗拉粘结强度亦达到最大;微观试验分析表明,掺有丁苯乳液的界面剂水泥砂浆内部界面过渡区(ITZ)相比空白样明显致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界面剂 劈裂抗拉粘结强度 抗拉粘结强度 丁苯乳液
下载PDF
双排支护桩排距与锚固深度设计
15
作者 赵亮 张良刚 +1 位作者 张震 赵永 《科技创新导报》 2008年第27期71-71,共1页
在不能采用锚杆支护的情况下,双排支护桩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文中对双排支护桩的结构与受力进行了分析,并通过计算确定双排支护桩的排距和锚固深度。
关键词 双排支护桩 深基坑 滑动力 主动土压力 排距 锚固深度
下载PDF
盾构隧道下穿建筑物引起的地表沉降分析及控制研究 被引量:14
16
作者 李鸿博 苟青松 +1 位作者 张志飞 马淑芝 《工业安全与环保》 2019年第3期12-16,48,共6页
以广东某区间地铁隧道下穿单层工业厂房为工程背景,在ANSYS平台建立了地铁盾构施工的三维模型,再通过有限差分软件FLAC3D对不同工况下不同开挖阶段的横、纵向地表沉降进行数值模拟计算,研究了盾构隧道开挖时的空间效应和时间效应对地表... 以广东某区间地铁隧道下穿单层工业厂房为工程背景,在ANSYS平台建立了地铁盾构施工的三维模型,再通过有限差分软件FLAC3D对不同工况下不同开挖阶段的横、纵向地表沉降进行数值模拟计算,研究了盾构隧道开挖时的空间效应和时间效应对地表沉降及周围建筑物的影响规律。同时针对上软下硬复合地层中的沉降控制技术进行研究,可为类似工程的沉降控制提供有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盾构隧道 数值模拟 地表变形 沉降控制
下载PDF
大甘坪滑坡勘探与试验研究
17
作者 彭国甫 齐甦 李继祥 《江汉石油学院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64-65,共2页
对“31 8”国道大甘坪滑坡进行了实地勘探 ,应用浅层地震法、电探法、机械钻探法等查明了滑坡工程地质、水文地质等情况 ,分析了滑坡成因。试验研究结果表明 ,产生滑坡是地形状况、地质条件、土质特点和工程施工等共同作用的结果。
关键词 公路 边坡稳定性 “318”国道 大甘坪滑坡 勘探 试验 治理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