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99篇文章
< 1 2 4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背景下海洋科学实验中心的建设与实践——以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为例 被引量:2
1
作者 柳长峰 王睿 姜正龙 《中国地质教育》 2023年第2期132-136,共5页
一流本科专业建设需要一流的实验室平台作为支撑。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海洋科学专业入选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肩负培养高质量海洋科学创新人才的重任。这就对相配套的实验中心平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文章在回顾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海... 一流本科专业建设需要一流的实验室平台作为支撑。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海洋科学专业入选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肩负培养高质量海洋科学创新人才的重任。这就对相配套的实验中心平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文章在回顾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海洋科学专业发展历史和实验中心建设经验的基础上,分析了存在的不足之处,针对性地提出了一流本科专业建设背景下海洋科学专业实验中心建设思路,以期进一步推进我校海洋科学一流本科专业的建设,促进海洋科学高质量人才培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室建设 一流本科专业 实验教学 海洋科学
下载PDF
突出地质大学特色 办好海洋科学专业 被引量:3
2
作者 方念乔 《中国地质教育》 2006年第4期78-80,共3页
本文介绍了作者在开办海洋科学专业中的基本观点,强调地学在中国地质大学具有深厚的传统和明显的特色,把地学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作为地质大学发展海洋学科的核心任务,是办好海洋科学专业的必由之路。
关键词 海洋科学 地球科学 中国地质大学
下载PDF
海洋天然气水合物勘查和识别新技术:地质微生物技术 被引量:20
3
作者 苏新 陈芳 +4 位作者 张勇 王媛媛 焦露 蒋宏忱 董海良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409-423,共15页
当前国内外海洋天然气水合物勘查和评价发展趋势要求有更多具有精细探测和评价功能的技术,这给地质微生物水合物探测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提出了需求和挑战。简要介绍了当前水合物成藏或沉积环境研究中所涉及的主要微生物类别及其主要关系,... 当前国内外海洋天然气水合物勘查和评价发展趋势要求有更多具有精细探测和评价功能的技术,这给地质微生物水合物探测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提出了需求和挑战。简要介绍了当前水合物成藏或沉积环境研究中所涉及的主要微生物类别及其主要关系,它们绝大多数是适应海底深部低温高压环境的厌氧极端生物。其中重要类群是为天然气提供气源的产甲烷古生菌、参与甲烷厌氧氧化过程的甲烷氧化古生菌和硫酸盐还原细菌。介绍了国内外几个地质微生物探测技术的实例,包括历史悠久的"微生物油气勘探"技术、近十年来发展起来的微生物计数法、群落结构和标志类别法;另外,对新露头角的微生物生物标志物法等其他方法也给予简要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微生物 微生物丰度 群落结构 甲烷 水合物识别技术
下载PDF
氧同位素第6期北印度洋的一次重大古海洋学事件 被引量:4
4
作者 方念乔 丁旋 +2 位作者 胡超涌 宋成兵 张振芳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27-134,共8页
北印度洋赤道海岭的远洋沉积记录在氧同位素第 6期的早期 ,即 16 7~ 16 0ka期间 ,揭示出一次重大的古海洋学事件 .在多项代用指标中 ,浮游有孔虫组合和通量的变化对该事件的反映最为强烈 ,因此将其命名为“第 6期海洋生态环境严重恶化... 北印度洋赤道海岭的远洋沉积记录在氧同位素第 6期的早期 ,即 16 7~ 16 0ka期间 ,揭示出一次重大的古海洋学事件 .在多项代用指标中 ,浮游有孔虫组合和通量的变化对该事件的反映最为强烈 ,因此将其命名为“第 6期海洋生态环境严重恶化事件” .该事件以广适性种Globigerinitaglutinata的高度发育、凉水种Neogloboquadrinapachyderma和Globigerinabulloides的异常增多、其他有孔虫常见种的普遍减少及有孔虫总量的大幅度降低为特征 .结合其他代用指标和邻区资料 ,认为导致事件发生的主控因素在于超强的南亚冬季风及其所引发的表层水温降低和贫瘠的深层水团上涌 .一般情况下 ,南亚冬季风对研究区环境的影响力远较夏季风弱 ,它的阶段性超常强化似乎总与青藏高原的强烈隆升有关 .可推测 ,发生在第 6期的生境恶化事件很可能是最近一次高原大规模构造抬升的产物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同位素第6期 古海洋学事件 生态环境恶化 南亚冬季风 青藏高原隆升
下载PDF
西太平洋中国富钴结壳勘探合同区矿床地质 被引量:5
5
作者 何高文 杨永 +16 位作者 韦振权 杨胜雄 刘永刚 邓希光 姚会强 邓义楠 高晶晶 方念乔 王洋 王汾连 任江波 姜静 邓贤泽 梁东红 马维林 张立敏 姚翔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2649-2664,共16页
利用我国富钴结壳勘探合同区多年航次调查资料和大量样品测试分析结果,对合同区结壳矿床地质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板状结壳是合同区主要结壳类型,主要连片发育在海山平顶边缘及海山斜坡基岩之上;砾状结壳和钴结核零星分布于海山山... 利用我国富钴结壳勘探合同区多年航次调查资料和大量样品测试分析结果,对合同区结壳矿床地质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板状结壳是合同区主要结壳类型,主要连片发育在海山平顶边缘及海山斜坡基岩之上;砾状结壳和钴结核零星分布于海山山顶、斜坡平缓处、斜坡坡脚等平坦地形处。合同区结壳主要由水羟锰矿与铁相矿物(FeOOH)组成,还可见微量自然金、自然银、自然铜、自然锡等单质矿物及铜锡合金矿物;结壳中Co平均含量为0.40%,ΣREE平均含量为2158μg/g。成因类型属水成型大洋铁锰沉积矿床,主要生长期包括79~66 Ma、54 Ma、41 Ma、35~28 Ma、18~10 Ma和6~0 Ma,平均生长速率为3.69mm/Ma。结壳成矿经历了铁锰矿物相形成、微量元素富集和后期改造三个主要过程;结壳中有用元素的富集与铁锰矿物表面能有关,磷酸盐化事件促进了钇的富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钴结壳 矿床地质 中国合同区 西太平洋
下载PDF
海洋地质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设计及其应用 被引量:5
6
作者 时美楠 房强 李琰 《中国矿业》 2021年第12期178-182,共5页
海洋地质与环境实验技术作为海洋科学专业本科生的必修课,旨在使学生了解海洋环境与地质的研究方法,初步掌握海洋地质与环境的实验设计思路与方法。海洋地质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的建设立足于国家海洋强国战略目标与培养海洋科学高层次... 海洋地质与环境实验技术作为海洋科学专业本科生的必修课,旨在使学生了解海洋环境与地质的研究方法,初步掌握海洋地质与环境的实验设计思路与方法。海洋地质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的建设立足于国家海洋强国战略目标与培养海洋科学高层次人才的需求,是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对海洋地质学传统实验教学的改进和发展,也是高等教育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本文分析了海洋地质专业实验教学的现状与海洋地质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的建设思路。以虚拟操作实验室系统以及动态图像粒度粒形分析仪、MFK1-FA型卡帕桥磁化率仪两个实验系统为例对该平台的建设内容进行介绍。海洋地质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将实验测试通过视频动画、声音和图形交互等表现形式展现,不受传统实验教学中时间、空间和专业设备的制约,为解决特殊形式下的专业实验课程学习提供了新的途径,推动了实验教学的改革与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地质 实验教学 虚拟仿真 CamsizerX2 MFK1-FA
下载PDF
印度尼西亚弗洛勒斯海LGM以来的古海洋学记录 被引量:3
7
作者 丁旋 Guichard F. +1 位作者 Bassinot F. 魏明军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565-572,共8页
弗洛勒斯海位于印度尼西亚穿越流通道上,它的古海洋学特征对于理解LGM以来穿越流活动历史,及其与全球气候变化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弗洛勒斯海SHI9011岩心δ18O、δ13C、浮游有孔虫组合及碳酸盐含量等古海洋学记录的研究,认为研究... 弗洛勒斯海位于印度尼西亚穿越流通道上,它的古海洋学特征对于理解LGM以来穿越流活动历史,及其与全球气候变化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弗洛勒斯海SHI9011岩心δ18O、δ13C、浮游有孔虫组合及碳酸盐含量等古海洋学记录的研究,认为研究区沉积速率不高,生物生产力却并不低于高沉积速率的近陆地区.冰期时海平面下降,陆源物质输入量增加,使得古生产力上升.冰消期终止期IA海平面快速上升,陆源营养物质供应减少,同时穿越流活动增强,抑制了下部水体向上运动,古生产力开始下降.8~6 ka前后,强烈的东南季风使得研究区上升流活动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弗洛勒斯海 末次冰期最盛期 古海洋学 穿越流 东南季风 上升流
下载PDF
“微课”在“海洋油气地质学”课堂教学模式中的应用——基于参加第二届全国高校微课教学比赛的思考 被引量:3
8
作者 由雪莲 李庆 +1 位作者 周东升 刘豪 《中国地质教育》 2016年第1期79-82,共4页
"微课"形式已经悄然进入高校教育之中,本文以具体的"微课"在地学专业课"海洋油气地质学"教学模式中的实践与应用为例,详述地学"微课"知识点的选取与引入。由现象到概念,围绕知识点设计教学过程... "微课"形式已经悄然进入高校教育之中,本文以具体的"微课"在地学专业课"海洋油气地质学"教学模式中的实践与应用为例,详述地学"微课"知识点的选取与引入。由现象到概念,围绕知识点设计教学过程,升华到理论层次的科学认识。通过参加第二届全国高校微课教学比赛的经验,对引入"微课"进地学课程做了一系列思考,认为"微课"将促进教学的发展,成为高校教学资源建设的一个新动向和新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课 海洋油气地质学 全国高校微课教学比赛
下载PDF
基于海洋特色的“海洋油气地质学”教学研究与实践 被引量:2
9
作者 兰晓东 刘豪 《高教学刊》 2017年第7期127-128,共2页
在高校调研和教学实践的基础上,对"海洋油气地质学"课程进行教学探索。对教学课时及内容进行全新编排,加强地质图件解读,注重引导学生创造优质课堂。斟酌教学实例,反复强调并对比海陆相油气地质差异,展现海洋特色。课堂延伸... 在高校调研和教学实践的基础上,对"海洋油气地质学"课程进行教学探索。对教学课时及内容进行全新编排,加强地质图件解读,注重引导学生创造优质课堂。斟酌教学实例,反复强调并对比海陆相油气地质差异,展现海洋特色。课堂延伸结合学科研究热点,鼓励学生研究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油气地质 海洋特色 教学实践
下载PDF
海洋地质人才现状及高层次人才培养模式探讨 被引量:2
10
作者 刘豪 林畅松 +1 位作者 辛仁臣 吴怀春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13年第29期30-31,33,共3页
海洋科学是一个多系统、多学科交叉的综合性学科体系。论文针对国内海洋人才供需现状,结合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海洋学院本科专业培养中存在的优缺点。指出海洋科学高层次人才培养必须紧密围绕人才发展目标厘定.人才培养专业体系建设... 海洋科学是一个多系统、多学科交叉的综合性学科体系。论文针对国内海洋人才供需现状,结合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海洋学院本科专业培养中存在的优缺点。指出海洋科学高层次人才培养必须紧密围绕人才发展目标厘定.人才培养专业体系建设、课程体系设置、实验室建设,教学管理体制与评价体系等方面开展具体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地质 高层次人才 培养目标 培养模式
下载PDF
松辽盆地国际大陆科学钻探:白垩纪恐龙时代陆相地质记录 被引量:4
11
作者 王成善 高远 +22 位作者 王璞珺 吴怀春 吕庆田 朱永宜 万晓樵 邹长春 黄永建 高有峰 席党鹏 王稳石 贺怀宇 冯子辉 杨光 邓成龙 张来明 王天天 胡滨 崔立伟 彭诚 余恩晓 黄何 杨柳 毋正轩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12-430,511-534,共43页
过去一百年地球的气候持续变暖,未来地球可能进入两极无冰的温室气候状态。白垩纪是深时典型的温室气候时期,认识白垩纪气候对于理解过去和预测未来气候变化均有重要意义。松辽盆地国际大陆科学钻探以研究白垩纪陆地气候与环境演变、探... 过去一百年地球的气候持续变暖,未来地球可能进入两极无冰的温室气候状态。白垩纪是深时典型的温室气候时期,认识白垩纪气候对于理解过去和预测未来气候变化均有重要意义。松辽盆地国际大陆科学钻探以研究白垩纪陆地气候与环境演变、探索大规模陆相有机质富集机理为科学目标,在国际大陆科学钻探计划ICDP框架下,成为全球第一口钻穿白垩纪陆相地层的大陆科学钻探井。项目历时16年,以超97%的取心率获得连续完整的8187 m岩心,建立了松辽盆地陆相白垩系高精度年代地层框架,重建了松辽盆地白垩纪多时间尺度陆地气候旋回与气候事件,揭示了白垩纪湖海平面波动机理,确认了松辽盆地发生过海侵事件。松辽盆地国际大陆科学钻探推动了全球地质学家合作研究白垩纪温室气候,带动了一系列高水平学术成果的产出,为松辽盆地油气勘探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科学支撑,产生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重大的国际与国内影响。松辽盆地国际大陆科学钻探代表了探索深时的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阶段。可以预见,未来借助科学钻探,人类会不断增强对深时气候环境演化等方面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大陆科学钻探计划 松辽盆地 白垩纪 古气候 年代地层格架 海侵事件
下载PDF
海洋科学专业海洋地质与环境特色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1
12
作者 关翔宇 方芳 翁燕群 《科教文汇》 2020年第36期92-93,共2页
海洋科学专业建设是支撑国家海洋强国战略目标的现实需要,而海洋地质与环境特色人才的培养是开发利用和保护海洋的前提。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海洋学院充分利用在地质学学科上的优势和雄厚实力,在培养海洋科学专业海洋地质与环境特色人才... 海洋科学专业建设是支撑国家海洋强国战略目标的现实需要,而海洋地质与环境特色人才的培养是开发利用和保护海洋的前提。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海洋学院充分利用在地质学学科上的优势和雄厚实力,在培养海洋科学专业海洋地质与环境特色人才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在构建新的培养模式、加强实践教学课程建设、重视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三个层面上进行了实践,为健全和完善海洋科学专业海洋地质与环境特色人才培养模式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地质与环境 人才培养 实践
下载PDF
海洋资源与环境专业周口店地质实践教学探索
13
作者 兰晓东 魏玉帅 +1 位作者 姜正龙 刘豪 《高教学刊》 2022年第10期82-85,共4页
在传统周口店地质实习的基础上,结合海洋资源与环境专业培养目标,强化海洋地学特色。通过实习内容重构,突出海洋知识传授、海陆地质特征对比和地质思维培养三部分内容,强化学生野外地质实践技能,培养学生大海洋地质观。在实践教学中,充... 在传统周口店地质实习的基础上,结合海洋资源与环境专业培养目标,强化海洋地学特色。通过实习内容重构,突出海洋知识传授、海陆地质特征对比和地质思维培养三部分内容,强化学生野外地质实践技能,培养学生大海洋地质观。在实践教学中,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以海洋地学为中心,注重实习与专业课程的交叉,鼓励学生思考与质疑,强化实习的分层次培养。探索传统地学野外实践的海洋地学特色,对我校海洋资源与环境专业教学体系建设和海洋创新人才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资源与环境 周口店 野外实践教学 教学探索
下载PDF
构建新型的海洋地质微生物学课程体系培养创新性学科交叉型人才
14
作者 魏士平 崔鸿鹏 《科技创新导报》 2021年第11期201-205,共5页
“双一流”背景下,对学科及课程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海洋地质微生物学是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是对传统地质学和微生物学的继承与发展,为适应现代创新型人才的需求,海洋地质微生物学进行了新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实施过程的构建,并建立了... “双一流”背景下,对学科及课程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海洋地质微生物学是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是对传统地质学和微生物学的继承与发展,为适应现代创新型人才的需求,海洋地质微生物学进行了新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实施过程的构建,并建立了科学的评价与反馈体系,目的是提高海洋地质微生物教学质量,为进一步促进学生具备创新性思维的交叉型人才的培养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地质微生物学 课程体系 课程实施 教学质量
下载PDF
在海洋科学文化中引领大学生感悟中华民族精神
15
作者 关翔宇 黄煦 +1 位作者 张艳 方芳 《科教文汇》 2013年第7期17-18,共2页
大海孕育并构筑了神奇而充满魅力的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摇篮,形成了中华民族文化、经济、军事绵长的发展史,依托海洋而诞生的海洋文化浸润着中华民族海一样博大宽厚的精神特质。在当代大学生尤其是海洋科学专业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引... 大海孕育并构筑了神奇而充满魅力的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摇篮,形成了中华民族文化、经济、军事绵长的发展史,依托海洋而诞生的海洋文化浸润着中华民族海一样博大宽厚的精神特质。在当代大学生尤其是海洋科学专业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引领他们感悟中华民族精神,培养和弘扬如海胸怀,光大民族品格,继承民族传统,使之成为提升大学生学业水平的精神支柱和力量源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科学 精神特质 民族胸怀
下载PDF
松辽盆地青山口组页岩有机质的源-汇过程与地质驱动因素
16
作者 王华建 柳宇柯 +3 位作者 王晓梅 刘真吾 吕丹 张水昌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06-318,I0003,共14页
松辽盆地青山口组是盆地内巨量石油资源的最主要源岩。前人普遍认为青山口组有机质富集事件与藻类勃发和咸化缺氧水体环境的形成有关。本文从有机质的源-汇过程角度,综合古生物学、地球化学、岩石矿物学、旋回地层学和地质学等多方面证... 松辽盆地青山口组是盆地内巨量石油资源的最主要源岩。前人普遍认为青山口组有机质富集事件与藻类勃发和咸化缺氧水体环境的形成有关。本文从有机质的源-汇过程角度,综合古生物学、地球化学、岩石矿物学、旋回地层学和地质学等多方面证据,对青山口组页岩有机质的生物母源、矿化过程及地质驱动因素进行了分析,得出如下认识:以蓝细菌和疑源类等微生物为主的多元生物母源、异化铁还原菌和产甲烷菌主导的有机质矿化过程、海侵和火山等多地质因素驱动的古湖泊生态变革和物源供给变化,最终导致初级生产力勃发和水体环境分层,形成厚层富有机质沉积。未来应持续开展青山口组页岩有机质富集机制的精细化和系统化研究,以实现米级厚度富油层的层段识别和分布预测,满足盆地内页岩油勘探开发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辽盆地 青山口组 黑色页岩 有机质 微生物 地质驱动因素
下载PDF
海洋地质专业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建设 被引量:18
17
作者 王睿 李琦 +1 位作者 姜正龙 柳长峰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250-252,共3页
文章分析了海洋地质专业实验教学的现状,提出了进行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的建设思路,以及以海洋专业特色和海洋科学研究领域最新成果为导向,在教学资源、教学终端、教学资源管理平台和教学环境平台四个方面的建设内容。
关键词 海洋地质 实验教学 虚拟仿真 实验室建设
下载PDF
蓝色经济背景下海洋资源概论思政设计与实践
18
作者 兰晓东 刘豪 《高教学刊》 2024年第26期160-163,共4页
为满足大学生对海洋资源的兴趣和热情,服务于蓝色经济,对海洋资源概论公选课程进行思政设计与实践。海洋资源的保护和恢复是蓝色经济可持续发展之基石,海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蓝色经济可持续发展之内核,技术提升和科技创新是蓝色经济可... 为满足大学生对海洋资源的兴趣和热情,服务于蓝色经济,对海洋资源概论公选课程进行思政设计与实践。海洋资源的保护和恢复是蓝色经济可持续发展之基石,海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蓝色经济可持续发展之内核,技术提升和科技创新是蓝色经济可持续发展之引擎。在课程设计中围绕着蓝色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和需求,将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与之对标,采用多案例教学突出海洋资源保护和恢复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将多学科进行融合提高海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交流和创新,通过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引领实现海洋资源与可持续蓝色经济相融共进。在教学实践中有意识地将思政元素融入授课内容,加强价值引领、能力培养、知识传授“三位一体”协同培养,拉近海洋资源与蓝色经济的距离,使学生树立正确的海洋资源观,增强对海洋资源的热爱、兴趣和使命感。科普介绍与可持续蓝色经济需求相结合,鼓励学生开发和利用海洋资源,促进各学科各专业与海洋资源的交叉融合,为可持续的蓝色经济搭建各类海洋人才的教育平台,达到服务蓝色经济与海洋强国的育人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资源 思政设计 公选课 蓝色经济 多学科融合
下载PDF
中国南海北部珠江口盆地早渐新世末破裂不整合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9
19
作者 宫越 林畅松 +5 位作者 何敏 张忠涛 张博 舒梁峰 冯轩 洪芳浩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851-863,共13页
珠江口盆地破裂不整合(T7)是南海北部边缘海盆地内一系列重要不整合界面之一,界面上下的物源与沉积环境等都有显著变化,其形成与盆地的动力学演化、海平面变化及油气聚集具有密切的联系。本研究依托地震数据和井资料,对研究区早渐新世末... 珠江口盆地破裂不整合(T7)是南海北部边缘海盆地内一系列重要不整合界面之一,界面上下的物源与沉积环境等都有显著变化,其形成与盆地的动力学演化、海平面变化及油气聚集具有密切的联系。本研究依托地震数据和井资料,对研究区早渐新世末期T7(32~30 Ma)不整合的分布与结构特征,以及不整合分布进行了描述,对破裂不整合形成机制以及其体现的盆地演化过程进行了探讨。研究表明,研究区T7界面是具有破裂不整合面的明显特征,大部分断裂在T7终止活动,或经过T7界面后断距大幅度减小;而不整合面下伏的恩平组整体呈楔状,地层厚度明显受控于断裂活动。T7不整合在珠江口盆地范围内的分布划分为3个区带,分别是北部的角度不整合带、局部不整合带和上超带以及整合带,并与强剥蚀带,弱剥蚀带和无剥蚀带相对应。3个区带内的不整合具有不同的结构特点,角度不整合带主要以断块旋转、肩部削蚀为特征,局部不整合和上超带以珠海组上超和局部剥蚀为特征,且局部剥蚀面积与北部角度不整合带相比明显减少,整合带(南部隆起带以南)主要以整合和上超特征为主。这种展布模式说明不整合的分布样式与不同区带的构造作用和古地貌的差异有关。北部角度不整合带主要受控于断裂旋转和抬升作用,而在局部不整合和上超带内,剥蚀由底辟或局部隆起导致,整合带位于当时凹陷中心的水下环境。这样的模式反映破裂不整合面的形成与裂谷期盆地边缘的肩部隆起削蚀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破裂不整合面 断块 古地貌 恩平组 珠海组 早渐新世末 珠江口盆地 中国南海
下载PDF
中美通过区域地质填图培养地质专业大学生野外能力的对比与启示 被引量:2
20
作者 吴晨 王果胜 +3 位作者 周志广 柳长峰 刘文灿 江湉 《中国地质教育》 2017年第4期94-97,共4页
区域地质填图无论是地质科学研究还是服务于当今社会都是必不可少的基础方法之一,亦是发现地质科学问题和理论创新的重要前提,更是培养大学生野外能力最为有效的手段。中美两国采用区域地质填图方法培养大学生野外能力的教学方法存在诸... 区域地质填图无论是地质科学研究还是服务于当今社会都是必不可少的基础方法之一,亦是发现地质科学问题和理论创新的重要前提,更是培养大学生野外能力最为有效的手段。中美两国采用区域地质填图方法培养大学生野外能力的教学方法存在诸多不同,本文通过对比认为美国高校在培养地质专业大学生野外能力方面优于我国。因此,论文提出区域地质填图教学采用化整为零、独立进行和求同存异的改革方向,提高地质专业大学生的培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专业 区域地质填图 野外能力 中美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