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利用震后黏弹性位错理论研究苏门答腊地震(M_w9.3)的震后重力变化 被引量:12
1
作者 张国庆 付广裕 +1 位作者 周新 徐长仪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654-1665,共12页
本文利用2003—2011年的GRACE RL05数据提取了苏门答腊地震(Mw9.3)引起的震后重力变化,发现断层两侧震后重力变化速率存在明显差异,断层下盘总体变化率为0.55μGal/yr,断层上盘为0.16μGal/yr.基于子断层叠加的编程思想,本文将Tanaka的... 本文利用2003—2011年的GRACE RL05数据提取了苏门答腊地震(Mw9.3)引起的震后重力变化,发现断层两侧震后重力变化速率存在明显差异,断层下盘总体变化率为0.55μGal/yr,断层上盘为0.16μGal/yr.基于子断层叠加的编程思想,本文将Tanaka的黏弹球体位错理论配套计算程序(简称黏弹位错程序)加以改造,克服了其近场计算精度不足(甚至错误)的缺陷,可用来研究大地震引起的近场震后位移与重力变化.本文利用改造后的黏弹位错程序计算了2004年苏门答腊地震(Mw9.3)产生的同震重力变化,计算结果在空间分布和量级上均与利用弹性位错程序计算获得的结果一致,验证了我们对黏弹位错程序进行改造的正确性.最后,结合GRACE卫星观测数据,本文利用Tanaka的黏弹位错理论研究了苏门答腊地区的地幔黏性因子.结果表明,该地区地幔黏滞性具有显著的横向差异,当发震断层上下两盘的地幔黏滞性系数分别取8×1018 Pa·s和1×1018 Pa·s时,模拟的震后重力变化在总体空间分布和变化趋势上与GRACE卫星观测结果更接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球体地球位错理论 GRACE重力卫星 苏门答腊地震(Mw9.3) 重力变化 黏滞性
下载PDF
利用粘弹性球体位错理论研究2011年日本M_W9.0地震引起的震后位移时空变化 被引量:3
2
作者 刘泰 付广裕 苏小宁 《地震》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11,共11页
基于2011年3月~2015年9月的GPS观测数据,研究了2011年日本M_W9.0地震引起的震后位移时空变化,分析震后4.5a内震后断层余滑和粘滞性松弛对震后位移场的贡献。基于子断层叠加的思想,对Tanaka的粘弹性球体位错理论配套计算程序(环型解部分... 基于2011年3月~2015年9月的GPS观测数据,研究了2011年日本M_W9.0地震引起的震后位移时空变化,分析震后4.5a内震后断层余滑和粘滞性松弛对震后位移场的贡献。基于子断层叠加的思想,对Tanaka的粘弹性球体位错理论配套计算程序(环型解部分)加以改进,克服其近场计算精度不足(甚至错误)的缺陷,提高了近场震后位移的计算精度。利用弹性球体位错理论配套计算程序和改进后的粘弹性球体位错理论配套计算程序,分别计算2011年日本M_W9.0地震产生的同震位移,两组结果的差异仅占信号的1%左右,验证了对粘弹性球体位错理论配套计算程序改造的正确性。最后,结合震后3~4.5aGPS观测数据,利用Tanaka的粘弹性球体位错理论确定了2011年日本M_W9.0地震震中周边区域地幔粘滞性系数,其最佳拟合值为6×10^(18)Pa·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球体位错理论 GPS 位移 地幔粘滞性系数 2011年日本Mw 9.0地震
下载PDF
利用区域地震记录反演2022年泸定M_(s)6.8地震破裂过程
3
作者 王安简 李国辉 高原 《地震》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33-41,共9页
2022年9月5日在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泸定县发生一次M_(s)6.8地震.基于区域地震波形数据,对主震震源破裂过程进行反演,结果表明:这次地震发震断层为鲜水河断裂,总体表现为左旋走滑.破裂主要沿断层走向向SSE方向传播,并由起始破裂点向浅... 2022年9月5日在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泸定县发生一次M_(s)6.8地震.基于区域地震波形数据,对主震震源破裂过程进行反演,结果表明:这次地震发震断层为鲜水河断裂,总体表现为左旋走滑.破裂主要沿断层走向向SSE方向传播,并由起始破裂点向浅部扩展,整个过程持续约13 s,释放标量地震矩为1.2×10^(19)N·m,相当于Mw6.6.破裂长度约18 km,宽度约14 km,最大同震滑动量为2.7 m,估计的矩心深度为6.2 km.与远震波形数据反演结果相比,此次地震主要破裂区位于震中SSE一侧,在震中NNW一侧没有发现较为明显的破裂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22年泸定M_(s)6.8地震 震源破裂过程 波形反演 同震滑动
下载PDF
利用球形地球位错理论研究日本M_(W)9.0地震引起的稳态变形与库仑应力变化
4
作者 陈伟 刘泰 +2 位作者 唐河 佘雅文 付广裕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4760-4774,共15页
稳态地震变形是指由地震引起的、超长时间尺度内震后黏弹性松弛效应的累加,通过对稳态地震变形的研究,可以研究大地震导致的地球总体震后形变场,有利于分析周边地区对该地震的极限响应.本文首先利用球形地球地震位错理论,计算了日本M_(W... 稳态地震变形是指由地震引起的、超长时间尺度内震后黏弹性松弛效应的累加,通过对稳态地震变形的研究,可以研究大地震导致的地球总体震后形变场,有利于分析周边地区对该地震的极限响应.本文首先利用球形地球地震位错理论,计算了日本M_(W)9.0地震在日本列岛和中国东部地区产生的稳态水平位移.结果表明,日本M_(W)9.0地震在日本本岛引起的稳态水平位移最大可达到8 m,大体上是同震水平位移的两倍;在中国东北地区产生的稳态水平位移最大值超过0.8 m,在华北地区产生的稳态水平位移最大值为0.5 m左右,是同震水平位移的30~40倍.接着,本文根据前人研究成果,结合地质资料,建立了中国东北和华北地区15条主要断裂带的几何与滑动构造模型,然后利用球形地球位错理论计算了日本M_(W)9.0地震在上述断裂带上引起的同震与稳态库仑应力变化.结果表明,该强震在中国东北和华北地区主要断裂带上引起的同震库仑应力变化均不超过1 kPa;稳态库仑应力变化显著超过同震结果,但除了依兰—伊通断裂带北段和嫩江断裂带南段的一部分以外,其他断裂带上的稳态库仑应力变化均未超过10 kPa这个地震触发阈值.因此日本M_(W)9.0地震对中国东北和华北地区地震危险性影响有限,不会显著改变区内主要断裂带的应力状态和地震活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M_(W)9.0地震 球形地球位错理论 稳态变形 库仑应力变化 地震危险性
下载PDF
2016年1月21日青海门源6.4级地震的发震机制探讨 被引量:64
5
作者 胡朝忠 杨攀新 +5 位作者 李智敏 黄帅堂 赵妍 陈丹 熊仁伟 陈庆宇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637-1646,共10页
2016年01月21日青海省门源县发生6.4级地震,地震现场考察的震害分布椭圆长轴走向120°N—140°E.震后0.8m高分遥感影像与震前高分影像的对比解译结果表明,本次地震导致大于23处较集中的崩塌滑坡,它们的空间分布表现出震中北侧... 2016年01月21日青海省门源县发生6.4级地震,地震现场考察的震害分布椭圆长轴走向120°N—140°E.震后0.8m高分遥感影像与震前高分影像的对比解译结果表明,本次地震导致大于23处较集中的崩塌滑坡,它们的空间分布表现出震中北侧多于南侧,分布点总体形态呈NNW向延展的平面特征.区域断裂几何展布和活动性质的高分遥感解译和野外考察研究表明,冷龙岭断裂水平运动分量占绝对优势,如果本次地震发生在该断裂上,不应为纯逆冲性质.震中区域活动断裂的精细研究发现在冷龙岭北侧发育一条走向约为140°的活动断裂,该断裂在高分影像上地表为北倾,该断裂与多家机构的震源机制解节面Ⅰ走向非常相近.本次地震的余震分布总体长轴方向与冷龙岭断裂相差约20°,而与最新发现的冷龙岭北侧断裂走向相近.综合以上多方面资料,认为冷龙岭北侧断裂极有可能是本次地震的发震断裂.综合余震分布在深部的展布特征,主震的震源机制解,发震断裂在地表的几何展布特征和活动性质,再结合震区附近大地电磁测深等地球物理资料,建立了发震机制模型,认为本次地震是2008年于田7.4级地震、2014年于田7.3级地震后,青藏高原块体向北东方向推挤生长过程中发生的一次地震事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源地震 冷龙岭北侧断裂 发震断裂 震源机制解 余震分布 地震灾害 冷龙岭断裂
下载PDF
探测与2008年汶川M_S8.0和2013年芦山M_S7.0地震相关的大气CH_4和CO异常变化 被引量:9
6
作者 崔月菊 杜建国 +1 位作者 李营 郭秋娜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022-1027,共6页
为了促进卫星遥感气体地球化学技术在地震监测中的推广应用,本文采用卫星高光谱数据利用差值和异常指数2种方法研究了汶川和芦山地震相关的大气CH4和CO异常特征。数据处理结果表明,汶川地震相关的CH4和CO总含量异常出现在地震发生当月,... 为了促进卫星遥感气体地球化学技术在地震监测中的推广应用,本文采用卫星高光谱数据利用差值和异常指数2种方法研究了汶川和芦山地震相关的大气CH4和CO异常特征。数据处理结果表明,汶川地震相关的CH4和CO总含量异常出现在地震发生当月,沿北东向龙门山断裂带和北西向荥经—马边断裂带呈线性分布,在两条断裂带交汇部位异常幅度最大。芦山地震相关的CH4和CO异常受到了汶川地震的影响。芦山地震前3个月出现CH4和CO异常,异常幅度明显高于汶川地震,CH4异常位于震中附近呈外低内高环状分布,CO异常沿荥经—马边断裂带呈线性分布。这些遥感地球化学异常特征表明,CH4和CO地球化学特征时空变化可能是两次大地震和伴随的断裂构造活动引起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4 CO 异常指数 汶川地震 芦山地震
下载PDF
2008年汶川M_S8.0地震前后川西含碳气体卫星高光谱特征 被引量:8
7
作者 崔月菊 杜建国 +1 位作者 荆凤 李新艳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448-457,508,共10页
2008年汶川地震导致了大量地下含碳气体释放.本文基于卫星高光谱数据采用差值法获取了汶川地震前后川西地区含碳气体异常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显示汶川地震前后不同含碳气体异常的时空分布特征不同.空间分布上,CH_4,CO_2和CO异常分布于... 2008年汶川地震导致了大量地下含碳气体释放.本文基于卫星高光谱数据采用差值法获取了汶川地震前后川西地区含碳气体异常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显示汶川地震前后不同含碳气体异常的时空分布特征不同.空间分布上,CH_4,CO_2和CO异常分布于震中附近且受断裂控制明显,与热红外异常特征类似;CO和CO_2异常的范围较CH_4大,CO除沿断裂带分布外,在四川盆地也大面积出现.异常出现时间上,CO_2异常最早,其次为CH_4和CO.气体来源上,CO_2和CH_4主要来源于地球内部沿断裂带释放,在地球内部还原条件下,CH_4还可由CO_2还原形成;CO异常除了沿断裂带释放和由断裂带释放的CH_4氧化生成外,还由四川盆地渗漏的CH_4氧化生成.本文结果可用于地震监测预测研究,不仅提供了新的地震前兆观测参数,还为地震热红外异常机制"地球放气温室效应"提供了科学依据,同时对地震引起的地质碳排放研究也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汶川地震 卫星高光谱 气体地球化学异常 CO2 CH4 CO
下载PDF
汶川地震相关的断裂带含碳气体排放量估算 被引量:2
8
作者 崔月菊 杜建国 +2 位作者 李新艳 孙凤霞 邹镇宇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22-227,共6页
断裂带是地下气体向上运移的有利通道,地震活动会加剧地下气体沿断裂带向上运移,释放到大气中。本文利用卫星高光谱遥感技术,初步估算了汶川地震伴随的大范围含碳气体(CH_4、CO和CO_2)的排放变化总量。结果显示,龙门山断裂带长期不断地... 断裂带是地下气体向上运移的有利通道,地震活动会加剧地下气体沿断裂带向上运移,释放到大气中。本文利用卫星高光谱遥感技术,初步估算了汶川地震伴随的大范围含碳气体(CH_4、CO和CO_2)的排放变化总量。结果显示,龙门山断裂带长期不断地向大气中排放大量的含碳气体,汶川地震的发生导致在短时间里龙门山断裂带向大气中至少多排放了4740t CO、8549t CH_4和87.15 Mt CO_2。地震活动造成的断裂带含碳气体排放不可忽视,是地质碳排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大气环境效应有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4 CO CO2 断裂带排气 地震
下载PDF
巴颜喀拉块体东北缘GPS应变率空间分布特征及其与2017年九寨沟M_S7.0地震的关系 被引量:6
9
作者 李承涛 苏小宁 孟国杰 《地震》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37-50,共14页
巴颜喀拉块体东北缘是构造变形和地震活动较强的区域,2017年九寨沟MS7.0地震就发生在该区域内。利用多尺度球面小波方法解算GPS应变率场,分析巴颜喀拉块体东北缘2009年至2017年的应变率场分布特征,该方法的优点是可以将GPS应变率场按照... 巴颜喀拉块体东北缘是构造变形和地震活动较强的区域,2017年九寨沟MS7.0地震就发生在该区域内。利用多尺度球面小波方法解算GPS应变率场,分析巴颜喀拉块体东北缘2009年至2017年的应变率场分布特征,该方法的优点是可以将GPS应变率场按照不同的空间尺度进行小波分解,给出不同空间尺度的应变率场。结果表明在2017年九寨沟地震之前,震中附近应变积累显著,虎牙断裂北延断裂的左旋走滑速率为3.0 mm/a,拉张速率为3.1mm/a,表明该条断裂以左旋走滑为主兼有拉张特征,与九寨沟地震的震源机制解一致。除九寨沟震中附近外,在岷县与漳县交界处、理县和汶川、青川等地区主应变率、面应变率、最大剪应变率也较大,这可能与2013岷县漳县(MS6.6)、2008年汶川(MS8.0)、2014年理县(MS4.8)以及2014青川县(MS4.8)地震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颜喀拉东北缘 GPS观测 多尺度球面小波 应变率场 2017年九寨沟Ms7.0地震
下载PDF
2016年新疆阿克陶地震Sentinel-1 InSAR同震形变特征 被引量:4
10
作者 宋瑞庆 孟国杰 +2 位作者 张奎 董彦芳 龚发明 《地震》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7-25,共9页
2016年11月25日新疆克孜勒苏州阿克陶县发生MW6.6地震。本文利用合成孔径雷达差分干涉测量技术,对Sentinel-1卫星获取的升、降轨雷达数据进行了处理,提取了该次地震的同震形变场,并结合形变场特征与震源机制解,采用梯度下降法反演发震... 2016年11月25日新疆克孜勒苏州阿克陶县发生MW6.6地震。本文利用合成孔径雷达差分干涉测量技术,对Sentinel-1卫星获取的升、降轨雷达数据进行了处理,提取了该次地震的同震形变场,并结合形变场特征与震源机制解,采用梯度下降法反演发震断层的滑动分布。结果表明,升、降轨LOS向同震形变场在发震断层两侧具有明显不同的形变特征,主要形变区域分布在断层两侧,升轨LOS向形变量可达-8.2cm与11.2cm,降轨LOS向形变量可达-21.4cm与13.1cm;反演的升、降轨干涉形变场与InSAR测量值之间的残差得到有效控制,大部分的残差介于±5cm之间;断层滑动分布主要集中于沿断层面深约2~18km处,最大滑动量位于沿断层面深约7km处可达0.96m;平均滑动角约182.29°,最大滑动处的滑动角约197.13°,两个滑动分布中心的滑动角均接近180°,表明阿克陶地震为一典型的右旋走滑破裂性事件;当剪切模量取32Gpa时,反演的发震断层地震矩M_0可达9.75×10^(18),相当于矩震级MW6.60,与地震波形反演结果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SAR 同震形变场 Sentinel-1卫星 2016年阿克陶地震
下载PDF
利用同震和震后位移数据联合反演2011年日本M_(W)9.0地震同震断层滑动 被引量:1
11
作者 陈伟 刘泰 +1 位作者 佘雅文 付广裕 《地震》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21-135,共15页
基于黏弹性球体位错理论,联合陆地和海底同震GPS数据以及日本本岛330个陆地GPS站点5~10年的震后数据,反演了日本M_(W)9.0地震的断层滑动模型,提升了断层滑动分布在细节上的合理性。首先,基于日本本岛330个陆地GPS站点震前2年和震后10年... 基于黏弹性球体位错理论,联合陆地和海底同震GPS数据以及日本本岛330个陆地GPS站点5~10年的震后数据,反演了日本M_(W)9.0地震的断层滑动模型,提升了断层滑动分布在细节上的合理性。首先,基于日本本岛330个陆地GPS站点震前2年和震后10年的连续观测数据,获取了日本M_(W)9.0地震震后5~10年的年平均位移,该时段的位移几乎完全由地幔黏弹性松弛效应引起;接着,利用黏弹性球体位错理论对震后5~10年的位移进行反复拟合,确定了日本M_(W)9.0地震震源及周边地区的地幔黏滞性系数最优解(9.0×10^(18) Pa·s)。然后,联合同震和震后位移数据,引入黏弹性位错格林函数,反演了2011年日本M_(W)9.0地震的断层滑动分布。结果表明,该地震同震破裂的最大值达到了62.72 m,同震滑动的总地震矩为4.48×10^(22) Nm,相应的矩震级为M_(W)9.03。由于黏弹性松弛效应引起的震后位移中包含了同震破裂的信息,基于黏弹性球体地震位错理论,联合同震和震后位移数据反演断层同震破裂,有效提高了日本M_(W)9.0地震断层滑动分布的可靠性。最后,本文提出的反演方法为同震观测结果缺乏的大地震震后科考提供了理论支撑:在大地震发生之后,即使在同震期间没有足够的观测数据,也可以在震后通过对震源区的加密观测积累的震后数据,使用本文提出的反演方法优化同震断层滑动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11年日本M_(W)9.0地震 球体位错理论 地幔黏弹性松弛 震后位移 滑动分布反演
下载PDF
基于GPS观测研究中国东北地区现今地壳形变特征 被引量:9
12
作者 于吉鹏 孟国杰 +6 位作者 苏小宁 Nikolay Shestakov Mikhail Gerasimenko Hiroaki Takahashi Mako Ohzono 刘泰 李承涛 《地震》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1-27,共17页
基于中国东北和俄罗斯远东东南部2012—2017年的GPS观测数据,利用包含年周期、半年周期、线性项和阶跃项的函数模型拟合GPS站坐标时间序列,得到ITRF2014下的速度场,并进一步转换到欧亚参考框架下得到相对欧亚板块的速度场。基于多尺度... 基于中国东北和俄罗斯远东东南部2012—2017年的GPS观测数据,利用包含年周期、半年周期、线性项和阶跃项的函数模型拟合GPS站坐标时间序列,得到ITRF2014下的速度场,并进一步转换到欧亚参考框架下得到相对欧亚板块的速度场。基于多尺度球面小波方法解算应变率场,并分析了其空间分布特征,同时研究了各GPS站对2011年日本东北M_W9.0大地震的震后松弛响应特征和背景形变场特征。结果表明:①若不扣除日本东北大地震的松弛效应,相对欧亚板块中国东北主体上表现为东南方向运动,在依兰—伊通断裂和嫩江断裂带之间,地壳表现为逆时针旋转,其他区域向东南方向运动,方向一致性较好,在敦化—密山断裂东侧速度大小明显增加。敦化—密山断裂和依兰—伊通断裂两侧拉张量分别为3.96±0.04 mm/a和0.71±0.05 mm/a,两条断裂的剪切运动不明显。总体上,面应变率显示出NW—SE向的拉张和NE—SW向的挤压,面应变率显示出依兰—伊通断裂南端、嫩江断裂带北端和俄罗斯远东东南部呈挤压状态。在依兰—伊通断裂、敦化—密山断裂南侧以及俄罗斯远东东南部最大剪应变率相对较大。②各GPS测站对2011年日本东北M_W9.0大地震震后松弛的响应整体上表现为东南向运动,松弛形变量随震中距增加而减小。松弛效应的面应变率总体上表现为NW—SE向的拉张和NE—SW向的挤压,面应变率显示出依兰—伊通、敦化—密山断裂南端、嫩江断裂带北端以及俄罗斯远东地区具有挤压特征,其他地区表现为拉张特征。中国与俄罗斯远东边界南端存在一个明显的最大剪应变率高值区。③扣除日本东北M_W9.0大地震引起的松弛变形后,总体上面应变率仍然表现为NW—SE向的拉张和NE—SW向的挤压,面应变率最大值仍然位于依兰—伊通断裂和敦化—密山断裂南端、第二松花江断裂带以及俄罗斯远东和中国边界最南段。在依兰—伊通断裂、敦化—密山断裂南端,中国与俄罗斯远东边界南端的最大剪应变率高值区仍然存在,表明这些地区应变积累较快,并且一直在持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变率场 多尺度球面小波 日本东北M_W9.0大地震 震后粘弹性松弛 中国东北地区
下载PDF
青藏高原东北缘主要断裂闭锁特征和滑动亏损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叶茂盛 孟国杰 苏小宁 《地震》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12,共12页
利用1999—2015年GPS水平速度场,基于块体-位错模型,反演了青藏高原东北缘4条主要断裂(海原断裂,六盘山断裂,陇县—宝鸡断裂,西秦岭北缘断裂)的闭锁程度和滑动亏损速率的空间分布,并分析了各断裂的地震危险性。结果显示,六盘山断裂南段... 利用1999—2015年GPS水平速度场,基于块体-位错模型,反演了青藏高原东北缘4条主要断裂(海原断裂,六盘山断裂,陇县—宝鸡断裂,西秦岭北缘断裂)的闭锁程度和滑动亏损速率的空间分布,并分析了各断裂的地震危险性。结果显示,六盘山断裂南段、陇县-宝鸡断裂北段、西秦岭北缘断裂东段闭锁程度最强,闭锁深度达到24km左右;西秦岭北缘断裂东段滑动亏损速率最大,平均值达到3mm/a;六盘山断裂南段、陇县—宝鸡断裂北段滑动亏损速率平均值达到1.9mm/a,稍弱于西秦岭北缘断裂东段;海原断裂闭锁程度和滑动亏损速率相对较小,闭锁程度和滑动亏损都仅分布在浅部。我们认为现阶段海原断裂的地震危险性相对较小,六盘山断裂南段、陇县—宝鸡北段、西秦岭北缘断裂东段地震危险性高于这些断裂的其他段落。这些结果对于青藏高原东北缘地震危险性判定和地震灾害评估具有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东北缘 GPS速度场 闭锁程度 滑动亏损速率
下载PDF
不同地球模型对地震形变研究的影响 被引量:1
14
作者 田平 金红林 付广裕 《地球物理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597-605,共9页
地震位错理论是解释地震形变,并进行反演估算地震破裂模型的理论基础.当前的地震位错理论基于地球模型主要分为:均匀半无限模型、层状半无限模型、均质球形模型和层状球形模型.本文利用基于不同地球模型的位错理论,针对不同深度的地震,... 地震位错理论是解释地震形变,并进行反演估算地震破裂模型的理论基础.当前的地震位错理论基于地球模型主要分为:均匀半无限模型、层状半无限模型、均质球形模型和层状球形模型.本文利用基于不同地球模型的位错理论,针对不同深度的地震,分析了同震水平、垂直形变的分布特征,讨论了导致同震形变差异的主要因素,即地球层状结构和曲率对同震形变结果产生的影响,以此探讨基于不同地球模型的位错理论的适用性.通过对比均匀半无限和层状半无限模型、均质球形和层状球形模型下的同震形变结果,发现形变量在近场的差异要大于在远场的差异,即地球层状结构在近场有较大的影响,其中对最大水平形变的影响可达到37%;通过对比均匀半无限和均质球形模型、层状半无限和层状球形模型下的同震形变结果,当震源深度较深时,形变量在远场的差异大于在近场的差异,即地球曲率在远场的影响大于在近场的影响,并且其明显小于地球的层状结构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位错理论 地球模型 同震形变 地球层状结构 地球曲率
原文传递
联合InSAR和GPS研究鲜水河断裂带炉霍—道孚段震间运动特征 被引量:8
15
作者 孙凯 孟国杰 +5 位作者 洪顺英 苏小宁 黄星 董彦芳 Hiroaki Takahashi Mako Ohzono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2278-2296,共19页
鲜水河断裂带是位于青藏高原东侧的大型走滑断裂,地震活动性高,其炉霍—道孚段是少数观测到蠕滑现象的段落之一,但目前尚缺乏高分辨率大地测量数据的约束研究.本文综合利用InSAR和GPS观测数据研究炉霍—道孚段的运动特征,提出一种适用... 鲜水河断裂带是位于青藏高原东侧的大型走滑断裂,地震活动性高,其炉霍—道孚段是少数观测到蠕滑现象的段落之一,但目前尚缺乏高分辨率大地测量数据的约束研究.本文综合利用InSAR和GPS观测数据研究炉霍—道孚段的运动特征,提出一种适用于研究震间形变的InSAR和GPS数据融合方法,将InSAR速度场和GPS插值速度场转换至平行断层方向,利用抽样统计方法去除GPS参考框架影响,在数据融合过程中,注重保留远场构造运动特征和近场高分辨率形变信息.建立包括浅层蠕滑、中间闭锁单元和深部滑动的断层运动模型,以融合的形变速度场为约束,利用马尔可夫链蒙特卡罗方法反演炉霍—道孚段断层滑动速率、浅层蠕滑特征和闭锁状态.InSAR速度场剖面分析结果表明:炉霍—道孚段地表蠕滑特征明显,沿走向方向存在差异,炉霍段蠕滑速率明显低于道孚段,表现出从北西至南东速率逐渐增大、减小、再次增大的变化特征,断层左旋蠕滑速率在1.0~5.2 mm·a^(-1)之间;断层运动模型反演结果表明,炉霍—道孚段蠕滑深度为~9.8 km,浅层蠕滑速率为3.27~4.18 mm·a^(-1),断层深部滑动速率为8.12~9.30 mm·a^(-1).炉霍段地震复发周期为370~410年,闭锁层厚度~1 km,地震危险性较低.道孚段地震复发周期为59~65年,存在厚度~7.5 km的闭锁区,可积累足够的应变,浅层蠕滑释放的能量为~1.32×10^(16) Nm·a^(-1),占构造运动加载积累能量的23%~38%,1981年道孚6.9级地震以来,闭锁区近40年积累的地震矩达到3.62×10^(17)至7.88×10^(17) Nm,相当于一次M_(W)5.6~M_(W)5.9地震的能量,其地震危险性值得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鲜水河断裂带 GPS和InSAR数据融合 浅层蠕滑 震间滑动速率 断层闭锁
下载PDF
重复地震应用研究综述 被引量:1
16
作者 孙庆山 李乐 《地球物理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84-93,共10页
重复地震是指发生在同一断层位置,震级和复发间隔几乎相同,波形与震源机制高度相似的一组地震.重复地震广泛分布于板块边缘的活动断裂带与俯冲带.近年来,随着研究的深入,板内大陆地区也发现了重复地震.重复地震具有稳定的复发间隔,可直... 重复地震是指发生在同一断层位置,震级和复发间隔几乎相同,波形与震源机制高度相似的一组地震.重复地震广泛分布于板块边缘的活动断裂带与俯冲带.近年来,随着研究的深入,板内大陆地区也发现了重复地震.重复地震具有稳定的复发间隔,可直接应用于地震预测研究中.利用重复地震的大小和发震时间间隔可用以推估断裂带深部的滑动速率.作为天然的"地下蠕变计",重复地震具有地表观测资料无法取代的"原位观测"断层深部形变的优势.具有相同震源位置和传播路径的重复地震在同一台站所记录到的地震波形的差异反映了传播路径介质物性的变化,也为研究地下介质的动态变化提供了有效的工具.近几年发展起来的慢滑动研究也开启了重复地震新的应用研究.对重复地震的界定、完整性检测以及在利用重复地震估算断层深部滑动速率和动态监测地下介质变化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法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复地震 地震预测 滑动速率 地下介质变化 慢滑动
原文传递
青藏高原东北缘重力势能与水平偏应力研究
17
作者 王振宇 付广裕 +3 位作者 刘泰 郭凌冬 陈伟 房婷婷 《地震》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13,共13页
偏应力场的定量研究结果对于揭示区域构造运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使用重力与GPS联合观测数据计算青藏高原东北缘的重力势能,估计其产生的水平偏应力,并与全球应变率图(GSRM)进行对比分析,发现研究区域的重力势能分布形态总体具有青藏高... 偏应力场的定量研究结果对于揭示区域构造运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使用重力与GPS联合观测数据计算青藏高原东北缘的重力势能,估计其产生的水平偏应力,并与全球应变率图(GSRM)进行对比分析,发现研究区域的重力势能分布形态总体具有青藏高原高、鄂尔多斯块体低的特点.重力势能最高值位于青藏高原北部,量值为1.53×10^(14) N/m,最低值位于秦岭南部,量值为1.45×10^(14) N/m.由重力势能差异引起的偏应力在青藏高原北部、鄂尔多斯块体南部和秦岭东段较大,最大值达14 MPa左右,位于青藏高原与阿拉善块体交界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东北缘 重力势能 动力地形 水平偏应力
下载PDF
东昆仑断裂东端塔藏断裂压剪活动与高原隆升作用讨论 被引量:17
18
作者 胡朝忠 任金卫 +3 位作者 杨攀新 熊仁伟 陈长云 付俊东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401-1415,共15页
塔藏断裂位于东昆仑断裂带东端,横贯青藏高原东缘的高原内部和边缘,因属于巴颜喀拉块体向东南运移的东北侧边界带,其晚第四纪活动性质和滑动速率对认识青藏高原的构造变形模式极端重要。本文综合SPOT、中巴资源卫星等高分辨率遥感影像解... 塔藏断裂位于东昆仑断裂带东端,横贯青藏高原东缘的高原内部和边缘,因属于巴颜喀拉块体向东南运移的东北侧边界带,其晚第四纪活动性质和滑动速率对认识青藏高原的构造变形模式极端重要。本文综合SPOT、中巴资源卫星等高分辨率遥感影像解译,利用冲沟、山脊、断错河流阶地、断层槽谷、反向坎等地震地貌的识别,开展详细的断错地层、地貌研究和系列年代学样品采集测试,对塔藏断裂的精细几何展布、晚第四纪活动性质、滑动速率进行详细分析。塔藏断裂自西向东可分为青藏高原内部的罗叉段、青藏高原边缘的东北村段和马家磨段,各段走向依次为113°、142°、130°,逐渐向南偏转,晚第四纪的活动表现为分段性和多期性。罗叉段全新世以左旋剪切走滑为主兼挤压活动,左旋走滑速率为2.43~2.89mm/a左右,最新地表断错事件发生在0.66±0.04ka BP以来,断层面表现出走滑断层的近垂直和张裂并发育充填楔的典型特征,塔藏断裂为东昆仑断裂系东延的主要断裂之一;马家磨段也为全新世活动断层,距今9.0±0.8ka的地层被断错,而且断层面北倾达58°。因此,对比分析塔藏断裂各段活动特征可见,西部以水平剪切运动为主,而东部走滑运动分量逐渐变弱,断面北倾、北盘上升导致的垂向分量逐渐变大。东昆仑断裂带及塔藏断裂晚第四纪走滑速率向东规则减小,并转化为横向逆冲作用和高原隆升,符合"叠瓦状逆冲转换—有限挤出模型"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藏断裂 东昆仑断裂带 滑动速率 压剪活动 有限挤出模型
下载PDF
首都圈西北部主要活动断裂CO_2、Rn、Hg脱气对环境的影响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静 周晓成 +5 位作者 石宏宇 孙凤霞 陆丽娜 陈超 曾令华 陈志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931-941,共11页
活动断裂带能够向大气释放一定量的温室气体及有害气体(如CO_2,Rn,Hg等),对大气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于2012年5月和2013年5月对首都圈西北部9条活动断裂带CO_2、Rn和Hg的脱气浓度及通量进行了测量,并计算了CO_2和Hg脱气对大气的年贡献量... 活动断裂带能够向大气释放一定量的温室气体及有害气体(如CO_2,Rn,Hg等),对大气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于2012年5月和2013年5月对首都圈西北部9条活动断裂带CO_2、Rn和Hg的脱气浓度及通量进行了测量,并计算了CO_2和Hg脱气对大气的年贡献量.结果表明:(1)活动断裂带土壤气中CO_2、Rn和Hg浓度的平均值分别为0.58%、8.88 k Bq·m-3和6.44 ng·m-3,其浓度的最大值分别为9.47%、79.1 k Bq·m-3和105 ng·m-3;土壤气浓度整体具有从西向东,自南向北增大的趋势.断裂带CO_2、Rn和Hg通量的平均值分别为55.7 g·m-2·d-1、55.87 m Bq·m-2·s-1和6.78 ng·m-2·h-1,其通量的最大值分别为274.29 g·m-2·d-1、230.22 m Bq·m-2·s-1和74.33 ng·m-2·h-1.(2)京西北活动断裂带多数测区土壤气CO_2浓度无窒息风险;部分测区土壤气Hg浓度大于38 ng·m-3,属中度污染区;首都圈西北部9条活动断裂带通过脱气作用对大气CO_2的年贡献量为2 Mt,对大气Hg的年贡献量为5.3 kg;活动断裂带部分测点氡浓度较高,其附近建筑物应采取综合防氡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气 断裂 CO2 Rn HG 首都圈
下载PDF
三维散射系数结构揭示的龙滩库区水的渗透特征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勤彩 张金川 +2 位作者 李君 王中平 Y.Asano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761-1772,共12页
使用2006年10月1日至2010年5月14日9个固定台站和2009年4月4日至2010年5月14日15个临时台站记录的地震波形资料,采用尾波包络线反演方法,得到了龙滩库区地壳的三维散射系数结构,结果表明:(1)龙滩水库下方地壳中存在明显的非均匀结构.由... 使用2006年10月1日至2010年5月14日9个固定台站和2009年4月4日至2010年5月14日15个临时台站记录的地震波形资料,采用尾波包络线反演方法,得到了龙滩库区地壳的三维散射系数结构,结果表明:(1)龙滩水库下方地壳中存在明显的非均匀结构.由大坝附近布柳河与红水河交汇处至三江(红水河、油拉河和牛河)交汇处的河段下方是研究区最明显的高散射系数区,高散射系数延伸深度达10 km,但在8 km以下高散射系数范围明显减小,除此之外,八茂断裂东西两端和八腊断裂周围也存在小范围的高散射系数区.(2)龙滩库区高散射系数主要分布在碳酸盐地层及与之接壤的透水性较好的砂页岩中,并且主要位于主干河流附近,河流和断层交汇处附近及与河流相交的断层附近,高散射系数分布与水的渗透密切相关.库区的水向河流两岸的渗透宽度约为10 km左右,深度不超过10 km.(3)龙滩库区地震主要集中在7~10 km深度的高散射系数区内,在水库地震中震源明显偏深,可能与库区水渗透引起的古岩溶水活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滩库区 尾波包络线 散射系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