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太平沟断裂的新发现与1963年黑龙江萝北5.8级地震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余中元 闵伟 +2 位作者 韦庆海 刘玉刚 高峰 《震灾防御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31-39,共9页
黑龙江省萝北地区是东北现代地震活动最为活跃的地区之一,中小地震密集成带分布,曾于1963年发生5.8级地震,但其发震构造一直不清楚。精定位后的震中分布图像和震源机制解研究结果表明,现代地震总体呈NEE方向密集分布于黑龙江小兴安岭山... 黑龙江省萝北地区是东北现代地震活动最为活跃的地区之一,中小地震密集成带分布,曾于1963年发生5.8级地震,但其发震构造一直不清楚。精定位后的震中分布图像和震源机制解研究结果表明,现代地震总体呈NEE方向密集分布于黑龙江小兴安岭山前太平沟一带,地震类型以右旋走滑为主。通过高分辨率的卫星影像解译结果发现太平沟一带发育一条长约25km,走向约N70oE的线性异常带。野外地表调查发现该线性异常表现为断续分布的断裂陡坎、冲沟位错和滑坡。陡坎走向约N65oE—N75oE,倾向SE,高约1.0—2.5m;滑坡发育有典型的弧形圈椅构造,规模大小不等,多与断裂陡坎伴生。综合现代地震活动图像、卫星影像解译、野外地质调查结果,特别是结合2013年11月和2014年2月该地区的2次小震活动及现代地震活动的空间图像分布特征,研究认为太平沟断裂属于依兰-伊通断裂带的分支断裂,晚第四纪期间曾经强烈活动,具备中强地震的发震能力,可能是萝北1963年5.8级地震的发震构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兰-伊通断裂带 太平沟断裂 萝北5.8级地震 发震构造
下载PDF
汶川地震剪切滑动面微-纳米级颗粒的特征、形成机制及地震意义 被引量:12
2
作者 袁仁茂 张秉良 +3 位作者 徐锡伟 林传勇 史兰斌 李萧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821-1832,共12页
在2008年汶川5.12大地震同震主地表破裂带—北川-映秀破裂带中,多处断层滑动面上可见到具有强烈变形特征的薄层断层泥.在地表垂直位移量较大的西南段和东北段,选取八角庙、和尚坪和沙坝探槽中的断层泥为研究对象,利用立体镜和扫描电镜... 在2008年汶川5.12大地震同震主地表破裂带—北川-映秀破裂带中,多处断层滑动面上可见到具有强烈变形特征的薄层断层泥.在地表垂直位移量较大的西南段和东北段,选取八角庙、和尚坪和沙坝探槽中的断层泥为研究对象,利用立体镜和扫描电镜对断层泥的组构特征和Y剪切面上的微-纳米级颗粒进行形态和结构研究.观测研究结果显示,汶川5.12大地震的同震断层泥发育有明显的Y和R剪切和平直擦痕.断层滑动摩擦面磨损、研磨、粉末化则是汶川同震断层泥中微-纳米级颗粒形成的主要途径.地震断层滑动会产生摩擦热,但并不排除热分解在断层泥滑动面上纳米粒子形成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断层摩擦滑动面上普遍存有微-纳米单体及其复合体两类颗粒,微-纳米颗粒形态有球状、蚕虫状、饼状和块状等.其主要结构是散布状和堆积状结构,但也有少量条带状和层状结构,而结构单元之间常有空隙,显现松散接触.在条带状和层状结构中,仅有异化的单体颗粒,而在散布状和堆积状结构中除了主要是由单体颗粒异化形成的蚕虫状,块状和圆饼状形态的复体颗粒外,还有未变形的单体球状颗粒.Y剪切面上微-纳米颗粒的散布状、堆积状、条带状和层状结构都是在相同的地震快速变形过程中极端不平衡条件下形成的.条带状和层状结构是塑性变形,而散布状和堆积状则是脆性变形,不连续的动态摩擦(断层粘滑)是松散结构形成的主要机制.汶川地震同震断层滑动面微-纳米级颗粒的结构是地震断层滑动留下的地质形迹(不是假玄武玻璃),是地震断层滑动的记录,它可作为判定古地震断层的一种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汶川地震 断层滑动面 微-纳米级颗粒 松散结构
原文传递
则木河断裂上古地震破裂与小型三角状拉分盆地演化 被引量:9
3
作者 王虎 冉勇康 +1 位作者 李彦宝 陈立春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106-1114,共9页
古地震研究的主要技术途径是通过探槽开挖揭露大地震的地表变形遗迹,好的探槽开挖地点选择,是完整的揭露古地震记录、获取测年样品的基本保证.本文通过三维探槽开挖,揭露了则木河断裂大箐梁子地点小型三角状拉分盆地空间结构,探讨了古... 古地震研究的主要技术途径是通过探槽开挖揭露大地震的地表变形遗迹,好的探槽开挖地点选择,是完整的揭露古地震记录、获取测年样品的基本保证.本文通过三维探槽开挖,揭露了则木河断裂大箐梁子地点小型三角状拉分盆地空间结构,探讨了古地震地表破裂与盆地发育过程的响应关系和古地震识别模式.该拉分盆地沉积边界受断层的控制,伴随着不同期次的古地震事件,发育相对应的一系列的充填楔体,地层沉积单元也呈现出北薄南厚的堆积特征,表明盆地发育过程是一个由多次古地震同震拉张变形条件下连续的地层堆积响应过程.小型拉分盆地是活动走滑断层探槽开挖选址和古地震研究的良好场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动走滑断裂 则木河断裂 三角状拉分盆地 古地震 探槽
原文传递
甘孜-玉树断裂带东南段古地震复发规律 被引量:8
4
作者 李安 石峰 +1 位作者 杨晓平 徐锡伟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115-1122,共8页
在甘孜-玉树断裂带东南段保存了许多地震遗迹,但对该段的地震复发规律认识并不清楚.通过对这些地点的地貌调查和探槽开挖可以对该段全新世以来的地震活动进行研究.在错阿乡T3/T2阶地边界左旋位错达到80m;仁果乡附近1.5m高的断层陡坎延... 在甘孜-玉树断裂带东南段保存了许多地震遗迹,但对该段的地震复发规律认识并不清楚.通过对这些地点的地貌调查和探槽开挖可以对该段全新世以来的地震活动进行研究.在错阿乡T3/T2阶地边界左旋位错达到80m;仁果乡附近1.5m高的断层陡坎延伸长达3km.在这两个地点开挖的探槽中,揭示出多次古地震事件.结合历史地震记录,甘孜-玉树断裂带东南段5600年以来共发生了多达5~6次的大地震.通过对探槽内地层的14C年龄分析,对古地震事件发生的时间进行限定并讨论地震的发生时间和间隔存在的一些规律.分析结果表明,甘孜-玉树断裂东南段地震周期性不明显,复发更具丛集特点.5600年以来存在两个活跃期和一个平静期,现今正处于第二个活跃期内.各活跃期内地震复发时间并不一致,前一活跃期间隔约1000~1300年.现今活跃期中两次历史地震间隔为534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孜-玉树断裂带 古地震 复发规律 丛集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