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印度洋脊Edmond区热液硫化物的形成——来自铅和硫同位素的约束 被引量:2
1
作者 王叶剑 韩喜球 +2 位作者 金翔龙 初凤友 邱中炎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S2期234-242,308,共10页
位于中印度洋脊23°52'S的Edmond热液区发现于2000年,属于典型的以玄武岩为宿主的活动热液区。首次测得了Edmond热液区9件硫化物的铅同位素和6件样品的硫同位素组成,结果表明:硫化物矿石的206Pb/204Pb为17.879~17.970,207Pb/20... 位于中印度洋脊23°52'S的Edmond热液区发现于2000年,属于典型的以玄武岩为宿主的活动热液区。首次测得了Edmond热液区9件硫化物的铅同位素和6件样品的硫同位素组成,结果表明:硫化物矿石的206Pb/204Pb为17.879~17.970,207Pb/204Pb为15.433~15.550,208Pb/204Pb为37.743~38.130。Pb-Pb图解表明,Edmond热液区硫化物的铅同位素数据与中印度洋脊玄武岩的铅同位素组成较一致,与印度洋沉积物和锰结壳相比具较低放射性成因铅的特征,说明硫化物中的铅主要来源于地幔(玄武岩),海水的贡献微弱。硫化物的δ34S为5.7‰~7.2‰,明显高于玄武岩的硫同位素组成(δ34S≈0‰),认为Edmond热液区硫化物中的硫除地幔的贡献外,海水中硫酸盐还原作用产生的硫的贡献可能超过30%。中印度洋脊Edmond热液区存在非常活跃的浅循环系统,可能是造成硫化物中硫同位素组成偏重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位素 块状硫化物 热液 成矿物质来源 中印度洋脊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