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SC应用3D-OCT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8
1
作者 孟凡岭 李岩 张宏文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2年第1期155-156,共2页
目的:应用三维光学相干断层扫描(3D-OCT)探讨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SC)的形态学特征与视力的相关性。方法:对46例50眼CSC患者进行了3D-OCT检查,测量出CSC患者黄斑区神经上皮层脱离的高度、范围及容积,并利用SPSS13.0统计学软... 目的:应用三维光学相干断层扫描(3D-OCT)探讨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SC)的形态学特征与视力的相关性。方法:对46例50眼CSC患者进行了3D-OCT检查,测量出CSC患者黄斑区神经上皮层脱离的高度、范围及容积,并利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对所得结果与视力进行相关分析。结果:黄斑区神经上皮层脱离高度与视力呈负相关关系(r=-0.78,P=0.00),而与神经上皮脱离范围、容积之间无负相关关系(r=-0.39,P=0.26;r=-0.09,P=0.80)。结论:CSC黄斑区神经上皮层脱离的高度为影响视力的主要因素,高分辨率的3D-OCT能在CSC患眼上获得类似于眼组织病理学改变的影像,从而对CSC的诊断、鉴别诊断、病变程度分析及治疗后的病情监测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 视力
下载PDF
粘弹剂在青光眼术中应用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0
2
作者 杨小慧 周莉红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7年第1期232-233,共2页
目的:探讨粘弹剂在青光眼小梁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分析了34例36眼青光眼小梁切除术中应用粘弹剂后的术后效果,并与对照组相比较。结果:青光眼小梁切除术中应用粘弹剂,术后浅前房发生率为6%,对照组术后浅前房发生率为42%。结论... 目的:探讨粘弹剂在青光眼小梁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分析了34例36眼青光眼小梁切除术中应用粘弹剂后的术后效果,并与对照组相比较。结果:青光眼小梁切除术中应用粘弹剂,术后浅前房发生率为6%,对照组术后浅前房发生率为42%。结论:粘弹剂应用于青光眼小梁切除术,术后浅前房发生率明显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光眼手术 粘弹剂 浅前房
下载PDF
摘除泪腺和泪腺注射肉毒杆菌毒素A制备大鼠干眼模型的比较 被引量:2
3
作者 董子奕 应铭 +1 位作者 杨希 马伊 《国际眼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325-1330,共6页
目的:分别采用摘除泪腺法和泪腺注射肉毒杆菌毒素A法诱导大鼠干眼症模型,通过对比两种干眼症模型的临床表现、病理学特点和细胞因子变化,探讨其优缺点和适用范围。方法:健康8周龄雄性Brown Norway大鼠30只,随机分为3组:A组左眼为空白组,... 目的:分别采用摘除泪腺法和泪腺注射肉毒杆菌毒素A法诱导大鼠干眼症模型,通过对比两种干眼症模型的临床表现、病理学特点和细胞因子变化,探讨其优缺点和适用范围。方法:健康8周龄雄性Brown Norway大鼠30只,随机分为3组:A组左眼为空白组,B组摘除大鼠左侧主泪腺,C组左侧泪腺注射肉毒杆菌毒素A。比较实验前1d,实验后3、7、14、28、42d的泪液分泌量(SⅠt)、泪膜破裂时间(BUT)、角膜荧光素钠染色评分的变化。42d观察结膜、角膜和泪腺组织病理学改变;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对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上皮生长因子(EGF)表达量进行检测。结果:实验后第3d开始,B、C组均出现泪液分泌量持续性减少,与A组均有差异(P<0.05);实验后第7d开始,B、C组均出现BUT持续性缩短以及角膜上皮染色明显增多,与A组比较有差异(P<0.05);以上临床数据B、C组间比较均无差异(P>0.05)。A组角膜上皮细胞形态正常,B组及C组角膜上皮均存在不同程度表层细胞丝状分离,结膜杯状细胞数目明显减少,C组泪腺组织明显萎缩。B、C组结膜和角膜组织的EGF、TNF-α和IL-6表达量均显著增高,与A组比较均有差异(P<0.05)。B、C组间EGF和TNF-α的表达均无差异(P>0.05);与C组比较,B组中IL-6的表达量更高(P<0.05)。结论:摘除泪腺和泪腺注射肉毒杆菌毒素A均可以构建稳定的水液缺乏型大鼠干眼模型,建议根据实验设计及实验目的去选择合适的动物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泪腺 肉毒杆菌毒素A 干眼 水液缺乏型
下载PDF
药物性角膜病变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1
4
作者 杨小慧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7年第3期861-862,共2页
目的:探讨药物性角膜病变的临床特征,以提醒临床医生注意,预防此类疾病的发生。方法:对临床所见24例34眼药物性角膜病变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角膜病变轻者,短期用药即可恢复角膜上皮混浊水肿消退,角膜透明视力增加。角... 目的:探讨药物性角膜病变的临床特征,以提醒临床医生注意,预防此类疾病的发生。方法:对临床所见24例34眼药物性角膜病变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角膜病变轻者,短期用药即可恢复角膜上皮混浊水肿消退,角膜透明视力增加。角膜病变重用药时间长者,大约2~4wk才可完全恢复。结论:药源性角膜病变多由眼局部不合理用药引起,其临床表现多为非特异性,不同滴眼剂所致角膜毒性的发病机制不尽相同,临床眼科医生应关注滴眼剂对角膜的毒性作用,并积极预防和治疗,规范用药、预防发生是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滴眼剂 药物毒性 角膜病变
下载PDF
裂隙灯下拔取角膜栗刺异物的体会 被引量:4
5
作者 杨小慧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6年第4期916-916,共1页
关键词 角膜栗刺异物 裂隙灯 门诊治疗 常见病
下载PDF
前房穿刺在青光眼高眼压持续状态下的应用 被引量:2
6
作者 齐银征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3年第2期409-409,共1页
选取2005-01-01/2012-01-01我院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期住院患者共197例,其中经局部及全身使用降眼压药物治疗48h后眼压仍〉40mmHg者114例123眼,发作时间为1~10d,男5l例52眼,女63例71眼,年龄5l~85岁。视力:光感~0.1,结... 选取2005-01-01/2012-01-01我院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期住院患者共197例,其中经局部及全身使用降眼压药物治疗48h后眼压仍〉40mmHg者114例123眼,发作时间为1~10d,男5l例52眼,女63例71眼,年龄5l~85岁。视力:光感~0.1,结膜混合充血,角膜水肿,瞳孔散大,光反应消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光眼高眼压 持续状态 前房穿刺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 应用 急性发作期 住院患者 药物治疗
下载PDF
CT对眼眶爆裂性骨折的诊断价值
7
作者 张淑静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4年第4期752-754,共3页
目的:分析总结眼眶爆裂性骨折的CT表现,探讨CT扫描对眼眶爆裂性骨折的诊断价值。方法:对63例眼眶爆裂性骨折患者的CT和临床表现作回顾性分析。结果:单纯眼眶内壁骨折35例,伴下壁骨折4例,伴鼻骨和上颌骨骨折9例,单纯下壁骨折4例,单纯外... 目的:分析总结眼眶爆裂性骨折的CT表现,探讨CT扫描对眼眶爆裂性骨折的诊断价值。方法:对63例眼眶爆裂性骨折患者的CT和临床表现作回顾性分析。结果:单纯眼眶内壁骨折35例,伴下壁骨折4例,伴鼻骨和上颌骨骨折9例,单纯下壁骨折4例,单纯外壁骨折3例,单纯上壁骨折1例,内、下、外壁骨折1例,上、下、外壁骨折1例。此外,发现眶壁骨折的CT表现除眶壁的连续性中断,曲度异常或局限性凹陷等直接征象外,眶内容疝入鼻窦、内直肌增粗等可作为其间接特征。结论:眼眶爆裂性骨折的CT表现有明显特点,CT扫描能明确骨折的部位、范围及程度,对临床诊断有重要价值,并能指导治疗和预后的估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 眼眶爆裂性骨折 诊断 鼻骨骨折 上颌骨骨折
下载PDF
糖尿病2型患者眼表状态的改变 被引量:7
8
作者 胡岚君 赵金荣 张金英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8年第11期2263-2265,共3页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眼表状态的改变。方法:107例(107眼)2型糖尿病患者(DM组)及100例100只正常眼(对照组),观察分析两组患者主观感觉,基础泪液分泌试验(schirmerI test,SIt),泪膜破裂时间(tear breaking up time,BUT)测定角膜荧光素...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眼表状态的改变。方法:107例(107眼)2型糖尿病患者(DM组)及100例100只正常眼(对照组),观察分析两组患者主观感觉,基础泪液分泌试验(schirmerI test,SIt),泪膜破裂时间(tear breaking up time,BUT)测定角膜荧光素染色及结膜印迹细胞学状态改变。结果:DM组患者发生干眼的几率(54.2%)较对照组(17.0%)明显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DM组基础泪液分泌试验(8.48±4.34mm)较对照组(13.73±4.79mm)降低,BUT(6.78±4.08s)较对照组(14.31±4.78s)明显缩短,角膜荧光素着色点(19.6%)较对照组(6.0%)明显增多,差异具有显著意义(P<0.05);结膜印迹细胞学检查DM组结膜杯状细胞密度平均值(80.03±40.38/mm2)较对照组(132.14±33.01/mm2)明显降低,结膜鳞状化生级别较对照组增高,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糖尿病可引起角膜、结膜状态的改变。对于糖尿病患者尤其是在各种手术时要充分考虑眼表的改变,给予恰当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干眼症 泪膜 印迹细胞学
下载PDF
近视眼LASIK手术对前房形态的影响 被引量:4
9
作者 郭玉峰 赵少贞 +1 位作者 李筱荣 袁佳琴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7年第1期127-129,共3页
目的:探讨近视眼LASIK手术对前房形态的影响。方法:利用Pentacam眼前节测量及分析系统观察166例近视患者的右眼LASIK术前和术后1d;1wk;1,3和6mo不同时间点前房深度、前房容量和不同部位(上方90°、下方270°、鼻侧360°和颞... 目的:探讨近视眼LASIK手术对前房形态的影响。方法:利用Pentacam眼前节测量及分析系统观察166例近视患者的右眼LASIK术前和术后1d;1wk;1,3和6mo不同时间点前房深度、前房容量和不同部位(上方90°、下方270°、鼻侧360°和颞侧180°)前房角度的变化,分析LASIK手术对近视眼患者前房形态的影响。结果:LASIK术后各个时间点前房深度均低于术前水平(P<0.05),术后1wk内前房深度持续降低,术后1wk至术后3mo之间前房深度略有波动,但术后3mo已趋于稳定。LASIK术后各时间点前房容量均低于术前水平(P<0.05),术后1d至术后3mo之间前房容量虽有波动,但术后各时间点与术后1d前房容量之间差别不大。LASIK术后各时间点、不同位置前房角度与术前相比无差异(P>0.05)。结论:LASIK术后前房深度、前房容量较术前降低,可能是Pentacam测量时,近视眼LASIK术前和术后眼睛视近调节引起晶状体前移量不同所致。但是这种改变是否存在其它影响因素还有待深入研究。因此,尚不能认为近视眼LASIK手术对前房形态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视眼 LASIK Pentacam眼前节测量及分析系统 前房
下载PDF
晶状体悬韧带松弛或不全脱位继发青光眼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0
10
作者 马伊 《国际眼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723-725,共3页
目的:探究晶状体悬韧带松弛或不全脱位继发青光眼的临床特点,分析手术对视力、眼压等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12/2016-12于我院眼科治疗的晶状体悬韧带松弛或不全脱位继发青光眼患者38例38眼的临床资料,观察临床特点,术前检查并根... 目的:探究晶状体悬韧带松弛或不全脱位继发青光眼的临床特点,分析手术对视力、眼压等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12/2016-12于我院眼科治疗的晶状体悬韧带松弛或不全脱位继发青光眼患者38例38眼的临床资料,观察临床特点,术前检查并根据悬韧带的部位和晶状体脱位范围选择手术方式,分析手术前后前房深度、角膜内皮细胞密度、眼压、视力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术后10d患者平均眼压(18.17±1.43mmHg)较手术前(38.77±2.45mmHg)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d,25眼眼压恢复正常(≤21mmHg);术后10d,34眼眼压恢复正常,其余4眼再次行青光眼引流阀植入术后眼压恢复正常。术前视力0.1~<0.2、0.2~<0.5、≥0.5分别为5、17、16眼,术后6mo分别为2、17、19眼,手术前后视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前房深度(2.45±0.44mm)较术前(1.23±0.35mm)显著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角膜内皮细胞密度为(878.34±322.12个/mm^2)较术前(1735.32±340.32个/mm^2)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d,出现角膜水肿8眼,虹膜术后粘连或不同程度的萎缩4眼,前房积血3眼,瞳孔少许渗出2眼。结论:晶状体悬韧带松弛或不全脱位继发青光眼临床症状、体征较为复杂,临床上需要与其它类型青光眼进行辨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晶状体悬韧带松弛 晶状体不全脱位 继发青光眼 临床特点 手术方法
下载PDF
Pentacam与角膜超声测厚仪观察LASIK术后角膜厚度变化的比较
11
作者 王娟 李雪飞 +2 位作者 张俊珠 贾红江 赵金荣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1年第11期1963-1964,共2页
目的:分别用Pentacam与角膜超声测厚仪测量人眼LASIK手术后角膜厚度的变化并做比较。方法:应用Pentacam和日本尼德克公司生产的UP-1000角膜超声测厚仪对267例近视眼患者进行LASIK术后1,3,6mo角膜厚度观察。结果:Pentacam与超声测厚仪所... 目的:分别用Pentacam与角膜超声测厚仪测量人眼LASIK手术后角膜厚度的变化并做比较。方法:应用Pentacam和日本尼德克公司生产的UP-1000角膜超声测厚仪对267例近视眼患者进行LASIK术后1,3,6mo角膜厚度观察。结果:Pentacam与超声测厚仪所测厚度进行直线相关分析:相关系数r=0.985,P<0.01,两种测量方法的结果存在正相关。两种方法测量LASIK术后角膜厚度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entacam三维眼前节分析仪测量中央角膜厚度方法准确,简便,无创性,更适用于LASIK手术后角膜厚度的临床检查及科研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ntacam三维眼前节分析仪 角膜超声测厚 原位角膜磨镶术 近视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