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etinopathy of prematurity,ROP)是一种未成熟或低体重出生婴儿的增生性视网膜病变,目前国内临床上治疗主要是冷冻治疗和激光光凝,近年来药物性治疗及基础研究已有一些报道,本文对贝伐单抗、雷珠单抗及其他几个研究...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etinopathy of prematurity,ROP)是一种未成熟或低体重出生婴儿的增生性视网膜病变,目前国内临床上治疗主要是冷冻治疗和激光光凝,近年来药物性治疗及基础研究已有一些报道,本文对贝伐单抗、雷珠单抗及其他几个研究性药物治疗ROP研究新进展进行综述。展开更多
目的:了解原发性先天性青光眼患者致病基因CYP1B1(Cytochrome P450 family 1 subfamily B polypeptide 1)的变异情况。方法:采用高分辨率熔解(high-resolution melting,HRM)方法,分析20例原发性先天性青光眼患者的CYP1B1基因热点突变区...目的:了解原发性先天性青光眼患者致病基因CYP1B1(Cytochrome P450 family 1 subfamily B polypeptide 1)的变异情况。方法:采用高分辨率熔解(high-resolution melting,HRM)方法,分析20例原发性先天性青光眼患者的CYP1B1基因热点突变区,同时采用测序的方法验证HRM的检测结果。结果:检出g.6767C>T(p.D449D)变异2例,g.2527C>G(p.R48G)变异1例,两种变异共存者1例。结论:在CYP1B1基因突变筛查方法中,HRM具有高度的灵敏性和特异性,可用于筛查原发性先天性青光眼。PCG的原因可能与g.6767C>T(p.D449D)和g.2527C>G(p.R48G)的变异有关;两种变异共存者可能导致更严重的PCG。展开更多
目的:研究联合使用双目间接检眼镜与RetCam Ⅱ广域数字眼底照相系统的必要性,分析联合使用两种方法进行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etinopathy of prematurity,ROP)筛查的结果。方法:2009-10-01/2010-10-31通过使用计算机辅助的双目间接检眼镜...目的:研究联合使用双目间接检眼镜与RetCam Ⅱ广域数字眼底照相系统的必要性,分析联合使用两种方法进行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etinopathy of prematurity,ROP)筛查的结果。方法:2009-10-01/2010-10-31通过使用计算机辅助的双目间接检眼镜成像系统和RetCam Ⅱ对我院眼科门诊、新生儿科病房和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的早产低出生体重儿进行定期的眼底检查,眼底定期复查至早产儿的鼻、颞侧周边视网膜完全血管化为止。对确诊患儿建立图像和数据档案,及时追踪其病变发展与转归,当病情进展至阈值前期和阈值期病变时进行手术治疗,术后定期复查至其病变已完全消退或静止无进展。最后对确诊患儿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筛查时间内,对1431例符合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筛查条件的早产低出生体重儿(胎龄27~35周;出生体质量0.8~2.5kg)进行眼底检查和定期复查,确诊ROP患儿111例(7.76%),其中单独使用RetCam Ⅱ检查发现ROP确诊者53例,对疑似病例同时使用计算机辅助双目间接检眼镜成像行检查后ROP确诊者58例。定期复查后病变消退者占67.57%,病变进展为ROPⅠ型阈值前期者19例和ROP阈值期及以上者15例,34例患儿进行视网膜激光光凝术,31例术后效果良好,2例ROP4A期患者术后效果不明显。结论:本研究发现早产儿孕周越小,出生体质量越低,ROP的发生率越高,其病变程度越重,需要及时筛查早期干预治疗。通过联合使用计算机辅助的双目间接检眼镜成像系统和RetCam Ⅱ进行早产儿眼底检查有助于提高ROP的诊断率,有利于资料客观保存和ROP筛查培训。展开更多
目的:观察使用计算机辅助双目间接检眼镜成像技术对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etinopathy of prematurity,ROP)进行表面麻醉下光凝手术的效果,探讨计算机辅助双目间接检眼镜成像技术条件下进行ROP光凝手术模式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研究...目的:观察使用计算机辅助双目间接检眼镜成像技术对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etinopathy of prematurity,ROP)进行表面麻醉下光凝手术的效果,探讨计算机辅助双目间接检眼镜成像技术条件下进行ROP光凝手术模式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研究,阈值前1期及阈值期ROP患儿58例116眼在术前、术中、术后分别使用计算机辅助的双目间接检眼镜成像技术对患儿视网膜进行检查,术前检查用于设计手术方案,术中检查用于检测病变区激光治疗的遗漏区,手术结束时用于记录手术效果。手术在实施心电监护后的表面麻醉下进行。随访312mo。结果:本组病例中术中使用计算机辅助双目间接检眼镜成像技术检查可及时发现36眼(31.0%)存在遗漏区,立即补充激光治疗。所有116眼一次激光治疗后ROP病变得到控制。随访结束时所有术眼均未出现视网膜不良结构。结论:表面麻醉条件下的早产儿视网膜光凝手术过程中,使用计算机辅助双目间接检眼镜成像技术进行眼底检查,可及时发现激光遗漏区,立即补充激光治疗后能够有效避免二次手术。展开更多
目的:评价玻璃体注射bevacizumab治疗26例Ⅰ区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etinopathy of prematurity,ROP)的治疗效果。方法:通过回顾性研究,对2013-09/2014-10确诊为Ⅰ区阈值期ROP并行玻璃体注射bevacizumab治疗的26例患儿分三组(阈值前期Ⅰ型...目的:评价玻璃体注射bevacizumab治疗26例Ⅰ区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etinopathy of prematurity,ROP)的治疗效果。方法:通过回顾性研究,对2013-09/2014-10确诊为Ⅰ区阈值期ROP并行玻璃体注射bevacizumab治疗的26例患儿分三组(阈值前期Ⅰ型ROP、阈值期ROP、急进型后极部早产儿视网膜病变-APROP),进行术后效果分析比较。结果:治疗Ⅰ区高危性阈值期ROP患儿26例52眼。其中阈值前期Ⅰ型ROP 3例6眼,阈值期ROP 15例30眼,APROP 8例16眼。治疗阈值期Ⅰ型ROP、阈值期ROP和APROP的一次手术治愈率分别为100%(6/6)、60%(18/30)和75%(12/16),三组之间手术治愈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玻璃体腔内注射bevacizumab治疗Ⅰ区ROP的临床疗效明确,比传统光凝术治疗具有一定优越性,可作为I区ROP的一线治疗方法。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了解原发性先天性青光眼患者致病基因CYP1B1(Cytochrome P450 family 1 subfamily B polypeptide 1)的变异情况。方法:采用高分辨率熔解(high-resolution melting,HRM)方法,分析20例原发性先天性青光眼患者的CYP1B1基因热点突变区,同时采用测序的方法验证HRM的检测结果。结果:检出g.6767C>T(p.D449D)变异2例,g.2527C>G(p.R48G)变异1例,两种变异共存者1例。结论:在CYP1B1基因突变筛查方法中,HRM具有高度的灵敏性和特异性,可用于筛查原发性先天性青光眼。PCG的原因可能与g.6767C>T(p.D449D)和g.2527C>G(p.R48G)的变异有关;两种变异共存者可能导致更严重的PCG。
文摘目的:观察使用计算机辅助双目间接检眼镜成像技术对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etinopathy of prematurity,ROP)进行表面麻醉下光凝手术的效果,探讨计算机辅助双目间接检眼镜成像技术条件下进行ROP光凝手术模式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研究,阈值前1期及阈值期ROP患儿58例116眼在术前、术中、术后分别使用计算机辅助的双目间接检眼镜成像技术对患儿视网膜进行检查,术前检查用于设计手术方案,术中检查用于检测病变区激光治疗的遗漏区,手术结束时用于记录手术效果。手术在实施心电监护后的表面麻醉下进行。随访312mo。结果:本组病例中术中使用计算机辅助双目间接检眼镜成像技术检查可及时发现36眼(31.0%)存在遗漏区,立即补充激光治疗。所有116眼一次激光治疗后ROP病变得到控制。随访结束时所有术眼均未出现视网膜不良结构。结论:表面麻醉条件下的早产儿视网膜光凝手术过程中,使用计算机辅助双目间接检眼镜成像技术进行眼底检查,可及时发现激光遗漏区,立即补充激光治疗后能够有效避免二次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