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学龄前儿童电脑验光和检影验光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李传旭 闫利锋 +4 位作者 周瑾 郑德慧 胡兰香 钟惠芬 项道满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3年第6期1297-1298,共2页
目的:比较电脑验光和检影验光在学龄前儿童客观屈光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门诊屈光不正的学龄前儿童98例196眼,年龄3~6岁,使用10g/L阿托品眼膏涂眼,2次/d,连用4d,第5d停药后分别使用电脑验光和检影验光,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结果... 目的:比较电脑验光和检影验光在学龄前儿童客观屈光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门诊屈光不正的学龄前儿童98例196眼,年龄3~6岁,使用10g/L阿托品眼膏涂眼,2次/d,连用4d,第5d停药后分别使用电脑验光和检影验光,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结果:比较电脑验光和检影验光的结果显示远视球镜均值电脑验光法(2.70±2.75D)所测结果低于检影验光法(2.99±2.09D),行配对t检验,两种方法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近视球镜均值电脑验光法(-2.74±1.25D)所测结果高于检影验光法(-2.35±2.18D),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散光轴向两种方法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散光度数值均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脑验光和检影验光法在学龄前儿童散瞳验光应用中各有利弊,临床工作中需结合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龄前儿童 散瞳 电脑验光 检影验光 阿托品
下载PDF
学龄前儿童额肌瓣悬吊术后角膜损伤的相关问题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郭梦翔 项道满 +1 位作者 刘雯 胡兰香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1年第5期844-846,共3页
目的:探讨学龄前儿童先天性上睑下垂额肌瓣悬吊术后角膜损伤发生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先天性上睑下垂患儿94例108眼采用额肌瓣悬吊术矫正上睑下垂,观察治疗前、后的Bell氏现象、上睑睫毛方向,瞬目次数,睑裂闭合不全情况,常规裂隙灯... 目的:探讨学龄前儿童先天性上睑下垂额肌瓣悬吊术后角膜损伤发生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先天性上睑下垂患儿94例108眼采用额肌瓣悬吊术矫正上睑下垂,观察治疗前、后的Bell氏现象、上睑睫毛方向,瞬目次数,睑裂闭合不全情况,常规裂隙灯检查角膜荧光素染色、泪膜破裂时间的变化,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术后1wk角膜损伤的发生率为10.2%,术后2wk所有患儿的角膜损伤都基本痊愈。术后早期角膜荧光素染色、瞬目次数及BUT与术前相比有显著统计学差异,术后2wk与术前相比无明显改变。结论:额肌瓣悬吊术矫正学龄前儿童先天性上睑下垂是一种比较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术后角膜损伤的发生主要与睑裂闭合不全、倒睫、瞬目减少、Bell氏现象消失以及泪膜不稳定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上睑下垂 额肌瓣悬吊术 角膜损伤
下载PDF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药物治疗研究新进展 被引量:6
3
作者 郑玲 冯光强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4年第3期460-463,共4页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etinopathy of prematurity,ROP)是一种未成熟或低体重出生婴儿的增生性视网膜病变,目前国内临床上治疗主要是冷冻治疗和激光光凝,近年来药物性治疗及基础研究已有一些报道,本文对贝伐单抗、雷珠单抗及其他几个研究...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etinopathy of prematurity,ROP)是一种未成熟或低体重出生婴儿的增生性视网膜病变,目前国内临床上治疗主要是冷冻治疗和激光光凝,近年来药物性治疗及基础研究已有一些报道,本文对贝伐单抗、雷珠单抗及其他几个研究性药物治疗ROP研究新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药物治疗 剂量 实验研究
下载PDF
婴幼儿眼性斜颈的临床特征与早期手术效果 被引量:4
4
作者 项道满 陆晓和 +3 位作者 毛娅妮 王建勋 周红梅 郭峥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1年第5期885-887,共3页
目的:探讨婴幼儿眼性斜颈的临床特征,评估眼性斜颈早期手术效果。方法:对70例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通过获取歪头试验、九方位眼球运动检查及眼底照相的结果,分析眼球肌肉异常的类型,对眼性斜颈做出定性诊断。采用计算机辅助斜视诊断技术... 目的:探讨婴幼儿眼性斜颈的临床特征,评估眼性斜颈早期手术效果。方法:对70例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通过获取歪头试验、九方位眼球运动检查及眼底照相的结果,分析眼球肌肉异常的类型,对眼性斜颈做出定性诊断。采用计算机辅助斜视诊断技术,精确测量出水平斜视度数。对眼性斜颈患者中,上斜肌麻痹、下斜肌功能亢进者,行下斜肌部分切除术。其它原因引起的眼性斜颈,根据眼球肌肉异常类型的不同,设计不同的手术方法。对合并水平斜视者以计算机辅助下斜视测量软件测量出的水平斜视角度为根据,定量设计手术。随访时间6~12mo。结果:本组病例中,均找到眼部病因,以单纯性单眼上斜肌麻痹最常见,54例(77%)。全部患儿均接受手术治疗。一次手术后,单纯性单眼上斜肌麻痹患儿,6mo内治愈或改善者53例(占所有单纯性单眼上斜肌麻痹患儿的98%)。所有患儿6mo内治愈或改善者64例(91%),手术失败者6例。其中3例接受第二次手术,术后3例均治愈或改善。合并水平斜视者11例(16%),一次手术后水平斜视全部矫正。结论:婴幼儿眼性斜颈是一组包含不同类型病因的斜视。明确病因后尽早手术可获得满意头位矫正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性斜颈 临床特征 婴幼儿 计算机辅助 斜视
下载PDF
角膜移植后患者角膜新生淋巴管与新生血管和炎症的关联
5
作者 严浩 凌士奇 +2 位作者 黎韦华 梁凌毅 徐建刚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0年第8期1500-1502,共3页
目的:研究角膜移植后角膜新生淋巴管与新生血管和炎症的关联。方法:人角膜取自行二次角膜移植的患者19例。淋巴内皮细胞受体(lymphatic vessel endothelial hyaluronan receptor,LYVE-1)和内皮细胞黏附因子-1(platelet endothelial cell... 目的:研究角膜移植后角膜新生淋巴管与新生血管和炎症的关联。方法:人角膜取自行二次角膜移植的患者19例。淋巴内皮细胞受体(lymphatic vessel endothelial hyaluronan receptor,LYVE-1)和内皮细胞黏附因子-1(platelet endothelial celladhesion modecule-1,PECAM-1)双重免疫组化法标记角膜中的新生血管和淋巴管,进行淋巴管计数(lymphatic ves-sels counting,LVC)和血管计数(blood vessels counting,BVC),比较BVC、炎症指数(inflammation index,IF)、移植历史(transplantation history,TH)与LVC之间的关联。结果:角膜移植后BVC,IF与LVC间均呈显著性正相关,而TH与LVC间呈显著性负相关。角膜移植后新生淋巴管、血管、眼表炎症间大致成平行发展,新生淋巴管最先退化,其次是眼表炎症,新生血管最后消退。结论:人角膜移植后角膜新生淋巴管与新生血管、眼表炎症之间存在着极为密切的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移植 新生淋巴管 新生血管 炎症
下载PDF
原发性先天性青光眼患者CYP1B1突变的研究
6
作者 孙青青 华亮 +1 位作者 李婉玲 冯光强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7年第1期91-94,共4页
目的:了解原发性先天性青光眼患者致病基因CYP1B1(Cytochrome P450 family 1 subfamily B polypeptide 1)的变异情况。方法:采用高分辨率熔解(high-resolution melting,HRM)方法,分析20例原发性先天性青光眼患者的CYP1B1基因热点突变区... 目的:了解原发性先天性青光眼患者致病基因CYP1B1(Cytochrome P450 family 1 subfamily B polypeptide 1)的变异情况。方法:采用高分辨率熔解(high-resolution melting,HRM)方法,分析20例原发性先天性青光眼患者的CYP1B1基因热点突变区,同时采用测序的方法验证HRM的检测结果。结果:检出g.6767C>T(p.D449D)变异2例,g.2527C>G(p.R48G)变异1例,两种变异共存者1例。结论:在CYP1B1基因突变筛查方法中,HRM具有高度的灵敏性和特异性,可用于筛查原发性先天性青光眼。PCG的原因可能与g.6767C>T(p.D449D)和g.2527C>G(p.R48G)的变异有关;两种变异共存者可能导致更严重的PC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先天性青光眼 CYP1B1基因 高分辨率熔解 突变
下载PDF
有晶状体眼Verisyse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矫正超高度近视眼 被引量:2
7
作者 闫利锋 刘建亭 +2 位作者 江琳 项道满 张素华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2年第7期1352-1355,共4页
目的:探讨有晶状体眼Verisyse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矫正超高度近视眼的有效性、安全性及可预测性。方法:超高度近视眼患者10例13眼植入Verisyse人工晶状体。术后观察患者的视力、屈光度数、眼压、角膜内皮细胞计数、对比敏感度、晶状体位置... 目的:探讨有晶状体眼Verisyse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矫正超高度近视眼的有效性、安全性及可预测性。方法:超高度近视眼患者10例13眼植入Verisyse人工晶状体。术后观察患者的视力、屈光度数、眼压、角膜内皮细胞计数、对比敏感度、晶状体位置、眩光敏感度、手术并发症及视觉不良症状。结果:术后患者裸眼视力及最佳矫正视力均有明显的提高。术后3mo及术后1a患者最佳矫正视力≥0.5者占100%,患者最佳矫正视力≥0.8者占85%。患者术后屈光度稳定,术后1mo~1a,屈光状态变化无明显差异。患者术后1a内各时间点眼压均无明显异常升高。术后角膜内皮计数均有所下降,但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3mo时,各频段对比敏感度和眩光敏感度较术前均明显提高。Verisyse人工晶状体与角膜内皮和晶状体均保持了有效的安全距离。术后3mo时,2眼可见Verisyse人工晶状体表面炎性反应物沉积,1眼瞳孔呈轻度椭圆形。患者均无明显不适,满意程度较高。结论:Verisyse人工晶状体矫正超高度近视眼具有良好的有效性、安全性及可预测性,是补充角膜屈光手术不足的有效眼内屈光手术,但其远期效果有待进一步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度近视 人工晶状体 VERISYSE 有晶状体眼
下载PDF
玻璃体腔注射曲安奈德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黄斑水肿(英文) 被引量:3
8
作者 郭梦翔 易长贤 项道满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0年第6期1030-1032,共3页
目的:评价玻璃体腔注射曲安奈德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合并黄斑水肿的疗效及并发症。方法:患者30例30眼玻璃体腔注射曲安奈德4mg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合并黄斑水肿,观察治疗前、后的最佳矫正视力、眼压、裂隙灯显微镜检查、眼底荧光血管造影... 目的:评价玻璃体腔注射曲安奈德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合并黄斑水肿的疗效及并发症。方法:患者30例30眼玻璃体腔注射曲安奈德4mg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合并黄斑水肿,观察治疗前、后的最佳矫正视力、眼压、裂隙灯显微镜检查、眼底荧光血管造影和光学相干断层扫描的变化,采用SPSS 12.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所有患者手术后视力均显著提高,平均黄斑中心凹厚度(CMT)显著减少。病程、年龄、注射前CMT及视网膜静脉阻塞的类型和视力预后无相关性,注射前视力与注射后末次视力呈正相关。结论:玻璃体腔注射曲安奈德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合并黄斑水肿简单、安全、易操作,短期内可以迅速减轻黄斑水肿,最终的视力预后取决于治疗前的视力,部分患者在注射后3 ~6mo可能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斑水肿 视网膜静脉阻塞 曲安奈德
下载PDF
色素上皮衍生因子在人晶状体上皮细胞表达的意义 被引量:3
9
作者 刘恬 刘奕志 项道满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1年第6期973-975,共3页
目的:观察色素上皮衍生因子(PEDF)在人晶状体内的分布,探讨人晶状体上皮细胞(LEC)中PEDF表达水平与年龄及白内障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收集老年性和先天性白内障患者术中所取前囊膜、新鲜眼库眼透明晶状体样品,冰冻切片标本用间接免疫... 目的:观察色素上皮衍生因子(PEDF)在人晶状体内的分布,探讨人晶状体上皮细胞(LEC)中PEDF表达水平与年龄及白内障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收集老年性和先天性白内障患者术中所取前囊膜、新鲜眼库眼透明晶状体样品,冰冻切片标本用间接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法检测PEDF蛋白在人晶状体中的分布,前囊膜标本分别用蛋白质免疫印迹(Western-blot)及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检测LEC中PEDF蛋白和基因的表达水平。结果:人晶状体中存在PEDF蛋白,主要分布于前囊下LEC胞浆中。按透明晶状体、轻度白内障、重度白内障及年龄分组分析,人LEC内PEDF基因及蛋白的表达水平在晶状体由透明变混浊、混浊由轻变重的过程中呈下调趋势(P<0.01),且随着机体的衰老显著下降(P<0.01)。结论:人LEC中PEDF表达随晶状体衰老和白内障发生发展显著下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色素上皮衍生因子 晶状体上皮细胞 白内障
下载PDF
角膜移植免疫排斥反应相关泪液低分子量蛋白质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周瑾 陆晓和 项道满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2年第8期1447-1451,共5页
目的:利用蛋白芯片技术检测发生与未发生角膜移植排斥反应的大鼠泪液标志蛋白表达,筛选角膜移植排斥反应相关蛋白并分析其与角膜免疫排斥反应相关的可能机制。方法:行大鼠右眼同种异体穿透性角膜移植,I组从角膜旁中心取植片,缝线保留长... 目的:利用蛋白芯片技术检测发生与未发生角膜移植排斥反应的大鼠泪液标志蛋白表达,筛选角膜移植排斥反应相关蛋白并分析其与角膜免疫排斥反应相关的可能机制。方法:行大鼠右眼同种异体穿透性角膜移植,I组从角膜旁中心取植片,缝线保留长度约1mm,术后给予抗生素滴眼液;Ⅱ组取角膜中心植片,缝线尽量剪短,术后给予环孢霉素A滴眼液;术后计算排斥反应系数。术后第7d采集泪液。弱阳离子交换芯片结合表面增强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技术筛选穿透性角膜移植大鼠血清中表达的免疫排斥反应相关的低相对分子质量差异蛋白,结合生物信息学方法初步分析可能的标志蛋白。结果:术后第7d时Ⅰ组发生角膜移植排斥反应,Ⅱ组没有发生;两组中共有108个蛋白质被标记,其中有分类价值的标志蛋白质有11种,相对分类价值较高的有6种,蛋白质搜库结果提示相关蛋白可能是下调蛋白:Prohistogranin、胰高血糖素样肽1;上调蛋白:β-防御素2、细胞凋亡蛋白酶-3亚基、神经激肽A。结论:应用SELDI-TOF-MS技术获得大鼠角膜移植后泪液标志蛋白表达图谱的实验方法稳定可行,提示我们在角膜的免疫排斥反应的后续研究中考虑能量代谢、神经递质在角膜移植免疫排斥反应中的地位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穿透性角膜移植 角膜移植排斥 蛋白质组
下载PDF
先天性白内障手术的相关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1
作者 郭峥 项道满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2年第2期253-256,共4页
先天性白内障是一种常见的儿童致盲性眼病。手术治疗是先天性白内障治疗的主要方式。由于其术前评估、术中操作、术后管理都较老年性白内障困难而且手术效果欠佳。因此,日益引起白内障专科医师及儿童眼科医师的高度关注。我们对近年来... 先天性白内障是一种常见的儿童致盲性眼病。手术治疗是先天性白内障治疗的主要方式。由于其术前评估、术中操作、术后管理都较老年性白内障困难而且手术效果欠佳。因此,日益引起白内障专科医师及儿童眼科医师的高度关注。我们对近年来先天性白内障手术治疗的相关研究进展做一回顾,以探索该领域存在的问题和进一步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白内障 手术 白内障摘除术
下载PDF
双目间接检眼镜联合RetCam Ⅱ进行ROP筛查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8
12
作者 陈锋 项道满 +2 位作者 刘恬 毛娅妮 王建勋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1年第10期1783-1786,共4页
目的:研究联合使用双目间接检眼镜与RetCam Ⅱ广域数字眼底照相系统的必要性,分析联合使用两种方法进行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etinopathy of prematurity,ROP)筛查的结果。方法:2009-10-01/2010-10-31通过使用计算机辅助的双目间接检眼镜... 目的:研究联合使用双目间接检眼镜与RetCam Ⅱ广域数字眼底照相系统的必要性,分析联合使用两种方法进行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etinopathy of prematurity,ROP)筛查的结果。方法:2009-10-01/2010-10-31通过使用计算机辅助的双目间接检眼镜成像系统和RetCam Ⅱ对我院眼科门诊、新生儿科病房和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的早产低出生体重儿进行定期的眼底检查,眼底定期复查至早产儿的鼻、颞侧周边视网膜完全血管化为止。对确诊患儿建立图像和数据档案,及时追踪其病变发展与转归,当病情进展至阈值前期和阈值期病变时进行手术治疗,术后定期复查至其病变已完全消退或静止无进展。最后对确诊患儿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筛查时间内,对1431例符合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筛查条件的早产低出生体重儿(胎龄27~35周;出生体质量0.8~2.5kg)进行眼底检查和定期复查,确诊ROP患儿111例(7.76%),其中单独使用RetCam Ⅱ检查发现ROP确诊者53例,对疑似病例同时使用计算机辅助双目间接检眼镜成像行检查后ROP确诊者58例。定期复查后病变消退者占67.57%,病变进展为ROPⅠ型阈值前期者19例和ROP阈值期及以上者15例,34例患儿进行视网膜激光光凝术,31例术后效果良好,2例ROP4A期患者术后效果不明显。结论:本研究发现早产儿孕周越小,出生体质量越低,ROP的发生率越高,其病变程度越重,需要及时筛查早期干预治疗。通过联合使用计算机辅助的双目间接检眼镜成像系统和RetCam Ⅱ进行早产儿眼底检查有助于提高ROP的诊断率,有利于资料客观保存和ROP筛查培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筛查 阈值前期 阈值期
下载PDF
体外培养视网膜Müller细胞损伤后早期的反应性改变
13
作者 李传旭 梁林晖 +2 位作者 景连喜 项道满 谢伯林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2年第8期1455-1458,共4页
目的:研究体外培养Müller细胞致伤后早期细胞发生的一系列损伤性变化和发生反应性胶质化的规律。方法:新生SD大鼠视网膜进行体外Müller细胞的培养并建立高压气体冲击损伤模型,检测细胞致伤后早期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表达变... 目的:研究体外培养Müller细胞致伤后早期细胞发生的一系列损伤性变化和发生反应性胶质化的规律。方法:新生SD大鼠视网膜进行体外Müller细胞的培养并建立高压气体冲击损伤模型,检测细胞致伤后早期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表达变化,以及乳酸脱氢酶(LDH)的释放量和细胞凋亡率的变化。结果:致伤后3h左右GFAP的表达量明显增强,以后24h内持续性高表达,并与损伤强度呈正比(P<0.05);LDH的释放增加主要出现在损伤后30min内;损伤后30min各组致伤细胞凋亡率呈非显著性差异(P>0.05),3h后细胞凋亡率增高,6h后细胞凋亡率最高。结论:Müller细胞形态的改变和细胞膜通透性的改变可能是触发GFAP表达增强的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ÜLLER细胞 细胞培养 体外创伤模型 胶质纤维酸性蛋白 细胞凋亡
下载PDF
计算机辅助间接检眼镜成像技术条件下的早产儿视网膜光凝手术模式
14
作者 项道满 陈锋 +3 位作者 周伟 张国强 毛娅妮 郭峥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1年第4期686-688,共3页
目的:观察使用计算机辅助双目间接检眼镜成像技术对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etinopathy of prematurity,ROP)进行表面麻醉下光凝手术的效果,探讨计算机辅助双目间接检眼镜成像技术条件下进行ROP光凝手术模式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研究... 目的:观察使用计算机辅助双目间接检眼镜成像技术对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etinopathy of prematurity,ROP)进行表面麻醉下光凝手术的效果,探讨计算机辅助双目间接检眼镜成像技术条件下进行ROP光凝手术模式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研究,阈值前1期及阈值期ROP患儿58例116眼在术前、术中、术后分别使用计算机辅助的双目间接检眼镜成像技术对患儿视网膜进行检查,术前检查用于设计手术方案,术中检查用于检测病变区激光治疗的遗漏区,手术结束时用于记录手术效果。手术在实施心电监护后的表面麻醉下进行。随访312mo。结果:本组病例中术中使用计算机辅助双目间接检眼镜成像技术检查可及时发现36眼(31.0%)存在遗漏区,立即补充激光治疗。所有116眼一次激光治疗后ROP病变得到控制。随访结束时所有术眼均未出现视网膜不良结构。结论:表面麻醉条件下的早产儿视网膜光凝手术过程中,使用计算机辅助双目间接检眼镜成像技术进行眼底检查,可及时发现激光遗漏区,立即补充激光治疗后能够有效避免二次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辅助间接检眼镜成像技术 早产儿视网膜 病变 激光光凝
下载PDF
玻璃体注射Bevacizumab治疗26例Ⅰ区早产儿视网膜病变
15
作者 陈锋 项道满 +1 位作者 王建勋 刘恬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6年第7期1363-1365,共3页
目的:评价玻璃体注射bevacizumab治疗26例Ⅰ区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etinopathy of prematurity,ROP)的治疗效果。方法:通过回顾性研究,对2013-09/2014-10确诊为Ⅰ区阈值期ROP并行玻璃体注射bevacizumab治疗的26例患儿分三组(阈值前期Ⅰ型... 目的:评价玻璃体注射bevacizumab治疗26例Ⅰ区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etinopathy of prematurity,ROP)的治疗效果。方法:通过回顾性研究,对2013-09/2014-10确诊为Ⅰ区阈值期ROP并行玻璃体注射bevacizumab治疗的26例患儿分三组(阈值前期Ⅰ型ROP、阈值期ROP、急进型后极部早产儿视网膜病变-APROP),进行术后效果分析比较。结果:治疗Ⅰ区高危性阈值期ROP患儿26例52眼。其中阈值前期Ⅰ型ROP 3例6眼,阈值期ROP 15例30眼,APROP 8例16眼。治疗阈值期Ⅰ型ROP、阈值期ROP和APROP的一次手术治愈率分别为100%(6/6)、60%(18/30)和75%(12/16),三组之间手术治愈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玻璃体腔内注射bevacizumab治疗Ⅰ区ROP的临床疗效明确,比传统光凝术治疗具有一定优越性,可作为I区ROP的一线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阈值期早产儿视网膜病变 阈值前期早产儿视网膜病变 急性后极部早产儿视网膜病变 玻璃体注射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