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高危因素分析 被引量:15
1
作者 黎作为 冯小志 +2 位作者 黎容 邬永娟 侯晓燕 《国际眼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2187-2190,共4页
目的:了解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的发病情况及该病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研究。以2018-01/2021-01高州市人民医院符合《中国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筛查指南(2014)》的161例新生儿为研究对象。采用RetcamⅢ对其进行眼底筛查。收集新生儿... 目的:了解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的发病情况及该病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研究。以2018-01/2021-01高州市人民医院符合《中国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筛查指南(2014)》的161例新生儿为研究对象。采用RetcamⅢ对其进行眼底筛查。收集新生儿及母亲的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ROP发生的高危因素。结果:符合纳入标准的161例新生儿中,ROP组26例(16.1%)、非ROP组135例(83.9%)。在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胎龄、新生儿红细胞计数、出生体质量、母亲年龄、妊娠期高血压病、受孕方式在两组间存在差异(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胎龄(OR=0.549,95%CI:0.391~0.770,P=0.001)是ROP的保护因素,妊娠期高血压病(OR=3.947,95%CI:1.049~14.852,P=0.042)及辅助生殖(OR=4.632,95%CI:1.112~19.305,P=0.035)是ROP的危险因素。结论:患儿胎龄是发生ROP的保护性因素,辅助生殖是发生ROP的危险因素。应高度关注低胎龄、采用辅助生殖技术孕生以及母亲患有妊娠期高血压病的患儿,实现早发现、早治疗,以减少ROP所致的眼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 妊娠期高血压病 低胎龄 辅助生殖 危险因素
下载PDF
Pentacam眼前节分析仪诊断早期圆锥角膜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7
2
作者 罗毅 侯晓燕 黎作为 《国际眼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603-1606,共4页
目的:探讨Pentacam眼前节分析仪在早期圆锥角膜诊断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2019-02/12于我院就诊的早期圆锥角膜患者49例49眼纳入研究,参照Rabinowitz诊断标准,将其分为临床期圆锥角膜组27例27眼和亚临床期圆锥角膜组22例22眼,另选取20... 目的:探讨Pentacam眼前节分析仪在早期圆锥角膜诊断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2019-02/12于我院就诊的早期圆锥角膜患者49例49眼纳入研究,参照Rabinowitz诊断标准,将其分为临床期圆锥角膜组27例27眼和亚临床期圆锥角膜组22例22眼,另选取20例20眼有近视、散光史的正常眼作为对照组。采用Pentacam眼前节分析仪分别测定3组受检者角膜表面变异指数(ISV)、圆锥角膜指数(KI)、垂直不对称指数(IVA)、中央圆锥角膜指数(CKI)、高度离心指数(IHD)、高度不对称性指数(IHA)、不规则指数(ABR)、最小曲率半径(Rmin)、角膜散光(CYL)、角膜前表面高度(AE)、角膜前表面最大屈光力(Kmax)、角膜后表面高度(PE)变化,比较三组受检者各指标检测值,绘制ROC曲线,分析各指标诊断圆锥角膜的临床价值。结果:三组受检者ISV、KI、IVA、CKI、IHD、IHA、ABR、Rmin、CYL、AE、Kmax、PE检测值比较有差异(P<0.05);临床期圆锥角膜组受检者ISV、KI、IVA、CKI、IHD、IHA、ABR、Rmin、CYL、AE、Kmax、PE检测值与对照组比较有差异(P<0.05);亚临床期圆锥角膜组受检者ISV、KI、IVA、CKI、IHD、IHA、ABR、Rmin、CYL、AE、Kmax、PE检测值与对照组比较有差异(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IVA、KI、AE、PE、Rmin、IHD、Kmax、ISV、ABR诊断临床期圆锥角膜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均较高;IVA、Rmin、AE、PE诊断亚临床期圆锥角膜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均较高。结论:Pentacam眼前节分析仪可精确测量角膜前后表面形态学参数,其在圆锥角膜早期临床诊断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ntacam眼前节分析仪 临床期圆锥角膜 亚临床期圆锥角膜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