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脑卒中后左侧空间失认、偏盲的眼科康复护理
1
作者 尹文玲 《中国康复》 1993年第4期187-187,共1页
脑卒中后遗症之一为高级脑机能障碍,如失语、失行、失认等。偏盲以及左侧空间失认的病变定位在右侧枕叶距状裂的上方或下方,因为双眼视野在视皮层是有规律地排列的。眼睛的立体视觉是双眼视功能的最高级形式。对左侧空间失认、偏盲的患... 脑卒中后遗症之一为高级脑机能障碍,如失语、失行、失认等。偏盲以及左侧空间失认的病变定位在右侧枕叶距状裂的上方或下方,因为双眼视野在视皮层是有规律地排列的。眼睛的立体视觉是双眼视功能的最高级形式。对左侧空间失认、偏盲的患者在进行运动康复的同时,应注重视觉训练,这样既能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重新认识自我,又能获得触觉视能,增强其行动的安全。对患左侧空间失认,偏盲的患者,在进行ADL 训练时,如病人健肢尚有动作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风 失认 偏盲 康复 护理学
下载PDF
感染性眼内炎107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6
2
作者 曹书芹 于洁 王广慧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08年第1期40-41,共2页
目的探讨感染性眼内炎的病因、病原及玻璃体切割术治疗眼内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对北京同仁医院2002年2月至2005年11月入院治疗的眼内炎患者107例108眼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93人94眼,女14人14眼。除2例眼内炎症过重行眼内容摘除术、1... 目的探讨感染性眼内炎的病因、病原及玻璃体切割术治疗眼内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对北京同仁医院2002年2月至2005年11月入院治疗的眼内炎患者107例108眼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93人94眼,女14人14眼。除2例眼内炎症过重行眼内容摘除术、1例回当地手术外,其余均行玻璃体切割术,随访5—51个月(平均13个月)。房水/玻璃体行微生物学检查。结果外伤性眼内炎78例中35例微生物检查阳性(44.87%),其中球菌16例(45.71%),杆菌11例(31.43%),真菌4例(11.4%),混合感染4例(11.4%)。内源性眼内炎9例,培养阳性7例8眼(7/9),其中真菌3例、球菌3例、铜绿假单胞菌1例。行玻璃体切割术的105眼手动以上视力者86眼,其中26例达0.1以上。结论眼球穿通伤是眼内炎的最主要原因,及时行玻璃体切割术能挽救大部分患者的视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内炎 病因学 病原学 玻璃体切割
下载PDF
双氯芬酸钠滴眼液对培养人晶状体上皮细胞的抑制作用
3
作者 刘娜 宋耕 +2 位作者 郑力芬 王美华 阎蕴力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40-142,共3页
目的 研究双氯芬酸钠滴眼液对人晶状体上皮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方法 分离培养人晶状体上皮细胞 ,在培养液内加入双氯芬酸钠滴眼液 ,并以高三尖杉酯碱作为对照。测定药物对细胞的半效抑制量 ;观察药物对细胞贴壁和形态学的影响。结果... 目的 研究双氯芬酸钠滴眼液对人晶状体上皮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方法 分离培养人晶状体上皮细胞 ,在培养液内加入双氯芬酸钠滴眼液 ,并以高三尖杉酯碱作为对照。测定药物对细胞的半效抑制量 ;观察药物对细胞贴壁和形态学的影响。结果 双氯芬酸钠滴眼液作用 2 4h对晶状体上皮细胞半效量ID50 为 0 78μg/ml,72hID50 为0 63 μg/ml,作用时间对细胞的抑制率无明显差异 (P >0 0 5 ) ;与对照组相比 2 4h的ID50 无显著差异 (P >0 0 5 ) ,而 72hID50 有明显差异 (P <0 0 5 )。结论 双氯芬酸钠滴眼液对培养人晶状体上皮细胞在体外试验有抑制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晶状体上皮细胞 抑制 双氯芬酸钠
下载PDF
超声劈核联合娩核治疗棕核白内障
4
作者 刘娜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540-540,共1页
作者在临床中总结出一种超声劈核联合手法挽核的方法治疗硬核白内障,现介绍如下.
关键词 超声劈核 联合治疗 手法挽核 硬核白内障
下载PDF
泪液中葡萄糖和高级糖基化终末产物与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孙二丹 刘娜 +4 位作者 尹文玲 曹书芹 冯永路 郑欣 陈惠 《中华眼科医学杂志(电子版)》 2015年第2期9-12,共4页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的泪液及其血清中高级糖基化终末产物( AGEs)和葡萄糖的浓度变化与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 DR)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中国康复研究中心眼科收治的39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患者是否患DR,...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的泪液及其血清中高级糖基化终末产物( AGEs)和葡萄糖的浓度变化与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 DR)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中国康复研究中心眼科收治的39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患者是否患DR,将21例患有DR的糖尿病患者作为DR组,将18例未患DR的糖尿病患者作为非DR组。采用己糖激酶法检测所有患者泪液和血清中的葡萄糖浓度,采用酶联免疫吸吸附法检测患者泪液和血清中AGEs的浓度。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和泪液中葡萄糖的浓度呈正态分布,以均数±标准差( x珋±s)的形式表示,并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的方法进行组间比较。泪液和血清中AGEs的浓度呈偏态分布,以中位数和上下4分位数的形式表示,并采用Ranksum秩和检验的方法进行组间比较。矫正年龄和性别两个因素,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以是否患DR作为因变量,高空腹血糖、泪液高葡萄糖浓度、泪液高AGEs浓度和血清高AGEs浓度作为自变量,寻找导致DR相关的危险因素。结果 DR组患者的平均空腹血糖为(14.23±5.08) mmol/L,非DR组患者的平均空腹血糖为(10.89±3.10)mmol/L,DR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高于非DR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2.51, P<0.05)。 DR 组患者泪液中的葡萄糖浓度为(27.48±13.09)mmol/L,非DR组患者泪液中的葡萄糖浓度为(15.00±7.36)mmol/L,DR组患者泪液中的葡萄糖浓度高于非DR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73,P<0.05)。 DR组患者泪液中的AGEs浓度为3.39(1.62,4.50)mmol/L,非DR组患者泪液中的AGEs浓度为2.21(0.87,3.49)mmol/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w=1.27,P>0.05)。 DR组患者血清中的AGEs浓度为4.81(3.45,5.53)mmol/L,非DR组患者血清中的AGEs浓度为6.08(4.63,11.75)mmol/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w=1.84,P>0.05)。高空腹血糖(OR=1.25,95%CI为1.01~1.54)和泪液高葡萄糖浓度(OR=1.15,95%CI为1.04~1.27)是导致DR的危险因素。高空腹血糖的人群患DR的可能性是正常人群的1.25倍,泪液高葡萄糖浓度人群患DR的可能性是正常人群的1.15倍。结论 DR与空腹血糖和泪液中的葡萄糖浓度相关,与血清和泪液中AGEs的浓度无明显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 高级糖基化终末产物 葡萄糖 泪液
原文传递
A型肉毒毒素治疗急性共同性内斜视的小样本效果观察 被引量:14
6
作者 王雪 吴晓 《眼科》 CAS 2010年第2期110-112,共3页
目的评价A型肉毒毒素(BTXA)治疗小样本的急性共同性内斜视的效果。设计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对象6例6~34岁急性共同性内斜视患者。方法所有患者在肌电放大仪引导下行双侧内直肌注射BTXA一次,两眼分别为2.5单位,注射前后行三棱镜交替遮... 目的评价A型肉毒毒素(BTXA)治疗小样本的急性共同性内斜视的效果。设计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对象6例6~34岁急性共同性内斜视患者。方法所有患者在肌电放大仪引导下行双侧内直肌注射BTXA一次,两眼分别为2.5单位,注射前后行三棱镜交替遮盖检查斜视度,同视机及立体视觉检查图检查。主要指标斜视度及立体视功能。结果 6例患者随访时间4~39个月。注射前平均内斜视度数为(43.3±1.0)△,最后一次随访时为(3.3±8.2)△,其中5例眼位正位。注射前1例患者具有远立体视,2例患者近立体视为600秒和40秒,注射后5例患者具有远、近立体视(3例40秒,1例60秒,1例200秒)。结论本文有限的资料表明,BTXA是治疗急性共同性内斜视有效的可选择方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共同性内斜视 A型肉毒毒素
原文传递
重视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基本技术的训练
7
作者 刘娜 《中华眼科医学杂志(电子版)》 2014年第5期1-5,共5页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从1998年开始在我国逐步开展,至今已有16年余。其开展范围,从过去只在大城市的三甲医院少数医生开展,发展到现在大多数白内障专业的医生及许多基层医院的眼科医生也相继开展了这项技术。我们发现在学习这项技术的...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从1998年开始在我国逐步开展,至今已有16年余。其开展范围,从过去只在大城市的三甲医院少数医生开展,发展到现在大多数白内障专业的医生及许多基层医院的眼科医生也相继开展了这项技术。我们发现在学习这项技术的过程中,不少初学者及手术例数尚少的医生尚对此项技术的要点缺乏全面的认识。为此,笔者在本文中就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的基本技术和个人体会进行述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 操作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